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不容乐观,作为应对老龄化的“时间银行”模式正在被积极的探索与建设中。而建设过程中的时间存储问题日益凸显,笔者将其嵌入时间币的概念之中,在分析其逻辑内涵的基础上,对时间币运用过程中的部分实际问题展开了探究,以期为“时间银行”模式的推广排除一点障碍。
关键词:时间银行;时间币
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严重,按养老场所划分,当前主要的养老模式包括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但中國家庭规模逐步小型化削弱了传统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也不容乐观。首先供给少于需求,其次“未富先老”的现状下老年人也未必负担得起。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向了社区养老。一方面,社区养老能减少居家养老给子女造成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不使用额外的床位以及专门的护理人员,社区养老也能减少社会成本。创自于民间的互助养老是应对老龄化的自发性策略。而时间银行作为互助养老的一种形式,它更好的整合资源,助力社区养老。
“时间银行”的概念传自西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人将服务时间存储进“银行”(一般社区工作人员记录,而非真正的银行),等到需要别人服务时,从“时间银行”里将时间取出。传入我国后,“时间银行”的概念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参与主体一般为老年人,依托社区展开,以此应对老龄化问题。
“时间银行”有其理论依据,根据社会资本理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依赖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个体目标,力图达成集体目标。社区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关系,生活其中的老年人也有社会资源,通过服务他人将资源存放,需者自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得到了帮助,付出帮助的老年人实现了个体价值,社区实现了互助养老,整个社会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提升。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的交往是价值互相让渡的过程 。只不过这种价值的体现形式在“时间银行”模式下,以 “时间币”的形式存在。
时间币是币吗?时间币是时间价值的载体,其可以“购买”的也只能是时间。传统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产生于商品经济,依赖于国家信誉。而时间币是为了适应社区服务而产生的概念,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
一、时间币的时间价值补偿问题
货币的时间价值用利率补偿,其存在通胀通缩的问题。那么时间币呢?
如果时间币的时间价值也可以用时间概念上的利率来补偿,那么多出来的服务时间该如何拼凑?货币流量不足央行可以增加货币供给。但多余的时间币如果也可以脱离服务时间,则“时间银行”体系立刻土崩瓦解。所以时间币不建议采取利率补偿机制,虽然这对于较早参与服务的人没有激励作用。
二、时间币的计量问题
时间币该如何计量?由于服务种类、服务强度的不同,如果打扫卫生服务与医疗救助服务按同一标准记录的话,根据金融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概念,长此以往,个体则更倾向于供给打扫卫生这样简单的服务,整个体系中对于高难度的服务项目的供给就会减少,不利于“时间银行”体系中服务时间的循环,虽然简单服务项目的供给大幅增加,但存在技术难度的服务项目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最理想的状态是首先将服务分类,通过市场调查,依据服务接受对象获得该服务的满足程度、该服务标准市场价格等进行评级,级数越高,实际可以换取的时间更多。例如打扫卫生服务被评为一级,则一小时服务可以换取一小时时间币,而医疗救助服务被评为三级,则一小时服务可以换取三小时时间币。虽然根据社会伦理价值取向,一般认为服务他人的项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的服务志愿都值得我们尊重,但在“时间银行”体系建设初期,服务评级有利于促进服务多样化以及提高个体参与度。
三、时间币的跨区存取问题
当前正在建设的“时间银行”往往是以社区为依托,在社区内形成闭环。如果个体搬居,则会存在时间币的跨区存取问题,一般搬居则意味着丢失时间币,这极大地打击了个体继续服务的意愿,也不利于整个“时间银行”体系的建设。这主要是由于,“时间银行”还是个新生事物,目前也只是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各区都在探索自己的特色“时间银行”模式,部分社区开设的“时间银行”甚至没有时间币的概念。笔者认为,在实行时间币通存通兑一体化建设之前,要先统一各社区“时间银行”时间币的计量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将市区中所有开展“时间银行”项目的社区串联,打造“时间银行”跨社区存取项目,并逐步扩大到市、省乃至全国。
四、时间币的存储机构
目前服务时间往往由社区以人工形式记载,存在着记录错误甚至遗失的可能性,这种低效率、高成本的形式不利于“时间银行”模式的长期开展及深入发展,对于上述的通存通兑服务的开展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笔者认为社区“时间银行”项目可以和市区的银行展开合作,推出时间币储蓄卡,甚至于开发时间币自助存取一体机,这将会极大地便利服务项目的开展。依银行之便,将时间币储蓄与个人信用挂钩,也有助于降低“时间银行”模式下的安全隐患问题,发生问题的服务可以直接在账户上查到记录,对于不负责任甚至对服务对象造成损害的个体在经济环境中的信誉直接受到损害,也有助于相关部门取证。在此过程中银行可以通过时间币存储项目的开展,拉动部分潜在货币存储客户,同时提升其社会声誉。
时间币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阻碍其发展的一些问题提出初步的看法,并期望能通过实践加以检验,这对于“时间银行”模式的开展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课题都是有益的。
注:
[1]赵思凡.“时间银行”引入互助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7.
作者简介:
王青霞(1997-),女, 江苏,泰州,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在读。
关键词:时间银行;时间币
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严重,按养老场所划分,当前主要的养老模式包括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但中國家庭规模逐步小型化削弱了传统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也不容乐观。首先供给少于需求,其次“未富先老”的现状下老年人也未必负担得起。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向了社区养老。一方面,社区养老能减少居家养老给子女造成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不使用额外的床位以及专门的护理人员,社区养老也能减少社会成本。创自于民间的互助养老是应对老龄化的自发性策略。而时间银行作为互助养老的一种形式,它更好的整合资源,助力社区养老。
“时间银行”的概念传自西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人将服务时间存储进“银行”(一般社区工作人员记录,而非真正的银行),等到需要别人服务时,从“时间银行”里将时间取出。传入我国后,“时间银行”的概念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参与主体一般为老年人,依托社区展开,以此应对老龄化问题。
“时间银行”有其理论依据,根据社会资本理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依赖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个体目标,力图达成集体目标。社区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关系,生活其中的老年人也有社会资源,通过服务他人将资源存放,需者自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得到了帮助,付出帮助的老年人实现了个体价值,社区实现了互助养老,整个社会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提升。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的交往是价值互相让渡的过程 。只不过这种价值的体现形式在“时间银行”模式下,以 “时间币”的形式存在。
时间币是币吗?时间币是时间价值的载体,其可以“购买”的也只能是时间。传统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产生于商品经济,依赖于国家信誉。而时间币是为了适应社区服务而产生的概念,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
一、时间币的时间价值补偿问题
货币的时间价值用利率补偿,其存在通胀通缩的问题。那么时间币呢?
如果时间币的时间价值也可以用时间概念上的利率来补偿,那么多出来的服务时间该如何拼凑?货币流量不足央行可以增加货币供给。但多余的时间币如果也可以脱离服务时间,则“时间银行”体系立刻土崩瓦解。所以时间币不建议采取利率补偿机制,虽然这对于较早参与服务的人没有激励作用。
二、时间币的计量问题
时间币该如何计量?由于服务种类、服务强度的不同,如果打扫卫生服务与医疗救助服务按同一标准记录的话,根据金融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概念,长此以往,个体则更倾向于供给打扫卫生这样简单的服务,整个体系中对于高难度的服务项目的供给就会减少,不利于“时间银行”体系中服务时间的循环,虽然简单服务项目的供给大幅增加,但存在技术难度的服务项目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最理想的状态是首先将服务分类,通过市场调查,依据服务接受对象获得该服务的满足程度、该服务标准市场价格等进行评级,级数越高,实际可以换取的时间更多。例如打扫卫生服务被评为一级,则一小时服务可以换取一小时时间币,而医疗救助服务被评为三级,则一小时服务可以换取三小时时间币。虽然根据社会伦理价值取向,一般认为服务他人的项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的服务志愿都值得我们尊重,但在“时间银行”体系建设初期,服务评级有利于促进服务多样化以及提高个体参与度。
三、时间币的跨区存取问题
当前正在建设的“时间银行”往往是以社区为依托,在社区内形成闭环。如果个体搬居,则会存在时间币的跨区存取问题,一般搬居则意味着丢失时间币,这极大地打击了个体继续服务的意愿,也不利于整个“时间银行”体系的建设。这主要是由于,“时间银行”还是个新生事物,目前也只是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各区都在探索自己的特色“时间银行”模式,部分社区开设的“时间银行”甚至没有时间币的概念。笔者认为,在实行时间币通存通兑一体化建设之前,要先统一各社区“时间银行”时间币的计量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将市区中所有开展“时间银行”项目的社区串联,打造“时间银行”跨社区存取项目,并逐步扩大到市、省乃至全国。
四、时间币的存储机构
目前服务时间往往由社区以人工形式记载,存在着记录错误甚至遗失的可能性,这种低效率、高成本的形式不利于“时间银行”模式的长期开展及深入发展,对于上述的通存通兑服务的开展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笔者认为社区“时间银行”项目可以和市区的银行展开合作,推出时间币储蓄卡,甚至于开发时间币自助存取一体机,这将会极大地便利服务项目的开展。依银行之便,将时间币储蓄与个人信用挂钩,也有助于降低“时间银行”模式下的安全隐患问题,发生问题的服务可以直接在账户上查到记录,对于不负责任甚至对服务对象造成损害的个体在经济环境中的信誉直接受到损害,也有助于相关部门取证。在此过程中银行可以通过时间币存储项目的开展,拉动部分潜在货币存储客户,同时提升其社会声誉。
时间币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阻碍其发展的一些问题提出初步的看法,并期望能通过实践加以检验,这对于“时间银行”模式的开展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课题都是有益的。
注:
[1]赵思凡.“时间银行”引入互助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7.
作者简介:
王青霞(1997-),女, 江苏,泰州,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