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积极倡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于是,“多元感悟”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一提起多元感悟,有些老师就认为,不管学生在课堂上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悟,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都应该给予肯定,给予鼓励,否则就是不尊重学生。正是这样的片面认识,导致现在的一些多元感悟步入了误区,产生了诸多不和谐之音。对多元感悟中出现的这些不和谐之音,我们要认真辨析,使课堂奏响一曲美妙而和谐的乐章。
误区一:忽视了时代背景
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脱离时代背景一味地鼓励学生多元感悟,肯定会产生不和谐之音。如一位老师在教《景阳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时,引导学生围绕“武松是不是英雄”展开研读。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学生认为,老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武松把老虎打死了,怎么能算是英雄呢?或许老师事先也没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的感悟。于是很快作出了反应:“你很有独特的想法。是啊,老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武松怎么能把它打死呢?我们给编者写封信,让他改改文章!”也真亏老师想得出,要编者改写名著《水浒》中的《景阳冈》。
教学策略: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论,强调的就是对作品的解读一定要联系作者身世和写作背景,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正确解读文章。而上面同学的感悟,就是以今天的眼光来衡量和要求先人的行为,完全脱离了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殊不知,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们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还没有葫生,甚至当时人们还不时地要遭受野兽的袭击。所以,只要我们引导学生了解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学生就不会再与武松谈保护动物,就会认识到自己感悟的牵强。
误区二:忽视了话语主题
每一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主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课文主题认真阅读,深入思考和感悟。偏离了话语主题,重起炉灶谈感悟,感悟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如,在《三个儿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你认为谁是好孩子”展开讨论。好多学生都说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孩子是好孩子,因为当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他跑过去帮妈妈提水。听着学生的回答,老师频频点头赞许。可没想到的是,有学生接着说第一个孩子也是好孩子,因为他跟头翻得好,翻跟斗给妈妈看,妈妈会高兴的。这是学生的独特感悟啊,老师又怎么能否定呢?于是又有学生说第二个孩子也是好孩子,因为他嗓子好,他唱歌给妈妈听,妈妈会开心的。在这样的相互启发下,学生的感悟就更多元了,有的甚至说,老爷爷眼花了,看错了,明明有三个儿子,怎么说“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呢?……最后,老师以一句“大家都说得很不错”收尾。
教学策略:学生如此多元的感悟都“很不错”吗?于是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三个儿子》的主题是什么,是“什么是好孩子,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还是“孩子爱玩好不好”。其实都不是,它应该是:当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候,儿子应该怎么做?以此阐明“孝敬父母乃儿童的美德”。正因为是这样一个主题,所以文本中老人的话,“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也就不难理解了。当学生的感悟偏离了课文主题时,我们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明白事理。
误区三:忽视了文体特点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特别是童话、寓言一类,如果我们忽视了大胆的想象,而用现实的眼光去解读它,学生的感悟必然会走人误区。案例《无法预约的精彩》一文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这个案例提供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情节:课堂上有学生提出:“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老师意识到这就是新课程提倡的生成性资源,于是顺势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并引导学生给编辑写信,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
教学策略:《鹬蚌相争》(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大多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来写,不但动物会说话,甚至植物乃至石头、河流都会开口说话……如果我们用生活中的常识去比照寓言、童话这类文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全然不合理的地方。上面的案例虽然拥有了“无法预约的精彩”,但同时也牺牲了寓言本身的精彩。学生的提问反映了他们已从寓言中抽身而出,转而去追寻寓言以外的东西了。实际上,阅读寓言应把重点放在对寓言的整体把握、对寓意的深刻理解上。
误区四:忽视了价值取向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但“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他绝不可能变成另外的人。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为了珍视学生的多元感悟,对学生游离文本、曲解文本的感悟,不置可否,甚至大加褒扬。由于教师忽视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引导,学生的多元感悟也会出现不和谐之音。例如,一位老师执教《三打白骨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当老师问学生最欣赏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时,学生中有欣赏孙悟空的,有欣赏唐僧的,甚至还有欣赏白骨精的。学生欣赏白骨精的理由是:白骨精抓到唐僧后,请母亲来吃唐僧肉,说明她有孝心。执教老师认为学生很有独特见解,予以肯定。
教学策略:显然,学生对“白骨精有孝心”的感悟有悖于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如果我们赞同这样的感悟,久而久之必然模糊学生的是非观念,会误导学生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要巧妙引导,让学生明白,孝敬母亲本没有错,但像白骨精这样心狠手辣地残害别人的生命来孝敬自己的母亲,是毫无人性的。这不是我们正常人所欣赏的孝心,这不是我们社会所倡导的孝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提倡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多元感悟的前提是尊重文本,尊重文本的时代背景、话语主题、文体特点和价值取向。只有这样,多元感悟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误区一:忽视了时代背景
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脱离时代背景一味地鼓励学生多元感悟,肯定会产生不和谐之音。如一位老师在教《景阳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时,引导学生围绕“武松是不是英雄”展开研读。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学生认为,老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武松把老虎打死了,怎么能算是英雄呢?或许老师事先也没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的感悟。于是很快作出了反应:“你很有独特的想法。是啊,老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武松怎么能把它打死呢?我们给编者写封信,让他改改文章!”也真亏老师想得出,要编者改写名著《水浒》中的《景阳冈》。
教学策略: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论,强调的就是对作品的解读一定要联系作者身世和写作背景,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正确解读文章。而上面同学的感悟,就是以今天的眼光来衡量和要求先人的行为,完全脱离了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殊不知,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们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还没有葫生,甚至当时人们还不时地要遭受野兽的袭击。所以,只要我们引导学生了解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学生就不会再与武松谈保护动物,就会认识到自己感悟的牵强。
误区二:忽视了话语主题
每一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主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课文主题认真阅读,深入思考和感悟。偏离了话语主题,重起炉灶谈感悟,感悟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如,在《三个儿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你认为谁是好孩子”展开讨论。好多学生都说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孩子是好孩子,因为当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他跑过去帮妈妈提水。听着学生的回答,老师频频点头赞许。可没想到的是,有学生接着说第一个孩子也是好孩子,因为他跟头翻得好,翻跟斗给妈妈看,妈妈会高兴的。这是学生的独特感悟啊,老师又怎么能否定呢?于是又有学生说第二个孩子也是好孩子,因为他嗓子好,他唱歌给妈妈听,妈妈会开心的。在这样的相互启发下,学生的感悟就更多元了,有的甚至说,老爷爷眼花了,看错了,明明有三个儿子,怎么说“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呢?……最后,老师以一句“大家都说得很不错”收尾。
教学策略:学生如此多元的感悟都“很不错”吗?于是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三个儿子》的主题是什么,是“什么是好孩子,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还是“孩子爱玩好不好”。其实都不是,它应该是:当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候,儿子应该怎么做?以此阐明“孝敬父母乃儿童的美德”。正因为是这样一个主题,所以文本中老人的话,“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也就不难理解了。当学生的感悟偏离了课文主题时,我们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明白事理。
误区三:忽视了文体特点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特别是童话、寓言一类,如果我们忽视了大胆的想象,而用现实的眼光去解读它,学生的感悟必然会走人误区。案例《无法预约的精彩》一文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这个案例提供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情节:课堂上有学生提出:“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老师意识到这就是新课程提倡的生成性资源,于是顺势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并引导学生给编辑写信,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
教学策略:《鹬蚌相争》(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大多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来写,不但动物会说话,甚至植物乃至石头、河流都会开口说话……如果我们用生活中的常识去比照寓言、童话这类文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全然不合理的地方。上面的案例虽然拥有了“无法预约的精彩”,但同时也牺牲了寓言本身的精彩。学生的提问反映了他们已从寓言中抽身而出,转而去追寻寓言以外的东西了。实际上,阅读寓言应把重点放在对寓言的整体把握、对寓意的深刻理解上。
误区四:忽视了价值取向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但“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他绝不可能变成另外的人。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为了珍视学生的多元感悟,对学生游离文本、曲解文本的感悟,不置可否,甚至大加褒扬。由于教师忽视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引导,学生的多元感悟也会出现不和谐之音。例如,一位老师执教《三打白骨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当老师问学生最欣赏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时,学生中有欣赏孙悟空的,有欣赏唐僧的,甚至还有欣赏白骨精的。学生欣赏白骨精的理由是:白骨精抓到唐僧后,请母亲来吃唐僧肉,说明她有孝心。执教老师认为学生很有独特见解,予以肯定。
教学策略:显然,学生对“白骨精有孝心”的感悟有悖于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如果我们赞同这样的感悟,久而久之必然模糊学生的是非观念,会误导学生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要巧妙引导,让学生明白,孝敬母亲本没有错,但像白骨精这样心狠手辣地残害别人的生命来孝敬自己的母亲,是毫无人性的。这不是我们正常人所欣赏的孝心,这不是我们社会所倡导的孝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提倡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多元感悟的前提是尊重文本,尊重文本的时代背景、话语主题、文体特点和价值取向。只有这样,多元感悟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