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楼梦》在清朝乾隆年间成书,为曹雪芹著书十载精心之作,众所周知它也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中的一部,同时在古典小说当中也排名首位。而《源氏物语》是日本的平安王朝在1001到1008年期间,为日本紫式部这位女文学家所描绘贵族生活长篇物语,较我国的《水浒传》、《三国演义》与欧洲薄伽丘所著长篇小说《十日谈》都要早出300年左右,而较《金瓶梅》却要早出500年左右,而比较《红楼梦》要早700年左右,由于其被世界公认是最早一部完整长篇散文写实性小说,因而也被称作日本文学巅峰之作。两部文学著作都归为东方文化范畴,也都汲取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养分,虽说隶属于不同地方与时代,是由不同作者创作出来的,但是而这相同之处却也是显而易见的,细细品读也可以窥探二者差异的地方,堪称东方园林中两朵娇艳的花朵。
关键词:《源氏物语》;《红楼梦》;比较研究
一、前言
两位生平相似作家,对两个表象相同家庭题材进行选取,利用严肃、朴实写实手法展开叙述,给后世留下两部悲剧型爱情故事。而与此同时,却也对读者谱写出两幅民族不同、阶级特色不同的社会历史与风俗画卷。但虽说两部巨著相似之处众多,如果稍加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它们的表象相同但实质却也有诸多不同的地方。而在《论文学》当中别林斯基认为艺术,从它的内容上看,作为民族历史生活体现。直至目前,也是没有任何作家能处在真空状态纯粹客观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与反映,而不带有一点主观色彩,相反的,他们绝大部分处于民族与阶级圈子内,其所受教养、身世与生活态度等形成思想意识操纵下,接受或是排斥、厌恶或是喜欢其接触事物均会表现在他们的作品当中。所以,处于不同历史时期、民族不同两位作家,虽说其创作由题材至作品艺术均颇为相似,但是他们作品当中还是免不了会刻上不同阶级与民族时代烙印。因而本文接下来就将着重针对两位作家与其著作开展系统深入研究。
二、作者写作背景对比
紫式部所处的古代日本向中国使用外交政策接近于一边倒,经派遣使节长时间积极、大规模对中国文化进行吸收。中国基于华夷秩序意识,通过形而上层面把文化间接或直接输送给日本。而曹雪芹所处的时代,清朝政府由于封建落后,在甲午战争等战役中连连败退,是不得不大批派遣留学生留学日本,向日本先进经验与文化学习的时代。由古代至近代,深究中日文化交流在方向上的转变,形成原因多种多样,而这也正是《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形成的时期。漫长时间日本都是先进文化吸纳者,很少排斥外来文化,所以借助明治维新可以顺利由中国过渡至学习西方国富民强经验,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在十九世纪末,日本切实感受中国文化衰落以后,也了解到学习欧美的重要性,马上投入到了向欧美学习发展历程中。而且欧美黑船与白村江战役,日本极力与对手修好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放下身段向敌国文化积极学习。尤其在鸦片战争以后,日本对身为文化主国的中国感到十分失望,反省盲目向中国文化学习的教训。而另一面一心想走近代化发展捷径的中国也向欧美积极委派留学生,但是效果同日本比起来却并不如人意。中国被天下以自己为中心的思维所束缚,不如日本柔软,同时比日本耗费时间也更长。中国之所以不如日本学习成效,一方面是由于放不下架子,另一方面地理因素也对中国发展构成巨大阻碍,我国属于大陆国家,长时间习惯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从海外获取信息很少,而且也没有危机意识,最终也必然导致其走向了衰败。曹雪芹处于这种时代背景下,其所著的《红楼梦》也堪称见证中国由封建社会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历史书卷。
紫式部有着中层贵族的身份,其父亲很喜欢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学,紫式部在这种家庭长大,对于白居易诗词也颇感兴趣。但其所处时代,正处于藤原道长领导平安王朝贵族的全盛阶段。也就是说平安京上层贵族任意妄为享乐,同时以幕府太政大臣为首的贵族还对朝政进行干预,藤原家族几乎将当时全部高官显职占据,而似乎与其它家族无关。因此,不用说是女子,就算满腹才情男儿,在中下层的贵族中出生,也是不可能有出头之日的。虽然日本当时整体来讲发展还是良好的,日本属于岛国,对海上威胁早就有所防范,如蒙古入侵就是很好的例子。纵观两国文化交流古代与近代史,古代中国在文化方面给日本以很多恩惠,而近代中国还成为日本发展文化反面案例,当今日本现代化以儒家经典环境为根基,还将落后华夷观念作为教训,以西洋学术作为基础,为东西合璧成功者,同时到今天也占据着东亚世界佼佼者的位置。但紫式部的生活背景却是表面上是太平盛世,实则其所处社会却危机四伏,一面家庭受到上层贵族冷漠对待,另外个人命运还比较不幸;家道中落以后,紫式部不得不嫁给较她长二十多岁地方官,同时婚后不长时间便过上了孤独冷漠孀居。可以说将人世酸甜苦辣尽尝遍,直至后来,藤原道长指出她虽为女子但是很有才华,召她进宫當皇后女官,给皇后讲白居易诗作与《日本书纪》。而且虽然晚年紫式部生活略显清淡寡味与孤寂,但是其社会地位与物质生活却比常人要好,所以她生活曲线可以视作按中下上的发展,但是曹雪芹却不是这样,丝绸绫缎和山珍海味不过仅是一瞬之间,而从此以后却走上坎坷与苦难的道路,甚至是“举家食粥酒常赊”,最后因为饥寒交迫与爱子早逝,落得含恨历史的悲惨结局。
三、物之哀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均为现实主义小说,而主人公贾宝玉与光源氏均为男性。这突出体现封建社会将男子作为中心历史特征。但是又和其它该类作品有区别,作者用细腻笔触描绘男主人公身边的女性。作品当中女性占据分量与地位也同样比较突出。不得不承认,作品塑造女性形象也体现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对于女性持何态度。所以,凭借针对两部作品女性形象对比研究,对我们掌握两部巨著真谛有很大帮助,也显示作者对于女性某种倾向与基本态度。而且作者借助作品均明确表述女儿命薄这一观点。通过曹雪芹的描绘,全部清净洁白女儿均是在薄命司的。通过通读《红楼梦》,所有人均逃脱不开宿命,从对贾府四位小姐原应叹息的诠释,以及金钏、晴多与奉氏等,都没能幸免。还有十二支曲与判词中所述种种,并不单单是宿命论,曹雪芹也在用他的笔做出对吃人封建社会抨击与控诉,以及对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的妇女怜悯、同情与深切概括。 同样的,日本当时妇女拥有的权利与地位,甚至要比我国的妇女还要低。不难想象六条院妇女仍处于警幻的统治下,也势必进入到薄命司当中。六条院女儿们并未思考和有过反抗的决心。相对个性最为鲜明的空蝉,畏惧于源氏淫威,也不得不逃避,但大观园中的黛玉、晴雯、司棋与鸳鸯等,则是由心理与行为开始了反抗。无论六条院亦或大观园,都不是这些女子理想的栖身之所。元春甚至也把皇宫比作无法见人之地。但是很可悲,在《源氏物语》中明石妇女与《红楼梦》柳家母女俩,又都将此地视为理想去处。无论是明石道人对皇宫富贵的贪慕虚荣,柳妈也对国公府荣华景象艳羡不已,亦或是明石夫人与柳五儿觉醒与无奈,更可悲的在于明石夫人的麻木,而这也正是末世可悲之处。或者也可以说,女儿命薄也就为两部作品中末世之象征。
四、妻妾制度
封建社会背景下,妻妾都被视作男子附属物品,但是她们彼此间却也有着不同地位,妻子拥有主子地位,而小妾的地位则是女婢。或者像恩格斯所说,妻子地位介于女仆和其生育子女之间,是给男子生产继承财产者工具以及奴隶总管。而小妾地位由赵姨娘对探春索要丧葬银也可以窥知一二,探春冲着李纨朝着生母赵姨与周家各位奶奶说道大嫂子糊涂,指出自己没拉扯别人,也没别家姑娘拉扯自己。探春认为她有主子地位,她的生母赵姨属于奴才身份,她是不可能拉扯的,但是赵姨娘却不识好歹,结果自讨没趣,不但没要到银子,反倒被羞辱,受得窝囊气。自己是小妾的身份,但是又不知道小妾和奴才身份是一样的,将都不配当舅舅的赵国基搬出来,明显是偷不到鸡反失把米的表现。而同《红楼梦》显然有所区别,六条院中女人皆有着妻子地位,换句话讲,我国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婚姻制度为一夫一妻但可配有多名妾侍,日本贵族却为一夫多妻。六条院的女子命运好与坏,全系于其是否可以得到男子宠爱,以及她们子女是否具有较高的地位。源氏四十岁,可让仅有十六岁太上皇的女儿成为众多妻子中并不受宠的一个,而明石夫人又由于女儿当皇妃身份显赫。而且我们由源氏赐姓与夕雾择婚等问题上,也可看到贵族末世背景下,一夫多妻也蕴藏危机。在《红楼梦》中皇妃身份高贵,但是也仅为帝王妾侍,妾想要获取应有尊重,必须要等到妻子死后被扶正,才可以正式享有主子身份,像娇杏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是这种福份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五、《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小说观后世影响
文学发展进程中,在狂欢后往往紧随而来的是落寞,原因是前人已达巅峰,后人可望而不可即,漫长阶段也只能是从来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就像屈原,他的楚辞堪称巅峰之作,对后世构成深远影响,屈原同时也被评为词赋之英杰、雅颂之博徒。而《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同样是这样,作为两个国家古典小说中顶峰之作,两部小说对于后世构成影响同样深远。上文提到紫式部从小受父亲熏陶,非常喜爱白居易诗词,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很多影响,对于中日文化可以说双向吸收,她的《源氏物语》里面,和歌和汉诗相映成辉,中国典故、典籍和日本故事、神话又有着画龙点睛之妙,同时韵散有机融合的形式也把悲剧主题刻画的入木三分,对人物内心进行深入的剖析。而《红楼梦》将宝黛爱情作为主线,借助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形象生动的描绘,通过散文和韵文相互结合形式,让人们阅读时感觉封建社会黑暗仿佛呈现于自己眼前,同时那个时期社会生活也栩栩如生。自从《源氏物语》问世,有很多作者纷纷仿效,比如《狭衣物语》和《夜半惊醒物语》等,尤其镰仓时代更是出现众多的拟古物语。同样的,自《红楼梦》诞生,也有《梦红楼》和《圆梦》等很多续书,以及《泪珠缘》《花月痕》和《青楼梦》等相继问世。《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因为它们独有魅力吸引后世众多作家,对于两部巨著还有红学和源学两门显学出现。进而到了今天,两部巨著早已不再是仅归属于两个国家的财富,同时已成为世界人民共有财富,人们大量汲取创作灵感与经验,把当中蕴藏小说观继续向后世传承,同时予以光大。
六、结语
综上所述,《红楼梦》和《源氏物语》问世对于后世影响堪称巨大。阅读《红楼梦》人也多纷纷为书中的人物感到悲伤、哀婉和叹息。在《红楼梦》当中人物或各有争执,几挥老拳者也并不少,具有众多研究者与追随者,为此久而久之也就形成红学这一学派。很多评论家也都纷纷一展所长,有关《红楼梦》的评论,不论是主题、对作者经历、身世进行追溯,而小至人物和表现手段,各人发表各人的见解,突显风采,由古代到今天持续不变。而《源氏物语》的誕生也同样让日本在平安时期物语创作量大幅增加,描绘内容及风格也均以《源氏物语》作为基础,但是没有任何一部可以和《源氏物语》相媲美。众多美学家也早已将《源氏物语》体现物哀视作日本美学最基本概念中的一种,而《源氏物语》无疑是此概念当中的佼佼者。两部作品到今天还有很多值得人们深入研究的东西,而且其中仍有很多内容具有较大人性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魏丕植.道不自器,与之圆方——《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创作观之比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5-12.
[2]魏丕植.皈依与消隐——《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崇拜神化历程的比较[J].凯里学院学报,2012(05):84-87.
[3]鲍丙琴.平行研究在比较红学中的方法论意义[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6-10.
[4]杨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三类线性时间叙写[J].日本问题研究,2014(05):57-66.
[5]朱熙.《红楼梦》爱情悲剧主题比较研究述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0-13.
关键词:《源氏物语》;《红楼梦》;比较研究
一、前言
两位生平相似作家,对两个表象相同家庭题材进行选取,利用严肃、朴实写实手法展开叙述,给后世留下两部悲剧型爱情故事。而与此同时,却也对读者谱写出两幅民族不同、阶级特色不同的社会历史与风俗画卷。但虽说两部巨著相似之处众多,如果稍加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它们的表象相同但实质却也有诸多不同的地方。而在《论文学》当中别林斯基认为艺术,从它的内容上看,作为民族历史生活体现。直至目前,也是没有任何作家能处在真空状态纯粹客观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与反映,而不带有一点主观色彩,相反的,他们绝大部分处于民族与阶级圈子内,其所受教养、身世与生活态度等形成思想意识操纵下,接受或是排斥、厌恶或是喜欢其接触事物均会表现在他们的作品当中。所以,处于不同历史时期、民族不同两位作家,虽说其创作由题材至作品艺术均颇为相似,但是他们作品当中还是免不了会刻上不同阶级与民族时代烙印。因而本文接下来就将着重针对两位作家与其著作开展系统深入研究。
二、作者写作背景对比
紫式部所处的古代日本向中国使用外交政策接近于一边倒,经派遣使节长时间积极、大规模对中国文化进行吸收。中国基于华夷秩序意识,通过形而上层面把文化间接或直接输送给日本。而曹雪芹所处的时代,清朝政府由于封建落后,在甲午战争等战役中连连败退,是不得不大批派遣留学生留学日本,向日本先进经验与文化学习的时代。由古代至近代,深究中日文化交流在方向上的转变,形成原因多种多样,而这也正是《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形成的时期。漫长时间日本都是先进文化吸纳者,很少排斥外来文化,所以借助明治维新可以顺利由中国过渡至学习西方国富民强经验,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在十九世纪末,日本切实感受中国文化衰落以后,也了解到学习欧美的重要性,马上投入到了向欧美学习发展历程中。而且欧美黑船与白村江战役,日本极力与对手修好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放下身段向敌国文化积极学习。尤其在鸦片战争以后,日本对身为文化主国的中国感到十分失望,反省盲目向中国文化学习的教训。而另一面一心想走近代化发展捷径的中国也向欧美积极委派留学生,但是效果同日本比起来却并不如人意。中国被天下以自己为中心的思维所束缚,不如日本柔软,同时比日本耗费时间也更长。中国之所以不如日本学习成效,一方面是由于放不下架子,另一方面地理因素也对中国发展构成巨大阻碍,我国属于大陆国家,长时间习惯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从海外获取信息很少,而且也没有危机意识,最终也必然导致其走向了衰败。曹雪芹处于这种时代背景下,其所著的《红楼梦》也堪称见证中国由封建社会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历史书卷。
紫式部有着中层贵族的身份,其父亲很喜欢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学,紫式部在这种家庭长大,对于白居易诗词也颇感兴趣。但其所处时代,正处于藤原道长领导平安王朝贵族的全盛阶段。也就是说平安京上层贵族任意妄为享乐,同时以幕府太政大臣为首的贵族还对朝政进行干预,藤原家族几乎将当时全部高官显职占据,而似乎与其它家族无关。因此,不用说是女子,就算满腹才情男儿,在中下层的贵族中出生,也是不可能有出头之日的。虽然日本当时整体来讲发展还是良好的,日本属于岛国,对海上威胁早就有所防范,如蒙古入侵就是很好的例子。纵观两国文化交流古代与近代史,古代中国在文化方面给日本以很多恩惠,而近代中国还成为日本发展文化反面案例,当今日本现代化以儒家经典环境为根基,还将落后华夷观念作为教训,以西洋学术作为基础,为东西合璧成功者,同时到今天也占据着东亚世界佼佼者的位置。但紫式部的生活背景却是表面上是太平盛世,实则其所处社会却危机四伏,一面家庭受到上层贵族冷漠对待,另外个人命运还比较不幸;家道中落以后,紫式部不得不嫁给较她长二十多岁地方官,同时婚后不长时间便过上了孤独冷漠孀居。可以说将人世酸甜苦辣尽尝遍,直至后来,藤原道长指出她虽为女子但是很有才华,召她进宫當皇后女官,给皇后讲白居易诗作与《日本书纪》。而且虽然晚年紫式部生活略显清淡寡味与孤寂,但是其社会地位与物质生活却比常人要好,所以她生活曲线可以视作按中下上的发展,但是曹雪芹却不是这样,丝绸绫缎和山珍海味不过仅是一瞬之间,而从此以后却走上坎坷与苦难的道路,甚至是“举家食粥酒常赊”,最后因为饥寒交迫与爱子早逝,落得含恨历史的悲惨结局。
三、物之哀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均为现实主义小说,而主人公贾宝玉与光源氏均为男性。这突出体现封建社会将男子作为中心历史特征。但是又和其它该类作品有区别,作者用细腻笔触描绘男主人公身边的女性。作品当中女性占据分量与地位也同样比较突出。不得不承认,作品塑造女性形象也体现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对于女性持何态度。所以,凭借针对两部作品女性形象对比研究,对我们掌握两部巨著真谛有很大帮助,也显示作者对于女性某种倾向与基本态度。而且作者借助作品均明确表述女儿命薄这一观点。通过曹雪芹的描绘,全部清净洁白女儿均是在薄命司的。通过通读《红楼梦》,所有人均逃脱不开宿命,从对贾府四位小姐原应叹息的诠释,以及金钏、晴多与奉氏等,都没能幸免。还有十二支曲与判词中所述种种,并不单单是宿命论,曹雪芹也在用他的笔做出对吃人封建社会抨击与控诉,以及对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的妇女怜悯、同情与深切概括。 同样的,日本当时妇女拥有的权利与地位,甚至要比我国的妇女还要低。不难想象六条院妇女仍处于警幻的统治下,也势必进入到薄命司当中。六条院女儿们并未思考和有过反抗的决心。相对个性最为鲜明的空蝉,畏惧于源氏淫威,也不得不逃避,但大观园中的黛玉、晴雯、司棋与鸳鸯等,则是由心理与行为开始了反抗。无论六条院亦或大观园,都不是这些女子理想的栖身之所。元春甚至也把皇宫比作无法见人之地。但是很可悲,在《源氏物语》中明石妇女与《红楼梦》柳家母女俩,又都将此地视为理想去处。无论是明石道人对皇宫富贵的贪慕虚荣,柳妈也对国公府荣华景象艳羡不已,亦或是明石夫人与柳五儿觉醒与无奈,更可悲的在于明石夫人的麻木,而这也正是末世可悲之处。或者也可以说,女儿命薄也就为两部作品中末世之象征。
四、妻妾制度
封建社会背景下,妻妾都被视作男子附属物品,但是她们彼此间却也有着不同地位,妻子拥有主子地位,而小妾的地位则是女婢。或者像恩格斯所说,妻子地位介于女仆和其生育子女之间,是给男子生产继承财产者工具以及奴隶总管。而小妾地位由赵姨娘对探春索要丧葬银也可以窥知一二,探春冲着李纨朝着生母赵姨与周家各位奶奶说道大嫂子糊涂,指出自己没拉扯别人,也没别家姑娘拉扯自己。探春认为她有主子地位,她的生母赵姨属于奴才身份,她是不可能拉扯的,但是赵姨娘却不识好歹,结果自讨没趣,不但没要到银子,反倒被羞辱,受得窝囊气。自己是小妾的身份,但是又不知道小妾和奴才身份是一样的,将都不配当舅舅的赵国基搬出来,明显是偷不到鸡反失把米的表现。而同《红楼梦》显然有所区别,六条院中女人皆有着妻子地位,换句话讲,我国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婚姻制度为一夫一妻但可配有多名妾侍,日本贵族却为一夫多妻。六条院的女子命运好与坏,全系于其是否可以得到男子宠爱,以及她们子女是否具有较高的地位。源氏四十岁,可让仅有十六岁太上皇的女儿成为众多妻子中并不受宠的一个,而明石夫人又由于女儿当皇妃身份显赫。而且我们由源氏赐姓与夕雾择婚等问题上,也可看到贵族末世背景下,一夫多妻也蕴藏危机。在《红楼梦》中皇妃身份高贵,但是也仅为帝王妾侍,妾想要获取应有尊重,必须要等到妻子死后被扶正,才可以正式享有主子身份,像娇杏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是这种福份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五、《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小说观后世影响
文学发展进程中,在狂欢后往往紧随而来的是落寞,原因是前人已达巅峰,后人可望而不可即,漫长阶段也只能是从来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就像屈原,他的楚辞堪称巅峰之作,对后世构成深远影响,屈原同时也被评为词赋之英杰、雅颂之博徒。而《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同样是这样,作为两个国家古典小说中顶峰之作,两部小说对于后世构成影响同样深远。上文提到紫式部从小受父亲熏陶,非常喜爱白居易诗词,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很多影响,对于中日文化可以说双向吸收,她的《源氏物语》里面,和歌和汉诗相映成辉,中国典故、典籍和日本故事、神话又有着画龙点睛之妙,同时韵散有机融合的形式也把悲剧主题刻画的入木三分,对人物内心进行深入的剖析。而《红楼梦》将宝黛爱情作为主线,借助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形象生动的描绘,通过散文和韵文相互结合形式,让人们阅读时感觉封建社会黑暗仿佛呈现于自己眼前,同时那个时期社会生活也栩栩如生。自从《源氏物语》问世,有很多作者纷纷仿效,比如《狭衣物语》和《夜半惊醒物语》等,尤其镰仓时代更是出现众多的拟古物语。同样的,自《红楼梦》诞生,也有《梦红楼》和《圆梦》等很多续书,以及《泪珠缘》《花月痕》和《青楼梦》等相继问世。《红楼梦》和《源氏物语》因为它们独有魅力吸引后世众多作家,对于两部巨著还有红学和源学两门显学出现。进而到了今天,两部巨著早已不再是仅归属于两个国家的财富,同时已成为世界人民共有财富,人们大量汲取创作灵感与经验,把当中蕴藏小说观继续向后世传承,同时予以光大。
六、结语
综上所述,《红楼梦》和《源氏物语》问世对于后世影响堪称巨大。阅读《红楼梦》人也多纷纷为书中的人物感到悲伤、哀婉和叹息。在《红楼梦》当中人物或各有争执,几挥老拳者也并不少,具有众多研究者与追随者,为此久而久之也就形成红学这一学派。很多评论家也都纷纷一展所长,有关《红楼梦》的评论,不论是主题、对作者经历、身世进行追溯,而小至人物和表现手段,各人发表各人的见解,突显风采,由古代到今天持续不变。而《源氏物语》的誕生也同样让日本在平安时期物语创作量大幅增加,描绘内容及风格也均以《源氏物语》作为基础,但是没有任何一部可以和《源氏物语》相媲美。众多美学家也早已将《源氏物语》体现物哀视作日本美学最基本概念中的一种,而《源氏物语》无疑是此概念当中的佼佼者。两部作品到今天还有很多值得人们深入研究的东西,而且其中仍有很多内容具有较大人性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魏丕植.道不自器,与之圆方——《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创作观之比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5-12.
[2]魏丕植.皈依与消隐——《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崇拜神化历程的比较[J].凯里学院学报,2012(05):84-87.
[3]鲍丙琴.平行研究在比较红学中的方法论意义[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6-10.
[4]杨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三类线性时间叙写[J].日本问题研究,2014(05):57-66.
[5]朱熙.《红楼梦》爱情悲剧主题比较研究述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