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喷泉并不是现代文明的成果,它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伴随不同地域文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特点。如今,喷泉不再是居民打水的地方,而是发展成为城市景观和地标。
曾是城市居民的取水场
“喷泉”原是一种自然景观,现在主要指人工设计建造的具有使用或景观功能的喷水设备。去欧洲旅游时,会发现许多城市都有各种喷泉。而且,在欧洲文化中,喷泉具有很高的地位,是其他文化所不具有的。如世界文化遗产中久负盛名的凡尔赛宫,后花园里大大小小的喷泉达1400多个。
为什么欧洲“盛产”喷泉?根据史学家的研究,虽然如今的喷泉大多数是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但早在工业文明出现之前,喷泉并不只是一种装饰物,而是唯一能够稳定提供可靠淡水的方式,是古欧洲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因此在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最早还用于祭祀、祷告和纪念活动,两相结合,促使喷泉在欧洲建筑史上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无论古今,喷泉在欧洲都是“公共生活”的代表,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标志。
深究起来,在古代,有喷泉的地方也说明该地区人丁兴旺、实力雄厚。因为城市中如果不能拥有可靠持久的水源,任何部落都无法长期存活,所以天然的泉眼或裸露的暗河就成了人们的首选。
最早的人类多群居于河岸附近,随着人口增加,不得不迁居到广阔的平原地区。这时,他们必须先学会如何转移和控制水流,将水引向聚居区腹地。
在古代,最好的引水系统就是沟渠。考古学者发现的世界上第一条沟渠是距今6000多年前在古波斯境内的一条地下管道,作用是将水源引至地势低洼的村庄里。公元前2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人学会建造堰,向沟渠中分流河水。同时,古希腊人用石头沟槽和陶土管道组建了迷宫一样的管道系统,将雨水导入蓄水池,并且补充附近的地下水储量。
目前的研究显示,最早在居住地建造喷泉的是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鲁里亚人,他们建造的小型喷泉就地取水,让泉水源源不断地从石孔中喷涌而出,而且他们还发明了城市排水系统,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中,古人逐渐完善着修渠、建坝以及开凿运河的技术。最早的大规模人工建造的喷泉始自古罗马时期,公元四世纪时就有1200处。
古代喷泉多利用既有水源改造形成,与其他沿河流发展起来的文明古国不同,罗马人不是被动地迎合地形,而是开创性地修建了高架水渠。最早的一条建于公元前312年,总长度约15公里,可以把附近水源引入城市。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人们在罗马附近又修筑了十多个类似的高架水渠,长度从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
为何会出现这种城市输水系统呢?专家认为,被称为“七丘之城”的罗马建立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山岗上,水源主要依靠附近的山泉、湖泊和河流,运水不便。随着人口需水量的增大,必须将贮存在城市周围的水源送入罗马城,并储存在城市中的高架水箱里。城市里分布着用石头、木头、陶土、皮革和金属材料铺建的管道,水就通过这些管道输送到喷泉中。这些沟渠中的水』盘采目十重力,向水流强度取决于管道两端的落差。高架水箱和水渠中的水经过斜坡产生了高压水流,可以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制造出喷泉的效果,供人们排队取水的开敞空间就形成了以喷泉为主题的广场。直至今日,罗马城中仍保留着大大小小喷泉3000余座,古罗马时期的引水管道古迹依然留存。
历经坎坷的喷泉
可惜的是,中世纪的欧洲战乱不断,公共输水系统几乎不复存在,公共喷泉大多废弃,只在文艺作品或者私人花园中出现。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开始重建作为公共建筑的喷泉,主要作为雕塑和装饰品,这一时期的喷泉多与雕像、柱饰、水池等结合造景,如意大利伊斯特别墅的“百泉步道”和莱恩脱的喷泉水渠以及埃斯特庄园“猫头鹰和小鸟”喷泉等都极具影响力。特别是在罗马,人们对物品装饰功能的重视要远远高于实用功能。在建筑物里放置喷泉成为时尚,甚至连达·芬奇也曾参与过喷泉的设计。在这种氛围下,罗马便成为了著名的“喷泉之都”,目前罗马街头那一大批优美的喷泉主要是15到18世纪兴建的。
在17至18世纪,喷泉在欧洲盛极一时,如法国的太阳神喷泉、德国的大瀑布喷泉等都是当时的翘楚。欧洲人对于喷泉的喜爱,伴随着文化影响而存在。在整个欧洲,以海神为主题的喷泉非常多,仅在意大利被称为“海神喷泉”的就有六座。
其实,在工业革命早期,急速扩张的大城市也曾拓展新的供水渠道,以供新增人口取水。18世纪末,伦敦的淡水曾经由三家水务公司从泰晤士河中人工汲取,再转运贩售到居民区。但这种方式极易污染水质,并几次爆发出大范围传染病。吸取教训后,伦敦市政府重新启用了古老的喷泉供水方式,在人口稠密地区先后修建了数百座路边喷泉,水流来自埋入地下的饮水管道,最终都通向了泰晤士河。这些供水喷泉极受欢迎,第一座喷泉投放使用当日,便有近万人次前来取水。1860年后的五年内,伦敦又投入巨资修建了城市发展史上最早的污水排放系统。由于当时尚无处理污水的理念,因此城市污水统一排入地下排水管中,最后集中排放到一块废弃土地。
直至后来,自来水系统渐渐成熟,喷泉的供水作用弱化。现代修建喷泉主要是在公共场所提供装饰,偶尔也可以给地面降温。
电力改变了喷泉的“初衷”
电力普及后出现的电泵,让喷泉彻底改变了最初的“使命”。
用了电泵的喷泉,就像脱缰野马,大量水体可喷薄而出,喷射高度和造型设计有了更多发挥余地。此时起,人们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喷泉的喷高和造型等,而不再是饮水场地。
电力革命之后的设计师开始尝试在喷泉水景中增加电力照明,为夜幕增添一抹亮色。1893年,在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设计师们展示了第一座电力喷泉一一哥伦布纪念喷泉。喷泉中间被雕刻成轮船的造型,巨大的水池周围摆放着美人鱼和精灵的雕像。船的旁边排列着300个间歇喷泉,喷出的水柱高达50米。它的动力来自4个巨大的电力水泵。夜晚,五颜六色的灯光在水柱间闪烁,在水雾中浮现出若隱若现的彩虹。哥伦布纪念喷泉是第一个将彩色照明应用在喷泉中的设计,填补了夜景的空白。这种变化迎合了工业时代人们的新生活方式,喷泉设计也逐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一个有力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音乐喷泉的兴起,不仅是光影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而且还是听觉上的一大满足。1930年,一名德国人首先提出音乐喷泉的概念,但只在百货商店和餐馆前建起小型喷泉。直至1952年西柏林工业展览上,一个美国人看到音乐喷泉的表演,并将其带回纽约电台音乐会堂。一年后,音乐喷泉在美国首演,大获成功,此后音乐喷泉走向全世界。
简单地说,音乐喷泉就是利用播放或现场演奏音乐作为控制信号,控制设备根据这些信号的变化,改变喷嘴、电泵和灯光。一座好的音乐喷泉,会成为城市中极具影响力的观赏景点或者地标。日本的“会跳舞的喷泉”、美国的“华尔兹舞喷泉”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水花能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澳大利亚的堪培拉格里芬湖喷泉、迪拜水上喷泉、西雅图公园喷泉等,配合《蓝色狂想曲》《交响曲》等形成了极具感染力的喷泉景观。
但美则美矣,也有专家提出,完全依赖电力产生水景效果的音乐喷泉实在是耗能高、耗水多、占地大的产物。有人算过一笔账,除了修建时主体工程上百万元的耗资外,开放后每半小时就消耗千度电左右。如加尔各答的欢乐喷泉,这是1991年加尔各答供电公司修建的一座位于迈丹公园的音乐喷泉,没想到,建成没多久就受到批评和谴责,原因是这座印度城市正因限电而陷入混乱,众多贫民无法照明更不用说玩乐,而供电公司此时竟敢如此浪费,于是喷泉很快被关闭并废弃了。直至2012年,这座舞动的喷泉才重新开放。
我国最早的人工喷泉大水法
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水源形式是开采地下水,有时直接在山泉附近修建蓄水设施,如华清池。极少见有千里迢迢地从山中引水入城的,因此喷泉史比西方短暂。
我国最早的人工喷泉是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四年,修建于圆明园西洋楼前的三座喷泉建筑群,分别称作“谐奇趣”“大水法”和“海晏堂”。设计者是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和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仍保留了大量中国传统手法。
谐奇趣是乾隆十六年秋建成的第一座建筑,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棠形状的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魚组成的喷泉。楼左右两侧,从曲廊伸出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
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建筑造型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有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侧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十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可以一齐喷水。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启,犹如山洪暴发,壮观程度可想而知。
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是圆明园最大的欧式园林景观,建于乾隆二十四年。海晏堂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海晏堂后楼为“工”字形平台楼,楼南楼北各有小型喷泉池,这里也是附近各喷泉群的供水楼。楼东西两头为提水用的水车房,中段用砖石砌成高台,高台上修有贮水池,供应周围喷泉用水。贮水池周围用锡板包严,防止渗漏,故称“锡海”,能储水180余吨。贮水时用“龙尾车”向上输送至“锡海”,然后再利用地心引力使水经过铜管流向喷泉。可惜的是,引水装置“龙尾车”技艺在蒋友仁病逝后未能传世,使得人工喷泉景观在我国只是昙花一现,失去了在当时更广泛传播的机会。
曾是城市居民的取水场
“喷泉”原是一种自然景观,现在主要指人工设计建造的具有使用或景观功能的喷水设备。去欧洲旅游时,会发现许多城市都有各种喷泉。而且,在欧洲文化中,喷泉具有很高的地位,是其他文化所不具有的。如世界文化遗产中久负盛名的凡尔赛宫,后花园里大大小小的喷泉达1400多个。
为什么欧洲“盛产”喷泉?根据史学家的研究,虽然如今的喷泉大多数是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但早在工业文明出现之前,喷泉并不只是一种装饰物,而是唯一能够稳定提供可靠淡水的方式,是古欧洲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因此在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最早还用于祭祀、祷告和纪念活动,两相结合,促使喷泉在欧洲建筑史上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无论古今,喷泉在欧洲都是“公共生活”的代表,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标志。
深究起来,在古代,有喷泉的地方也说明该地区人丁兴旺、实力雄厚。因为城市中如果不能拥有可靠持久的水源,任何部落都无法长期存活,所以天然的泉眼或裸露的暗河就成了人们的首选。
最早的人类多群居于河岸附近,随着人口增加,不得不迁居到广阔的平原地区。这时,他们必须先学会如何转移和控制水流,将水引向聚居区腹地。
在古代,最好的引水系统就是沟渠。考古学者发现的世界上第一条沟渠是距今6000多年前在古波斯境内的一条地下管道,作用是将水源引至地势低洼的村庄里。公元前2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人学会建造堰,向沟渠中分流河水。同时,古希腊人用石头沟槽和陶土管道组建了迷宫一样的管道系统,将雨水导入蓄水池,并且补充附近的地下水储量。
目前的研究显示,最早在居住地建造喷泉的是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鲁里亚人,他们建造的小型喷泉就地取水,让泉水源源不断地从石孔中喷涌而出,而且他们还发明了城市排水系统,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中,古人逐渐完善着修渠、建坝以及开凿运河的技术。最早的大规模人工建造的喷泉始自古罗马时期,公元四世纪时就有1200处。
古代喷泉多利用既有水源改造形成,与其他沿河流发展起来的文明古国不同,罗马人不是被动地迎合地形,而是开创性地修建了高架水渠。最早的一条建于公元前312年,总长度约15公里,可以把附近水源引入城市。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人们在罗马附近又修筑了十多个类似的高架水渠,长度从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
为何会出现这种城市输水系统呢?专家认为,被称为“七丘之城”的罗马建立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山岗上,水源主要依靠附近的山泉、湖泊和河流,运水不便。随着人口需水量的增大,必须将贮存在城市周围的水源送入罗马城,并储存在城市中的高架水箱里。城市里分布着用石头、木头、陶土、皮革和金属材料铺建的管道,水就通过这些管道输送到喷泉中。这些沟渠中的水』盘采目十重力,向水流强度取决于管道两端的落差。高架水箱和水渠中的水经过斜坡产生了高压水流,可以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制造出喷泉的效果,供人们排队取水的开敞空间就形成了以喷泉为主题的广场。直至今日,罗马城中仍保留着大大小小喷泉3000余座,古罗马时期的引水管道古迹依然留存。
历经坎坷的喷泉
可惜的是,中世纪的欧洲战乱不断,公共输水系统几乎不复存在,公共喷泉大多废弃,只在文艺作品或者私人花园中出现。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开始重建作为公共建筑的喷泉,主要作为雕塑和装饰品,这一时期的喷泉多与雕像、柱饰、水池等结合造景,如意大利伊斯特别墅的“百泉步道”和莱恩脱的喷泉水渠以及埃斯特庄园“猫头鹰和小鸟”喷泉等都极具影响力。特别是在罗马,人们对物品装饰功能的重视要远远高于实用功能。在建筑物里放置喷泉成为时尚,甚至连达·芬奇也曾参与过喷泉的设计。在这种氛围下,罗马便成为了著名的“喷泉之都”,目前罗马街头那一大批优美的喷泉主要是15到18世纪兴建的。
在17至18世纪,喷泉在欧洲盛极一时,如法国的太阳神喷泉、德国的大瀑布喷泉等都是当时的翘楚。欧洲人对于喷泉的喜爱,伴随着文化影响而存在。在整个欧洲,以海神为主题的喷泉非常多,仅在意大利被称为“海神喷泉”的就有六座。
其实,在工业革命早期,急速扩张的大城市也曾拓展新的供水渠道,以供新增人口取水。18世纪末,伦敦的淡水曾经由三家水务公司从泰晤士河中人工汲取,再转运贩售到居民区。但这种方式极易污染水质,并几次爆发出大范围传染病。吸取教训后,伦敦市政府重新启用了古老的喷泉供水方式,在人口稠密地区先后修建了数百座路边喷泉,水流来自埋入地下的饮水管道,最终都通向了泰晤士河。这些供水喷泉极受欢迎,第一座喷泉投放使用当日,便有近万人次前来取水。1860年后的五年内,伦敦又投入巨资修建了城市发展史上最早的污水排放系统。由于当时尚无处理污水的理念,因此城市污水统一排入地下排水管中,最后集中排放到一块废弃土地。
直至后来,自来水系统渐渐成熟,喷泉的供水作用弱化。现代修建喷泉主要是在公共场所提供装饰,偶尔也可以给地面降温。
电力改变了喷泉的“初衷”
电力普及后出现的电泵,让喷泉彻底改变了最初的“使命”。
用了电泵的喷泉,就像脱缰野马,大量水体可喷薄而出,喷射高度和造型设计有了更多发挥余地。此时起,人们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喷泉的喷高和造型等,而不再是饮水场地。
电力革命之后的设计师开始尝试在喷泉水景中增加电力照明,为夜幕增添一抹亮色。1893年,在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设计师们展示了第一座电力喷泉一一哥伦布纪念喷泉。喷泉中间被雕刻成轮船的造型,巨大的水池周围摆放着美人鱼和精灵的雕像。船的旁边排列着300个间歇喷泉,喷出的水柱高达50米。它的动力来自4个巨大的电力水泵。夜晚,五颜六色的灯光在水柱间闪烁,在水雾中浮现出若隱若现的彩虹。哥伦布纪念喷泉是第一个将彩色照明应用在喷泉中的设计,填补了夜景的空白。这种变化迎合了工业时代人们的新生活方式,喷泉设计也逐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一个有力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工业化的不断发展,音乐喷泉的兴起,不仅是光影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而且还是听觉上的一大满足。1930年,一名德国人首先提出音乐喷泉的概念,但只在百货商店和餐馆前建起小型喷泉。直至1952年西柏林工业展览上,一个美国人看到音乐喷泉的表演,并将其带回纽约电台音乐会堂。一年后,音乐喷泉在美国首演,大获成功,此后音乐喷泉走向全世界。
简单地说,音乐喷泉就是利用播放或现场演奏音乐作为控制信号,控制设备根据这些信号的变化,改变喷嘴、电泵和灯光。一座好的音乐喷泉,会成为城市中极具影响力的观赏景点或者地标。日本的“会跳舞的喷泉”、美国的“华尔兹舞喷泉”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水花能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澳大利亚的堪培拉格里芬湖喷泉、迪拜水上喷泉、西雅图公园喷泉等,配合《蓝色狂想曲》《交响曲》等形成了极具感染力的喷泉景观。
但美则美矣,也有专家提出,完全依赖电力产生水景效果的音乐喷泉实在是耗能高、耗水多、占地大的产物。有人算过一笔账,除了修建时主体工程上百万元的耗资外,开放后每半小时就消耗千度电左右。如加尔各答的欢乐喷泉,这是1991年加尔各答供电公司修建的一座位于迈丹公园的音乐喷泉,没想到,建成没多久就受到批评和谴责,原因是这座印度城市正因限电而陷入混乱,众多贫民无法照明更不用说玩乐,而供电公司此时竟敢如此浪费,于是喷泉很快被关闭并废弃了。直至2012年,这座舞动的喷泉才重新开放。
我国最早的人工喷泉大水法
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水源形式是开采地下水,有时直接在山泉附近修建蓄水设施,如华清池。极少见有千里迢迢地从山中引水入城的,因此喷泉史比西方短暂。
我国最早的人工喷泉是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四年,修建于圆明园西洋楼前的三座喷泉建筑群,分别称作“谐奇趣”“大水法”和“海晏堂”。设计者是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和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仍保留了大量中国传统手法。
谐奇趣是乾隆十六年秋建成的第一座建筑,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棠形状的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魚组成的喷泉。楼左右两侧,从曲廊伸出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
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建筑造型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有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侧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十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可以一齐喷水。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启,犹如山洪暴发,壮观程度可想而知。
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是圆明园最大的欧式园林景观,建于乾隆二十四年。海晏堂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海晏堂后楼为“工”字形平台楼,楼南楼北各有小型喷泉池,这里也是附近各喷泉群的供水楼。楼东西两头为提水用的水车房,中段用砖石砌成高台,高台上修有贮水池,供应周围喷泉用水。贮水池周围用锡板包严,防止渗漏,故称“锡海”,能储水180余吨。贮水时用“龙尾车”向上输送至“锡海”,然后再利用地心引力使水经过铜管流向喷泉。可惜的是,引水装置“龙尾车”技艺在蒋友仁病逝后未能传世,使得人工喷泉景观在我国只是昙花一现,失去了在当时更广泛传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