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以来,桦甸市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探索推行“党建+”包村模式,实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全员包村,兼职当好村“一把手”,组织带领农民脱贫致富,领导乡村治理,建设和谐美丽乡村,为新时代桦甸农村党组织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实施“党建+脱贫攻坚”,打造“民心工程”。指导村级党组织主题化推进“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组织生活主题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提升思想引领力;定期组织村干部开展脱贫攻坚业务培训,凝聚脱贫攻坚精神力量,提升工作能力;精准选派22名第一书记、58名驻村工作队员深入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参与脱贫攻坚。2018年,全市10个省级贫困村培育特色产业项目17项,帮助贫困村协调资金641.4万元,帮扶贫困戶累计增收35.4万元,59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实施“党建+产业兴旺”,打造“富民工程”。带领村两委因村施策,优化发展思路,做强特色农业,拓宽富民渠道。积极开展“强村带弱村,联建促发展”活动,“复制”强村发展经验,全市48个产业发展好、集体经济强的村一对一帮带48个经济薄弱村或贫困村。2018年以来,黑木耳种植、植桑养蚕、手工粉条加工等项目呈现连点成线、汇点成面的良好发展态势,做到了村村有项目,强村弱村协同发展,2018年全市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525万元。
实施“党建+美丽家园”,打造“宜居工程”。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建设美好家园·我行动”主题活动,统筹推进“六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收还林、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落实农村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中心户”,从抓庭院美、人居美入手,带动广大群众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者。2018年以来,真金白银投入35.9万元,整体推进2条党建示范带、44个示范村基础设施晋位升级,健康、积极、向上的党建文化成为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有力抓手。
实施“党建+人才培育”,打造“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建立村“两委”换届人选“乡镇初审、县级联审”和备案制度,坚决把涉黑涉恶人员挡在门外。组织49名农村实用人才到山东寿光等地培训交流,召开市、乡(镇)两级返乡创业专题座谈会,提升创业带富能力,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成立市、乡、村三级新时代乡贤会,传承世代乡贤精神,汇聚振兴发展合力。2018年以来,联系走访外出优秀人才967人,回引人才67人,领办创办项目13个,投资总额733万元,其中168人进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8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实施“党建+特色工作”,打造“星火工程”。突出地域特色、资源优势,引导乡(镇、街)、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打造党建特色品牌。锁定旅游、民俗、生态建设等主题,将民族特色村寨、花海、农家风情民宿等特色产业串点成线,打造了苏密沟城郊旅游产业,仅友谊村花海项目年收入就达到70余万元。积极探索“党建+电商”模式,通过线上推广、线下体验,打造农业观光旅游“贡李”等品牌,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
(作者系中共桦甸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实施“党建+脱贫攻坚”,打造“民心工程”。指导村级党组织主题化推进“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组织生活主题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提升思想引领力;定期组织村干部开展脱贫攻坚业务培训,凝聚脱贫攻坚精神力量,提升工作能力;精准选派22名第一书记、58名驻村工作队员深入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参与脱贫攻坚。2018年,全市10个省级贫困村培育特色产业项目17项,帮助贫困村协调资金641.4万元,帮扶贫困戶累计增收35.4万元,59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实施“党建+产业兴旺”,打造“富民工程”。带领村两委因村施策,优化发展思路,做强特色农业,拓宽富民渠道。积极开展“强村带弱村,联建促发展”活动,“复制”强村发展经验,全市48个产业发展好、集体经济强的村一对一帮带48个经济薄弱村或贫困村。2018年以来,黑木耳种植、植桑养蚕、手工粉条加工等项目呈现连点成线、汇点成面的良好发展态势,做到了村村有项目,强村弱村协同发展,2018年全市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525万元。
实施“党建+美丽家园”,打造“宜居工程”。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建设美好家园·我行动”主题活动,统筹推进“六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收还林、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落实农村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中心户”,从抓庭院美、人居美入手,带动广大群众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者。2018年以来,真金白银投入35.9万元,整体推进2条党建示范带、44个示范村基础设施晋位升级,健康、积极、向上的党建文化成为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有力抓手。
实施“党建+人才培育”,打造“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建立村“两委”换届人选“乡镇初审、县级联审”和备案制度,坚决把涉黑涉恶人员挡在门外。组织49名农村实用人才到山东寿光等地培训交流,召开市、乡(镇)两级返乡创业专题座谈会,提升创业带富能力,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成立市、乡、村三级新时代乡贤会,传承世代乡贤精神,汇聚振兴发展合力。2018年以来,联系走访外出优秀人才967人,回引人才67人,领办创办项目13个,投资总额733万元,其中168人进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8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实施“党建+特色工作”,打造“星火工程”。突出地域特色、资源优势,引导乡(镇、街)、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打造党建特色品牌。锁定旅游、民俗、生态建设等主题,将民族特色村寨、花海、农家风情民宿等特色产业串点成线,打造了苏密沟城郊旅游产业,仅友谊村花海项目年收入就达到70余万元。积极探索“党建+电商”模式,通过线上推广、线下体验,打造农业观光旅游“贡李”等品牌,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
(作者系中共桦甸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