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机械制造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课程特点、分析和精选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
《机械制造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机电、数控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综合了制造技术、加工工艺和机床加工等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包括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金属切削加工等内容。内容丰富、知识面宽,是实践性很强的机械类专业学科。可以说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一门课。因此,如何在《机械制造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任课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人结合近年来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认为提高《机械制造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古人就强调要“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当学生对某门课程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去学习、去思考,乃至于去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因此,兴趣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第一环节,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这门专业课,一定要在开始上课尤其要注重上好第一堂课时,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要结合实际,贴近生产和生活的实例来讲授课程的相关知识。这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例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使学生既想学,又能学。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采用了生活中的实例,有了一定的感官认识,但还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生产实践中的综合状况。例如铸造锻压及车削加工等说的再多学生也不是很理解,因此,我们要抓住学生到车间生产现场好奇心较重的心理,适时组织学生到实习车间和生产企业中去实地观察,进行现场教学。如车床加工,可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内容认清车床的结构及组成,指出机器的三大组成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工作部分,现场演示车削加工全过程。让学生自己按照要求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现场教学既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2.教学手段多样化
(1)利用教具、模型、挂图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教具、模型等实物能够把理论生动、直观的展现出来,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可以使他们掌握知识点。例如,在讲解车削加工时,充分利用本校师资培训的车工作品如阶梯轴、螺纹、切槽等,再配以挂图讲解,感受非常直观,很容易让学生明白整个加工过程,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工具演示相关的内容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投影、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理论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课程的内容做成课件,边讲解,边演示;也可以通过网上下载的一些视频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例如砂型铸造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它的工艺过程。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再好的学习兴趣,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就要进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与内容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备课应包括教学内容的备课和教学方法的备课。
1.课程内容的改革
机械制造基础包含内容比较丰富、知识点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组织非常重要。备课时可以把整个课程划分为若干课题,在每个课题中始终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讲解。例如,在讲授车削加工时以车削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为主线,介绍车床的组成及刀具的选择。每个课题中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能力要求,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理解哪些知识点?熟悉哪些知识点?等等……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学生,教学中要改变以往课堂上教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要改“灌输式”为“启发式”。要真正做到启发式教学,就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我的课堂上,一般都是“赞美多、批评少,认真之外多鼓励!”。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抓住每一个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或成功,努力让学生有一个好心情,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困难。并注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大力表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同学,鼓励独立思维、独特思维。
(2)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机械制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我多处查阅资料,运用典型轴类零件的制造程序,要求大家自己用纸壳等材料做成阶梯轴的形状,然后针对自己的模型,结合课件中的动画模拟,以及现场的加工录像,来制订相应的加工工艺路线。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具和设计工艺路线,让学生既理解了整个的设计程序,又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时刻以这些方面为教研重点,不断创新和改进,使得该门课程的总体教学效果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在学完之后,都从不同方面都学到了机械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参考文献
[1]徐锋,左敦稳.关于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7,7.
[2]司乃钧.机械加工工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3]李世维.机械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冯清先.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M].谊文出版社.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
《机械制造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机电、数控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综合了制造技术、加工工艺和机床加工等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包括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金属切削加工等内容。内容丰富、知识面宽,是实践性很强的机械类专业学科。可以说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一门课。因此,如何在《机械制造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任课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人结合近年来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认为提高《机械制造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古人就强调要“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当学生对某门课程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去学习、去思考,乃至于去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因此,兴趣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第一环节,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这门专业课,一定要在开始上课尤其要注重上好第一堂课时,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要结合实际,贴近生产和生活的实例来讲授课程的相关知识。这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例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使学生既想学,又能学。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采用了生活中的实例,有了一定的感官认识,但还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生产实践中的综合状况。例如铸造锻压及车削加工等说的再多学生也不是很理解,因此,我们要抓住学生到车间生产现场好奇心较重的心理,适时组织学生到实习车间和生产企业中去实地观察,进行现场教学。如车床加工,可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内容认清车床的结构及组成,指出机器的三大组成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工作部分,现场演示车削加工全过程。让学生自己按照要求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现场教学既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2.教学手段多样化
(1)利用教具、模型、挂图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教具、模型等实物能够把理论生动、直观的展现出来,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可以使他们掌握知识点。例如,在讲解车削加工时,充分利用本校师资培训的车工作品如阶梯轴、螺纹、切槽等,再配以挂图讲解,感受非常直观,很容易让学生明白整个加工过程,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工具演示相关的内容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投影、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理论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课程的内容做成课件,边讲解,边演示;也可以通过网上下载的一些视频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例如砂型铸造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它的工艺过程。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再好的学习兴趣,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就要进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与内容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备课应包括教学内容的备课和教学方法的备课。
1.课程内容的改革
机械制造基础包含内容比较丰富、知识点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组织非常重要。备课时可以把整个课程划分为若干课题,在每个课题中始终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讲解。例如,在讲授车削加工时以车削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为主线,介绍车床的组成及刀具的选择。每个课题中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能力要求,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理解哪些知识点?熟悉哪些知识点?等等……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通过教师的语言启发学生,教学中要改变以往课堂上教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要改“灌输式”为“启发式”。要真正做到启发式教学,就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我的课堂上,一般都是“赞美多、批评少,认真之外多鼓励!”。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抓住每一个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或成功,努力让学生有一个好心情,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困难。并注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大力表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同学,鼓励独立思维、独特思维。
(2)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机械制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我多处查阅资料,运用典型轴类零件的制造程序,要求大家自己用纸壳等材料做成阶梯轴的形状,然后针对自己的模型,结合课件中的动画模拟,以及现场的加工录像,来制订相应的加工工艺路线。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具和设计工艺路线,让学生既理解了整个的设计程序,又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时刻以这些方面为教研重点,不断创新和改进,使得该门课程的总体教学效果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在学完之后,都从不同方面都学到了机械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参考文献
[1]徐锋,左敦稳.关于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7,7.
[2]司乃钧.机械加工工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3]李世维.机械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冯清先.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M].谊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