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结构异同的背后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60423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国红先生旧著《走近“西洋”和“东洋”》,副标题是“中日世界意识形成的比较研究”,应读作中日-世界意识-形成-的-比较研究,便一目了然。
  之所以说刚出版的(商务/2009.08)钱著“旧”,是因为它脱稿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距今差不多15年。背后故事,钱先生“后记”中略有交代,但无可深究。这时间差,有某种隐喻,如同当年魏源《海国图志》刻印后在国朝的遭遇——它在日本闹得天翻地覆,在风雨飘摇的晚清,几被打入冷宫。作为普通读者,笔者惋惜的是,走了很多弯路探求那个时代中日两国知识人心灵结构的差异,钱著却早已有了初步结论。《走近》第五章“两个文人知识分子:魏源与佐久间象山”,作者对此有细致辨析与揭示:
  日本前近代的儒学思维把生活实用、个人修养从政治中分离出来,使它们得以独立存在。相反,清末的“今文经学”思维在纠正考据学脱离政治的倾向以后,把即将分离的政治和学问又合为一体。(P40)
  魏源的“学政一致”与佐久的实学思想都有实用倾向,但方向大有不同:
  魏源毫不怀疑传统思想的价值,把传统思想应用于现实政治,而佐久间象山却有意补充传统思想缺陷物理根据的不足。(P340~341)……魏源的立场源于他“器变道不变”的信念,“因此他的实学思想只停留在强调学问以及外来技术的有效性上”,而佐久“更热衷于‘实理’、‘实验’,他由此找到了一条接近西方思想的途径。”(P341)
  因此,魏源与佐久对两国面临西方冲击形成的危机,认识上有着根本的不同:魏源认为,“即使是承认西方文化具有某种价值,那也不等于说就一定会招致中国价值以及文化的崩溃。”危机的根源,在于中国“人心之积患”,比之西洋文化和价值的威胁,更根本。而佐久认为,“危机在于固有价值缺乏学术根据”,价值危机源于“学力和智力的欠缺”,无论有形的——技术落后,还是无形的——对西方认识不足,皆如此。作者最后总结说:
  魏源站立于东西方价值的中间,处于被动超越双方的立场。佐久间象山的立场是站立在东西价值的对立面,在将两者对象化的过程中,选择来自中国或西方的价值,选择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日本的现实需要。(P352)
  两国知识人心灵结构的不同,导致对西方冲击(威胁)的认识,有着全然不同的结论。这背后,至少有两个因素。一是,日本接受外来思想的传统,使日本知识精英(因而影响民众)并不以固守本国价值为最高原则——极端说,日本没有自己的固有价值,西方冲击前,其价值来源于中国(虽经改造变成日本自己的),之后,他们有条件站在东西方价值的中间,通过对两者的对比,乃至两者的对冲,决定取舍和自己的立场。这一点在钱著中,多有说明和强调。
  那么第二个因素呢?钱著中涉及不详。即作为形而上的价值系统与形而下的日常生活原则,中国知识人给了自洽两千多年的解说。说到底,西方冲击前,中国是价值的创造者、输出者,当西方价值迎面而来时,这种对撞是刚性的,躲无可躲。钱著拿魏源作例,说他被夹在两种“价值的中间”,——这还是头脑清醒、写出《海国图志》的一代知识精英的代表所取立场。对于绝大多数知识人,情形更加不堪。他们无法否定生命系于其间的固有价值,因而绝难全盘拥抱完全搞不懂的西方价值。他们几乎只有一个选择,便是与西方价值对抗。当所有对抗招数使用殆尽,中国知识人整体陷入更加可悲的命运渊薮:或者痛定思痛,选择彻底否定固有价值的路向,或者软弱无力地试图结合两种价值优长,开出国族生命新的篇章。前者,先后有两种进路,都失败了;后者,至今也还停留在言说层面,从无可能进到政治实践领域。
  一族有一族的生活形态(政治的和日常生活的),或自然天成、以我为主,或借鉴、消化他人,由族人大体上共同信奉的价值所支撑,我们称之为“文明”。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文明圈,价值主体来自中国,但形成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面临外来文明冲击的时候,其选择余地有着天壤之别。问题是,像中国这样有着价值主体性的国族,在西方价值躲无可躲的局面下,到底该选择何种姿态,以求国族的生存与繁盛?放弃自己,坚决对抗,事实证明都不是出路。贴狗皮膏药式的“融合”,也不是什么有价值的选项——一百年搞不定的事儿,人们有理由怀疑它的有效性。
  必须承认西方价值及建基其上法权结构的有效性。必须承认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应该有将自己的生活安置在自己价值的基座上的权利。或说,中国自觉加入世界进程这一举动本身,能给我们解决中国与西方价值冲突带来隐秘的启示。
  《走近“西洋”和“东洋”:中日世界意识形成的比较研究》钱国红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9年9月,28.00元
  (作者单位:万圣书园)
其他文献
如同许多观察家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地方政治是充满活力的。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做事”、“搞政绩”的冲动,各种经济政治制度创新层出不穷;而各种社会矛盾、官民冲突在地方政治中也得到了更为直接的表现,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长期以来,囿于教条的规则主义和僵化的意识形态,导致诸多道德化的地方政治观察。其结果要么一味否定,试图把一切推倒重来;要么陷入盲目的乐观,任由翻滚细浪没过脖颈而一无所知。某种程度上,中国地方体制
期刊
作者简介:  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是当代英国著名的历史社会学家、思想史家和政论家,英国著名左翼知识分子,几十年来一直是国际左翼核心刊物《新左翼评论》的编辑和灵魂人物。恃才傲物的文化批评家泰勒·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称他为“不列颠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    1984年,美国国际关系领军理论家罗伯特·基欧汉(RobertKeohane) 发表了一篇题
期刊
在《论中国模式》一文中,作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追溯到了中华传统的三大特性:学习—创新型文明、大一统国家与先进性团体。本文对此将做进一步的阐述。无论给出的解答如何引起争议,我们的方法始终是以中国解释中国。  关于什么是中国,海内外有各种各样的学说。关于国家形态,有帝国说、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说、宋代民族国家说等等。关于文明形态,有人认为是儒教文明,有的则说无法用宗教加以确定。关于中华政
期刊
编者按  很少有国家符合共享同一历史、文化、或语言的模式。正如吴飞指出,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几乎没有,很多国家的现代性建构过程并不符合在单一民族的基础上建立世俗国家这一路向(譬如英国与美国皆是)。当代国家常为多民族国家,而“宪法爱国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常用来形塑及争取对体制的认同。吴增定质疑基于“宪法认同”解决民族问题的思路,在他看来,民族国家仅仅试图维持一个社会最基本和最低层次的认同——即
期刊
对于很多中国知识分子和知道分子来讲,美国就是先进教育的典范,中国应该向美国学习。他们常说,中国是应试教育,美国是素质教育。中国的应试教育表现在中小学教育非常繁琐,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这样不利于中小学生素质的培养。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一定要依照美国模式进行改革,把应试教育、死记硬背的东西改革掉。而中国的大学和专科学校教的东西太狭隘,我们应该像美国一样大搞通识教育。  然而有意思的是,美国报纸上常能看到的
期刊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没有什么比认识自己更为迫切的任务了。当机运不再青睐我们的时候,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我们的政治和生活,就变得越来越迫切和紧要了。因此,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也无论我们是自觉或者被迫,我们都必须肩负重建价值秩序和生活原则的重任。  今天,不管是改革的批评者还是捍卫者,都很少关注这30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领域,这种缺失,除了精神的变化本身所具有的缓慢性和隐秘性之外,更重要的原
期刊
纵观30年改革进程,当危机迫在眉睫,又没有现成模式可套用,上层给予适度授权等诸多机会一起出现时,有胆识的地方官员可能自发地突破旧体制,试验一些新的替代性制度;再由上级政府善意的疏忽,继而积极地回应予以认可,变成政策,甚至变成法律,在更大范围推广。通过这类“创新性违法”推动变革的事例在中国数不胜数,并已然成为中国经验、中国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包产到户、乡镇企业、股份合作、民营化等后来认定的伟大创
期刊
道德化的地方政治观察    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基层问题逐渐成为知识界的公共话题,相关研究成就了一段公共学术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基层政治问题成为公共话题,这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两个特殊机缘:一是村民自治所引发的草根民主话题,二是收缴税费所引起的农民负担问题。当李昌平在新世纪初以“我向总理说实话”的方式痛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之时,人们发现,村民自治和乡村
期刊
《新民说》中的线性史观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将中国向西方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洋务派登上历史舞台,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阶段是制度上感觉不足,从技艺的学习转向制度的学习;第三阶段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西之间的冲突聚集到了文化和心理的层面。梁先生的这种从器物—制度—文化的向西方学习的三阶段论,在20世纪得到了很多学者的继承和响应。殷海光就成功地
期刊
地方政治发展是篇大文章,不能孤立来看,必须放在历史与社会结构之中通盘考察。就历史脉络而言,中国自秦汉以降实行的是中央大一统体制,所谓“百代多行秦政治”,在地方上就是搞郡县制。与郡县制相对的是封建制。两千年来,郡县制是主流,封建制是支脉,封建制与郡县制的张力构成了中国政治史的一条主线。陈寅恪先生曾关注过两晋时期的坞堡,这是当时大族望姓在抵御北方民族时形成的自保性堡垒。晚明时,顾炎武等人也曾殚精竭虑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