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2017年高考全国(1)卷第17题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解三角形的复习。希望能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些许启示。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考真题;解三角形的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119
一、知识储备
1. 正弦定理及其变式 = = ,a∶b∶c=sinA∶sinB∶sinC;
2. 余弦定理及其变式
a2=b2 c2-2bccosA,b2=a2 c2-2accosB,c2=a2 b2-2abcosC;
3. 内角和定理A B C=π,sin(A B)=sinC,cos(A B)=-cosC;
4. 大角对大边定理A>B a>b;
5. 三角形面积公式S△= absinC= bcsinA= acsinB;
6. 三角恒等变换
7. 特殊三角形(直角、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二、高考真题分析
第17题.△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
(1)求sinBsinC;(2)若6cosBcosC=1,=3,求△ABC的周长。
1. 重视基础,精通知识点
高考是考核学生的双基是否扎实,是否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解三角形的重点:熟练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结合内角和定理实现内角之间的转换,化简需要三角恒等變换,注意几个定理的正用、逆用和变用。难点:分析已知条件, 确定边角转换,从而找到解题的入口。
思路1:(1)由面积S= bcsinA= 得
sinBsinCsinA= 即sinBsinC=
思路2:(1)由面积S= bcsinA= 得bc=
∴sinBsinC= · = =
2. 重视公式的推导
公式的推导过程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体会出一些数学文化,在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再现这些公式的探索发现过程,不断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下,找出公式与公式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经过再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建立知识的网络图。
思路3:(1)由于a边上的高h=bsinC=csinB
∴S= ah= bcsinC=
∴bsinC= =
∴sinBsinC=
思路4:∵ = ∴ =
∴S= acsinB=
∴sinBsinC=
3. 重视回归课本,分析题源
高考的命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回归课本的目的就是要寻出题目的“源”。课本教材和考试大纲可以说是限制高考的“法”。课本才是总题库,每一道高考题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源头。从这几年来的高考试题,越来越呈现出回归教材的趋势。在各年高考试题中不少让学生感到生疏的题目,都是在课本上原题的基础上变身。对能力的考查离不开课本知识。高考无论考查什么题,其知识点都是在课本内,如果“吃透教材”,遇到高考题,只须对课本知识点进行思维再加工就可以应对自如了。
课本人教版必修5中第20页B组第一题:
求证S△ABC= · (证略)
思路5:由S= · =
∴sinBsinC=
4. 注重知识的交汇
从2012年到2017年的高考解答题第17题主要是以数列或解三角形问题为主,考查有关正余弦定理和三角函数等有关知识。主要有下列重要题型:正余弦定理与三角恒等变换结合;正余弦定理与方程思想结合(需设未知数建立等式);正余弦定理与函数思想结合(需建立函数关系式)。
第(2)题分析提高:根据所给等式的结构特点利用三角恒等变化进行变形,迅速解出角A是本题的关键;熟练运用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第(2)题由题设及(1)得cosBcosC-sinBsinC=- ,即cos(B C)=- .
所以B C= ,故A= .由题设得 bcsinA= ,即bc=8.
由余弦定理得b2 c2-bc=9,即(b c)-3bc=9,得b c= .
所以周长为3 。
5. 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在全国卷中,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运算能力,即要求准确、合理、简捷、快速完成解答。在复习过程要让学生掌握运算的通法,灵活运用概念、性质、公式和法则进行运算。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编制和收集一些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培养学生运算的灵活性,并引导学生收集、归纳、积累经验,形成熟练技巧,以提高运算的简便性和快速性。
对第(2)题而言,学生还会出现这样的解法:
处理1:得cosBcosC-sinBsinC=- 即cos(B C)=- .所以B C= ,故A= .由题设得 bcsinA= ,即bc=8.由余弦定理得b2 c2-bc=9。
由bc=8b2 c2=17解方程组b= c= 所以a b c=3
处理2:由sinBsinC= ,cosBcosC= 联立sin2B cos2B=1,sin2C cos2C=1
sin2C= cos2C= ;sin2B= cos2B=
= = ,再结合bc=8可解b,c下略.
处理3:由cosBcosC= · =
得81-(c2-b2)2=6bc又bc=8可解b,c。
以上三种处理方法思路虽也自然,但运算量大,稍有不慎就会解不出正确的结果。
三、小结提高
熟悉各知识点是解决三角形问题的根本,而能适当选择公式并快速运算是得分的关键。走进高考题,通过解题、分析、归纳,你就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让学生再现高考真题,可以让学生体会高考的考察难度,积累解题经验,促进知识间的融汇贯通,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决胜高考。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安溪八中 362000)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考真题;解三角形的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119
一、知识储备
1. 正弦定理及其变式 = = ,a∶b∶c=sinA∶sinB∶sinC;
2. 余弦定理及其变式
a2=b2 c2-2bccosA,b2=a2 c2-2accosB,c2=a2 b2-2abcosC;
3. 内角和定理A B C=π,sin(A B)=sinC,cos(A B)=-cosC;
4. 大角对大边定理A>B a>b;
5. 三角形面积公式S△= absinC= bcsinA= acsinB;
6. 三角恒等变换
7. 特殊三角形(直角、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二、高考真题分析
第17题.△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
(1)求sinBsinC;(2)若6cosBcosC=1,=3,求△ABC的周长。
1. 重视基础,精通知识点
高考是考核学生的双基是否扎实,是否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解三角形的重点:熟练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结合内角和定理实现内角之间的转换,化简需要三角恒等變换,注意几个定理的正用、逆用和变用。难点:分析已知条件, 确定边角转换,从而找到解题的入口。
思路1:(1)由面积S= bcsinA= 得
sinBsinCsinA= 即sinBsinC=
思路2:(1)由面积S= bcsinA= 得bc=
∴sinBsinC= · = =
2. 重视公式的推导
公式的推导过程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体会出一些数学文化,在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再现这些公式的探索发现过程,不断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下,找出公式与公式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经过再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建立知识的网络图。
思路3:(1)由于a边上的高h=bsinC=csinB
∴S= ah= bcsinC=
∴bsinC= =
∴sinBsinC=
思路4:∵ = ∴ =
∴S= acsinB=
∴sinBsinC=
3. 重视回归课本,分析题源
高考的命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回归课本的目的就是要寻出题目的“源”。课本教材和考试大纲可以说是限制高考的“法”。课本才是总题库,每一道高考题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源头。从这几年来的高考试题,越来越呈现出回归教材的趋势。在各年高考试题中不少让学生感到生疏的题目,都是在课本上原题的基础上变身。对能力的考查离不开课本知识。高考无论考查什么题,其知识点都是在课本内,如果“吃透教材”,遇到高考题,只须对课本知识点进行思维再加工就可以应对自如了。
课本人教版必修5中第20页B组第一题:
求证S△ABC= · (证略)
思路5:由S= · =
∴sinBsinC=
4. 注重知识的交汇
从2012年到2017年的高考解答题第17题主要是以数列或解三角形问题为主,考查有关正余弦定理和三角函数等有关知识。主要有下列重要题型:正余弦定理与三角恒等变换结合;正余弦定理与方程思想结合(需设未知数建立等式);正余弦定理与函数思想结合(需建立函数关系式)。
第(2)题分析提高:根据所给等式的结构特点利用三角恒等变化进行变形,迅速解出角A是本题的关键;熟练运用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第(2)题由题设及(1)得cosBcosC-sinBsinC=- ,即cos(B C)=- .
所以B C= ,故A= .由题设得 bcsinA= ,即bc=8.
由余弦定理得b2 c2-bc=9,即(b c)-3bc=9,得b c= .
所以周长为3 。
5. 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在全国卷中,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运算能力,即要求准确、合理、简捷、快速完成解答。在复习过程要让学生掌握运算的通法,灵活运用概念、性质、公式和法则进行运算。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编制和收集一些灵活性较大的练习题,培养学生运算的灵活性,并引导学生收集、归纳、积累经验,形成熟练技巧,以提高运算的简便性和快速性。
对第(2)题而言,学生还会出现这样的解法:
处理1:得cosBcosC-sinBsinC=- 即cos(B C)=- .所以B C= ,故A= .由题设得 bcsinA= ,即bc=8.由余弦定理得b2 c2-bc=9。
由bc=8b2 c2=17解方程组b= c= 所以a b c=3
处理2:由sinBsinC= ,cosBcosC= 联立sin2B cos2B=1,sin2C cos2C=1
sin2C= cos2C= ;sin2B= cos2B=
= = ,再结合bc=8可解b,c下略.
处理3:由cosBcosC= · =
得81-(c2-b2)2=6bc又bc=8可解b,c。
以上三种处理方法思路虽也自然,但运算量大,稍有不慎就会解不出正确的结果。
三、小结提高
熟悉各知识点是解决三角形问题的根本,而能适当选择公式并快速运算是得分的关键。走进高考题,通过解题、分析、归纳,你就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让学生再现高考真题,可以让学生体会高考的考察难度,积累解题经验,促进知识间的融汇贯通,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决胜高考。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安溪八中 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