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钥匙。读书能够启迪孩子的心智,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其写作能力,使之才思敏捷,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使其温文尔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并提出“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益”。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强调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重视学生知识的拓展,重视课外阅读。课堂教学只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主的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这就需要每位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有效地取舍阅读材料,采用针对性的阅读方式,领悟文章的丰富内涵,品味享受阅读的乐趣。
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是在平时的摸索与阅读实践中养成的。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外,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与组织,每位语文教师,应重视并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与“课外书”为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仅着眼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以吃透几篇重点课文,几个重点段落。语文教材内容因课时所限,涉及面不够广,不能完全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没有实际生活的丰富多彩,大量的语文阅读素材存在于课堂之外,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因而必须拓展教学空间,将阅读的触角伸向社会,伸向生活。教师则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既让读课外书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又能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能读、善读,读有所得。
二、让“工具书”为友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查工具书,几乎人人都会,但大部分学生并沒有形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在平时的阅读中碰到疑难字、词、知识点等,大多是一掠而过,并不深究。语文新课标提倡的是大语文教学观,强调开展“生活阅读”。大量的阅读素材来源于课外,很多是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不仅使查阅工具书提供可能,更成为必要。针对学生实际,教师要有培养计划,从课内到课外,作好指导,提出要求,并有检查与督促,使学生从被动逐步走向自觉。只要养成了习惯,就会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各种阅读的开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让“笔墨”在手
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同志在读《二十四史》时,作了无数的批注、评点,在空隙处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阅读时动笔批注的重要性。对小学生来说这一点尚不尽人意。他们能在阅读时写上自己批注的只占少数,至多划上几条横线、划上几个圈。所以,当我问起他们“是否喜欢读书?”时,几乎众口一词“喜欢”,但当我问起他们“哪些书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等问题时,又大多茫然无知。其原因是学生的阅读习惯使然,走马观花,只阅其表,不思其里。阅读,其实是一种读者与作品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交互。批注,看似形式,其实它体现了读者阅读作品过程中,心思的深入程度,不走入作品,不联系读者自身或社会现实,不会激起读者的心灵感悟,自然也不会留下具有读者个性色彩的“批注”。学生经常关注的只是文章表面的趣味性,或纯知识性文字。如此,印象不深,也就在所难免。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要的指导与督促是不可少的。批注是什么?怎样写批注?教师要有指导。如引导学生在进行阅读的同时,将精彩的词句勾划出来;有疑问的,作好记号;有不同看法的,写上自己观点;有共鸣的,写上感叹感想;对写作有启发的,重点标出、摘记等等。过一阶段,教师作好检查、总结、表扬、展示。从而保证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做到读思结合,提高阅读的效益。
四、让“质疑”在脑
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也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读书能边读边思考,不但会解决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他的聪明智慧。如低年级的孩子读《狐假虎威》一课时,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腿就跑。”有的孩子边读边思考,向老师提出来:“老师,这句话不对。”他认为森林里有大象、狮子,它们不一定吓得跑,因此,课文中“都”字用的不对。还有,低年级的一名小同学在阅读《春天来了》时,老师提问:“春天来了,冰雪变成什么呀?”他回答说:“变成了春天。”可见他在读书时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思考。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不但会发现解决许多问题,而且会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关系到孩子们的终身发展。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是在平时的摸索与阅读实践中养成的。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外,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与组织,每位语文教师,应重视并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与“课外书”为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仅着眼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以吃透几篇重点课文,几个重点段落。语文教材内容因课时所限,涉及面不够广,不能完全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没有实际生活的丰富多彩,大量的语文阅读素材存在于课堂之外,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因而必须拓展教学空间,将阅读的触角伸向社会,伸向生活。教师则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既让读课外书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又能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能读、善读,读有所得。
二、让“工具书”为友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查工具书,几乎人人都会,但大部分学生并沒有形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在平时的阅读中碰到疑难字、词、知识点等,大多是一掠而过,并不深究。语文新课标提倡的是大语文教学观,强调开展“生活阅读”。大量的阅读素材来源于课外,很多是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不仅使查阅工具书提供可能,更成为必要。针对学生实际,教师要有培养计划,从课内到课外,作好指导,提出要求,并有检查与督促,使学生从被动逐步走向自觉。只要养成了习惯,就会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各种阅读的开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让“笔墨”在手
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同志在读《二十四史》时,作了无数的批注、评点,在空隙处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阅读时动笔批注的重要性。对小学生来说这一点尚不尽人意。他们能在阅读时写上自己批注的只占少数,至多划上几条横线、划上几个圈。所以,当我问起他们“是否喜欢读书?”时,几乎众口一词“喜欢”,但当我问起他们“哪些书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等问题时,又大多茫然无知。其原因是学生的阅读习惯使然,走马观花,只阅其表,不思其里。阅读,其实是一种读者与作品的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交互。批注,看似形式,其实它体现了读者阅读作品过程中,心思的深入程度,不走入作品,不联系读者自身或社会现实,不会激起读者的心灵感悟,自然也不会留下具有读者个性色彩的“批注”。学生经常关注的只是文章表面的趣味性,或纯知识性文字。如此,印象不深,也就在所难免。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要的指导与督促是不可少的。批注是什么?怎样写批注?教师要有指导。如引导学生在进行阅读的同时,将精彩的词句勾划出来;有疑问的,作好记号;有不同看法的,写上自己观点;有共鸣的,写上感叹感想;对写作有启发的,重点标出、摘记等等。过一阶段,教师作好检查、总结、表扬、展示。从而保证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做到读思结合,提高阅读的效益。
四、让“质疑”在脑
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也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读书能边读边思考,不但会解决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他的聪明智慧。如低年级的孩子读《狐假虎威》一课时,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腿就跑。”有的孩子边读边思考,向老师提出来:“老师,这句话不对。”他认为森林里有大象、狮子,它们不一定吓得跑,因此,课文中“都”字用的不对。还有,低年级的一名小同学在阅读《春天来了》时,老师提问:“春天来了,冰雪变成什么呀?”他回答说:“变成了春天。”可见他在读书时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思考。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不但会发现解决许多问题,而且会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关系到孩子们的终身发展。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