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髂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新进展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髂动脉闭塞症指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原因的腹主动脉远端、主髂动脉分叉部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盆腔、下肢缺血的一类疾病。外科开放手术一直是复杂主髂动脉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其治疗理念有了极大改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腔内治疗的中远期效果已不劣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成为主髂动脉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案。“,”Aortoiliac occlusive disease (AIOD) refers to the stenosis and occlusion of the distal abdominal aorta and(or) bifurcation of the aortoiliac artery,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atherosclerosis,leading to pelvic and lower limb ischemia.Open surgery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treatment for complex AIOD.However,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dovascular surgery technologies and medical instruments,its treatment concept has been greatly changed.More and more clinical evidence has proved that the long-term efficacy of endovascular therapy is not inferior to that of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so minimally invasive endovascular therapy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for AIOD.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人软骨糖蛋白-39(HC-gp39)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徐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MPP患儿(研究组)与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79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研究组患儿入院时与对照组儿童体检时、研究组重症与轻症患儿血清SAA和HC-gp39水平.分析研究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患儿入院时、治疗后3 d和治疗后1周的血清SAA和HC-gp39水平及变化率.
期刊
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及其改进技术治疗余肝体积(FLR)不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近10年的临床实践表明,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仍偏高,远期效果改善不明显。主要原因有:患者在短期内需承受二次肝脏外科手术的打击;FLR不足的HCC多为中晚期,术后易发生复发和转移;ALPPS仅实现了外科技术上的切除,并未实现肿瘤生物学上的切除。既往研究结果证明,中晚期HCC经局部治疗实现降期后再切除,其5年生存率与早期HCC切除后的生存期相当。因此,要提高FLR不足HCC患者的远期生
近年来,恶性肿瘤寡转移或寡进展状态逐渐成为癌症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其相对惰性的肿瘤生物学特征,以及潜在的局部治疗获益机会,寡转移或寡进展在多个癌种中被列为特殊的临床亚型,然而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尚无深入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是否存在寡转移状态,孤立性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否应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寡进展,外科治疗在寡转移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局部放疗在寡进展中的临床价值,文献报道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探索。谨慎推进相关研究,明确食管鳞状细胞癌寡转移或寡进展的生物学特点和预后特征,有望为患者制定效果更佳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