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属于网聊事故的经历你一定碰到过。
你跟人在网上聊天,对方也许是你的老板、同事、同学、朋友,你们也许是在谈工作,也许就只是瞎聊。来去几句之后,你觉得对方某句话让你很不爽,接着你也没好气,接下去更没好气,对方好像也一样,最后你认为你们刚才在网上简直就是吵了一架。
这本来是小事儿,但妙就妙在,等到过后再说起,对方竟一脸茫然,表示完全不知情,也就是说,ta完全没觉得那聊天有什么异样,也根本没人跟你吵过那一 架,仗其实全打在你自己心里。
当然事态的发展也许还有另一种路径,还是在如上情节里,对方原本一切如常,在觉察到你没好气之后,也迅速果断投入战斗模式,当真跟你吵了一架。而整个事件的转折,究竟是出在哪一句话(也许只是标点符号)上,没人能说清楚。
这肯定属于误会之一种,但好像又不尽然。而且你也不要以为既然这是微妙的个人体验,可能就不大容易说给别人去理解。其实越是微妙的个人体验,反而会越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纽约的著名艺术家就是在这种信念鼓舞下,把自己父亲的真实故事拍成电影《Beginners(初学者)》,并最终拿下了这一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再说回这些容易发生在网上交流过程中的事故。
许多人还真就是这么在网上不欢而散的,有厉害的最后还在网上绝了交,网上分了手,网上辞了职,几乎件件都是人生大事,照样在这里灰飞烟灭。当事人其实都知道,假如彼时下网面对面,事情未必会走到那一步。网络在这时扮演了一个讨厌的角色,它不但常常让交流双方完全处于两种情绪维度,还可能无端把这些情绪夸大。
说实在的,问题其实未必就出在所谓表情、标点符号、网络流行语这些显而易见的元素上,这些都太表象了。换句话说,它们太小case,但凡是由这些东西引发的沟通事故,也基本都好解释。可是会错意这种东西,你知道,还真是不太好言传的,它既是主观感受,又是客观存在。
它可能是某个用词,可能是结尾的某个语气,也可能是交谈的具体内容所指向的某种情境。当我们在网上聊天,你来我往的每一句其实都在构成交谈氛围,因为你看不见对方的表情,也听不到对方的语气。同样一句话,气氛好的时候是调侃,糟糕的时候则变成讽刺。而气氛,又明显是个唯心的东西。
如果说文字真能传神,那它也必然是一把双刃剑。既然我们谁都有过那种“有些话放在网上说会更妥当”的体会,那么也难免要遭遇几次“如果当面说恐怕不至于这样”的误会。
换个角度来看,尽管这些误会都算是社交事故,但伤害程度其实很有限。前文提到的那些诸如分手、辞职、绝交之类的厉害情况,往往都是一些放在线下生活里也已经难以修补的关系,是怎么都无法一笑而过的。
有人说Facetime或许是个解决方案,但其实那已经不属于我们这里的讨论范畴,那是另外一件事儿。因为尽管也是在网络上,但毕竟face to face了,也就是已经到了当面说那一步,所以至多能算个补充方案,再说谁会动不动就Facetime啊?
我们试着总结了一些网络社交事故的诱发因素,发现核心关键词其实就一个:敏感。但这无所谓好坏,谁还没点儿自我呢?只要别总是把这个自我弄成特大号的就行了,每次闹了点儿情绪,然后又能自我修复的都是好同志。
你干嘛这么认真啦
有时候,只是吃完火锅唱完歌,想起找人说些有的没的乐呵一下。于是找了个超极品笑话发过去。但是反射弧过长的超严肃星人突然就开始针对自身展开现实联想,并且巴拉巴拉权衡分析,一个笑话突然充满了严肃的氛围。无奈抚额,这只是个笑话啊,你干嘛那么认真啦。
我们吵架了吗?
网聊时聊着聊着聊成吵架不算稀罕事。那家伙发来的每句话怎么都这么针锋相对?于是你的回复也句句带刺,全身心投入地和他小吵了一架。但回头当面聊起来这事儿,对方很茫然。“我们吵架了吗?”网聊时的吵架很可能只是你一个人会错意的独角戏。
你是不是不爱搭理我
不知何时起,网聊被默认为必须回合制,超过5条没收到回复就是极限。即使整段话已经在输入框打好了,就是死也不按发送。有时看到满屏都是自己打的字,会有种耻辱感。你是不是不爱搭理我这讲话超没营养的话痨?虽然你解释说只是去收快递而已。
你总是想太多
女神有三宝,“干嘛、呵呵、去洗澡”。但这世上哪来那么多女神?我就不能真的去吃饭去洗澡么?我说“呵呵”是真的觉得好笑,回答“哦”和“嗯”是我在赞同你,为什么话题突然就戛然而止了?因为不是每个哦或者嗯背后都需要自动对应一张冷冰冰的臭脸的。
谁说我不认真了
有时候和人在网上挺认真讨论一事儿,就因为回得慢了些或者字打得少了些,对方就开始刷屏“认真点、认真点……”难道我一定要把头穿过显示器伸到你面前,给你看看我那皱成疙瘩的眉毛,你才相信我现在很认真吗?你虽然对着电脑在打字,但回答你问题的是我不是机器人,是做不到“秒答”的。所以,打字熟练度不一样的人不能在一起啊。
标点符号的内心戏
网聊一半的信息量在标点符号里,它简直成为了表情的延伸。在开会。—公事公办的冰冷。在开会……—瞬间有种无辜感。不理你是身不由己。
在开会~ —怎么看都心情很好的样子。
在开会!!!—这表示已经开会到离暴走不远,请自行退让。
我怎么知道你是在撒娇
男女朋友间最常见的吵架原因之一。当然了,网上撒娇的难度系数确实太高了,前后语境的铺垫都要到位才行,要能正确领会之,则需要更高的悟性。所以要减少事故发生率,这娇确实少撒为好。不过假如你撒了5次而对方竟然正确领会了3次之多,那么,真的,在一起吧!
自我陶醉帝
这世上总有那么几个服务器在外星的人,但你不得不和他交流。当面交流时你还能试着打断他,然后灌输自己的想法。但是网聊时,他永远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里,大段大段打着和你说的事儿毫不相关的字。你真想把他的头扳到屏幕前,一行一行指给他看你到底在说什么。
怎么回答都是错
“你有多爱我”,“我重要还是工作重要”……网传这些女友经典提问的答案是,你应该紧紧抱住她同时说:“我真没用,居然让你问出这样的问题。”而如果网聊,这个抱的动作势必是实现不了的,这种怎么回答都是错的问题,再加上各种怎么回答都是错的追问,吵架就免不了啦。
我是真的没空啊
有时,真没空也会被当敷衍。明明状态都亮起红色的“忙碌”,回复已经无奈用起了简单句,甚至从一开始就说自己在忙,但有人就是不依不饶。回慢了半分钟,还震屏。震多了呢,吵呗。所以,真的不知道要怎样才能继续增加“我是真没空”的气场了。
没本事表现出音调就别说了
语言的艺术在于同一个词语,不同语气就带着不同意义。尤其是咱经典国骂,四声四意,愤怒叹息惊讶着急,说顺嘴了简直可以一词闯天下。但是,网聊时你没本事表示音调就别说了。免得这边厢你正拍大腿得意,那边厢却气得跳脚:嘿,你怎么骂人呢!
难道我又说了傻话?
每分钟上百字的打字速度容易造成一种冲动,有时一句话还没过脑就按回车发出了。当然了,是不是傻话这种事情全在你怎么理解,所以往往解释也不大有用的。如果真误会了,恐怕真的只能Facetime了。
别让我想,我不懂你
咱能认真点把打字的交流像写作那么认真对待么?例如,把语境交代一下。再例如,把主语加上。有时候,看着你一个人兴奋地打字,都不好意思打断问一句:你到底在说啥?但是看着一堆不知所云的话,忍耐度真的很难跟上,只能默默让它滚屏。可是你又开始怀疑我是不是不爱搭理你。
状态只是随便更更而已
有些人不知是八卦神经敏锐还是代入感太强,逢人QQ状态一更新,立马就来嘘寒问暖。有时候的确能问到点子上,但更多时候都是犯错的开始。许多人的状态更新是顺手,还有的是习惯,没多少实际意义,问多了还可能触雷。
自动回复体
话说有美女午睡时把QQ自动回复设成了“然后呢?”,结果就有位暗恋她的童鞋和它聊了一个中午。可是有些人明明端坐在电脑前,说话也像自动回复似的,但并非人人都暗恋你,对着一堆“然后呢”还兴致勃勃。看你单句循环,还不如去找会卖萌的清华机器人“小图”聊天。
就那么顺手多打了几个字
有时候在等对方回复时,手贱多说了两句话。但就是那么多打的几个字,却常常会引发纷争。不过这种事儿哪怕面对面也难以避免,是各种争吵幕后最大的推手,因为含金量都在最后多加的那句话里,气人的或者好笑的梗也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