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坝,我梦中的桃花源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今日,我还未曾从这一场梦境中完全清醒过来。
  当我决定前往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采风创作一个月时,我便做好了一切准备。我臆想,我会住在村长或村书记家里,他们会将家中最好的房间腾出来让给我住,他们会把家中最干净、最漂亮的被子拿给我用,他们会热情而妥当地安排好我的一日三餐。
  当我来到月坝,这个被喻为利州区最为偏远落后的小村庄时,我的想像空间瞬间逆转。
  这里正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设计,依托高山湿地、风光宜人的自然条件打造家庭式旅游接待中心,形成人文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相结合的产业发展链,家家户户正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房屋正在进行风貌重塑,有的房屋还在进行主体施工。从白朝乡通往月坝村全长18公里的四级旅游线公路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我迎着热闹的建设风景,穿过吊桥,向小河对面的住所———村书记家走去。
  河面上的吊桥还未褪去新色,河里的流水清澈丰盈。过了吊桥,就是通往村支书家的小路,一条用建筑砖块铺就的红色曲线小路如同匍匐于大地的昌龙,沿着田埂的边沿盘旋而上。小路两边的田地间,翠绿的玉米已冒出了粉嫩的须臾,像极了婴儿头上的发髻。过了玉米地,拾上几级台阶便到了村书记家中。
  走进院子,抬眼一看,眼前的一切颠覆了我记忆中的农村。
  名为“悦来客栈”的一楼一底小洋楼矗立在半山腰上。木质门窗,柔和温暖。爬上二楼,只见六根笔直的原木柱子将深远的长廊连接起来,洁净的地板与夏日的阳光迎面相逢,碰撞出微黄的亮光。客栈时尚典雅的装修风格不但保留了南方农村独特的元素,还融合了北方的华丽与高贵。我拖着颀长的背影进入房间,环视新住所,标准的宾馆套房,雪白的被子,柔软的床垫,电视、网络全配套,洗漱用品一应俱全。这是白朝乡党委政府为月坝村村民打造的第一批家庭式旅游接待示范户,目前正在试运行中。
  这里已有两位长住的客人,一个监理工程师,住了快半年了,一个砖厂老板,住了也有两三个月,我们三个人加上村书记家8口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
  每天早上,小雪就会在楼下大声呼唤:“吃饭了……”
  随后我便听见下楼的踢踏声,孩子们奔跑声,大人们的吆喝声在小院里此起彼伏,交错迭起。记得儿时,母亲也是用这样的呼唤,一次次将在外疯玩的我唤回到她的身边。上中学后,吃饭的呼唤变成了下课的铃声。参加工作后,吃饭的呼唤变成了下班时间。再后来,吃饭便成了一种习惯,以至于我几乎丧失了对食物的渴望和期盼,忘记了获取食物的那份开心和满足。这一声呼唤,唤醒了我最温暖的记忆,唤起了我对食物的欲望与垂涎。
  用完早餐,大家便各忙各的事情。两位老总分别到工地去开始一天的工作,村书记到村办公室去处理村里的大小事务,爷爷奶奶扛着锄头,背上背篓下地去了。书记的妻子和妹妹小雪在家为客人准备中午饭,因为悦来客栈每天中午都会有两到三桌用餐的客人,姐妹俩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三个孩子则拿出课本,背书的背书,写字的写字,互不干扰。而我则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可朗朗的读书声让我不得不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起身将目光移至孩子们身上。读小学二年级的二蛋见我站在他的身边,仰着小脑袋望着我说:“姨,您帮我看着,我把这本唐诗背完。”我拿过书,诧异地看着二蛋,开始报诗歌标题。不一会,二蛋真的将我手中的那本唐诗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说来惭愧,这么多年,我还从未认真地阅读过一本唐诗。那个上午,因为二蛋,我很认真地读完了一本唐诗。
  中午,下地的俩位老人带着满身的泥土、背着满满一背篓青菜瓜果回家了,工程师和老板陆续从工地赶回,书记也匆忙到家,孩子们则收拾好课本,在院里欢跳,大家似乎都在等待小雪的呼唤。当熟悉的呼唤声再次响起,孩子们便飞快地奔向餐厅,我们紧随其后。餐桌上饭菜已经摆好,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饭菜,一边有说有笑地谈论着今天的逸闻趣事,工程进展怎样,孩子们功课可好......和谐温馨,其乐融融。于是,在后来的每一天,小雪的呼唤,便成为我最温暖的等待。即便是我外出采访,小雪也会发一个暖暖的微信“马姐,回来吃饭啵?”
  后来我才陆续知道,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大家庭。
  小雪的父亲在她8岁那年因病离世,母亲改嫁到同样丧偶的谢大哥家。可小雪始终不愿意跟随母亲和妹妹到谢家与谢家人一起生活,便一个人留在老家叔姑家,在叔姑家一待就是两年多。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总以为继父是“狼外婆”,不敢去。那时小雪刚上小学二年级,她们村的小学距离叔姑家很远,要翻越好几座大山,步行几十公里才能到学校,所以只能选择住校。每周五一放学,她便与同村的几个小伙伴一路小跑往家赶,即便是这样,他们还要打着手电,步行一到两个小时的夜路才能顺利到家。到了冬天,小伙伴们不但要翻越雪山,还要克服黑夜带给他们的胆怯和恐惧。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学校的寝室还漏雨。记得每到雨季,她都要在小床上盖一层油布来遮挡从屋顶漏下的雨水,防止漏下的雨水浸透被子。妈妈每次去接她,她都躲着不见,妈妈甚至以为是亲戚们在教唆她,以至于妈妈与叔姑们的关系闹得很不愉快。最后,小雪在叔姑和妈妈的双重压力下来很不情愿地到了谢家,开始新生活。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谢家一家人亲切和善。上学在自家门口,每天放学回家,谢奶奶总会在锅里给她盛下一碗香喷喷的米饭,继父也将她视为己出。继父有两个女儿,大姐已结婚成家,侄儿活泼可爱,二姐是一名小学老师,两个姐姐将她视为自己的亲妹妹。姐夫吴光成是一个多才多艺、木工手艺远近闻名且通晓民俗礼仪的大能人,哪家有红白喜事必定请姐夫前往支人待客。姐夫的真诚和热情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与赞许。现在,姐夫是月坝村的支部书记,每天为村里的大小事情奔忙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但深深地融入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还迷恋上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这里的老百姓都信奉后羿为父嫦娥为母。他们坚信,父母在天上看着、护佑着他们。他们勤劳、珍爱土地,所以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稻谷的芬芳。他们爱护每一棵花草树木,所以这里的每一座山都被森林覆盖。他们视水为生命,所以这里的每一滴水都清澄透明,纤尘不染。每年的农历8月15日,月坝的老百姓都会穿上古老的服饰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感念天上的父母。
  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陶渊明用文学绘制了一幅美妙的人间仙境,梦想的天堂,让人为之神往。而我正乐享其中,“芳草鲜美,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高山湿地,森林美景,无一不让人心旷神怡。小桥流水,薄雾弥漫,恍若仙境。车来人往,络绎不绝。住在伸手就可以觸摸到森林的房间,呼吸着润泽新鲜的空气,每天听蝉鸣鸟唱,看花鸟鱼虫。田间小道,满眼翠绿。飘香的稻谷,淳朴的民风,无一不让我迷恋不舍……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梦不要醒来。在这里,抛却凡尘往事,静下心来,背一本唐诗,续一段文字……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一  在西行去青海湖的途中,要经过很多风景区,塔尔寺、日月山都很著名。我们到达日月山的时候是上午10时,阳光有些灼热,但高原的风也有些硬。附近的宾馆饭店里还生着炉火,一是用来烧开水,二是用来晚上御寒。可见高原是一天有四季了: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  风景优美的日月山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是湟源、共和两县的交界处,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
期刊
春花秋月称作赏,夏云冬雪叫做观。  赏与观还是有区别的,赏显得有些局促,而观就开阔多了。观有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的感觉。观雪对我来讲兴趣极大,可能与写书法有关,下雪时总能写出感觉不错的作品。  前年冬天北京一百多天无降水记录,去年亦如此,冬天没有冬天的感觉,燥冽的冬日灰朴朴的,在这样的冬日里,缺少滋润的城市总显得那么清瘦。在北方观冬雪,有一种优越感,时时回忆雪中的一些情趣,雪不仅有情思,还有回味,它能
期刊
自儿时就养成的任性是在责任制前一年腊月二十五这天开始得到转变的。  这年队里烧了几窑瓦,又卖了一批树木,经过预算,除了个别几户还欠队里的钱,大部分人家都分到钱了。我们家也是第一年从欠钱户成了进钱户。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当父亲揣着一百一十元的巨款回家时,我和姐妹真是喜出望外。父亲并没有像我和姐妹一样兴奋异常,他把钱递给母亲时叹口气说,钱是分了,这点钱连水都搅不浑,能做什么呢?你看着办吧!母亲接过钱,开
期刊
一  一株嫩草,那是春的眼,已在古村的马头墙上睁开。它经受住了一场场风雨雷电的恐吓,终于看到了一弧七彩流溢的美丽彩虹悬挂在蔚蓝的天空上。  一只白色的仙鹤,从逶迤连绵的远山升起,从沧桑历史的云烟中升起;穿越了千年的岁月沧桑,寻觅到了一個个明媚典雅的春天,终于降落到一座被岁月浸染的古村的马头墙上。它嗷叫,又飞翔,飞翔在风雨迷蒙的天空,那是一个黑白交替的时空。  一棵狗尾巴草,探出它那调皮的头颅,在古
期刊
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  原载《当代》微信公众平台(2018年12月16日)  阿来《一团美玉似的敦煌》  原载《青年作家》2018年第1期  王族《边疆食单》  原载《星火》2018年第5期  王诚林《幽幽漓江》  原载2018年12月28日《南宁日报》  祁建青《青稞灿烂的黄金盆地》  原载《青海日报》  李光泽《赁窑记》  原载《西部散文选刊》2018年第6期  梅雨墨《爱的寂寞与荒凉》 
期刊
夏天,凌晨四点天就蒙蒙亮了。四点半左右,院里的燕子,麻雀就睡醒了,柿子树上有了鸟鸣,等到喜鹊来的时候,树叶都亮了。小狗贴着卧室的窗外睡,一直打着呼噜。  “小狗”长的小,年龄不小了。2008年出生一个月就送来我喂养。取名“可可”,可爱之意。  不规则的黑白花,来自生命的延续。小嘴巴是“地包天”,和鼻子一样的纯黑色。听说吃猪肝小狗不流眼屎。于是猪肝是隔三差五必备的狗粮。眼球黑而透彻,只有在斜视的时候
期刊
“心里有一个你,不知如何说起;  梦里有一个你,我的心又起涟漪……”  每每听到这首邓丽君唱的歌,整个人就沉浸在其中。久久地、久久地不能自己。凄迷、忧伤、哀婉、思念等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有一份感情,止于唇间,掩于岁月;有一抹情愫,只关山水,无关风月;有一种沉香,不问繁华,只问初心。  你是我的一杯芽色的清茶,茶韵氤氲,温婉如玉。素心如雪,滋润了流年蒹葭的思念与情
期刊
说起老家桃源的传统文化,有三样东西在记忆中特别深刻,那就是看龙灯、观狮舞、听渔鼓。  近年来龙灯和狮舞还偶尔可见,渔鼓却几乎绝迹。大年初三早上,正准备出门拜年,远远看见一老人怀抱渔鼓筒远远走来,给我莫大惊喜,赶快招呼家人来看。  结果大失所望,老人怀中渔鼓为一高强度塑料筒,底部蒙皮也是塑料,左手所持单钹残缺一块,右手拿一根木筷,敲击、拍打声音干涩刺耳,说唱全为求财讨好之语,几不成调。心中哑然失笑,
期刊
我家的衣柜里,有一件棉袄,军绿色的,它是父亲的棉袄。  它显得很破旧,款式很落伍,没有人再穿着它,但它始终被我们很好地保存着。它被套在柔软的塑料袋里,垂挂在衣柜的架子上。仿佛是一件传家宝,我们几经搬家,丢掉了很多难以割舍的物件,但唯独这件破旧的军绿色棉袄,始终稳如泰山——它在我们家人心里的分量,真的有如泰山一般的分量和地位。  这件棉袄跨越两个世纪,存在已经有60多年。它的出身来历非同一般。上个世
期刊
行走陌上,看到田野里的菊花开了,盈满双眼。秋风里,朵朵菊花热烈地绽放着,随着秋风翻起阵阵菊浪,散发着浅浅淡淡的香息,宜人的芬芳。  徜徉其中,细细端详那盛开的菊,素白的朵,淡黄的蕊,细碎的花瓣莹润饱满,温婉清隽,不惊不艳,每一片花瓣上都凝结着一层淡淡的从容,纯粹且高雅,有一种自在又超凡脱俗的妩媚。虽然少了绿叶的衬托,却依然在有些凉意的秋风中傲然挺立,随风而舞,氤氲着怡人的清香,让人感到别样的温暖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