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指出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而翻译本身是一门对双语(英语和汉语)素质提出较高要求的学科,所以如何实施教学是一项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翻译教学 交际价值 翻译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7-242-01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而翻译本身是一门对双语(英语和汉语)素质提出较高要求的学科。所以在高职学生当中讲授翻译则不仅要照顾到翻译技能的提高,更要利用翻译课堂所营造的双语氛围提高双语的能力,同时该门课程的商务内容也是讲授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课程定位
本门课程的定位甚至都可以说是一种市场定位,高职学生以职业为导向,就业市场是他们最终,也是很直接的目的地。学生经过一年的翻译学习之后,按照专业的方向,应该就直接进入翻译市场了。所以在市场的指引下,学生如何能够赢得市场就是本门课程的定位。
首先来分析一下目前学生就业的情况:(1)从本校毕业生情况调查分析中得知,本专业学生实习时主要从事跟单、助理、文秘、翻译、文员、外贸业务员等职务,其中薪酬最高的当属外贸翻译人员。(2)在校学生的课余实习调查中,我们也得知比较早从事实习的学生也主要是从事联络口译员的职务,帮助实习公司赢得合同签单。
由以上事实得知,学生不仅能够赢得市场,而且还能很好的融入其中,承担重要事务。
然而,从这些事实中,也得知这些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都没有专门从事翻译事务的学生,他们只能称之为外贸助理人员。所以我们应该很清醒的意识到,我们在高职学生之中开设翻译方向的定位一定要和普通本科及研究生的定位要错开。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熟悉商务知识及文化,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具备良好双语能力的商务助理(翻译)人才。
二、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结合高职院校重视实践的特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也应该重视结合实践,可以在教学的设计和考核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实践的因素。
教学中,与以往不同的是,翻译教学很重视实践,所以,仅仅给学生讲解或是欣赏,很难提高学生的翻译的实际技能。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热情,可以通过新颖的选材和丰富的活动来吸引学生。
(一)教材的选择
笔者认为应该是立体而多样的,学生不可能仅仅是抱着一本教材来掌握翻译技能的。笔者为学生提供的教材全面而立体,学校选用的教材是周振邦主编的《商务英语翻译》,本教材收集了丰富的商务英语翻译一线的材料,教材的选材无论从语言还是风格都很地道,然而对于高职基础的学生来说,就显得难度过高了。在此可以引用一位学生的原话,“老师,我对翻译很感兴趣,可是太难了。”显然,过高的难度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继续学习。
笔者是这样处理教材的,翻译涉及双语的翻译,即英译汉和汉译英双方面。笔者执教的院校对翻译方向的学生安排了两个学期的《商务英语翻译》及一个学期的《商务英语口译》。第一个学期,笔者给学生的选材全部是英语材料,也就是说,我们主要是进行英语译成汉语的翻译学习。此种安排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学生刚刚接触翻译的专业学习,还不熟悉翻译原则、标准等理论,还不能很好的应用翻译技巧,此时进行双方向翻译,只能加大教学的难度,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笔者一方面选取较容易的英文材料,让学生熟悉翻译技巧及翻译理论,另一方面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习题、参考书目和网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余学习。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也是多样化的,而且增加学生练习的比重。学生课堂上要练习,课后也要练习。开学依始,教师就将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组,学生上课以小组为单位,课后的练习也是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为学生分配课外练习,以组的形式完成。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担任组长,每次组员的完成练习后一齐组长,组长就练习组织讨论,特别是对有歧义的翻译进行辩论。此种讨论是加强学生对于翻译过程的理解和深入思考,而不同于以往的教学,仅仅是重视最终的结果。如果在完成作业的最后期限之时,分歧依然存在,此时,组长的意见为最终定论。这时,各组成员之间就必须学会求同在存异。最终,教师进行评价,对每个小组只给予一个分数,也就是说,小组各成员都将得到相同的评价。这种作法,使得每个小组会竭尽全力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并在团队作业中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练习完成后,学生将对自己的结果制作课件进行讲解,从而在全班范围内引起讨论和思考。各小组和其他小组的讨论使翻译过程不再是空洞的描述,而是实实在在的进行着。
(三)课程考核
前面已经提到过对学生的评价会重视其实践的成绩,只要学生能够提供充足的资料,实践的成绩将以70%的比例进入总评价。
平时成绩也占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课外小组进行了合作讨论完成的练习,也是占很大比重的。反而最终的期末考卷成绩只占有限的比重。
关键词翻译教学 交际价值 翻译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7-242-01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而翻译本身是一门对双语(英语和汉语)素质提出较高要求的学科。所以在高职学生当中讲授翻译则不仅要照顾到翻译技能的提高,更要利用翻译课堂所营造的双语氛围提高双语的能力,同时该门课程的商务内容也是讲授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课程定位
本门课程的定位甚至都可以说是一种市场定位,高职学生以职业为导向,就业市场是他们最终,也是很直接的目的地。学生经过一年的翻译学习之后,按照专业的方向,应该就直接进入翻译市场了。所以在市场的指引下,学生如何能够赢得市场就是本门课程的定位。
首先来分析一下目前学生就业的情况:(1)从本校毕业生情况调查分析中得知,本专业学生实习时主要从事跟单、助理、文秘、翻译、文员、外贸业务员等职务,其中薪酬最高的当属外贸翻译人员。(2)在校学生的课余实习调查中,我们也得知比较早从事实习的学生也主要是从事联络口译员的职务,帮助实习公司赢得合同签单。
由以上事实得知,学生不仅能够赢得市场,而且还能很好的融入其中,承担重要事务。
然而,从这些事实中,也得知这些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都没有专门从事翻译事务的学生,他们只能称之为外贸助理人员。所以我们应该很清醒的意识到,我们在高职学生之中开设翻译方向的定位一定要和普通本科及研究生的定位要错开。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熟悉商务知识及文化,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具备良好双语能力的商务助理(翻译)人才。
二、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结合高职院校重视实践的特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也应该重视结合实践,可以在教学的设计和考核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实践的因素。
教学中,与以往不同的是,翻译教学很重视实践,所以,仅仅给学生讲解或是欣赏,很难提高学生的翻译的实际技能。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热情,可以通过新颖的选材和丰富的活动来吸引学生。
(一)教材的选择
笔者认为应该是立体而多样的,学生不可能仅仅是抱着一本教材来掌握翻译技能的。笔者为学生提供的教材全面而立体,学校选用的教材是周振邦主编的《商务英语翻译》,本教材收集了丰富的商务英语翻译一线的材料,教材的选材无论从语言还是风格都很地道,然而对于高职基础的学生来说,就显得难度过高了。在此可以引用一位学生的原话,“老师,我对翻译很感兴趣,可是太难了。”显然,过高的难度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继续学习。
笔者是这样处理教材的,翻译涉及双语的翻译,即英译汉和汉译英双方面。笔者执教的院校对翻译方向的学生安排了两个学期的《商务英语翻译》及一个学期的《商务英语口译》。第一个学期,笔者给学生的选材全部是英语材料,也就是说,我们主要是进行英语译成汉语的翻译学习。此种安排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学生刚刚接触翻译的专业学习,还不熟悉翻译原则、标准等理论,还不能很好的应用翻译技巧,此时进行双方向翻译,只能加大教学的难度,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笔者一方面选取较容易的英文材料,让学生熟悉翻译技巧及翻译理论,另一方面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习题、参考书目和网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余学习。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也是多样化的,而且增加学生练习的比重。学生课堂上要练习,课后也要练习。开学依始,教师就将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组,学生上课以小组为单位,课后的练习也是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为学生分配课外练习,以组的形式完成。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担任组长,每次组员的完成练习后一齐组长,组长就练习组织讨论,特别是对有歧义的翻译进行辩论。此种讨论是加强学生对于翻译过程的理解和深入思考,而不同于以往的教学,仅仅是重视最终的结果。如果在完成作业的最后期限之时,分歧依然存在,此时,组长的意见为最终定论。这时,各组成员之间就必须学会求同在存异。最终,教师进行评价,对每个小组只给予一个分数,也就是说,小组各成员都将得到相同的评价。这种作法,使得每个小组会竭尽全力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并在团队作业中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练习完成后,学生将对自己的结果制作课件进行讲解,从而在全班范围内引起讨论和思考。各小组和其他小组的讨论使翻译过程不再是空洞的描述,而是实实在在的进行着。
(三)课程考核
前面已经提到过对学生的评价会重视其实践的成绩,只要学生能够提供充足的资料,实践的成绩将以70%的比例进入总评价。
平时成绩也占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课外小组进行了合作讨论完成的练习,也是占很大比重的。反而最终的期末考卷成绩只占有限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