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应用湿性愈合理论联合压力治疗在下肢静脉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 2019年9月我科共收治的采取湿性愈合理论方法换药后使用压力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258例下肢静脉溃疡均平均住院时间35天。结论:采用湿性愈合理论联合压力治疗下肢静脉溃疡,有效的缩短愈合时间,提高了愈合率,降低了复发率。
自2016年10月- 2019年9月,我科共收治下肢静脉溃疡258例,应用湿性愈合理论联合压力治疗在下肢静脉溃疡,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58例,男146例,女112例,年龄8-79岁,病程1个月-5年,溃疡部位,小腿下1/3 内侧120例,外侧35例,胫前52例,足背49例、足跟2例。溃疡面积:1.2-35cm2,创面:黑期28例,黄期185例,红期45例;创面周围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ABI在0.8-1.2之间(动脉血流充足)。无合并糖尿病、创面癌变、低蛋白血症。
1.2 方法
1.1.1 换药 首诊时评估伤口创面情况及拍照,取分泌物行细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伤口分期,选用不同的敷料和不同的方法换药。黑色期: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减少感染机会,选择水凝胶自溶清创,外用泡沫敷料。黄色期:根据渗液或感染的机会,选择水胶体、银离子敷料。红色期:溃疡贴或水胶体敷料。粉色期:泡沫敷料或透明贴利于上皮爬行。根据伤口渗液情况,决定换药次数。
1.1.2 清洁创面 创面清洁是伤口愈合的关键。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及周围组织,生理盐水能够去除伤口及伤口周围组织的污垢,减少伤口内细菌的数量及毒素的吸收,为伤口的愈合提供清洁的环境,提供伤口治愈速度。
1.1.3 压力治疗 每次换药后使用弹力绷带固定,采用螺旋式缠绕的方法,自下而上进行缠绕,缠绕的松紧度以能1指为宜,以此达到抵消增加的静脉压但又不至于限制动脉血液供应,足踝部的压力25-35mmHg。
2.结果
经过治疗,258例患者进行效果评价,其中治愈202例,显效42例,好转1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3.结论
3.1 湿性愈合理论 湿性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比干性环境快1倍,从而产生湿性愈合理论。在湿性环境下:伤口局部湿润,不会形成结痂;敷料不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粘连;密闭性和半密闭性敷料,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无需频繁更换敷料,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愈合环境,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快[1]。
3.2 下肢静脉性溃疡病因 是静脉机能不全的最终结局。其原因是静脉血液淤积而非静脉曲张本身。静脉滞积导致静脉内压力增高,毛细血管损伤,组织内压力增高、水肿进行性纤维化,小动脉及淋巴管阻塞,以及皮肤氧合作用降低,加之外伤和感染,促进溃疡的形成;同时静脉滞积可使小腿皮肤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红细胞外溢,以致皮下组织内血铁质沉积,刺激皮下组织形成致密的瘢痕组织;其上的皮肤则萎缩,变为薄而脆,失去正常抵抗力,最后形成溃疡。
3.3 压力治疗作用机制 即绷带对下肢施加压力,使足踝部压力高于膝部压力,从而将下肢体液挤回静脉和淋巴系统,促进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淤血、水肿、保证下肢静脉血液的良好、促进伤口愈合、减轻伤口疼痛[2]。
3.4 湿性愈合联合压力治疗的效果
本组258例患者,治疗1-2周后转为红期,渗液明顯减少,创面肉芽生长和上皮爬行好,患者自述疼痛明显减轻,经过1-2月治疗,总有效率大100%,平均治愈时间为35天。
综上所述,湿性愈合联合压力治疗,能有效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上皮化,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同时可以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护士工作量,节省了治疗费用,同时配合压力治疗能够降低静脉压、促进静脉回流、减轻组织水肿。而且缩短治疗时间,节省医务人员资源,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等.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广东: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4.
[2]皱思力,曲乐丰.医用弹力袜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进展[J/CD].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2(4):251-23=53.
自2016年10月- 2019年9月,我科共收治下肢静脉溃疡258例,应用湿性愈合理论联合压力治疗在下肢静脉溃疡,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58例,男146例,女112例,年龄8-79岁,病程1个月-5年,溃疡部位,小腿下1/3 内侧120例,外侧35例,胫前52例,足背49例、足跟2例。溃疡面积:1.2-35cm2,创面:黑期28例,黄期185例,红期45例;创面周围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ABI在0.8-1.2之间(动脉血流充足)。无合并糖尿病、创面癌变、低蛋白血症。
1.2 方法
1.1.1 换药 首诊时评估伤口创面情况及拍照,取分泌物行细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伤口分期,选用不同的敷料和不同的方法换药。黑色期: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减少感染机会,选择水凝胶自溶清创,外用泡沫敷料。黄色期:根据渗液或感染的机会,选择水胶体、银离子敷料。红色期:溃疡贴或水胶体敷料。粉色期:泡沫敷料或透明贴利于上皮爬行。根据伤口渗液情况,决定换药次数。
1.1.2 清洁创面 创面清洁是伤口愈合的关键。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及周围组织,生理盐水能够去除伤口及伤口周围组织的污垢,减少伤口内细菌的数量及毒素的吸收,为伤口的愈合提供清洁的环境,提供伤口治愈速度。
1.1.3 压力治疗 每次换药后使用弹力绷带固定,采用螺旋式缠绕的方法,自下而上进行缠绕,缠绕的松紧度以能1指为宜,以此达到抵消增加的静脉压但又不至于限制动脉血液供应,足踝部的压力25-35mmHg。
2.结果
经过治疗,258例患者进行效果评价,其中治愈202例,显效42例,好转1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3.结论
3.1 湿性愈合理论 湿性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比干性环境快1倍,从而产生湿性愈合理论。在湿性环境下:伤口局部湿润,不会形成结痂;敷料不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粘连;密闭性和半密闭性敷料,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无需频繁更换敷料,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愈合环境,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快[1]。
3.2 下肢静脉性溃疡病因 是静脉机能不全的最终结局。其原因是静脉血液淤积而非静脉曲张本身。静脉滞积导致静脉内压力增高,毛细血管损伤,组织内压力增高、水肿进行性纤维化,小动脉及淋巴管阻塞,以及皮肤氧合作用降低,加之外伤和感染,促进溃疡的形成;同时静脉滞积可使小腿皮肤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红细胞外溢,以致皮下组织内血铁质沉积,刺激皮下组织形成致密的瘢痕组织;其上的皮肤则萎缩,变为薄而脆,失去正常抵抗力,最后形成溃疡。
3.3 压力治疗作用机制 即绷带对下肢施加压力,使足踝部压力高于膝部压力,从而将下肢体液挤回静脉和淋巴系统,促进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淤血、水肿、保证下肢静脉血液的良好、促进伤口愈合、减轻伤口疼痛[2]。
3.4 湿性愈合联合压力治疗的效果
本组258例患者,治疗1-2周后转为红期,渗液明顯减少,创面肉芽生长和上皮爬行好,患者自述疼痛明显减轻,经过1-2月治疗,总有效率大100%,平均治愈时间为35天。
综上所述,湿性愈合联合压力治疗,能有效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上皮化,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同时可以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护士工作量,节省了治疗费用,同时配合压力治疗能够降低静脉压、促进静脉回流、减轻组织水肿。而且缩短治疗时间,节省医务人员资源,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等.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广东: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4.
[2]皱思力,曲乐丰.医用弹力袜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进展[J/CD].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2(4):251-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