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眠对许多动物都至关重要。
那么,鸟类是如何睡觉的呢?
在晌午时分动物园的水禽湖,你可见到水面上一对对鸳鸯、天鹅及其他一些水禽,把头埋在背羽里,随风漂浮在水面上,在岸边伏卧在地的野鸭,也把头插进背羽里,静伏在那里。原来,这些水禽正在“午睡”。
野鸡、鹤、鹭、鸻、鹬及鸥类等都有“午睡”的习惯。
野鸡类是营地面生活的森林鸟类,在炎热的晌午,常在灌丛或大树下林荫处的地面上进行“沙浴”,这种行为有利于驱除体外寄生虫。它们也常伏卧在荫凉处,闭上眼睛,进行短暂的“午睡”。傍晚,它们来到夜宿地,飞到大树的低枝上,然后逐级往上跳,选择树叶繁茂、隐蔽条件好的树枝夜宿,靠爪紧紧抓住树枝,把头弯向后背并埋在背羽里“午睡”。
涉禽类,如丹顶鹤、白鹤等吃在沼泽地、住在沼泽地,营巢、孵卵和育雏也都在沼泽地。鹤类的睡眠姿态独特,无论它们是在“午休”还是晚上“睡觉”,总是缩起一只脚,另一只脚站立,并把头埋在背羽里。所有涉禽,如鹤类、鹳类、鹭类、鹬类等都以这种姿势“睡觉”,所不同的是,鹳和鹭夜栖在树上。
猫头鹰是夜行性鸟类,专门在夜间觅食。它的羽毛特别柔软,在空中飞行时不产生任何声音。它们有着奇特的大而圆的眼睛,瞳孔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放大或缩小,如同猫的眼睛。中午阳光最强时,瞳孔缩小成线状,夜间光线昏暗,瞳孔放大到最大限度。猫头鹰羽毛和眼睛结构上的特性,是长期适应夜间活动的结果。猫头鹰白天“睡觉”,“睡觉”姿势十分奇特,这在鸟类,甚或所有动物中都是独一无二的。白天它栖息于密林中,隐蔽在条件极好的树枝上,用脚爪紧紧地抓住树枝,身体直立地站在树枝上。这时它们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睡觉”,从未见过它们闭上双眼“睡觉”。这种“睁眼睡”究竟有什么生物学意义,现在还很难说清楚。
鸟类的“睡觉”姿势如此丰富多彩,是所有哺乳类、爬行类无法相比的,这主要是取决于鸟类栖息环境多样性。它们活动范围从海、陆、空及地下,几乎无所不包。由于栖息环境的不同,从而产生了多姿多态的“睡觉”姿势。
前面例举的众多鸟类,“睡眠”的地方都不一样。可以这么说,几乎全部鸟类,包括麻雀、啄木鸟、燕子在内,在非繁殖期都不在窝里睡安稳觉,只有在繁殖季节的孵卵时期,或晚成鸟的育雏期,亲鸟才在窝里睡觉。而雏鸟一旦羽毛丰满即离巢而去,再也不回窝中。诗人白居易有一首描述家燕的诗,既形象又生动:“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素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嘴爪虽欲弊,心力不知疲。须臾千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羽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凋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想,尔当反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这首诗真实地记述了鸟类的繁殖过程,并进而以物寓人,声情并茂。诗中亦提及在孵卵育雏期,亲鸟和雏鸟同在窝中度过数十天,一旦雏鸟羽翼长成,亲鸟即引雏鸟离巢而去,再不回巢的情景。
在一般人的心里,总以为鸟类天黑即眠,天明即起。黄昏时百鸟归林,天黑后再看不到鸟飞,也极少听到鸟鸣。确实,在正常的情况下,鸟类天黑即眠,天明即起。然而,众多候鸟在迁徙季节,却完全改变了它们的生活规律。大多数迁徙鸟类,白天停留在觅食场地觅食,夜间飞翔。人们总可看见成群雁、鸭类,在黄昏时间排成整齐的“一”字形或“人”字队伍,有节奏地扇动双翅,掠空而过。这种壮观场面多在黄昏或晨曦时见到。正所谓,“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换句话说,迁徙途中的候鸟,夜间是不休息的,它们只能在白天觅食间隙中“睡觉”。
鸟类睡眠至少有三种类型:即白昼型,如猫头鹰;夜间型,如鸦、雀等;白昼、夜间型,如鹭类、鹤类及野鸭等。
鸟类的睡眠时间需要多长,是否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迄今尚未见有报道。人们曾对一些野鸡类,如藏马鸡进行过一些观察。发现它在入夜时的前一个小时是处在深度沉睡状态,即使猎人打下同一棵树上的一只马鸡时,其余马鸡并无反应,仍在“睡觉”。过了深睡时间,就比较容易惊醒,这时再有惊动,即四散飞逃。
鸟类“睡觉”还有许多不解之谜,尚待人们去探索、去研究。
编辑/张烨
那么,鸟类是如何睡觉的呢?
在晌午时分动物园的水禽湖,你可见到水面上一对对鸳鸯、天鹅及其他一些水禽,把头埋在背羽里,随风漂浮在水面上,在岸边伏卧在地的野鸭,也把头插进背羽里,静伏在那里。原来,这些水禽正在“午睡”。
野鸡、鹤、鹭、鸻、鹬及鸥类等都有“午睡”的习惯。
野鸡类是营地面生活的森林鸟类,在炎热的晌午,常在灌丛或大树下林荫处的地面上进行“沙浴”,这种行为有利于驱除体外寄生虫。它们也常伏卧在荫凉处,闭上眼睛,进行短暂的“午睡”。傍晚,它们来到夜宿地,飞到大树的低枝上,然后逐级往上跳,选择树叶繁茂、隐蔽条件好的树枝夜宿,靠爪紧紧抓住树枝,把头弯向后背并埋在背羽里“午睡”。
涉禽类,如丹顶鹤、白鹤等吃在沼泽地、住在沼泽地,营巢、孵卵和育雏也都在沼泽地。鹤类的睡眠姿态独特,无论它们是在“午休”还是晚上“睡觉”,总是缩起一只脚,另一只脚站立,并把头埋在背羽里。所有涉禽,如鹤类、鹳类、鹭类、鹬类等都以这种姿势“睡觉”,所不同的是,鹳和鹭夜栖在树上。
猫头鹰是夜行性鸟类,专门在夜间觅食。它的羽毛特别柔软,在空中飞行时不产生任何声音。它们有着奇特的大而圆的眼睛,瞳孔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放大或缩小,如同猫的眼睛。中午阳光最强时,瞳孔缩小成线状,夜间光线昏暗,瞳孔放大到最大限度。猫头鹰羽毛和眼睛结构上的特性,是长期适应夜间活动的结果。猫头鹰白天“睡觉”,“睡觉”姿势十分奇特,这在鸟类,甚或所有动物中都是独一无二的。白天它栖息于密林中,隐蔽在条件极好的树枝上,用脚爪紧紧地抓住树枝,身体直立地站在树枝上。这时它们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睡觉”,从未见过它们闭上双眼“睡觉”。这种“睁眼睡”究竟有什么生物学意义,现在还很难说清楚。
鸟类的“睡觉”姿势如此丰富多彩,是所有哺乳类、爬行类无法相比的,这主要是取决于鸟类栖息环境多样性。它们活动范围从海、陆、空及地下,几乎无所不包。由于栖息环境的不同,从而产生了多姿多态的“睡觉”姿势。
前面例举的众多鸟类,“睡眠”的地方都不一样。可以这么说,几乎全部鸟类,包括麻雀、啄木鸟、燕子在内,在非繁殖期都不在窝里睡安稳觉,只有在繁殖季节的孵卵时期,或晚成鸟的育雏期,亲鸟才在窝里睡觉。而雏鸟一旦羽毛丰满即离巢而去,再也不回窝中。诗人白居易有一首描述家燕的诗,既形象又生动:“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素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嘴爪虽欲弊,心力不知疲。须臾千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羽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凋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想,尔当反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这首诗真实地记述了鸟类的繁殖过程,并进而以物寓人,声情并茂。诗中亦提及在孵卵育雏期,亲鸟和雏鸟同在窝中度过数十天,一旦雏鸟羽翼长成,亲鸟即引雏鸟离巢而去,再不回巢的情景。
在一般人的心里,总以为鸟类天黑即眠,天明即起。黄昏时百鸟归林,天黑后再看不到鸟飞,也极少听到鸟鸣。确实,在正常的情况下,鸟类天黑即眠,天明即起。然而,众多候鸟在迁徙季节,却完全改变了它们的生活规律。大多数迁徙鸟类,白天停留在觅食场地觅食,夜间飞翔。人们总可看见成群雁、鸭类,在黄昏时间排成整齐的“一”字形或“人”字队伍,有节奏地扇动双翅,掠空而过。这种壮观场面多在黄昏或晨曦时见到。正所谓,“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换句话说,迁徙途中的候鸟,夜间是不休息的,它们只能在白天觅食间隙中“睡觉”。
鸟类睡眠至少有三种类型:即白昼型,如猫头鹰;夜间型,如鸦、雀等;白昼、夜间型,如鹭类、鹤类及野鸭等。
鸟类的睡眠时间需要多长,是否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迄今尚未见有报道。人们曾对一些野鸡类,如藏马鸡进行过一些观察。发现它在入夜时的前一个小时是处在深度沉睡状态,即使猎人打下同一棵树上的一只马鸡时,其余马鸡并无反应,仍在“睡觉”。过了深睡时间,就比较容易惊醒,这时再有惊动,即四散飞逃。
鸟类“睡觉”还有许多不解之谜,尚待人们去探索、去研究。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