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说起海淘,只有一小撮人凑在论坛上研究转运攻略,这种行为本身更像是一种证明——你的英语和受教育程度在鄙视链上游,而现在,每个人的快递包裹都少不了几件洋货,小到南美虾仁大到日本马桶盖。并非是海淘拉动了大家学外语的积极性,而是随着互联网发展,洋货变得唾手可得。如今,无论生活是不是在他处,生活必需品一定是在他处。
1.0:海淘 转运
林蓓(化名)是一名资深“海淘客”,从2004年开始就加入了这个圈子。那个时候大部分海外购物网站都没有直邮中国的服务,海淘需要通过转运公司邮寄商品,在很多生活论坛上,一些“达人”会晒出自己的攻略,教别人如何挑选转运公司。
“最开始我是在篱笆网上看到别人晒出海淘经历,我觉得很有趣,很多东西确实是国内买不到的,价格也不贵,所以就想自己干嘛不试试呢?”林蓓按照前辈的攻略,在美国一家购物网站上注册了一个账户,再选了一家口碑不错的转运公司,填好个人信息,然后就踏上海淘之旅。她选购的所有商品结算好之后,填上转运公司给出的送货地址,货物就会由转运公司寄到国内。转运公司会根据包裹的重量和体积,收取10%-15%的手续费。
有一些网站提供直邮中国的服务,但“国际邮费贵得没法看”。而像第五大道之类的美国购物网站,只能用境外信用卡,不支持国内双币卡,林蓓自己特地到香港办了一张,但大部分人不会有她这样的耐心。所以转运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受欢迎。
经过比价,林蓓发现即便加上转运费用,海淘的商品还是比国内卖的同款便宜不少。每次收到包裹拆开的瞬间,她都会觉得很兴奋,就像拆开圣诞礼物一样。最初她只是在drugstore等网站订购保健品以及洗发水之类的生活用品,这些标准化的产品不容易出错,试水成功后,慢慢她开始海淘时装等个性化商品。
但一开始的新鲜劲过了以后,林蓓越来越体会到海淘的不便之处了,从下订单到收货,往往要花上两个月的时间。“有时海淘一件衣服,买的时候是夏天,拿到手已经是秋天了,衣服过季了就没办法穿了。”
而且欧美服装尺寸和国内不同,她每次都要认真细致地研究一遍当地的尺寸,找出对应自己的尺码,即便这样也常常会失误,拿到手的衣服不是腰肥了就是肩膀窄了,只能往裁缝店送。
而挑选转运公司本身也是一件麻烦事,林蓓先后换过几家转运公司。“前两家公司客户端做得不好,我经常查不到自己的货到哪里了,因为它们的物流信息更新很慢,很长时间停留在一个状态上,客服经常不在线,沟通很不方便,所以让人不太放心。”也有的转运公司会坐地起价,每次一有海关政策方面风吹草动,就会提高手续费。
海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在走私灰色地带,消费者或代购公司鲜少主动报关缴税。转运公司一般会提前申明,如果你的包裹被海关抽查到要缴税,你可以选择放弃包裹,或是补缴关税,转运公司的手续费一般不包含关税部分,所以不会替你代缴。
“会不会被‘税’完全看人品。”林蓓的包裹也被“税”过一次。当时她从梅西百货官网订了一条裙子,价格在1000美元左右,海关抽查到要补缴30%的关税。“我算了一下,这样就和国内买价格差不多了,而且我也懒得去外高桥跑一趟办这个事,所以就和网站打电话退货了。”她发现同一个转运公司的快递,有时会走上海口岸,有时走深圳口岸,“好像是打一枪换个地方”。
2.0:代购
十年前,像林蓓这样直接在海外网站购物,找转运公司邮寄的“海淘族”是少数,很多人受制于英语水平,或是怕麻烦,都不愿意通过如此曲折的方式买东西,但他们仍有买进口货的强烈消费需求,于是催生了庞大的代购群体。国外留学生和空姐撑起了这个职业。
徐林(化名)从2002年就到澳大利亚留学,从初中念到研究生毕业,并在当地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她学生时代,身边就有不少华人同学在做代购生意,但她踏入这个行当很晚。
“代购刚开始那几年,别的同学往国内寄几罐奶粉,赚到的钱比我在麦当劳打八小时工还多。”虽然徐林很早就知道代购利润丰厚,但她寒暑假和平时课余时间更愿意花在一些能跟人交流的工作上,因为对当地社会了解越多,就越容易在那里“扎根”。
徐林真正踏进代购圈,最初是为了给国内的表姐和外甥女采购母婴用品。为了选到合适的奶粉,她跑遍了当地的药店、超市和商场,认真比对各款奶粉的特点和价格,研究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什么样体质的宝寶。
在调查过程中,她发现国内外存在不小的信息差。“比如这几年澳大利亚版爱他美奶粉价格被炒得很高,以前没有那么贵,是被中国人炒起来的,经常还会断货。其实澳大利亚家庭大多会选几个本地品牌的奶粉,我觉得性价比更高。”一罐成人奶粉的价格是5澳元,而婴儿配方奶粉被炒到25澳元,中国人的强烈需求可见一斑。当然,比起国内商场动辄三四百的价格,澳大利亚代购即使算上邮费还是便宜不少。
经过几次实践,她挑选到了靠谱的物流公司,也掌握了超市打折的频率,这些经验令她不知不觉具备了一个专业代购的资质。于是她渐渐也为其他熟人代购澳大利亚产品,随着圈子扩大,一些间接的朋友也会来找她,她开始收取一定的代购费。
在“澳代圈”里,最热门的是母婴用品和保健品,比如奶粉、米粉、蔓越莓胶囊、鱼肝油、麦卢卡蜂蜜等都是热销款。徐林观察到一个现象,以前很多人都是有了孩子才开始找人代购洋货,目标很明确,主要就是奶粉。现在代购人群越来越多元化,代购货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比如钙片、鱼肝油等老年人需要的营养品就很热门。
而且她发现中国人对洋货也越来越了解,“大家根本不需要我给他们宣传保健品的功效,他们有很多渠道去了解,一般只问我买不买得到,再让我帮他们算一下重量,保障物流成本最小化就行了。”
1.0:海淘 转运
林蓓(化名)是一名资深“海淘客”,从2004年开始就加入了这个圈子。那个时候大部分海外购物网站都没有直邮中国的服务,海淘需要通过转运公司邮寄商品,在很多生活论坛上,一些“达人”会晒出自己的攻略,教别人如何挑选转运公司。
“最开始我是在篱笆网上看到别人晒出海淘经历,我觉得很有趣,很多东西确实是国内买不到的,价格也不贵,所以就想自己干嘛不试试呢?”林蓓按照前辈的攻略,在美国一家购物网站上注册了一个账户,再选了一家口碑不错的转运公司,填好个人信息,然后就踏上海淘之旅。她选购的所有商品结算好之后,填上转运公司给出的送货地址,货物就会由转运公司寄到国内。转运公司会根据包裹的重量和体积,收取10%-15%的手续费。
有一些网站提供直邮中国的服务,但“国际邮费贵得没法看”。而像第五大道之类的美国购物网站,只能用境外信用卡,不支持国内双币卡,林蓓自己特地到香港办了一张,但大部分人不会有她这样的耐心。所以转运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受欢迎。
经过比价,林蓓发现即便加上转运费用,海淘的商品还是比国内卖的同款便宜不少。每次收到包裹拆开的瞬间,她都会觉得很兴奋,就像拆开圣诞礼物一样。最初她只是在drugstore等网站订购保健品以及洗发水之类的生活用品,这些标准化的产品不容易出错,试水成功后,慢慢她开始海淘时装等个性化商品。

但一开始的新鲜劲过了以后,林蓓越来越体会到海淘的不便之处了,从下订单到收货,往往要花上两个月的时间。“有时海淘一件衣服,买的时候是夏天,拿到手已经是秋天了,衣服过季了就没办法穿了。”
而且欧美服装尺寸和国内不同,她每次都要认真细致地研究一遍当地的尺寸,找出对应自己的尺码,即便这样也常常会失误,拿到手的衣服不是腰肥了就是肩膀窄了,只能往裁缝店送。
而挑选转运公司本身也是一件麻烦事,林蓓先后换过几家转运公司。“前两家公司客户端做得不好,我经常查不到自己的货到哪里了,因为它们的物流信息更新很慢,很长时间停留在一个状态上,客服经常不在线,沟通很不方便,所以让人不太放心。”也有的转运公司会坐地起价,每次一有海关政策方面风吹草动,就会提高手续费。
海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在走私灰色地带,消费者或代购公司鲜少主动报关缴税。转运公司一般会提前申明,如果你的包裹被海关抽查到要缴税,你可以选择放弃包裹,或是补缴关税,转运公司的手续费一般不包含关税部分,所以不会替你代缴。
“会不会被‘税’完全看人品。”林蓓的包裹也被“税”过一次。当时她从梅西百货官网订了一条裙子,价格在1000美元左右,海关抽查到要补缴30%的关税。“我算了一下,这样就和国内买价格差不多了,而且我也懒得去外高桥跑一趟办这个事,所以就和网站打电话退货了。”她发现同一个转运公司的快递,有时会走上海口岸,有时走深圳口岸,“好像是打一枪换个地方”。
2.0:代购
十年前,像林蓓这样直接在海外网站购物,找转运公司邮寄的“海淘族”是少数,很多人受制于英语水平,或是怕麻烦,都不愿意通过如此曲折的方式买东西,但他们仍有买进口货的强烈消费需求,于是催生了庞大的代购群体。国外留学生和空姐撑起了这个职业。
徐林(化名)从2002年就到澳大利亚留学,从初中念到研究生毕业,并在当地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她学生时代,身边就有不少华人同学在做代购生意,但她踏入这个行当很晚。
“代购刚开始那几年,别的同学往国内寄几罐奶粉,赚到的钱比我在麦当劳打八小时工还多。”虽然徐林很早就知道代购利润丰厚,但她寒暑假和平时课余时间更愿意花在一些能跟人交流的工作上,因为对当地社会了解越多,就越容易在那里“扎根”。
徐林真正踏进代购圈,最初是为了给国内的表姐和外甥女采购母婴用品。为了选到合适的奶粉,她跑遍了当地的药店、超市和商场,认真比对各款奶粉的特点和价格,研究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什么样体质的宝寶。
在调查过程中,她发现国内外存在不小的信息差。“比如这几年澳大利亚版爱他美奶粉价格被炒得很高,以前没有那么贵,是被中国人炒起来的,经常还会断货。其实澳大利亚家庭大多会选几个本地品牌的奶粉,我觉得性价比更高。”一罐成人奶粉的价格是5澳元,而婴儿配方奶粉被炒到25澳元,中国人的强烈需求可见一斑。当然,比起国内商场动辄三四百的价格,澳大利亚代购即使算上邮费还是便宜不少。
经过几次实践,她挑选到了靠谱的物流公司,也掌握了超市打折的频率,这些经验令她不知不觉具备了一个专业代购的资质。于是她渐渐也为其他熟人代购澳大利亚产品,随着圈子扩大,一些间接的朋友也会来找她,她开始收取一定的代购费。
在“澳代圈”里,最热门的是母婴用品和保健品,比如奶粉、米粉、蔓越莓胶囊、鱼肝油、麦卢卡蜂蜜等都是热销款。徐林观察到一个现象,以前很多人都是有了孩子才开始找人代购洋货,目标很明确,主要就是奶粉。现在代购人群越来越多元化,代购货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比如钙片、鱼肝油等老年人需要的营养品就很热门。
而且她发现中国人对洋货也越来越了解,“大家根本不需要我给他们宣传保健品的功效,他们有很多渠道去了解,一般只问我买不买得到,再让我帮他们算一下重量,保障物流成本最小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