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产结合、工学一体”是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探索出来的一条发展之路,它对于中职教育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分析数控专业着手,解读“教产一体”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阐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从而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教产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43-01
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正从注重规模扩大阶段转入注重内涵提升阶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学校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按照职教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因此,推动教学与生产一体化既是教育服务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本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一、专业现状与教产一体内涵
(一)专业现状分析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数控技能人才在企业中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数控机床操作员,要求精通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工艺,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并能手工编程,能对数控机床做简单的维护,并对自动编程有一定的了解。这一层次人才需求量最大,一般要求中职层次毕业生。第二层是数控工艺员,主要在企业中承担数控编程和制定加工工艺,或是数控维修员;一般要求大专或本科毕业,或者是有几年的生产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第三层是数控通才,一般是有多年的生产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高端人才,在企业中一般是负责技术指导的领导。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培养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数控机床操作员,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数控人才,学生在毕业后工作几年,能有专业发展,能胜任第二层次的工作。
(二)“教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教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是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校内实训基地环境中,通过学校教师或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加强学生校内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产”是指生产,主要是在学校实习基地或顶岗实习企业环境下, 充分利用实习时间承担生产任务,实行教学与生产,工作和学习一体,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和实践能力。教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具体实施过程,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及教学与生产结合的方案,形成“教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二、“教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建立“教产一体”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成立“教产合作办公室”,开拓“教产合作”市场。在数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代表组成的“教产合作办公室”,制订工作制度和运行管理制度,协调教学与生产的各种关系,进一步开拓教产合作企业市场。
(二)搭建“教产一体”的工作平台与项目载体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教产一体”,确保学生“教学/生产”任务的完成。通过真实的产品、真实的工艺流程、真实的生产过程等真实实训系统与专业理论系统的结合,确保学生就业后的岗位能力一步到位,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的有机结合。
(三)形成“教产一体”的基本形式
“教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能力培养阶段,在第一、二、三学期完成,主要任务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协助,通过在校两周理论两周实习滚动式教育教学,实现对本专业学生数控技术应用基础能力培养;第二阶段是教产一体化训练阶段,在第四学期完成,主要任务是选择与专业教学要求相符的产品进行教学,通过真实产品的加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和思维;第三阶段是顶岗实习阶段,在第五、六学期完成,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相关规定,在学生毕业前,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以企业岗位生产任务为主要内容的顶岗实习。着力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实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引入行业企业参与,真正实现“校企共同参与”
在教产结合平台上建立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体系与教学模式,将“学校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通过引入企业先进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理念,引入企业的培训课程和装备资源,实现校企共同参与教学方案制订和实施,进一步推进专业教学和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了专业教学的改革,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三、“教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一)建立“教产一体”的新机制
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由于学校的最终顾客是企业,这种新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教产结合上,使学校与企业通过加强对话、沟通,从而满足其需求。
(二)建立“技能+管理”的双师队伍
当前,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从高校直接引进或留校任教的,他们专业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点是知识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不强,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职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培养数控技能人才的教师应是集理论、技术和管理于一身,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搞好专业教学的关键。
(三)争取各级政府和企业支持
学生要真正达到零距离接触实际,“真刀真枪”地实际动手操作,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决不能停留于纸上谈兵,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硬件设备作后盾,这离不开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改善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提供有力保障。可由政府、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三方组成数控行业指导委员会,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指导和协调学校与企业开展教产合作,并建立激励机制。
总之,改革就是探索,中职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社会需求而不断完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推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在勤.产教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26).
[2]狄成杰.建产教结合模式 促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
[3]吴美洁. 走产教结合道路 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关键词】教产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43-01
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正从注重规模扩大阶段转入注重内涵提升阶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学校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按照职教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因此,推动教学与生产一体化既是教育服务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本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一、专业现状与教产一体内涵
(一)专业现状分析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数控技能人才在企业中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数控机床操作员,要求精通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工艺,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并能手工编程,能对数控机床做简单的维护,并对自动编程有一定的了解。这一层次人才需求量最大,一般要求中职层次毕业生。第二层是数控工艺员,主要在企业中承担数控编程和制定加工工艺,或是数控维修员;一般要求大专或本科毕业,或者是有几年的生产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第三层是数控通才,一般是有多年的生产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高端人才,在企业中一般是负责技术指导的领导。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培养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数控机床操作员,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数控人才,学生在毕业后工作几年,能有专业发展,能胜任第二层次的工作。
(二)“教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教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是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校内实训基地环境中,通过学校教师或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加强学生校内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产”是指生产,主要是在学校实习基地或顶岗实习企业环境下, 充分利用实习时间承担生产任务,实行教学与生产,工作和学习一体,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和实践能力。教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具体实施过程,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及教学与生产结合的方案,形成“教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二、“教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建立“教产一体”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成立“教产合作办公室”,开拓“教产合作”市场。在数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代表组成的“教产合作办公室”,制订工作制度和运行管理制度,协调教学与生产的各种关系,进一步开拓教产合作企业市场。
(二)搭建“教产一体”的工作平台与项目载体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用“教产一体”,确保学生“教学/生产”任务的完成。通过真实的产品、真实的工艺流程、真实的生产过程等真实实训系统与专业理论系统的结合,确保学生就业后的岗位能力一步到位,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的有机结合。
(三)形成“教产一体”的基本形式
“教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能力培养阶段,在第一、二、三学期完成,主要任务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协助,通过在校两周理论两周实习滚动式教育教学,实现对本专业学生数控技术应用基础能力培养;第二阶段是教产一体化训练阶段,在第四学期完成,主要任务是选择与专业教学要求相符的产品进行教学,通过真实产品的加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和思维;第三阶段是顶岗实习阶段,在第五、六学期完成,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相关规定,在学生毕业前,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以企业岗位生产任务为主要内容的顶岗实习。着力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实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引入行业企业参与,真正实现“校企共同参与”
在教产结合平台上建立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体系与教学模式,将“学校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通过引入企业先进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理念,引入企业的培训课程和装备资源,实现校企共同参与教学方案制订和实施,进一步推进专业教学和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了专业教学的改革,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三、“教产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一)建立“教产一体”的新机制
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由于学校的最终顾客是企业,这种新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教产结合上,使学校与企业通过加强对话、沟通,从而满足其需求。
(二)建立“技能+管理”的双师队伍
当前,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从高校直接引进或留校任教的,他们专业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点是知识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不强,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职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培养数控技能人才的教师应是集理论、技术和管理于一身,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搞好专业教学的关键。
(三)争取各级政府和企业支持
学生要真正达到零距离接触实际,“真刀真枪”地实际动手操作,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决不能停留于纸上谈兵,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硬件设备作后盾,这离不开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改善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提供有力保障。可由政府、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三方组成数控行业指导委员会,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指导和协调学校与企业开展教产合作,并建立激励机制。
总之,改革就是探索,中职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社会需求而不断完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推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在勤.产教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26).
[2]狄成杰.建产教结合模式 促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
[3]吴美洁. 走产教结合道路 培养高技能人才[J].职业教育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