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异化的世俗世界建构了生命存在的无条件的虚假认同,这就是媚俗,导致的是灵魂的沉重。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向我们展示了人的主体性渐渐流于媚俗,本真的生命体验被媚俗遮蔽的现实处境,并通过“托马斯从建构到解构生命存在处境,追求生命存在的轻松自由,回归本真生命”的历程,启示了现代人性关于重与轻的理性判断。
关键词:建构 解构 生命存在 重 轻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拿手术刀拯救患者的肉体,以减轻生命外在的伤痛。作为一名医生,他其实也在进行着自我的救赎,救赎的是自己的灵魂。附着于灵魂的生命存在,也不可避免地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归于异化,肉欲、情色建构于个体之上,人的主体性突变成荒谬的无意义存在,一切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将固有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悬崖底,建构着变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传统社会秩序遭遇着变革。灵魂在托马斯那里,是如此的沉重。他试图探索出生命存在的真正归宿——“上帝的天国”。这里的重,是人在媚俗世界中,受累于世俗的沉重。而轻,则是摆脱虚假的面具,回归自我本真生命存在的无所束缚的轻松。
而现实世界中,生命存在遭遇着这种异化的建构,作为个体性的人被世俗化,并且这种世俗化成为一种“范式”深入到人的生命中并泛滥下去,注定带给灵魂的是空前沉重的灾难。
一 托马斯对世俗世界的建构
建构,最初是文学性的建构:以“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为出发点来建筑文学内涵,从而认识文学本质。因此,对一件事物的感知,是需要有一个标准或者出发点的,而寻求出发点和标准来认知社会事物的过程,就是建构。社会上的每个人对人生、对社会都会有一个看法,当这种看法得到其他大多数人的认可时,意味着建构完成。当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新的建构也会与时俱进,不断变化。
当然,建构还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当社会形成一种统一的认知标准的话,个人会无形中在这种既定的标准中建构自己的世界,从而形成一种普世性的认同。而这种认可很可能不是原始本真生命的应有状态。
《生命中不能够承受之轻》中,托马斯与众多的女人发生关系,即便没有爱、没有情,依然可以发生性爱关系。两性关系变得不再是建立在“情”的基础之上,不是基于爱,而是为了追求欲望和快感的瞬间满足。他处在这种被意识建构的世界中,如同身陷囹圄,不免陷于媚俗。他不断地追求性关系带来的满足,但是这样的满足带给他的是更多的不满足,他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深渊里,处于游离不定的状态,不断追随世俗的步伐,来定位自己,但是他发现越是这样,他越不能摆脱这种孤独的境遇。
托马斯与女人们发生关系,却从来不让她们在家中过夜,他力图获得灵魂的自由,却无意中被“范式”世界纠缠和羁绊。他是孤独的,他在拯救着自己,试图通过各色各样的女人完成生命欲望的满足,他已经无意中背上了沉重的担子。他试图建构的东西并没有让他对生命存在产生快乐幸福的感觉。每一次的欲望之后,他感受到的是更大的压抑与沉重,以及挥之不去的空虚感。所以他还继续探索着,并认知着这个异化的世界。
二 解构世俗世界,回归本真的生命
德里达提出,“解构不是,也不应该仅仅是对话语、哲学陈述或概念以及语义学的分析;它必须向制度、向社会的和政治的结构、向最顽固的传统挑战。”这意味着,解构并不是局限性的,而是广泛的历史性运动,随着社会、历史、现实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米兰·昆德拉的笔下,对世俗世界的消解和否定,毫无疑问,可以用解构理论来解读。
出于偶然,他与特丽莎相遇,这使得他开始对自己一直试图建构的世界产生怀疑。特丽莎的出现,让托马斯感受到了“爱”的存在,当她在睡梦中依然紧紧握住托马斯的手时,他的灵魂深处出现了震荡,这个女人与以往交往的女人不一样,就像一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飘来的孩子,纯洁、天真、完整,没有受到媚俗世界的玷污,就像上帝的使者一样,要帮助托马斯一起完成灵魂的救赎。生命的召唤,让他从“被世俗建构的世界”中,慢慢苏醒过来,并一步步背叛这个世俗世界,追求上帝赋予的完整本真的生命,自在本然地去生存,卸下媚俗的加压,享受纯净的生命体验。在托马斯眼里,她是神秘的,“树脂”、“草篮”、“顺水”、“孩子”,所有的清新透出一种自然,与所建构的世俗世界中的妖媚、肉欲、金钱完全背离,托马斯的生命开始朝着另外一种“反媚俗”的方向迈进。
他选择了“非如此不可”的本真生命体验,但在解构媚俗世界的同时,他还在探索着,检验着。压抑生命的“媚俗”,由不得他去思考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虚假、荒诞在现实世界中早已流于世俗,托马斯作为生存于这个世界中的人,不免要流于俗套,去做一些世俗推崇的事情,处处考虑周围世界的眼光,完全违逆本真的自我,不自觉地成为媚俗世界的建构者之一。但是特丽莎唤醒了他,使得他开始减去身上世俗的重压,解构那一套虚伪造作的生命存在,去领悟生存的自由与洒脱。
三 从建构到解构的过程中探索本真的生命存在
本真的生命存在是一种存在状态,它是基于生存的满足和情感的真诚的。这种生存之境被现实社会的各种虚假认同蒙蔽了,每个人都在掩饰自己的真相。在世俗世界中,异化的人类世界正是本真生命存在的对立面,它充斥着人类社会。
在昆德拉那里,托马斯逐渐认识到了这个世俗世界,开始重新审视自我,探索本真的生命存在,这也是不断解构媚俗生命存在的过程。人性一步步解构媚俗的生命存在,这在托马斯看来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精神性灵的回归。与特丽莎的结合,让他从内心深处开始解读自己内在的真诚,之前的他在媚俗的世界中,成为一个“魔鬼”,他肩负着太多的世俗,并且为了这些所谓的世俗,不断地去建构与世俗社会相一致的世界,他的肉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因而转向自由纯真的生命状态,对于托马斯来说,并非易事。
他要实现通向本真生命之境的目标,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需要有一个对象来触动他的灵魂,这个对象无疑就是这个“非如此不可”的特丽莎。世俗世界的荒诞、虚无、放荡,让他的肉体与灵魂完全对立乃至分离,肉体上与各色各样的女人进行着瞬间快感与虚假满足的性游戏,而灵魂深处,他一直在探索出一条精神之路,实际上是一个解构既定生命存在之境的过程。这个探索一直在持续着,特丽莎是一个将灵魂与肉体和谐交融的上帝的“孩子”,她要协助托马斯完成上帝赋予的“抛弃媚俗,回归本真的生命存在”使命。因此当托马斯在与别的女人发生关系时,她选择逃离,她不能忍受“灵魂趋向媚俗”的悲剧。而特丽莎的逃离成为一种力量,在召唤他灵魂深处一直追求的自由之境。所以他一次次地追随着给予自己这种力量的特丽莎,迈向本真的生存之境。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托马斯与萨宾娜是媚俗世界中的典型化代表,他们在彼此的关照下,去探索这个媚俗的世界,并在自己被世俗化的同时,努力探索出一条本真的生存之境。他们两个在镜子面前展现出性爱的姿态,通过作为第三者的“镜子”来认识彼此,这是一种虚假的认同,是被媚俗异化的自我认同,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自我。他们的所做所为是这个媚俗世界的代言人。他对萨宾娜没有爱,只有一种虚假的认同,具体来讲,就是对肉体的认同,在灵魂深处,他们都彼此在寻找着各自的落脚点,在摆脱这个没有诗意的媚俗世界。他们两个就像是两条贴的很近的平行线,看似相交成一条,却始终不能够真正结合在一起。
但对于特丽莎,托马斯是有“爱”的。有这样的一段米兰·昆德拉的评论,“人脑中看样子具有一块我们可以称为诗情记忆的区域。那里记下来诱人而动人的一切,使我们的生命具有美感。从他遇到特丽莎起,再没有女人有权利在他大脑的那一区域中留下一丝印痕。”他们两个,互相依靠,交融在一起,这种诗意的美感没有压抑、没有重担,只有轻松与自由的本真生命。
托马斯一直在进行转变,从沉重到轻松,不再顾忌世俗的眼光,也不再担心自己身份地位的丧失,因为他在她的指引下和召唤下,找到了生命存在的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让他可以进入生命深处进行全然内在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存在方式。于是,为了追随灵魂深处对特丽莎的真爱,他从声名显赫的外科医生到小诊所的卫生员、街头的擦洗工再到一名乡村集体农庄的驾驶员,他在一步步转变,一步步摆脱媚俗,摆脱无条件的生命存在认同。
托马斯通过特丽莎探索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开始解构,抛弃媚俗世界所建构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标准等,从世俗的重压下解脱出来,回到生命本身,朝向自由自在的自然之境。
在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中,“真正的人类美德,寓含在它所有的纯净和自由之中,只有在它的接受者毫无权力的时候它才展现出来。人类真正的道德测试,其基本的测试(它藏得深深的不易看见),包括了对那些受人支配的东西的态度,如动物。在这一方面,人类遭受了根本的溃裂,溃裂是如此具有根本性以至其他一切裂纹都根源于此。”米兰·昆德拉将这种“纯净和自由”赋予真正的美德,这种真正的美德,是脱离“媚俗”的,也是对导致人类生命存在面临崩溃的世界的解构。
托马斯在最后对特丽莎说到,“追求事业是愚蠢的,特丽莎,我没有事业。任何人也没有。认识到你是自由的,不被所有的事业束缚,这才是一种极度的解脱。”托马斯对特丽莎的表白,也是在他的内心深处烙下本真的生命印记,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一样“这才是一种极度的解脱”。
“她体验到奇异的快乐和同样奇异的悲凉。悲凉意味着:我们处在最后一站。快乐意味着:我们在一起。悲凉是形式,快乐是内容。快乐注入在悲凉之中。”最终,特丽莎完成了作为上帝使者的使命,她帮助托马斯完成了生命灵魂的救赎。托马斯的生命感觉从沉重转变为轻松,解构了媚俗的生命存在,回归到了本真的生命。这是奇异的,快乐完美最终也被消解掉了,成为悲凉。
在生命遭受异化的时代里,这种回归纯真的生命体验,必定遭受禁锢。最终托马斯与特丽莎在象征本真生命存在的田园牧歌声中度过快乐的生活之后,走向了生命的终结,通向了上帝的天国。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试图通过托马斯这一人物展现现代人的生命困境,通过特丽莎这个代表“纯净和自由”的女性形象来使托马斯找到生命本真的存在状态,从而开始完成生命由重到轻的转变,意在启示当代人关于生命存在轻与重的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1] 米兰·昆德拉,韩少功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2] 伍永忠:《劳动异化与技术异化——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关于人的异化理论比较》,《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 吴卫华、陈艳丽:《走向本真的生命——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看昆德拉对人生存方式的探讨》,《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 雅克·德里达,何佩群译:《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宋慧岩,菏泽学院助教)
关键词:建构 解构 生命存在 重 轻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拿手术刀拯救患者的肉体,以减轻生命外在的伤痛。作为一名医生,他其实也在进行着自我的救赎,救赎的是自己的灵魂。附着于灵魂的生命存在,也不可避免地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归于异化,肉欲、情色建构于个体之上,人的主体性突变成荒谬的无意义存在,一切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将固有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悬崖底,建构着变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传统社会秩序遭遇着变革。灵魂在托马斯那里,是如此的沉重。他试图探索出生命存在的真正归宿——“上帝的天国”。这里的重,是人在媚俗世界中,受累于世俗的沉重。而轻,则是摆脱虚假的面具,回归自我本真生命存在的无所束缚的轻松。
而现实世界中,生命存在遭遇着这种异化的建构,作为个体性的人被世俗化,并且这种世俗化成为一种“范式”深入到人的生命中并泛滥下去,注定带给灵魂的是空前沉重的灾难。
一 托马斯对世俗世界的建构
建构,最初是文学性的建构:以“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为出发点来建筑文学内涵,从而认识文学本质。因此,对一件事物的感知,是需要有一个标准或者出发点的,而寻求出发点和标准来认知社会事物的过程,就是建构。社会上的每个人对人生、对社会都会有一个看法,当这种看法得到其他大多数人的认可时,意味着建构完成。当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新的建构也会与时俱进,不断变化。
当然,建构还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当社会形成一种统一的认知标准的话,个人会无形中在这种既定的标准中建构自己的世界,从而形成一种普世性的认同。而这种认可很可能不是原始本真生命的应有状态。
《生命中不能够承受之轻》中,托马斯与众多的女人发生关系,即便没有爱、没有情,依然可以发生性爱关系。两性关系变得不再是建立在“情”的基础之上,不是基于爱,而是为了追求欲望和快感的瞬间满足。他处在这种被意识建构的世界中,如同身陷囹圄,不免陷于媚俗。他不断地追求性关系带来的满足,但是这样的满足带给他的是更多的不满足,他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深渊里,处于游离不定的状态,不断追随世俗的步伐,来定位自己,但是他发现越是这样,他越不能摆脱这种孤独的境遇。
托马斯与女人们发生关系,却从来不让她们在家中过夜,他力图获得灵魂的自由,却无意中被“范式”世界纠缠和羁绊。他是孤独的,他在拯救着自己,试图通过各色各样的女人完成生命欲望的满足,他已经无意中背上了沉重的担子。他试图建构的东西并没有让他对生命存在产生快乐幸福的感觉。每一次的欲望之后,他感受到的是更大的压抑与沉重,以及挥之不去的空虚感。所以他还继续探索着,并认知着这个异化的世界。
二 解构世俗世界,回归本真的生命
德里达提出,“解构不是,也不应该仅仅是对话语、哲学陈述或概念以及语义学的分析;它必须向制度、向社会的和政治的结构、向最顽固的传统挑战。”这意味着,解构并不是局限性的,而是广泛的历史性运动,随着社会、历史、现实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米兰·昆德拉的笔下,对世俗世界的消解和否定,毫无疑问,可以用解构理论来解读。
出于偶然,他与特丽莎相遇,这使得他开始对自己一直试图建构的世界产生怀疑。特丽莎的出现,让托马斯感受到了“爱”的存在,当她在睡梦中依然紧紧握住托马斯的手时,他的灵魂深处出现了震荡,这个女人与以往交往的女人不一样,就像一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飘来的孩子,纯洁、天真、完整,没有受到媚俗世界的玷污,就像上帝的使者一样,要帮助托马斯一起完成灵魂的救赎。生命的召唤,让他从“被世俗建构的世界”中,慢慢苏醒过来,并一步步背叛这个世俗世界,追求上帝赋予的完整本真的生命,自在本然地去生存,卸下媚俗的加压,享受纯净的生命体验。在托马斯眼里,她是神秘的,“树脂”、“草篮”、“顺水”、“孩子”,所有的清新透出一种自然,与所建构的世俗世界中的妖媚、肉欲、金钱完全背离,托马斯的生命开始朝着另外一种“反媚俗”的方向迈进。
他选择了“非如此不可”的本真生命体验,但在解构媚俗世界的同时,他还在探索着,检验着。压抑生命的“媚俗”,由不得他去思考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虚假、荒诞在现实世界中早已流于世俗,托马斯作为生存于这个世界中的人,不免要流于俗套,去做一些世俗推崇的事情,处处考虑周围世界的眼光,完全违逆本真的自我,不自觉地成为媚俗世界的建构者之一。但是特丽莎唤醒了他,使得他开始减去身上世俗的重压,解构那一套虚伪造作的生命存在,去领悟生存的自由与洒脱。
三 从建构到解构的过程中探索本真的生命存在
本真的生命存在是一种存在状态,它是基于生存的满足和情感的真诚的。这种生存之境被现实社会的各种虚假认同蒙蔽了,每个人都在掩饰自己的真相。在世俗世界中,异化的人类世界正是本真生命存在的对立面,它充斥着人类社会。
在昆德拉那里,托马斯逐渐认识到了这个世俗世界,开始重新审视自我,探索本真的生命存在,这也是不断解构媚俗生命存在的过程。人性一步步解构媚俗的生命存在,这在托马斯看来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精神性灵的回归。与特丽莎的结合,让他从内心深处开始解读自己内在的真诚,之前的他在媚俗的世界中,成为一个“魔鬼”,他肩负着太多的世俗,并且为了这些所谓的世俗,不断地去建构与世俗社会相一致的世界,他的肉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因而转向自由纯真的生命状态,对于托马斯来说,并非易事。
他要实现通向本真生命之境的目标,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需要有一个对象来触动他的灵魂,这个对象无疑就是这个“非如此不可”的特丽莎。世俗世界的荒诞、虚无、放荡,让他的肉体与灵魂完全对立乃至分离,肉体上与各色各样的女人进行着瞬间快感与虚假满足的性游戏,而灵魂深处,他一直在探索出一条精神之路,实际上是一个解构既定生命存在之境的过程。这个探索一直在持续着,特丽莎是一个将灵魂与肉体和谐交融的上帝的“孩子”,她要协助托马斯完成上帝赋予的“抛弃媚俗,回归本真的生命存在”使命。因此当托马斯在与别的女人发生关系时,她选择逃离,她不能忍受“灵魂趋向媚俗”的悲剧。而特丽莎的逃离成为一种力量,在召唤他灵魂深处一直追求的自由之境。所以他一次次地追随着给予自己这种力量的特丽莎,迈向本真的生存之境。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托马斯与萨宾娜是媚俗世界中的典型化代表,他们在彼此的关照下,去探索这个媚俗的世界,并在自己被世俗化的同时,努力探索出一条本真的生存之境。他们两个在镜子面前展现出性爱的姿态,通过作为第三者的“镜子”来认识彼此,这是一种虚假的认同,是被媚俗异化的自我认同,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自我。他们的所做所为是这个媚俗世界的代言人。他对萨宾娜没有爱,只有一种虚假的认同,具体来讲,就是对肉体的认同,在灵魂深处,他们都彼此在寻找着各自的落脚点,在摆脱这个没有诗意的媚俗世界。他们两个就像是两条贴的很近的平行线,看似相交成一条,却始终不能够真正结合在一起。
但对于特丽莎,托马斯是有“爱”的。有这样的一段米兰·昆德拉的评论,“人脑中看样子具有一块我们可以称为诗情记忆的区域。那里记下来诱人而动人的一切,使我们的生命具有美感。从他遇到特丽莎起,再没有女人有权利在他大脑的那一区域中留下一丝印痕。”他们两个,互相依靠,交融在一起,这种诗意的美感没有压抑、没有重担,只有轻松与自由的本真生命。
托马斯一直在进行转变,从沉重到轻松,不再顾忌世俗的眼光,也不再担心自己身份地位的丧失,因为他在她的指引下和召唤下,找到了生命存在的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让他可以进入生命深处进行全然内在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存在方式。于是,为了追随灵魂深处对特丽莎的真爱,他从声名显赫的外科医生到小诊所的卫生员、街头的擦洗工再到一名乡村集体农庄的驾驶员,他在一步步转变,一步步摆脱媚俗,摆脱无条件的生命存在认同。
托马斯通过特丽莎探索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开始解构,抛弃媚俗世界所建构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标准等,从世俗的重压下解脱出来,回到生命本身,朝向自由自在的自然之境。
在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中,“真正的人类美德,寓含在它所有的纯净和自由之中,只有在它的接受者毫无权力的时候它才展现出来。人类真正的道德测试,其基本的测试(它藏得深深的不易看见),包括了对那些受人支配的东西的态度,如动物。在这一方面,人类遭受了根本的溃裂,溃裂是如此具有根本性以至其他一切裂纹都根源于此。”米兰·昆德拉将这种“纯净和自由”赋予真正的美德,这种真正的美德,是脱离“媚俗”的,也是对导致人类生命存在面临崩溃的世界的解构。
托马斯在最后对特丽莎说到,“追求事业是愚蠢的,特丽莎,我没有事业。任何人也没有。认识到你是自由的,不被所有的事业束缚,这才是一种极度的解脱。”托马斯对特丽莎的表白,也是在他的内心深处烙下本真的生命印记,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一样“这才是一种极度的解脱”。
“她体验到奇异的快乐和同样奇异的悲凉。悲凉意味着:我们处在最后一站。快乐意味着:我们在一起。悲凉是形式,快乐是内容。快乐注入在悲凉之中。”最终,特丽莎完成了作为上帝使者的使命,她帮助托马斯完成了生命灵魂的救赎。托马斯的生命感觉从沉重转变为轻松,解构了媚俗的生命存在,回归到了本真的生命。这是奇异的,快乐完美最终也被消解掉了,成为悲凉。
在生命遭受异化的时代里,这种回归纯真的生命体验,必定遭受禁锢。最终托马斯与特丽莎在象征本真生命存在的田园牧歌声中度过快乐的生活之后,走向了生命的终结,通向了上帝的天国。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试图通过托马斯这一人物展现现代人的生命困境,通过特丽莎这个代表“纯净和自由”的女性形象来使托马斯找到生命本真的存在状态,从而开始完成生命由重到轻的转变,意在启示当代人关于生命存在轻与重的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1] 米兰·昆德拉,韩少功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2] 伍永忠:《劳动异化与技术异化——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关于人的异化理论比较》,《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 吴卫华、陈艳丽:《走向本真的生命——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看昆德拉对人生存方式的探讨》,《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 雅克·德里达,何佩群译:《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宋慧岩,菏泽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