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择业。本文系统阐述了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常见择业心理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建立良好择业心理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就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以致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影响了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因此,正确分析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心理偏差,建立良好的择业心态,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的关键。
一、大学毕业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功利心理
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只注重经济利益,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忽视对社会的贡献,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此,这些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挑三拣四,基层单位不去,薪酬待遇低不去等等,甚至选择家中待业也不肯屈就。
2、稳定心理
受家长或成长环境中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尤其是女生、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往往将政府机关、高校等国家事业单位作为最理想的职业选择,认为这些地方安全稳定,不必频繁更换工作。据了解,怀着稳定心理求职的毕业生中,家长越俎代庖的居多。即:不求孩子挣大钱,只希望孩子找到穩定工作。这种倾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3、盲从心理
在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盲从心理是比较普遍的。即指:择业中放弃个体的主观选择,盲目追随大众的择业倾向。如,很多毕业生对于招聘的用人单位还未进行详细了解,便随着其他同学一起去应聘,非常盲从。
4、依赖心理
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独立的决断能力,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心理,在择业中,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戚等社会关系上,不主动出击,而是消极等待。
5、嫉妒心理
嫉妒是人性的弱点,是一种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择业过程中的嫉妒心理表现为:看到别人找到理想的工作,产生怨恨情绪,继而通过诋毁、讽刺、挖苦等行为发泄自己的不满。
6、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内心紧张、心理冲突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择业的焦虑心理表现在:自己能否找到工作,职业理想和现实能否一致等。由此引起心理负担加重,紧张,烦躁,提起就业便忧心忡忡。
7、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这是毕业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毕业生缺乏对自身潜能的了解,过低地估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信心不足,犹豫、退缩、不敢对自己说"我能行",而总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求职受挫后,便可能自暴自弃。
8、自负心理
相对于自卑心理,有些毕业生自恃在某方面具有优势和特长,对自己评价过高,傲气十足。在择业过程中,往往"眼高手底,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因此可能多次丧失就业机会。
9、恐惧心理
择业恐惧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具有择业恐惧的毕业生很多是因为首次择业遇到了较大的挫折,从而产生一种恐惧的情绪体验,随之形成条件反射,一提起择业就会感到恐惧,这种心理会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
10、茫然心理
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不了解,很多毕业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道路感到茫然,在择业问题上,往往随波逐流,草草签约,走到社会上,更是频繁跳槽,难以成就一番事业。
11、急躁心理
有些毕业生在政策规定的期限内还未落实单位,便产生了急躁心理,甚至不考虑自身发展,草率签约,匆匆赴任。最直接的后果是,这部分毕业生的改派率相当高。
12、犹豫心理
犹豫心理尤其在择业初期比较突出。相当多的毕业生即使已经找到接收单位,但仍抱有"日后会有更好的单位"这一侥幸心理,以致于犹豫再三,患得患失,最终错过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二、大学毕业生产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外部的客观原因
1、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上升,外加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几股就业洪流的叠加,客观上造成就业大环境的严峻,激烈的就业竞争势必对毕业生的择业心理造成压力。
2、学校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
近年来,很多高校虽然加大了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力度,但是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上不尽合理,侧重于择业技能技巧的灌输和就业政策的宣讲,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尽完善,对于择业心理、就业观念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指导,整体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了毕业生产生一系列的择业心理问题。
3、社会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
当前就业形势下,社会上的人脉关系因素渗透到大学生就业领域,择业中"托关系找工作"的现象很普遍,"优生优选"不一定能够落到实处,这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4、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些家长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环境好,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的职业,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个性特点及特长,因此与子女思想不统一,或者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矛盾,往往导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二)毕业生个人的主观原因
1、择业观念滞后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但是,传统的"就业包分配"的观念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观念并未完全被家长及毕业生接受,传统的择业观念仍然左右着部分大学生的思维,现实和传统的矛盾导致大学生择业心理出现偏差。
2、自我认知不完整,自我评价不客观
由于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认识不到位,缺乏对自身的客观评价,职业定位出现偏差,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3、择业心理准备不到位,心理承受力差
由于外部就业环境严峻,择业难度加大,就业对大学生产生的压力与日俱增,据我院对在校生的一项心理调查显示,60%左右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最大的压力源自就业。因此,面对就业,很多毕业生的心理准备不足,产生紧张、烦躁、忧虑等心理问题,一旦遭遇择业挫折,便可能一蹶不振。
三、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应对方案
1、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也必须实现从"社会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转变,新形势下,更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择业观,实现从"到经济发达、赚钱最多的地方去"向"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一系列就业观念的转变。因此,必须加强就业指导,使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和环境,树立竞争意识和动态就业的意识,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面对择业。
2、加强系统化、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研究,培养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掌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使择业由被动变为主动,减少择业盲从和茫然的心理。
3、充分利用职业测评系统,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要做到客观真实的了解自我,可以借助科学的职业测评系统,引导学生形成对自身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明确自身的气质特点,能力倾向等,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有清晰明确的定位。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择业心理训练
择业是一种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是对个人能力、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的锻炼和考验,为此,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危机感和挫折意识,提高毕业生抗挫折能力。另外,加强择业心理训练,例如,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增设模拟挫折应聘的环节,让学生体验求职不安、矛盾和尴尬,亲历挫折,以此增强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承受能力,锻造良好的择业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高桥.孙权.《大学生就业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胡婷(1975.10--),女,北京印刷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责任编辑:赵妍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就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以致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影响了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因此,正确分析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心理偏差,建立良好的择业心态,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的关键。
一、大学毕业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功利心理
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只注重经济利益,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忽视对社会的贡献,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此,这些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挑三拣四,基层单位不去,薪酬待遇低不去等等,甚至选择家中待业也不肯屈就。
2、稳定心理
受家长或成长环境中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尤其是女生、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往往将政府机关、高校等国家事业单位作为最理想的职业选择,认为这些地方安全稳定,不必频繁更换工作。据了解,怀着稳定心理求职的毕业生中,家长越俎代庖的居多。即:不求孩子挣大钱,只希望孩子找到穩定工作。这种倾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3、盲从心理
在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盲从心理是比较普遍的。即指:择业中放弃个体的主观选择,盲目追随大众的择业倾向。如,很多毕业生对于招聘的用人单位还未进行详细了解,便随着其他同学一起去应聘,非常盲从。
4、依赖心理
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独立的决断能力,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心理,在择业中,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戚等社会关系上,不主动出击,而是消极等待。
5、嫉妒心理
嫉妒是人性的弱点,是一种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择业过程中的嫉妒心理表现为:看到别人找到理想的工作,产生怨恨情绪,继而通过诋毁、讽刺、挖苦等行为发泄自己的不满。
6、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内心紧张、心理冲突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择业的焦虑心理表现在:自己能否找到工作,职业理想和现实能否一致等。由此引起心理负担加重,紧张,烦躁,提起就业便忧心忡忡。
7、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这是毕业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毕业生缺乏对自身潜能的了解,过低地估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信心不足,犹豫、退缩、不敢对自己说"我能行",而总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求职受挫后,便可能自暴自弃。
8、自负心理
相对于自卑心理,有些毕业生自恃在某方面具有优势和特长,对自己评价过高,傲气十足。在择业过程中,往往"眼高手底,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因此可能多次丧失就业机会。
9、恐惧心理
择业恐惧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具有择业恐惧的毕业生很多是因为首次择业遇到了较大的挫折,从而产生一种恐惧的情绪体验,随之形成条件反射,一提起择业就会感到恐惧,这种心理会严重影响毕业生的择业。
10、茫然心理
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不了解,很多毕业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道路感到茫然,在择业问题上,往往随波逐流,草草签约,走到社会上,更是频繁跳槽,难以成就一番事业。
11、急躁心理
有些毕业生在政策规定的期限内还未落实单位,便产生了急躁心理,甚至不考虑自身发展,草率签约,匆匆赴任。最直接的后果是,这部分毕业生的改派率相当高。
12、犹豫心理
犹豫心理尤其在择业初期比较突出。相当多的毕业生即使已经找到接收单位,但仍抱有"日后会有更好的单位"这一侥幸心理,以致于犹豫再三,患得患失,最终错过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二、大学毕业生产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外部的客观原因
1、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上升,外加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几股就业洪流的叠加,客观上造成就业大环境的严峻,激烈的就业竞争势必对毕业生的择业心理造成压力。
2、学校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
近年来,很多高校虽然加大了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力度,但是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上不尽合理,侧重于择业技能技巧的灌输和就业政策的宣讲,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尽完善,对于择业心理、就业观念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指导,整体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了毕业生产生一系列的择业心理问题。
3、社会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
当前就业形势下,社会上的人脉关系因素渗透到大学生就业领域,择业中"托关系找工作"的现象很普遍,"优生优选"不一定能够落到实处,这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4、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些家长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环境好,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的职业,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个性特点及特长,因此与子女思想不统一,或者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矛盾,往往导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二)毕业生个人的主观原因
1、择业观念滞后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但是,传统的"就业包分配"的观念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观念并未完全被家长及毕业生接受,传统的择业观念仍然左右着部分大学生的思维,现实和传统的矛盾导致大学生择业心理出现偏差。
2、自我认知不完整,自我评价不客观
由于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认识不到位,缺乏对自身的客观评价,职业定位出现偏差,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3、择业心理准备不到位,心理承受力差
由于外部就业环境严峻,择业难度加大,就业对大学生产生的压力与日俱增,据我院对在校生的一项心理调查显示,60%左右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最大的压力源自就业。因此,面对就业,很多毕业生的心理准备不足,产生紧张、烦躁、忧虑等心理问题,一旦遭遇择业挫折,便可能一蹶不振。
三、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应对方案
1、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也必须实现从"社会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转变,新形势下,更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择业观,实现从"到经济发达、赚钱最多的地方去"向"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一系列就业观念的转变。因此,必须加强就业指导,使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和环境,树立竞争意识和动态就业的意识,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面对择业。
2、加强系统化、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研究,培养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掌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使择业由被动变为主动,减少择业盲从和茫然的心理。
3、充分利用职业测评系统,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要做到客观真实的了解自我,可以借助科学的职业测评系统,引导学生形成对自身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明确自身的气质特点,能力倾向等,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有清晰明确的定位。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择业心理训练
择业是一种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是对个人能力、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的锻炼和考验,为此,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危机感和挫折意识,提高毕业生抗挫折能力。另外,加强择业心理训练,例如,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增设模拟挫折应聘的环节,让学生体验求职不安、矛盾和尴尬,亲历挫折,以此增强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承受能力,锻造良好的择业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高桥.孙权.《大学生就业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胡婷(1975.10--),女,北京印刷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责任编辑: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