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满意度状况,为进一步探索临床流行病学授课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某校2013级全体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整群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临床流行病学授课完成后进行调查。共调查559名研究生,其中硕士研究生324名(58.0%),博士研究生235名(42.0%);统招研究生350名(62.6%),在职研究生209名(37.4%)。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授课教材满意度评价、课程设置和授课教师满意度评价等多个方面,由被调查者自填完成。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平行双录入,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连续型变量采用x±s,分类变量采用n(%)表示;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分组比较,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进行分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理论教材总体评价结果低于实习教材,二者的实用性、满足学习需求和难易程度的满意率分别为83.7%(468/559)、87.5%(489/559)、67.1%(375/559)和92.7%(518/559)、89.6%(501/559)、83.0%(464/559);其中41.6%的在职研究生(87/209)和36.7%的硕士研究生(119/324)认为理论教材偏难的比例较高。课程设置和教师评价方面,研究生对于教师教学态度(99.5%,556/559)、教师教学方法(98.6%,551/559)、理论结合实习授课方式(97.5%,545/559)等条目满意度较高,均达到95.0%及以上。满意率最低的方面为课时数(67.4%,377/559);有32.6%(182/559)的研究生认为目前课时较少,其中博士研究生(44.7%,105/235)和统招研究生(37.1%,130/350)认为课时少的比例较高。结论该校临床流行病学授课效果较好,研究生对于所使用教材、课程设置、授课教师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教学工作中,应适当增加课时,并针对在职和统招研究生不同的学习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授课效果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