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课堂导入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n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亦是如此,而导入新课则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并无固定模式,所以需要教师要结合学生、教材等因素进行探索,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目的。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几种导入方式,以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导入;导入方法
  历史学科与不同学科相比较有其特殊性,第一,时间跨度大;第二,辐射地域广;第三;涵盖内容多。学生对历史的感觉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如果教师导课方法运用不妥,会加大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距离感。反之,则会激起学生心灵中的智慧的火花。以下笔者参考常用的导课方法,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感想。
  一、开宗明义
  开宗明义是指上课伊始,教师直接点题,说明本课需要学习的要求和内容,并引起学生注意。此法是最简单的导入方法,一般适合在高年级文科班运用。若是在低年级,此法导入收效甚微。
  二、温故知新
  此法注重知识衔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原有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也能为后续学习进行铺垫。例如,在讲述苏联经济改革时,我们可先复习斯大林体制建立使苏联在短时期内取得辉煌成就,同时其高度集中的体制也给苏联留下了固有顽疾,那么斯大林的继任者能否通过改革清除前进过程中的绊脚石,还是原地踏步。通过复习学生可明确斯大林体制的利弊,又能对苏联何去何从表示关切,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再如讲述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时,可让学生回顾儒学发展历程,并让学生体会一定时期文化折射出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特质。从而导出明清之际政治、经济的特殊变化会对文化有何影响,儒家思想又会有何变化,进而导出新课。
  三、有图有真相
  有图有真相,不仅是一句网络热语,而且在历史课堂导入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图片可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形象,给学生以接近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机会,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时,可展示农耕时代在金属冶炼、纺织、陶器、瓷器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以此引起学生兴趣,并在教师带领下去领略勤劳智慧的祖先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而了解古代手工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再如讲到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可用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图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图进行比对,从而凸显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刻画的真善美,进而引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主线--人文主义,进而导入新课,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又激发了他们对文艺复兴时期内容求知的欲望。
  四、诗词导入
  中国诗词讲究意境,而意境就是浓缩的精华。运用与历史课相关的诗词作为铺垫,不仅能提升教学意境,而且也实现了学科迁移的目的。例如讲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可展示李白的诗词"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并让学生思考诗词中所指的历史事件及产生影响是什么,进而导入新课。又如以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明朝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此展示文人的气节,并进而探討气节养成源于何时,跟中国传统思想的变迁有何关联,进而导出宋明理学。再如讲到维新变法时,可引用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此衬托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悲情色彩,同时也让学生思考戊戌变法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变法,最后为什么会失败,进而导入新课。
  五、对联导入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的表现形式,学生对其了解多源于春联。如果将对联形式用以导课,不仅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兴趣,而且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历史,何乐不为。例如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时,我就设计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为博一笑戏诸侯,下联是山崩地裂水倒流。通过上下联的比对分析,让学生明确是对西周历史事件的定位,从而引导学生分析西周政治制度的兴衰。再如讲到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可以展示当时北京城内流传甚广的对联,上联是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下联是三军败绩割地求和。由此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庆寿指的是谁?三军败绩及割地求和指何历史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六、故事导入
  故事和历史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故事更具趣味性,所以教师若能将故事的趣味性融入到历史讲述中,则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时,可引用赵匡胤陈桥兵变之事,从中凸显其权力来之不易,所以强化中央权力则成为他的必然选择,由此深化学生对此认识。再如讲到鸦片战争时,可将林则徐虎门销烟展现的民族气节与林则徐对西方侵略者应拿大刀砍其长腿的无知做法相对比,由此让学生思考像林则徐这样的爱国将领对西方认识尚且如此,何况当时朝廷比较昏庸的官吏呢,所以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是历史必然,社会性质转变亦是如此,从而进入新课。
  七、歌曲导入
  歌曲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背后多与相关的时代背景相连。教师用歌曲导课一方面能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感,另一方面能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例如讲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时,可播放闻一多作词的《七子之歌》,通过歌曲的展示,很容易让学生感知到孩子渴望回归到母亲怀抱的那种迫切心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由此导入新课。再如讲到经济体制改革时,可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此时教师做一步说明,春天是万物生长与复苏的季节,更是我国经济适应未来形势加以调整的有利时机,改革春风吹满华夏大地,那么它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何?进而导入新课。
  八、角色导入
  学生之所以觉得历史学习有一定距离感是因为不能很好的融入其中,而历史角色扮演则是最好融入历史学习的方式。此举会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让其站在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上思考,进而更好的理解历史。例如讲新航路开辟时可让学生分别扮演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及麦哲伦就其航行路线、支持者与成就分别予以说明,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如讲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可让学生抽签选择所代表的派别,并进而就各自派别观点进行阐述与论辩,由此可通过争鸣的氛围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九、生活导入
  对于历史学习,学生多认为与现实生活无关,致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在导课过程中将现实生活与历史知识相结合,就能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教学效果也会不错。在讲述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课时,我让学生谈谈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通过他们个人经历的演变折射出整个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此导入新课,此举既联系了生活与历史,又呈现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再如讲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课时,我在多媒体上打出跟学生衣食住行相关的国际品牌,进而导入新课,由生活角度切入让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由更加深刻的认识。
  十、英语导入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看似与历史学科并无关联,若仔细推敲实则不然。如China就与中国瓷器相关。又如讲苏联的经济改革时,我各取三位改革者的首字,即赫勃戈,由此音译为hamburger。汉堡包的三层设计正符合苏联三次改革,同时苏联改革者首字音译为汉堡包也意味着苏联改革的失败,由此导入新课,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再如讲述处在战争边缘世界时,我以美国和苏联英文简写为导课切入点,即USA和USSR。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美苏均是强国,为了平衡它们在缩写之间的差异,我让学生找到美国最具优势的因素,学生回答金钱(money)和军事(military)。那么取首字母M,美苏之间英文缩写对比就是USAM和USSR。两者合并同类项之后出现一个新词--SRAM(短程攻击飞弹),由此表明美苏之间充满了浓重的火药味,从而也致使世界处在战争边缘,由此导入新课。
  当然,历史课堂导入方法并不局限于笔者所列,实际上仍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方法。作为教师不必拘泥于某种导入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情、教材等诸多因素,进行精心设计,以期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展现魅力课堂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宋先超(1986.5-),海拉尔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应试教育”一直是主流内容,因此关于各种文化课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上的创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也是学术界的重要研究方向,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的著作,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白衣女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侦探小说家柯林斯的代表作,文章中精妙的悬念设置和天衣无缝的布局让《白衣女人》迅速风靡整个英国,书中的几位女性人物也成为学者热衷于研究的对象,尤其是双性同体的玛丽安。  关键词:《白衣女人》;柯林斯;双性同体  “双性同体”又称“雌雄同体”,在生物学上,是指同一个体身上既有男性器官又有女性器官,或者指雌雄同株的植物。在心理学上,是指同一个体既具有男性的性格特征
全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多达680万,若按人口性别保守的1∶1自然比例估算,我国将有340多万的女大学生面临就业.较之男生,女大学生感情更加丰富、敏感,加之社会上不正确的性
京剧艺术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儿童在学习京剧艺术的过程中,需要熟记唱词和念白,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准确理解语义.剧目表演中的角色互动,对儿童语用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京剧艺
文章阐述了生物质废弃物废纸去除有害金属离子的试验研究方法、原理及结论。
摘 要:我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時,德育教育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小学,德育发展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产生农村小学德育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培养祖国未来合格的新一代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问题;对策  一、我国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地位不高、重视不够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五育并举,德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