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作为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目标中非常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许多阅读材料都能对感恩教育进行培养。本文将主要探讨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的渗透。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7-0083-01
感恩教育在小学阶段尤其重要,涉及到学生以后的成长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由于现代的小学生都是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平时家庭的宠爱淡化了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参与到学生道德建设,感恩情怀的建设当中[1]。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问题
在课前语文教师至少应该思考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
教学必须做到“目中有人”,一定要想一个最简单但也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你教的是谁?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你的设计是否能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教师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不能因为优生而忽略差生,也不能因为差生而埋没优生。“下要保底”,思考所有的学生要达到什么学习结果;“上不封顶”,还要思考不同学力的学生是否获得了充分发展的机会。
(二)目标。
目标很重要,目标明确,课堂的方向也就明确了。教师必须思考一堂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确定,如何根据学生和教材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如何体现课标中所说的三维目标[2]。语文阅读课目标的确定必须从文字、文学、文化三个方面去思考,语文教师必须有整合意识,千万不要形而上学地将其分解成所谓的“三维”,要将“知识、能力、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并体现于“学生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中。
(三)教学内容。
从不同的教学角度看,每篇课文的内容不同。首先,思考如何根据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其实,也就是教些什么(时髦的说法是学生学些什么)。很遗憾,很多教师往往是该教的不教,不该教的既卖力又无效地教。所谓“种了他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其次,思考如何将教学内容以适合学生(其呈现方式要吊起学生的胃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不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特别注意教材的二次开发与创造性使用。
(四)语文学习的活动设计。
阅读课设计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模式,或者一种课堂结构,大的框架搭建起后,小的课都可以根据它来“填充”?专家说有,也没有。笔者的理解是有一些模糊的框架板块,但必须根据具体的课文加以调整重组。前段时间,笔者一直在研读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同时也和一些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探讨。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的课例都是分很大的板块设计的,而不是那种“环环相扣”、过分细致,更不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每一个板块都十分注重学生参与,充分体现学生“读、写、说”的语文实践[3]。
二、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榜样的带头作用。树立自身的感恩形象。教师为学生树立感恩父母的道德榜样做到言传身教。要从尊敬长辈做起,做父母的好儿女。教师不仅传授学生的是科学文化知识还是学生各种行为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尤其是小学的教育阶段。小学的语文研究多是从兒童的心理健康方面进行课文布置。因此教师要时刻的注意对学生感恩情怀的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相关知识内容掌握的同时,不断的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是要学生在日常的家庭生活和集体生活中学会知恩感恩。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把感恩的教育当成一种现代教育的理念,语文阅读课上涉及到感恩的部分,教师要重点强调。比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材料《三个儿子》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课文中的老爷爷只看到了自己的一个儿子?”教师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通过讨论得到这样的答案: “因为老爷爷的三个儿子中第三个儿子的行为最真诚,最孝顺,所以老爷爷认为第三个儿子最为孝顺。”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解,教师在结合课文的内容同时给学生提出相关课外作业。一是让学生能够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二是让学生结合文中学到的优美语言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种作业方式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复习相关阅读教学内容,还能把感恩的体会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示出来。并不断地强化感恩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有许多丰富的“感恩素材”。有的文章能够体现出父母之恩,有的文章能够体现出社会之恩,有的文章则能体现出祖国之恩。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全方位的感恩意识,而不是局限学生只具备对父母的感恩,缺乏对社会的感恩。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与家长的配合利用阅读材料中的故事进行感恩的教育。教师要把感恩思想在学校的教育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其中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培养方法,学生愿意接受,并且能够从中自己总结出故事要传播的思想内容。还慢慢提升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家庭教育是学生身心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对家长进行教育的传播,把家庭的感恩教育同语文课堂相结合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
结论
总之,感恩教育的渗透对语文课特别是语文阅读课来说任重而道远。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中的文章内容,对于感恩教育相关内容要加大重视,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到如何感恩,怎样感恩。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感恩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罗士琰,宋乃庆,王雁玲. 基于实证的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研究:内涵、价值及表现形式[J]. 中国教育学刊,2016,21(10):77-83.
[2] 王秋菊.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课中渗透感恩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8(06):125.
[3] 伏凤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9(09):93-94.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7-0083-01
感恩教育在小学阶段尤其重要,涉及到学生以后的成长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由于现代的小学生都是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平时家庭的宠爱淡化了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参与到学生道德建设,感恩情怀的建设当中[1]。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问题
在课前语文教师至少应该思考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
教学必须做到“目中有人”,一定要想一个最简单但也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你教的是谁?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你的设计是否能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教师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不能因为优生而忽略差生,也不能因为差生而埋没优生。“下要保底”,思考所有的学生要达到什么学习结果;“上不封顶”,还要思考不同学力的学生是否获得了充分发展的机会。
(二)目标。
目标很重要,目标明确,课堂的方向也就明确了。教师必须思考一堂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确定,如何根据学生和教材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如何体现课标中所说的三维目标[2]。语文阅读课目标的确定必须从文字、文学、文化三个方面去思考,语文教师必须有整合意识,千万不要形而上学地将其分解成所谓的“三维”,要将“知识、能力、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并体现于“学生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中。
(三)教学内容。
从不同的教学角度看,每篇课文的内容不同。首先,思考如何根据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其实,也就是教些什么(时髦的说法是学生学些什么)。很遗憾,很多教师往往是该教的不教,不该教的既卖力又无效地教。所谓“种了他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其次,思考如何将教学内容以适合学生(其呈现方式要吊起学生的胃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不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特别注意教材的二次开发与创造性使用。
(四)语文学习的活动设计。
阅读课设计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模式,或者一种课堂结构,大的框架搭建起后,小的课都可以根据它来“填充”?专家说有,也没有。笔者的理解是有一些模糊的框架板块,但必须根据具体的课文加以调整重组。前段时间,笔者一直在研读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同时也和一些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探讨。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的课例都是分很大的板块设计的,而不是那种“环环相扣”、过分细致,更不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每一个板块都十分注重学生参与,充分体现学生“读、写、说”的语文实践[3]。
二、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榜样的带头作用。树立自身的感恩形象。教师为学生树立感恩父母的道德榜样做到言传身教。要从尊敬长辈做起,做父母的好儿女。教师不仅传授学生的是科学文化知识还是学生各种行为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尤其是小学的教育阶段。小学的语文研究多是从兒童的心理健康方面进行课文布置。因此教师要时刻的注意对学生感恩情怀的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相关知识内容掌握的同时,不断的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是要学生在日常的家庭生活和集体生活中学会知恩感恩。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把感恩的教育当成一种现代教育的理念,语文阅读课上涉及到感恩的部分,教师要重点强调。比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材料《三个儿子》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课文中的老爷爷只看到了自己的一个儿子?”教师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通过讨论得到这样的答案: “因为老爷爷的三个儿子中第三个儿子的行为最真诚,最孝顺,所以老爷爷认为第三个儿子最为孝顺。”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解,教师在结合课文的内容同时给学生提出相关课外作业。一是让学生能够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二是让学生结合文中学到的优美语言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种作业方式不仅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复习相关阅读教学内容,还能把感恩的体会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示出来。并不断地强化感恩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有许多丰富的“感恩素材”。有的文章能够体现出父母之恩,有的文章能够体现出社会之恩,有的文章则能体现出祖国之恩。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全方位的感恩意识,而不是局限学生只具备对父母的感恩,缺乏对社会的感恩。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与家长的配合利用阅读材料中的故事进行感恩的教育。教师要把感恩思想在学校的教育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其中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培养方法,学生愿意接受,并且能够从中自己总结出故事要传播的思想内容。还慢慢提升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家庭教育是学生身心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对家长进行教育的传播,把家庭的感恩教育同语文课堂相结合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
结论
总之,感恩教育的渗透对语文课特别是语文阅读课来说任重而道远。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中的文章内容,对于感恩教育相关内容要加大重视,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到如何感恩,怎样感恩。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感恩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罗士琰,宋乃庆,王雁玲. 基于实证的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研究:内涵、价值及表现形式[J]. 中国教育学刊,2016,21(10):77-83.
[2] 王秋菊.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课中渗透感恩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8(06):125.
[3] 伏凤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9(0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