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岳母杨绛

来源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djz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岳母杨绛不幸去世,作为她的一名近亲我深感痛惜。但是,她早年的愿望“我只求比他(锺书)多活一年”,如今已超期17年余,可以认为上天对她宽容有加,容她有富裕的时间“留在人间打扫现场,尽应尽的责任”,令人欣慰。
  ……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城,不少市民在室外搭起“抗震棚”。钱、杨二老当时正住在学部大院内7号楼西尽头的一间临时职工宿舍里。这间房间历来不住人,因为南北墙上各有一道挺长的裂缝,从而一直就用作储藏室。直至“文革”期间,二老从四居室单元被“革命男女”步步驱赶,不得已到此处避难。面对地震的来临,学部的年轻人对于二老的住所不放心,先是准备让他俩随众人搬入大食堂住,后又建议一起迁住日坛公园内的抗震棚。
  钱瑗和我获悉此信息后深感不安。如住进大食堂的话,其大跨度混凝土屋顶并非按地震条件设计,安全性不高。如住进公园里的露天抗震棚,安全问题固然解决了,但是二老都已六十五六岁了,经过十年的“文革”,健康情况都恶化了,经不起室外的风寒、温度变化及蚊虫骚扰。因此钱瑗和我商议后,建议二老搬到我家四合院平房来住。二老很痛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邀请,次日就由所里的汽车送到我家。
  接着,钱瑗和我为二老作了细致的安排,一方面请他们住在室内,避免风寒与蚊虫的骚扰,另一方面为确保他们的安全,钱瑗机智地充分利用家里现有的钢管双层床的特点与优势,让老人睡下铺,而上铺的钢丝床垫上先铺上一层棕毛垫子,再压上一块木头床板,这就形成了一个绝佳的避震所。床的位置则放在远离砖墙的窗边。我们分析:无论是砖墙或者屋顶坍塌,二老的避震所都会十分保险。就这样,二老在我家度过了大地震后的凶险日子。
  1978年和1990年,钱瑗两度被北师大派往英国进修,回国后除了担任外语系的教授、研究生导师外,还被国家教委聘为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的编审委员,还负责审查外校研究生论文。她几乎每晚都要工作到深夜,为了抓紧时间备课,她多次逃避了年度体检。我十分后悔在她咳嗽长时间未愈时没有怀疑其严重性,直到1995年春被确诊为肺癌。她的病情急转直下,至1997年3月去世时还不到60岁。我为失去了心爱的人感到非常痛心,深为自责没有保护好她的身体。她虽遗愿不留骨灰,但因心爱老师的学生不舍,悄悄地将她的骨灰撒在了北师大图书馆附近的一棵松树下,化为她钟爱事业的养分。
  钱、杨二老在“文革”期间身体饱受摧残,岳父身体一直不太好。1994年7月,84岁高龄的钱老因高烧住院,被确诊为膀胱癌,经多方治疗未能好转。岳母每日亲自为他煮制适合鼻饲的食品泥,但也未能挽回这位文学天才的生命。1997年,可谓父女连心,岳父在病床上感觉到了此生将不能再见到女儿时,心情坏到了极点,从此再不说一句话,直至1998年末郁郁而终,堪称人间悲剧。
  岳母在两年之中接连送走两位亲人,欲哭无泪。但意志坚强的她强忍悲痛,开始了“打扫现场”的行动。她给自己制订了极为严格紧迫的工作计划,让自己无暇于哀伤。她将全部精力投入艰辛的翻译和著述中,硕果累累。其中最令我佩服的是:完成怀念钱瑗和岳父的著作《我们仨》,完成整理出版岳父的大量中外笔记与心得这个巨大工程,以及完成“讨论哲学,探索人生价值(生)与灵魂的去向(死)”的奇书《走到人生边上》。她“打扫现场”的任务完成了。
  2015年和2016年岳母多次因病住院,再三吩咐我们“三个不”:“不抢救、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2016年5月25日凌晨,她安详地走了,走完了她灿烂的一生,终于可以与丈夫和爱女在天堂团聚,永不分离,给“我们仨”画上完美的句号。
  (选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节)
  【鉴赏】
  认识大师 许多年前,在乡村中学任教时,一次偶称杨绛为“先生”,学生愕然。我讲解——“为世界为民族为时代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伟大女性,约定成俗,一般不称女士而称先生,这恰是祖国语言文字精妙之所在。”杨绛,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钱锺书生前曾称其“最才的女,最贤的妻”。仅仅是她的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就足以流芳百世。
  荐读佳作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晚年妙品。读时,杨先生把往事写得越温馨,我们却越觉辛酸。在“我们仨”相失相离之后,“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先生要以怎样的深情来梳理过去的点点滴滴,又要以怎样的觉悟来减少痛失爱人、爱女对衰老的她的伤害,还要以怎样的智慧把纷繁的琐碎串成收藏的珍珠啊!
  陶冶情怀 读杨先生的作品,不论是《我们仨》还是《干校六记》,我们总会心酸眼热、感伤情悲,你的情怀会深受感染——先生至情至性而又大智大慧,对缠绵悱恻的爱情也欣赏,但不沉缅;對风云浩荡的事件也关注,但不过于激烈;对苍生世事也悲悯,但不去哀伤……只平平淡淡脚踏实地客观沉静地缓抒胸臆。她不肆言真,不表白情,绝对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笔下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荐评 / 郭瑞炜)
其他文献
夕阳的余晖洒在米黄色的书桌上,余晖下,手抄本的封面闪出温润的光。我被这充满诗意的迷人景象吸引了,赶紧打开本子。原来是那本手抄本啊,从扉页到最后一页,都写满了我稚嫩的字。本子有些微微泛黄,却满溢着岁月的芬芳。我不禁乘着岁月的火车,回到了从前——  那是一次语文考试,手上的卷子似乎是一块布满地雷的草地,我走得越快,踩的雷越多……我耗尽全部力气,却始终找不到做这张卷子的正确节奏与状态。  心是彻底乱了,
期刊
昔日的奥数天才付云皓,在2002、2003连续两年以满分成绩取得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并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之后,他没有在学术圈取得任何亮眼的成就,而是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师范学校老师。  有人觉得,这是一种“泯然众人矣”的悲哀,是对才华的荒废;有人却觉得,付云皓即使在教学中也不忘对数学难题进行研究,是在脚踏实地地做事情。那么,天才一定要一直闪闪发光吗?如果天才不发光,是否就证明了他的“陨
期刊
云层中透射出的温暖阳光,轻轻地从叶片间流淌下来,微微摇曳着。这些明媚光线一点点地交汇,幻化成一池旖旎的晨光。  这是我所爱的柔软江南。  听着江南的温婉小调、吴侬软语,浮现在眼前的永远是江南水乡的烟柳画桥。  桥是江南水乡停驻的梦。多少氤氲着水汽的故事在此诞生,它又承载着多少明艳欢笑,多少国恨家仇。细雨婆娑,杨柳依依,掩映着那片青房黛瓦;斜斜碎阳,袅袅炊烟,呼唤着晚归的船只;河畔的青石板,悠悠地通
期刊
古人如何“飘柔”  如今的超市货架上,洗发护发产品琳琅满目;大街上,理发店也是随处可见。生活在现代的你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古人怎么洗头?他们也理发吗?  一年一洗头?  书虫曾在一些文章中看到,古人因为条件和思想所限,很少洗头,甚至一年才洗一次——哈,这绝对不是事实,古人可比我们想象中要卫生得多。“沐浴”一词中的“沐”即为洗头之意。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们便三日一沐,五日一浴。到了汉代,官员們每五天一次
期刊
好奇心是对世界的小小宠溺,能把每一天都变成节日。“旅行看到的美丽风景”“发现心仪的书”“偶遇一只可爱的猫咪”“忘记带伞的雨天”“和好友的久别重逢”......桃子喜欢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奇妙的小心情和意外的小惊喜。平凡的生活因为这些小乐趣而变得闪闪发光。  桃子的手賬秘诀  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运用色彩分类做手账时,要注意两点:  1.单色系。即整篇手账内容都用同一个色系来写,利
期刊
熟悉的上课铃在耳边响起,我很不情愿地从桌上抬起还没睡够的身子。午后的太阳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炽烈,反而暖暖地亲昵着我,让我恹恹欲睡,无心听课。可这节课是我不擅长的数学,必须认真听。想到这,我便从抽屉拿出风油精,打算让自己清醒清醒。  也许真的是没睡好,原本娴熟的简单操作竟然失了手,竟让风油精渗入眼睛里。当时,我眼前一黑,随之而来的是火辣辣的烧灼感,像被几万只蚂蚁啃噬一样。我紧紧地闭住眼睛,伸手在窗台
期刊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作品,呼兰河城是萧红的故乡。  萧红的祖父是她幼时最为甜蜜的回忆,萧红的左邻右舍在她的印象中也是极为深刻的。  呼兰河的人们对生活不报有期望,就这么平静地活着,为活着而活着,为死去而活着。他们的日子总是凑合着过,所以一旦有了什么“盛举”,就会争着抢着,拖家带口地去看。八卦没有错,可是呼兰河的人是以别人的性命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冯歪嘴子家的炕上有根繩子,就说冯歪嘴子要上吊;冯歪嘴
期刊
圓眼漫吧
期刊
我称他黄师傅。  黄师傅是个挑夫,每天要上下黄山两趟,上午一趟,下午一趟。一趟承重一二百斤,挑着山上的所需,食物、水、蔬菜瓜果……山上的垃圾,也是靠他们一担一担挑下山的。  “年轻时,我一担能挑上二三百斤呢,现在年纪大了,挑少了。”黄师傅呵呵笑着,人半倚着担子,担子却不曾歇下,而是用根木棍子撑着。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每个挑夫的手里,都有这样的一根木棍子。走路时,可当拐杖使;歇息时,可作靠依和支撑
期刊
我常常记起  那条幽深的小溪  溪边有亭台  亭台有美酒  酒里有個我  沉沉忘了回家的路  梦里的那只船啊  飘飘荡荡驶向何处  荷香流溢 色彩缤纷  恍如幽香秘境  木船经过的地方  鱼虾逃也似的躲开  鹭鸟们被吓了一跳  伸直了细长的腿  扇起了愤怒的风  却一不小心将自己托向天空  荷叶儿在水中晃动着  迷糊了河里跳上来的水珠儿  扑通,扑通  一刻也不想多呆  满载酣畅的小船儿呀  不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