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元文化的青年基础
2019年年底,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了《“粉丝文化”与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行为问题研究报告》,引起媒体的热议。媒体的相关深度报道揭示了一个事实,不少围绕“饭圈”粉丝对明星的名誉权纠纷案庭审过程中,法官的大量时间是花在对一个特定“术语”或“黑话”涵义的确定上。也就是说,主流语境中的成人世界对于青年亚文化圈层中基于默会知识形成的话语体系欠缺了解,如果不是职务行为,很多成年人大概也没有兴趣去了解。
二次元文化无疑对青年人的思想偏好和价值倾向有很强的影响。现阶段,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两方面。
从生活方式上看,间接经验高度发达,直接经验相对欠缺。他们熟悉并擅长运用现代科技工具,高效快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行为方式也更趋便捷化、智能化。互联网让他们可以突破现实人际圈,也巧妙地隐藏了交往对象之间在社会地位、职业、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他们是虚拟世界社会交往程度空前的一代人,各种问答社区、兴趣群组、地方性网络组织都备受他们的青睐。
从表达方式上说,倾向于另起炉灶,建构自成一派的话语系统。
首先是情绪表达的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使他们难有大把的精神消遣和情感宣泄的时间。因而一些热门的短视频APP,如抖音、快手等,正适应了他们的这种“快闪”式的特点。这种小块的情绪碎片也为二次元文化群体的二次创作和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次是文化表达的符号化。他们善于以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方式,对现有的文化质料加工、组合、改写、重建,最终呈现为新的符号体系。以“表情包”创作为例,在一些大众熟知的图像基础上,对图片进行改造或配上简洁的文字,或是调侃,或是嘲讽,或是批判,以这种拼贴重塑的方式赋予其新的内涵。“姚明笑”“葛优躺”等,莫不如此。
最后是社交表达的圈层化。网络社交在青年群体的社会交往中举足轻重,由网络交友逐渐形成网络文化圈,继而形成小规模的社交群体。以不同的爱好或风格为标准划分“圈子”:“御宅”有“御宅”的文化,“饭圈”(粉丝群体)有“饭圈”的规矩。一个青年人可能同时身处多个“圈子”之中,但圈外人往往对圈内的语言一头雾水。如“CP”(Coupling,人物配对或同人配对)、“KY”(指做出煞风景、不解氛围、不合时宜的言论或行为)等“圈内行话”或“黑话”,都是青年群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圈层化表达的产物。
二次元文化的特征解读
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青年文化现象,二次元文化自身存在着一些特征。
一是创造性反抗。一方面,在方式上,青年人借助于新媒体、新平台和新技术来传播和表现二次元文化。这种传播和表现的方式是创造性的,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终端进入二次元世界。在线上的小说、漫画、动画、短视频、电影、电视剧和线下的衍生周边、cosplay、社团、展演等丰富而集中的呈现中,营造一种集体狂欢的盛大图景。
另一方面,在内容上,青年人在独特空间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观念和精神世界。我们在询问二次元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时,受访者比较集中地提到如下一些方面: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刺激爽快的感官冲击、青春热血的理想信念、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发现一种新的形式”。
这种“旧瓶装新酒”的二次创作,也使二次元文化天然地具有一定的反抗性。更准确地说,这种反抗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温和的吐槽与调侃、善意的戏谑与反讽。中国的二次元文化,还不是对主导地位文化公然抵抗,它更多表现为对成人文化或主导文化的颠覆性重构和再阐释。
二是趣缘性排他。二次元文化爱好者之间非常容易因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而聚集成为一个趣缘群体,并获得归属感。但以各自的趣缘关系为基础建立的不同趣缘群体之间,会表现出相互排斥的倾向。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不同CP粉(某组配对人物的粉丝)之间的“掐架”。而这种趣缘性的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从网络平台延伸至现实世界。
三是虚拟性实现。核心二次元用户在二次元文化体系中无疑是最大的贡献者,其中有一部分人还会进行二次元作品的创作或者再创作。这些核心二次元用户自我价值的实现,大部分来自其原创作品得到其他二次元用户的喜爱以及群体的认可。优秀的“UGC用户”(原创作者)还会被网络平台邀请签约,进一步实现商业价值的创造。
二次元文化的虚拟性,是与其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的传播形式密切相关的。在这个与现实相区隔的二次元世界中,青年们得到了情绪的释放、情感的寄托甚至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们该如何面对二次元文化
青年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之下,很难或不愿在人前表露真情实感。但在二次元空间里,他们却可以摆脱现实束缚、放飞自我。其精神狂欢的典型表现形式即“鬼畜”,也因此创造出新的文化与精神表达方式。
二次元平台创造了一个自由选择的广阔社交空间。这里不再以地缘、业缘、亲缘论亲疏,完全以青年自身的兴趣爱好为主轴,撑起一面网,建构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但是,以志趣为核心构建的自主社交空间,也容易产生群体排他性,导致社交疏离。此外,二次元文化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模糊存在,容易导致青年人的角色错位,也容易带来行为失范。所谓“二次元嫁”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即把二次元世界中的角色作为自己理想的婚恋对象——这些“男神女神”们不会老,不会死,永远“冻龄”,没有丑闻,绝对完美。有些二次元文化作品中夹带美化战争、歌颂军国主义、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私货”,值得警惕。
一些年长者视二次元文化为洪水猛兽,坚持采取绝对拒斥的态度,每每对一些无伤大雅的“调侃”“反讽”上纲上线,动辄深挖“幕后黑手”,收效却总不理想。事实上,对二次元文化“认真你就输了”。当你举轻若重地调用各方面知识,对某个二次元文化现象进行一本正经的理论批判时,总会赫然发现,对方已宵遁不知所终。有一些人则采取“无所谓”的观望放任心态或掩耳盗铃的鸵鸟姿态,甚至用“以段子对抗段子”的自欺欺人的方式,自以为主动迎合与降尊纡贵就一定能够“打入对方内部”,其实这更可能是对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不论承认与否、偏好如何,二次元文化的存在至少分割了主流文化的部分空间。如何回应这种挑战,既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考验,但也可能是对主流文化的一次丰富。主流文化必须吸收它,丰富主流文化本身的内涵,才能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保持自身的领导力。近年来,党政部门越来越多地“征用”二次元文化语汇,“任性”“萌萌哒”“主要看气质”等网络话语开始登堂入室,“燃”“给力”“点赞”“硬核”等甚至被用于官方场合领导人讲话。主流文化主动对二次元文化符号吸纳和转码,“高大上”的官方机构到二次元文化平台上“开张营业”,具象化为互联网上的一个个IP并建構其“人设”,这种“真香”姿态本身就说明了二次元文化绝不可能简单地一拒了之。
主流文化需要直面和正视二次元文化对青年文化价值观正反两面的复杂影响。正视、尊重和理解,而非简单否定和排斥,才能走进青年,消除“次元”之间的壁垒。了解青年的生存境遇和精神文化需求,在存异求同的基础上开展对话,才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实现有效引导。
(本文摘自《文化纵横》,有删改)
(编辑 邢多多[email protected])
2019年年底,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了《“粉丝文化”与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行为问题研究报告》,引起媒体的热议。媒体的相关深度报道揭示了一个事实,不少围绕“饭圈”粉丝对明星的名誉权纠纷案庭审过程中,法官的大量时间是花在对一个特定“术语”或“黑话”涵义的确定上。也就是说,主流语境中的成人世界对于青年亚文化圈层中基于默会知识形成的话语体系欠缺了解,如果不是职务行为,很多成年人大概也没有兴趣去了解。
二次元文化无疑对青年人的思想偏好和价值倾向有很强的影响。现阶段,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两方面。
从生活方式上看,间接经验高度发达,直接经验相对欠缺。他们熟悉并擅长运用现代科技工具,高效快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行为方式也更趋便捷化、智能化。互联网让他们可以突破现实人际圈,也巧妙地隐藏了交往对象之间在社会地位、职业、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他们是虚拟世界社会交往程度空前的一代人,各种问答社区、兴趣群组、地方性网络组织都备受他们的青睐。
从表达方式上说,倾向于另起炉灶,建构自成一派的话语系统。
首先是情绪表达的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使他们难有大把的精神消遣和情感宣泄的时间。因而一些热门的短视频APP,如抖音、快手等,正适应了他们的这种“快闪”式的特点。这种小块的情绪碎片也为二次元文化群体的二次创作和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次是文化表达的符号化。他们善于以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方式,对现有的文化质料加工、组合、改写、重建,最终呈现为新的符号体系。以“表情包”创作为例,在一些大众熟知的图像基础上,对图片进行改造或配上简洁的文字,或是调侃,或是嘲讽,或是批判,以这种拼贴重塑的方式赋予其新的内涵。“姚明笑”“葛优躺”等,莫不如此。
最后是社交表达的圈层化。网络社交在青年群体的社会交往中举足轻重,由网络交友逐渐形成网络文化圈,继而形成小规模的社交群体。以不同的爱好或风格为标准划分“圈子”:“御宅”有“御宅”的文化,“饭圈”(粉丝群体)有“饭圈”的规矩。一个青年人可能同时身处多个“圈子”之中,但圈外人往往对圈内的语言一头雾水。如“CP”(Coupling,人物配对或同人配对)、“KY”(指做出煞风景、不解氛围、不合时宜的言论或行为)等“圈内行话”或“黑话”,都是青年群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圈层化表达的产物。
二次元文化的特征解读
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青年文化现象,二次元文化自身存在着一些特征。
一是创造性反抗。一方面,在方式上,青年人借助于新媒体、新平台和新技术来传播和表现二次元文化。这种传播和表现的方式是创造性的,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终端进入二次元世界。在线上的小说、漫画、动画、短视频、电影、电视剧和线下的衍生周边、cosplay、社团、展演等丰富而集中的呈现中,营造一种集体狂欢的盛大图景。
另一方面,在内容上,青年人在独特空间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观念和精神世界。我们在询问二次元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时,受访者比较集中地提到如下一些方面: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刺激爽快的感官冲击、青春热血的理想信念、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发现一种新的形式”。
这种“旧瓶装新酒”的二次创作,也使二次元文化天然地具有一定的反抗性。更准确地说,这种反抗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温和的吐槽与调侃、善意的戏谑与反讽。中国的二次元文化,还不是对主导地位文化公然抵抗,它更多表现为对成人文化或主导文化的颠覆性重构和再阐释。
二是趣缘性排他。二次元文化爱好者之间非常容易因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而聚集成为一个趣缘群体,并获得归属感。但以各自的趣缘关系为基础建立的不同趣缘群体之间,会表现出相互排斥的倾向。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不同CP粉(某组配对人物的粉丝)之间的“掐架”。而这种趣缘性的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从网络平台延伸至现实世界。
三是虚拟性实现。核心二次元用户在二次元文化体系中无疑是最大的贡献者,其中有一部分人还会进行二次元作品的创作或者再创作。这些核心二次元用户自我价值的实现,大部分来自其原创作品得到其他二次元用户的喜爱以及群体的认可。优秀的“UGC用户”(原创作者)还会被网络平台邀请签约,进一步实现商业价值的创造。
二次元文化的虚拟性,是与其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的传播形式密切相关的。在这个与现实相区隔的二次元世界中,青年们得到了情绪的释放、情感的寄托甚至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们该如何面对二次元文化
青年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之下,很难或不愿在人前表露真情实感。但在二次元空间里,他们却可以摆脱现实束缚、放飞自我。其精神狂欢的典型表现形式即“鬼畜”,也因此创造出新的文化与精神表达方式。
二次元平台创造了一个自由选择的广阔社交空间。这里不再以地缘、业缘、亲缘论亲疏,完全以青年自身的兴趣爱好为主轴,撑起一面网,建构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但是,以志趣为核心构建的自主社交空间,也容易产生群体排他性,导致社交疏离。此外,二次元文化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模糊存在,容易导致青年人的角色错位,也容易带来行为失范。所谓“二次元嫁”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即把二次元世界中的角色作为自己理想的婚恋对象——这些“男神女神”们不会老,不会死,永远“冻龄”,没有丑闻,绝对完美。有些二次元文化作品中夹带美化战争、歌颂军国主义、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私货”,值得警惕。
一些年长者视二次元文化为洪水猛兽,坚持采取绝对拒斥的态度,每每对一些无伤大雅的“调侃”“反讽”上纲上线,动辄深挖“幕后黑手”,收效却总不理想。事实上,对二次元文化“认真你就输了”。当你举轻若重地调用各方面知识,对某个二次元文化现象进行一本正经的理论批判时,总会赫然发现,对方已宵遁不知所终。有一些人则采取“无所谓”的观望放任心态或掩耳盗铃的鸵鸟姿态,甚至用“以段子对抗段子”的自欺欺人的方式,自以为主动迎合与降尊纡贵就一定能够“打入对方内部”,其实这更可能是对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不论承认与否、偏好如何,二次元文化的存在至少分割了主流文化的部分空间。如何回应这种挑战,既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考验,但也可能是对主流文化的一次丰富。主流文化必须吸收它,丰富主流文化本身的内涵,才能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保持自身的领导力。近年来,党政部门越来越多地“征用”二次元文化语汇,“任性”“萌萌哒”“主要看气质”等网络话语开始登堂入室,“燃”“给力”“点赞”“硬核”等甚至被用于官方场合领导人讲话。主流文化主动对二次元文化符号吸纳和转码,“高大上”的官方机构到二次元文化平台上“开张营业”,具象化为互联网上的一个个IP并建構其“人设”,这种“真香”姿态本身就说明了二次元文化绝不可能简单地一拒了之。
主流文化需要直面和正视二次元文化对青年文化价值观正反两面的复杂影响。正视、尊重和理解,而非简单否定和排斥,才能走进青年,消除“次元”之间的壁垒。了解青年的生存境遇和精神文化需求,在存异求同的基础上开展对话,才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实现有效引导。
(本文摘自《文化纵横》,有删改)
(编辑 邢多多[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