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应与超越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妨用超越性的教育点燃理想信念的火炬。理想信念教育是超越“知识本位”、超越“现实束缚”、超越“个体之我”、超越“自在自发”的过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引航星。当前,中华民族复兴进入关键阶段,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梦想之志、凝聚奋斗之力、开拓胜利之路。
适应与超越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妨用超越性的教育点燃理想信念的火炬。理想信念教育是超越“知识本位”、超越“现实束缚”、超越“个体之我”、超越“自在自发”的过程。
一、突破“有形”,走向“无形”
“知识本位”教学强调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价值,是一种以认知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较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017年版新课标的出台,明确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素养本位”的教学价值取向,强调运用知识、技能与态度解决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理想信念教育从“知识本位”来看,仅仅是对理想信念这一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认知。但要真正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守理想,就必须超越知识的界限,站在素养教育的高度,思考课程的价值立意。如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探究二“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这一课,从“知识本位”出发,是让学生识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坚定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认为这节课不常考,往往几句带过,甚至认为这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内容。恰恰相反,“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这节课是第三、四课的升华点,更是学习本教材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关键点。因此,我们要突破“知识本位”,从“素养本位”来理解这节课的定位。首先,从教材内容看,本节课主要通过探讨中国成就、中国道路、中国智慧的实践,引导学生以前瞻和预见的方式洞察中国的未来发展,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这一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淬炼和升华,是通过把握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进而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批判的观点指引学生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过程。其次,从课程的价值旨归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启发、引导和帮助人们建构美好未来并赋之于实践行动的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任务,要求青年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最后,“知识本位”是师生对于考试评价的片面理解造成的,作为教育者不能把升学考试作为实现学生理想的唯一工具,不能把考试分数的追求超过学习本身,应超越工具性認识实现价值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综合能力、思维层次,以应对人生发展的需要。
二、打破“有限”,面向“无限”
理想信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从理想信念的定义上看本身就具有超越性,教育者不能因为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而避之不谈,不能因为远方而忘了追求理想的诗意过程,更不能因为其崇高性而束之高阁。理想源于现实,但理想也高于现实。理想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类社会发展总是在实然与应然、主观与客观、现实与理想的不断转化中实现对现存状态的超越。思政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依据人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要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认识到理想信念的强大作用,早立志立大志,形成面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思维和超越精神,不断提高适应与超越现实条件的能力和智慧。
为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笔者在讲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课时,展示了汶川地震中12岁的程强举着“长大我当空降兵”字幅并最终圆梦的成功事例。学生从普通人物中感受到了理想的大力量,感受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客观条件束缚的惊人飞跃。为了让学生能坚定信念,结合自己的理想积极面对客观条件,笔者在这节课中设计了“当理想照进现实”的课堂活动,该活动需要学生上台说出自己的理想,台下的学生则会不断抛出实现这一理想需要面对的困难。活动中有位传媒班学生想要当军人,台下的学生觉得不可思议,追问传媒生为什么当军人。这名学生毅然回答,可以结合自己的传媒知识传播军旅文化。他的坚定回答说明了任何理想目标的实现,都是对现存社会关系的打破,是对受教育者自我和现实状况的超越。
在这节课的最后,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2035年的远景规划目前虽然只是蓝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前虽然只是宏伟目标,但它不是镜中花、水中月,它能在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下,不断克服前进中的“有限”条件,实现“无限”美好。
三、跳出“小我”,实现“大我”
个人理想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主体性,但这种超越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自我超越。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当前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过于侧重个人理想的树立与规划,产生了忽视社会理想的倾向;二是把理想信念的目标指向和动力支撑简单化为权力或财富的倾向。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超越学生狭隘的理想认识,引导其认识到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的合宜性、正当性,善于将分散的、多元的个人理想引导汇聚到社会的共同理想上、回归到为社会的共同理想奋斗上,要避免只讲起点,而不讲落脚点的问题。
笔者在讲授第四课中“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这一目时,充分利用建党100周年的教育契机,设计了“我是圆梦演讲人”的活动,要求学生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以“接续奋斗”为话题,发表“奉献青春 圆梦中华”的演讲。课堂上,有位学生演讲道:“2020年,我们共同面对了一系列无硝烟的“战争”。但我感受到的并不是危机与焦虑,而是温暖与有序……这让我再次明确了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参与基层工作,成为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认为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可或缺,舍小家、顾大家……”笔者结合学生的演讲,号召学生结合时代要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建功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再如,笔者在“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这节课中,运用了黄旭华30年隐姓埋名从未回家,为国研制核潜艇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理解黄旭华所说的“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进而组织学生编写反映黄旭华某一精神品质的微电影脚本,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平凡而伟大,在问题讨论中思辨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在课堂活动中形成对“社会之我”的坚定信念。
四、摆脱“自在”,趋近“自觉”
“自在自发”是指实践主体处在对必然规律无视或者盲动的状态,“自由自觉”是指实践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行为状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必须由自发走向自觉,也完全可能由自发走向自觉。理想信念教育如果仅仅是一种感性、抽象、盲从的理想,不会达到“自由自觉”的效果。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应该遵循信念的形成规律,把握从感性到理性、从盲从到主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让学生有充实的获得感,进而让学生无限趋近“自由自觉”。新课标提出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活动型课程通过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的主题之中,让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及激活自身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理论的旨趣,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渐内化成为自觉的价值取向。
通过活动型课程的设计,让学生在认知中相信理论,在情感中热爱理想,在意志中坚定信念,在行为上付诸实践。笔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节课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新时代的内涵,参考了受学生欢迎的“直播带货”模式,设计了中国智慧线上推荐会,让学生选取“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疫情防控”等中国经验,通过直播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推广中国经验、中国智慧。通过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何有这份自信”,进而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感悟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的强大生机与活力,自觉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
人类有了超越性,才有美好生活的追求,教育有了超越性,才会有追求真理、提高实践的智慧与能力。用超越性的教育理念点亮理想信念之“光”,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
【汤逸山,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李雪芬,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引航星。当前,中华民族复兴进入关键阶段,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梦想之志、凝聚奋斗之力、开拓胜利之路。
适应与超越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妨用超越性的教育点燃理想信念的火炬。理想信念教育是超越“知识本位”、超越“现实束缚”、超越“个体之我”、超越“自在自发”的过程。
一、突破“有形”,走向“无形”
“知识本位”教学强调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价值,是一种以认知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较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017年版新课标的出台,明确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素养本位”的教学价值取向,强调运用知识、技能与态度解决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理想信念教育从“知识本位”来看,仅仅是对理想信念这一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认知。但要真正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守理想,就必须超越知识的界限,站在素养教育的高度,思考课程的价值立意。如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探究二“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这一课,从“知识本位”出发,是让学生识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坚定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认为这节课不常考,往往几句带过,甚至认为这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内容。恰恰相反,“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这节课是第三、四课的升华点,更是学习本教材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关键点。因此,我们要突破“知识本位”,从“素养本位”来理解这节课的定位。首先,从教材内容看,本节课主要通过探讨中国成就、中国道路、中国智慧的实践,引导学生以前瞻和预见的方式洞察中国的未来发展,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这一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淬炼和升华,是通过把握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进而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批判的观点指引学生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过程。其次,从课程的价值旨归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启发、引导和帮助人们建构美好未来并赋之于实践行动的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任务,要求青年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最后,“知识本位”是师生对于考试评价的片面理解造成的,作为教育者不能把升学考试作为实现学生理想的唯一工具,不能把考试分数的追求超过学习本身,应超越工具性認识实现价值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综合能力、思维层次,以应对人生发展的需要。
二、打破“有限”,面向“无限”
理想信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从理想信念的定义上看本身就具有超越性,教育者不能因为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而避之不谈,不能因为远方而忘了追求理想的诗意过程,更不能因为其崇高性而束之高阁。理想源于现实,但理想也高于现实。理想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人类社会发展总是在实然与应然、主观与客观、现实与理想的不断转化中实现对现存状态的超越。思政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依据人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要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认识到理想信念的强大作用,早立志立大志,形成面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思维和超越精神,不断提高适应与超越现实条件的能力和智慧。
为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笔者在讲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课时,展示了汶川地震中12岁的程强举着“长大我当空降兵”字幅并最终圆梦的成功事例。学生从普通人物中感受到了理想的大力量,感受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客观条件束缚的惊人飞跃。为了让学生能坚定信念,结合自己的理想积极面对客观条件,笔者在这节课中设计了“当理想照进现实”的课堂活动,该活动需要学生上台说出自己的理想,台下的学生则会不断抛出实现这一理想需要面对的困难。活动中有位传媒班学生想要当军人,台下的学生觉得不可思议,追问传媒生为什么当军人。这名学生毅然回答,可以结合自己的传媒知识传播军旅文化。他的坚定回答说明了任何理想目标的实现,都是对现存社会关系的打破,是对受教育者自我和现实状况的超越。
在这节课的最后,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2035年的远景规划目前虽然只是蓝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前虽然只是宏伟目标,但它不是镜中花、水中月,它能在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下,不断克服前进中的“有限”条件,实现“无限”美好。
三、跳出“小我”,实现“大我”
个人理想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主体性,但这种超越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自我超越。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当前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过于侧重个人理想的树立与规划,产生了忽视社会理想的倾向;二是把理想信念的目标指向和动力支撑简单化为权力或财富的倾向。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超越学生狭隘的理想认识,引导其认识到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的合宜性、正当性,善于将分散的、多元的个人理想引导汇聚到社会的共同理想上、回归到为社会的共同理想奋斗上,要避免只讲起点,而不讲落脚点的问题。
笔者在讲授第四课中“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这一目时,充分利用建党100周年的教育契机,设计了“我是圆梦演讲人”的活动,要求学生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以“接续奋斗”为话题,发表“奉献青春 圆梦中华”的演讲。课堂上,有位学生演讲道:“2020年,我们共同面对了一系列无硝烟的“战争”。但我感受到的并不是危机与焦虑,而是温暖与有序……这让我再次明确了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参与基层工作,成为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认为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可或缺,舍小家、顾大家……”笔者结合学生的演讲,号召学生结合时代要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建功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再如,笔者在“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这节课中,运用了黄旭华30年隐姓埋名从未回家,为国研制核潜艇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理解黄旭华所说的“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进而组织学生编写反映黄旭华某一精神品质的微电影脚本,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平凡而伟大,在问题讨论中思辨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在课堂活动中形成对“社会之我”的坚定信念。
四、摆脱“自在”,趋近“自觉”
“自在自发”是指实践主体处在对必然规律无视或者盲动的状态,“自由自觉”是指实践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行为状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必须由自发走向自觉,也完全可能由自发走向自觉。理想信念教育如果仅仅是一种感性、抽象、盲从的理想,不会达到“自由自觉”的效果。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应该遵循信念的形成规律,把握从感性到理性、从盲从到主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让学生有充实的获得感,进而让学生无限趋近“自由自觉”。新课标提出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活动型课程通过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的主题之中,让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及激活自身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理论的旨趣,在践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逐渐内化成为自觉的价值取向。
通过活动型课程的设计,让学生在认知中相信理论,在情感中热爱理想,在意志中坚定信念,在行为上付诸实践。笔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节课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新时代的内涵,参考了受学生欢迎的“直播带货”模式,设计了中国智慧线上推荐会,让学生选取“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疫情防控”等中国经验,通过直播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推广中国经验、中国智慧。通过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何有这份自信”,进而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感悟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的强大生机与活力,自觉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
人类有了超越性,才有美好生活的追求,教育有了超越性,才会有追求真理、提高实践的智慧与能力。用超越性的教育理念点亮理想信念之“光”,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
【汤逸山,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李雪芬,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