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发明是要经过严格的逻辑验证和实验检验,来不得半点马虎。但还有些重要发明,来源于一次偶然的事故,发明者并没有任何发明它的想法,它却意外地自己蹦出来了。
恶作剧成就美食
薯片味道绝佳、口感酥脆,几乎征服了每个人的心,成了居家、看电影必备零食。不少人会感叹:“少了薯片,看的电影都会没那么精彩……”而绝对让你意想不到的是,如果不是一次恶作剧,这么美味的食品都不会存在。
1853年,美国纽约萨拉托加温泉餐厅迎来了一位挑剔的客人。这位客人想吃土豆,主厨乔治为他做了当时非常流行的法式土豆,但客人并不买单,一直抱怨土豆切得太厚、水分太多、淡而无味,接二连三地让这道菜重新返工。忍无可忍的乔治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他故意把土豆切得非常薄,随后用油炸一遍,以至于叉子一叉就会碎掉,最后他还往上面撒了大量的盐,让土豆变得非常咸。出乎意料的是客人不仅没有被乔治的做法激怒,反而对这种口味特别的土豆片赞不绝口,吃完一份又点一份。
新的美味小吃诞生的消息不胫而走,我们大家都喜爱吃的薯片也就诞生了。
不锈钢的故事
钢是一种含少量碳的铁,这使得它比起铁,在硬度、延展性和柔韧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它的主要成分还是铁,所以它还是会生锈。几千年来,冶金学家一直在试图将其他元素添加到钢铁中,以防止其生锈,但依旧找不到大规模生产不锈钢的方法。无心插柳柳成荫,让人想不到的是,不锈钢最终诞生于一位本来想发明枪管的英国冶金学家之手。
20世纪初,当时大多数的枪管内部的膛线是螺旋线,能让射出的子弹旋转,以便保持稳定的飞行路线,但子弹和枪管之间的摩擦也会造成枪支磨损,最终造成枪管直径过大,没法发射子弹。1912年,哈里·布里尔利想开发出一种耐磨的枪管合金。
然而,布里尔利的试验一次次失败,他沮丧地将不符合要求的钢材都丢弃到实验室外。几个月后,这堆失败的实验品堆积如山,由于腐蚀,大多数已经变得锈迹斑斑。布里尔利心灰意冷地清理着这座“垃圾山”,却意外地发现,几块钢材依旧保持着金属光泽,闪闪发亮,没有出现锈迹。为什么这几块钢材没有生锈呢?
原来,样品中含有约12%的铬,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后能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布里尔利将他的这个意外发明称作是“不锈钢”. 由于当时铁制餐具不仅笨拙,还会生锈,布里尔利抓住了商机,完全忘了他当初想发明枪管的想法,成立了一个不锈钢餐具公司,崭新的不锈钢餐具在市场上大获成功,布里尔利也赢得了不锈钢之父的声誉。
颜色带动的化学革命
18岁的化学系学生威廉·帕金斯并不出名,上学期间,他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点对人类有用的事情。当时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天然奎宁,得从南美一种金鸡纳树的树皮中提取,非常昂贵,许多人得了疟疾后,只能坐以待毙。帕金斯想研发出一种人工奎宁,降低病人的治疗成本。
然而,帕金斯并不成功,他做了很多实验,每次的实验成果都是一堆奇怪的化学残渣。一天,当他从煤焦油里提取出苯胺盐,又添加各种元素进行合成时,他依旧没有得到白色的奎宁结晶,却得到了一种紫色的粘稠液体。虽然预期的实验失败了,但漂亮的紫色却让帕金斯为之振奋,他提取了其中创造紫色的化合物,创造出了第一种合成染料——苯胺紫。
19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从植物、矿物质乃至昆虫中提取颜色,来为衣物着色,但这些衣物会很容易褪色,而且色差严重,合成染料就解决了这一麻烦。意识到巨大商机的帕金斯辍了学,创办了一家印染厂。
帕金斯的紫色染料颜色鲜艳,为衣物染色方便,不会褪色,价格也便宜,上市后,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不出几年,帕金斯就变得十分富有。但这不是这次意外发明所带来的唯一好处。有机化学首次运用于商业所带来的巨大成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投身于化学研究,最终导致了在医学、香水、摄影、炸药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意外之“火”
童话故事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凭借着温暖的火柴,幻想出了美味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以及自己的外婆。当火柴熄灭时,小女孩也饑寒交迫地死去。这部安徒生童话故事诞生于1846年,而如果再早几十年,小女孩可能处境更为悲惨,因为那个时候,连火柴都还没发明。
19世纪20年代前,人们取火的方式仍然非常原始。他们用铁器击打燧石或者石英岩的锋利边缘,产生温度极高的火星,引燃周围的引火材料。这项工作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天气状况良好,非常麻烦,以至于当时大家一有了火种,就会放置在特定的炉子内妥善保管,不让它熄灭。
1826年,一个小意外解决了人们的烦恼。英国药剂师约翰沃克在搅拌一盆化学药剂时,发现一根木棍的末端有一个硬块,他试着用东西把这个硬块给刮下来,噌的一下,木棍上产生了明亮的火焰,火柴就这样诞生了。
不扎人的玻璃
在汽车发明的早期,开车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那时汽车还没安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还有一个要命的危险就是挡风玻璃很容易碎,如果两车撞击,玻璃碎片会高速扎进人体,造成致命伤害。而今天我们汽车上安装的安全玻璃,还得感谢法国化学家迪图斯的小失误。
1907年,迪图斯在实验室里整理仪器,不小心将一个玻璃烧瓶打翻在地。地板都是用石块铺的,迪图斯原本以为玻璃烧瓶会摔得粉碎。然而,瓶子并没有碎掉,他如获珍宝地拿着这个瓶子,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终于发现原来这个瓶子曾经装过硝酸纤维素,这一化合物干涸后,在瓶内形成了一层塑料涂层,正是这层涂层对瓶子起着保护作用。1909年,迪图斯改进了他的涂料,用涂层将两层玻璃粘合在一起,发明了我们今天依旧在使用的“安全玻璃”。
恶作剧成就美食
薯片味道绝佳、口感酥脆,几乎征服了每个人的心,成了居家、看电影必备零食。不少人会感叹:“少了薯片,看的电影都会没那么精彩……”而绝对让你意想不到的是,如果不是一次恶作剧,这么美味的食品都不会存在。
1853年,美国纽约萨拉托加温泉餐厅迎来了一位挑剔的客人。这位客人想吃土豆,主厨乔治为他做了当时非常流行的法式土豆,但客人并不买单,一直抱怨土豆切得太厚、水分太多、淡而无味,接二连三地让这道菜重新返工。忍无可忍的乔治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他故意把土豆切得非常薄,随后用油炸一遍,以至于叉子一叉就会碎掉,最后他还往上面撒了大量的盐,让土豆变得非常咸。出乎意料的是客人不仅没有被乔治的做法激怒,反而对这种口味特别的土豆片赞不绝口,吃完一份又点一份。
新的美味小吃诞生的消息不胫而走,我们大家都喜爱吃的薯片也就诞生了。
不锈钢的故事
钢是一种含少量碳的铁,这使得它比起铁,在硬度、延展性和柔韧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它的主要成分还是铁,所以它还是会生锈。几千年来,冶金学家一直在试图将其他元素添加到钢铁中,以防止其生锈,但依旧找不到大规模生产不锈钢的方法。无心插柳柳成荫,让人想不到的是,不锈钢最终诞生于一位本来想发明枪管的英国冶金学家之手。
20世纪初,当时大多数的枪管内部的膛线是螺旋线,能让射出的子弹旋转,以便保持稳定的飞行路线,但子弹和枪管之间的摩擦也会造成枪支磨损,最终造成枪管直径过大,没法发射子弹。1912年,哈里·布里尔利想开发出一种耐磨的枪管合金。
然而,布里尔利的试验一次次失败,他沮丧地将不符合要求的钢材都丢弃到实验室外。几个月后,这堆失败的实验品堆积如山,由于腐蚀,大多数已经变得锈迹斑斑。布里尔利心灰意冷地清理着这座“垃圾山”,却意外地发现,几块钢材依旧保持着金属光泽,闪闪发亮,没有出现锈迹。为什么这几块钢材没有生锈呢?
原来,样品中含有约12%的铬,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后能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布里尔利将他的这个意外发明称作是“不锈钢”. 由于当时铁制餐具不仅笨拙,还会生锈,布里尔利抓住了商机,完全忘了他当初想发明枪管的想法,成立了一个不锈钢餐具公司,崭新的不锈钢餐具在市场上大获成功,布里尔利也赢得了不锈钢之父的声誉。
颜色带动的化学革命
18岁的化学系学生威廉·帕金斯并不出名,上学期间,他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点对人类有用的事情。当时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天然奎宁,得从南美一种金鸡纳树的树皮中提取,非常昂贵,许多人得了疟疾后,只能坐以待毙。帕金斯想研发出一种人工奎宁,降低病人的治疗成本。
然而,帕金斯并不成功,他做了很多实验,每次的实验成果都是一堆奇怪的化学残渣。一天,当他从煤焦油里提取出苯胺盐,又添加各种元素进行合成时,他依旧没有得到白色的奎宁结晶,却得到了一种紫色的粘稠液体。虽然预期的实验失败了,但漂亮的紫色却让帕金斯为之振奋,他提取了其中创造紫色的化合物,创造出了第一种合成染料——苯胺紫。
19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从植物、矿物质乃至昆虫中提取颜色,来为衣物着色,但这些衣物会很容易褪色,而且色差严重,合成染料就解决了这一麻烦。意识到巨大商机的帕金斯辍了学,创办了一家印染厂。
帕金斯的紫色染料颜色鲜艳,为衣物染色方便,不会褪色,价格也便宜,上市后,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不出几年,帕金斯就变得十分富有。但这不是这次意外发明所带来的唯一好处。有机化学首次运用于商业所带来的巨大成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投身于化学研究,最终导致了在医学、香水、摄影、炸药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意外之“火”
童话故事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凭借着温暖的火柴,幻想出了美味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以及自己的外婆。当火柴熄灭时,小女孩也饑寒交迫地死去。这部安徒生童话故事诞生于1846年,而如果再早几十年,小女孩可能处境更为悲惨,因为那个时候,连火柴都还没发明。
19世纪20年代前,人们取火的方式仍然非常原始。他们用铁器击打燧石或者石英岩的锋利边缘,产生温度极高的火星,引燃周围的引火材料。这项工作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天气状况良好,非常麻烦,以至于当时大家一有了火种,就会放置在特定的炉子内妥善保管,不让它熄灭。
1826年,一个小意外解决了人们的烦恼。英国药剂师约翰沃克在搅拌一盆化学药剂时,发现一根木棍的末端有一个硬块,他试着用东西把这个硬块给刮下来,噌的一下,木棍上产生了明亮的火焰,火柴就这样诞生了。
不扎人的玻璃
在汽车发明的早期,开车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那时汽车还没安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还有一个要命的危险就是挡风玻璃很容易碎,如果两车撞击,玻璃碎片会高速扎进人体,造成致命伤害。而今天我们汽车上安装的安全玻璃,还得感谢法国化学家迪图斯的小失误。
1907年,迪图斯在实验室里整理仪器,不小心将一个玻璃烧瓶打翻在地。地板都是用石块铺的,迪图斯原本以为玻璃烧瓶会摔得粉碎。然而,瓶子并没有碎掉,他如获珍宝地拿着这个瓶子,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终于发现原来这个瓶子曾经装过硝酸纤维素,这一化合物干涸后,在瓶内形成了一层塑料涂层,正是这层涂层对瓶子起着保护作用。1909年,迪图斯改进了他的涂料,用涂层将两层玻璃粘合在一起,发明了我们今天依旧在使用的“安全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