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世界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了一项重要研究:在对19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学者们发现,人类的头号死因,不是感染,不是车祸,而是不良饮食。2017年,不良饮食导致了1100万例死亡,其中心血管疾病最多,约1000万,癌症次之,约90万。而这个数据具体到中国,大约16%的癌症死亡与饮食有关。
或者可以这么说,每栋居民楼里都有一个人,因为吃饭方法与内容不对而死亡。因为不良饮食习惯会激活“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就是指存在于生物正常细胞基因组中的癌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它可能被异常激活,转变为癌基因,诱导细胞发生癌变。
一只病鸡引发关于癌症的研究
人们常说,唯有死亡是平等的。其实,癌症也是“平等”的。许多疾病有着清晰的易感人群,比如最近经常被提到的超级真菌,主要侵犯长期插管的老年患者;许多疾病有着清楚的原因,比如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适当运用抗生素,很快就能痊愈。唯有癌症是个例外。吸烟的、不吸烟的,吃肉的、吃素的,男人、女人,都会患上癌症。甚至有学者断言:只要活得足够长,每个人都会遇到它。
但这是为什么呢?1909年,学者们终于得到了第一个线索。
那一年,一名农夫抱着一只母鸡,找到美国生物学家佩顿·鲁斯。这只雞患病了,它的胸口有一团肉瘤。农夫希望鲁斯能搞清楚,这个肉瘤会传染吗?如果会的话,有没有办法预防?
前一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所谓传染,就是疾病会从患者跑到健康人身上。鲁斯从肉瘤中取出一小块,配置成溶液,注射到另一只母鸡身上,结果,这只母鸡也出现了肉瘤。
后一个问题,则复杂不少。如果是细胞引起的疾病,将患病母鸡单独饲养即可,如果是细菌引起的,则需要严格隔离,最好将其焚烧或者深埋。为了验证是哪一种途径致病,鲁斯设计了一连串的过滤网,有的网眼比正常细胞大,有的比细胞小,有的比细菌还小。结果,即使使用最小的过滤网过滤肉瘤溶液,仍然能让其它母鸡患上癌症。这说明,癌症的源头是一种比细胞、细菌都小的东西一一即“病毒”。
鲁斯发现的这种病毒,后来就被称为“鲁斯肉瘤病毒”。
发现一种可致癌的酶
有了鲁斯肉瘤病毒,研究者们终于可以深入到细胞之中,研究这种病毒对细胞的影响,试着寻找癌症的发生机制。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亚瑟·莱文森从鲁斯手里接过了“接力棒”。在多次实验之后,莱文森发现,病毒中的某个基因,似乎影响到了正常细胞的细胞核,导致细胞复制失控。他得出结论,之所以如此不确定,是因为当时有一条公认的铁律一一中心法则。打个比方说,细胞核好比是物流中心,中心法则认为,快递(遗传信息)只能由物流中心发送给快递员(RNA)手里,再借助快递员,送到客户手里(完成细胞调控)。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它怎么可以影响细胞核呢?当时初出茅庐的莱文森犹豫了,直到一年后,他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一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卫·巴尔的摩和华盛顿大学的霍华德·特敏证实,鲁斯肉瘤病毒中,有一种酶,可以逆转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将自身的RNA拷贝进细胞DNA中。两人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美国微生物学家迈克尔·毕晓普与好友瓦尔缪斯在对鲁斯肉瘤病毒的研究中发现,鲁斯肉瘤病毒一共只有四个基因,其中三个负责复制己身,第四个即SRC基因,正是“毒气”所在,它才会严重干扰“物流中心(细胞核)”的运转。
既然鲁斯肉瘤病毒只需要三个基因便能存活,那么,SRC基因很可能是病毒无意中从某个细胞那里俘获来的。换句话说,只要找到SRC基因的远祖,就能揪出癌症的罪魁祸首。毕晓普与瓦尔缪斯打算找到SRC基因的远祖,他们用生物学中一种被称为“分子探针”的方法去逐个测试,结果竟惊讶地发现,每个细胞内都有SRC基因。
原来,每一个细胞都有癌变的潜力。每一个细胞都存在“原癌基因”。
就像前些年,有媒体报道,不要用“84消毒液”清理厕所,因为“84消毒液”和“沽厕灵”会发生反应,产生“毒气”。原癌基因与此相似,每个细胞内都有原癌基因,正常情况下,它们都没有问题,但在其他因素作用下,它们会发生混合,最终演变为癌细胞。
在毕晓普和瓦尔缪斯的努力下,终于有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综合全面的致癌理论,二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从多摄入谷物、水果开始改变
看到这里,想必聪明的读者已能明白不良饮食和癌症的关系一一身体的运转,离不开遗传物质,而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导致遗传物质失控,激活原癌基因。
4月3日发表在《柳叶刀》的研究报告称,2017年,超过1000万人死亡是因不良饮食造成的,包括过量摄入不健康食品和健康食品摄入不足。具体来说,全谷物摄入量低、水果摄入量低和钠摄入量高等三大主要饮食因素,占所有与饮食相关的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也就是说,我们或许不用立刻戒掉红肉、含糖饮料等饮食,但一定要先在饮食中增加全谷、果蔬为主的摄入。
该报告还显示,不良饮食导致的全球死亡人数比死于吸烟的人还多。因此得出结论,更健康的饮食可能会预防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助理教授阿什坎·阿夫欣博士同时呼吁,应该增加和改善食品的生产:提供更多的水果、蔬菜、坚果和没有损失营养的谷物。
或者可以这么说,每栋居民楼里都有一个人,因为吃饭方法与内容不对而死亡。因为不良饮食习惯会激活“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就是指存在于生物正常细胞基因组中的癌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它可能被异常激活,转变为癌基因,诱导细胞发生癌变。
一只病鸡引发关于癌症的研究
人们常说,唯有死亡是平等的。其实,癌症也是“平等”的。许多疾病有着清晰的易感人群,比如最近经常被提到的超级真菌,主要侵犯长期插管的老年患者;许多疾病有着清楚的原因,比如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适当运用抗生素,很快就能痊愈。唯有癌症是个例外。吸烟的、不吸烟的,吃肉的、吃素的,男人、女人,都会患上癌症。甚至有学者断言:只要活得足够长,每个人都会遇到它。
但这是为什么呢?1909年,学者们终于得到了第一个线索。
那一年,一名农夫抱着一只母鸡,找到美国生物学家佩顿·鲁斯。这只雞患病了,它的胸口有一团肉瘤。农夫希望鲁斯能搞清楚,这个肉瘤会传染吗?如果会的话,有没有办法预防?
前一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所谓传染,就是疾病会从患者跑到健康人身上。鲁斯从肉瘤中取出一小块,配置成溶液,注射到另一只母鸡身上,结果,这只母鸡也出现了肉瘤。
后一个问题,则复杂不少。如果是细胞引起的疾病,将患病母鸡单独饲养即可,如果是细菌引起的,则需要严格隔离,最好将其焚烧或者深埋。为了验证是哪一种途径致病,鲁斯设计了一连串的过滤网,有的网眼比正常细胞大,有的比细胞小,有的比细菌还小。结果,即使使用最小的过滤网过滤肉瘤溶液,仍然能让其它母鸡患上癌症。这说明,癌症的源头是一种比细胞、细菌都小的东西一一即“病毒”。
鲁斯发现的这种病毒,后来就被称为“鲁斯肉瘤病毒”。
发现一种可致癌的酶
有了鲁斯肉瘤病毒,研究者们终于可以深入到细胞之中,研究这种病毒对细胞的影响,试着寻找癌症的发生机制。
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亚瑟·莱文森从鲁斯手里接过了“接力棒”。在多次实验之后,莱文森发现,病毒中的某个基因,似乎影响到了正常细胞的细胞核,导致细胞复制失控。他得出结论,之所以如此不确定,是因为当时有一条公认的铁律一一中心法则。打个比方说,细胞核好比是物流中心,中心法则认为,快递(遗传信息)只能由物流中心发送给快递员(RNA)手里,再借助快递员,送到客户手里(完成细胞调控)。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它怎么可以影响细胞核呢?当时初出茅庐的莱文森犹豫了,直到一年后,他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一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卫·巴尔的摩和华盛顿大学的霍华德·特敏证实,鲁斯肉瘤病毒中,有一种酶,可以逆转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将自身的RNA拷贝进细胞DNA中。两人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美国微生物学家迈克尔·毕晓普与好友瓦尔缪斯在对鲁斯肉瘤病毒的研究中发现,鲁斯肉瘤病毒一共只有四个基因,其中三个负责复制己身,第四个即SRC基因,正是“毒气”所在,它才会严重干扰“物流中心(细胞核)”的运转。
既然鲁斯肉瘤病毒只需要三个基因便能存活,那么,SRC基因很可能是病毒无意中从某个细胞那里俘获来的。换句话说,只要找到SRC基因的远祖,就能揪出癌症的罪魁祸首。毕晓普与瓦尔缪斯打算找到SRC基因的远祖,他们用生物学中一种被称为“分子探针”的方法去逐个测试,结果竟惊讶地发现,每个细胞内都有SRC基因。
原来,每一个细胞都有癌变的潜力。每一个细胞都存在“原癌基因”。
就像前些年,有媒体报道,不要用“84消毒液”清理厕所,因为“84消毒液”和“沽厕灵”会发生反应,产生“毒气”。原癌基因与此相似,每个细胞内都有原癌基因,正常情况下,它们都没有问题,但在其他因素作用下,它们会发生混合,最终演变为癌细胞。
在毕晓普和瓦尔缪斯的努力下,终于有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综合全面的致癌理论,二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从多摄入谷物、水果开始改变
看到这里,想必聪明的读者已能明白不良饮食和癌症的关系一一身体的运转,离不开遗传物质,而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导致遗传物质失控,激活原癌基因。
4月3日发表在《柳叶刀》的研究报告称,2017年,超过1000万人死亡是因不良饮食造成的,包括过量摄入不健康食品和健康食品摄入不足。具体来说,全谷物摄入量低、水果摄入量低和钠摄入量高等三大主要饮食因素,占所有与饮食相关的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
也就是说,我们或许不用立刻戒掉红肉、含糖饮料等饮食,但一定要先在饮食中增加全谷、果蔬为主的摄入。
该报告还显示,不良饮食导致的全球死亡人数比死于吸烟的人还多。因此得出结论,更健康的饮食可能会预防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助理教授阿什坎·阿夫欣博士同时呼吁,应该增加和改善食品的生产:提供更多的水果、蔬菜、坚果和没有损失营养的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