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激励:孩子你可以更优秀

来源 :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赏识教育
  让赏识教育走进中国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社区。让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掌握赏识教育的方法,学做最杰出的父母和老师、培养最优秀的孩子和学生。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赏识,便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赏识教育正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被确认和推广。但是,也有一些家庭或学校,赏识教育没有被推广成功,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赏识教育,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
  第一,承认学生优秀,告诉他们可以更优秀。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的课改形式下,学会赏识学生,尤其是学会赏识待优生,是实施课改的有效途径。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学校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学校和解放学校。”把学校看圆了,学校就像打足了气的轮胎,一跃千里;把学校看扁了,学校就泄了气,无力跬步。
  第二,尊重每个学生,满足学生被认同的渴望。赏识学生就是尊重所有的学生,只有懂得尊重所有的学生,才能合格地参与文明薪传的教育教学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漂亮的学生人人喜爱,喜欢难看的学生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可对于那些“差生”呢,就未必了。从这个角度讲,笔者认为能够爱那些“差等生”才是真正爱学生。
  第三,创造表现机会,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只要教师善于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一定会还给教师许多惊喜。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学习时间,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由旧知识、旧技能自然过渡到新知识、新方法。在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中,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
  第四,给予宽容理解,用对待优等生的方式对待待优生。在教学过程中,优等生会受到不经意的优待,犯错的时候,教师会选择原谅;而待优生们则很可能会因为同样的错误,让教师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如果每一个教师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抱以宽容和赞赏的态度,那么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第五,坦诚个体差异,激发学生进步的热情。其实,要赏识每一个学生,并不容易。因为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个性品质,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教师和家长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呢?只要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观照学生,值得赏识的东西会扑面而来,如: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淳美的人情。
  总之,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是具体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无论采用什么具体的教育方式,都要记住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将学生的意图弄清楚之后,再决定自己该怎样做。
其他文献
作者:陈之华  出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成就每一个孩子》是陈之华所著的关于芬兰教育的第三部书。陈之华曾经带着孩子在芬兰生活了6年,自己又在芬兰从事教育工作,对芬兰教育有着比较透彻的了解。在这本书中,她将芬兰教育和“台湾”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强调好的教育一定要“以孩子为中心”,要多给孩子赏识与尊重,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学习的乐趣,学校要重视教育过程而非结果,教育要将孩子的权利放在最突出的位置。
期刊
作者:李吉林  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李吉林老师对三十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不仅从她的诸多著作中提炼了精华,而且又增加了大量新的内容。在书中,李吉林将情境教育的理论作了进一步梳理和深化,使其理论构架日臻完善:阐述了“意境说”给予情境教育的理论滋养、情境教育的独特优势及其建构、情境教育的五大原则。首次表达了情境教育含蕴的“兼容”的哲学思想,提出了“着眼发展、着力基础”“主导体现主体”“无意识
期刊
作者:黄俭  出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全书以教育理念为根本指导,以教育规律为基本依据,以教育现实问题的解决为重要的着力点,形成了作者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颇有见地的观点和见解。书中基于教育经验提炼出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改革探索中形成的对教育规律的认识,针对教育实际问题提出的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策略,在理念和实践层次给了孩子向上生长的力量,同时也指导广大教师努力营造适合孩子的课堂。
期刊
江苏省姜堰区张沐中心小学始建于1913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百年来,学校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目前学校在“用汗水和快乐润泽生命,用生动和灵动润泽智慧,用理想和道德润泽心灵”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以“文明、进取、务实、创新”的校风、“爱生、启迪、严谨、奉献”的教风、“乐学、勤勉、广积、善用”的学风为核心,推动形成了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使之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美好价值与情感。在深化
期刊
“浇铸”“浇注”“浇筑”三个词很相近,非常容易混淆。三个词都是由两个动词性词素组成,其组成中都有一个“浇”字。《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中,“浇”字最基本的含义是“水或别的液体落在物体上”或“让水或别的液体落在物体上”。关键在于“浇”后的“铸”“注”“筑”三个字决定了三个词的不同用法。《现汉》对“浇铸”的解释是“把熔化了的金属等倒入模型,铸成物件”;对“浇注”的解释是“把熔化了
期刊
“高山仰止”语出《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六辔如琴。”此诗是周大夫指责周幽王因宠幸褒姒而败国。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应对古人中有高德者进行仰慕,向有高德者学习(“高山仰止”);对有光辉行为的人应以他们的行为为准则,加以实行(“景行行止”)。要领导群臣,使之有礼,像驾驭四匹马一样有节奏地奔跑那样,像赶车人手执六根缰绳进行调适那样,使命令缓急有度地得以贯彻。  由此可知,“高山
期刊
作者:[英]吉尔伯特·蔡尔兹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该书对斯坦纳关于儿童及其成长过程的观点进行了透彻而详尽的描述。书中指出,斯坦纳(华德福)学校的教学实践是怎样牢固地建立在对儿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清楚了解的基础之上。为使儿童成长为优秀的、负责任的成年人,免受有害的影响,必须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程度的相互信任(包括人与社会之间)。书中还讲解了斯坦纳—华德福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各种课程的教学方法。
期刊
作者:[美]瑞克·玻斯纳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位外国作者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孔子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根据自己的心性去发展,如此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之道”。“个性成长、人格发展、学以致用”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关键特征。在书中,作者用大量的事实告诉人们,没有考试的教育也许才是教育的本真所在。
期刊
定义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介于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指由国家
期刊
作者:[美]德布·柯蒂斯、玛吉·卡特  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该书用真实生动的教学活动实录、反思案例和照片,详细地介绍了幼儿园课程和教学应该具备的5个关键实践经验,以及借助这些经验引导幼儿教师对教学进行有效反思;全面反映了最新的有关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帮助教师做好从班级环境和文化的创设,到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再到指导儿童学习的具体过程等具体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