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儿童审美特点搞好童话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课文以它所特有的幻想色彩吸引儿童,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好伙伴。组织好童话教学是提高低段学生阅读水平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儿童有哪些审美特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审美特点进行童话课文教学?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 在以往的童话教学中,我们发现儿童有这么一些审美特点,即,直观性、趣味性、表面性和不稳定性、随意性、单纯性等。
  1、直观性、趣味性《小蝌蚪找妈妈》是向儿童介绍青蛙成长过程中几个不同的形体变化的知识。只有完整引导儿童读这则童话。那亲切浅近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情节,才能吸引儿童。这表明,儿童的审美特点具有直观感受性和趣味性。
  2、表面性《美丽的公鸡》这则童话中,公鸡先后与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它只注意到自己“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的外表美而感到骄傲,却将啄木鸟、蜜青蛙分别贬以“长嘴巴”、“鼓眼睛”、“大肚皮”的称号。在儿童尚未对课文作深层理解的时候。我以此试问儿童:“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谁美?”儿童几乎异口同声说:“大公鸡美丽。”这实际上反映了儿童的审美特点。只有表面的审美力。单纯地看问题,没能看到啄木鸟、蜜蜂、青蛙地内在美。而要使儿童认识这一点。就要引导他们比较分析“公鸡地审美特点。
  (二) 从儿童地审美特点出发,选择教学方法,组织童话教学,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
  1、表演讨论法这是根据学生的审美直观性、趣味性提出来的。所谓表演讨论法,就是引导儿童感知童话形象,然后进行“化物为我”的表演。在讨论表演中求得深刻的理解。如教《聪明的大公鸡》:
  (1) 初步学会生字新词,先知道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导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鸡和狼,进行表演。
  (2) 让学生对照课文,指出“表演者”表演的优缺点,讨论:为什么说这只大公鸡是聪明的?这样,在游戏的乐趣中理解了课文。发展了思维。
  2、描述对照法这是根据审美的表面性采用的一种教法。这种方法很适台看图学文的童话课文的教学。例如,教学《小猫钓鱼》:
  (1) 教师指导学生描述第一副图,思考这么几个问题:老猫和小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老猫钓着了大鱼,小猫为什么没钓着?描述后,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一、二节,再将学生的口头描述和课文描写对照比较,指出优劣。
  (2) 学生自己描述第二副图,对照学习第三至第四节。教师在朗读上作重点指导。
  (3) 学生比赛描述第四、第五两副图,对照课文评比。并思考:小猫起先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钓着鱼了?这样从易到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的深刻性。
  3、比较法采用比较的方法教学,训练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审美的单纯性,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审美水平。如教《小白兔和小灰兔》:
  (1) 从图人手,比较说话。师:你们仔细看看图,说说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干什么?再让学生看图说出:小白兔要菜子。小灰兔拿了白菜后,教师要注意引起学生学习下文的兴趣,可以提出激起学生争论的问题:小白兔和小灰兔谁聪明呢?
  (2) 从文人手,比较阅读。阅读课文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小白兔的聪明之处:小白兔不白菜而要白菜子。这是小白兔眼光远大的表现,因为它懂得:“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
  (3) 从结尾处启发学生想象小灰兔以后的情景。加深审美认识。
  综上所述,童话教学要取得最佳效果。教学中要注意童话教学方法与儿童审美特点的关系,使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认识水平。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因此,在课堂上,我总是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最大限制地组织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在这样愉悦的气氛中.首先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从而树立了自信心,形成练习兴趣。从而树立了自信心,形成各单项体育动作要灵巧和掌握。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
期刊
无论从学龄儿童口语交际水平的现状,还是从学龄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角度,对学龄儿童开展口语交际教学都是必要的,它符合学龄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那么在学龄阶段如何有序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呢?  首先,要明确规范口语交际的特点。规范口语交际是言语知识和交际技能的结合,不仅要注意听说的品质,还要注意交流的恰当、得体和机敏。口语交际具有动态性、复合性、临场性和简散性等特点。  1、动态性:口语交际不仅包括单向表述
期刊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环境中各要素之问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排斥一切课外活动,以传授课本知识为惟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素质
期刊
关键词:构建 共同体 焕发 生命活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
期刊
策略教学观认为:阅读能力是整体发生、内核生成的,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是在整体大量的阅读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它犹如一棵树,根深干直才能枝繁叶茂。阅读是读者的原有知识和文本的现有信息相互作用而建构新意义的动态过程。即对话与重新建构的过程。它注重学生对文本整体的感知、领悟和理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理解能力和整体感知能力是
期刊
21世纪正是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全球一体化、信息网络化、资产无形化、知识创新化的特点。知识经济的出现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培养具有主体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实施主体性教学也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期刊
自古以来,教育者都极为重视德育,充分认识到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主战场,那么学科教学则是落实德育的重要阵地。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 将德育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    语文课文大多是名篇佳作,语言文字规范、典型,思想性极强。语文新教材的选编更注重了它的文学性,这些入选的名篇佳作,无不饱含着作者浓浓的情
期刊
临近期末考试,学生老师都有些烦躁,课堂教学总是有些不顺心。我教的两个班,课堂气氛明显不同,一个班特别听话,能够按部就班的复习,信心十足,而另一个班特别的浮躁,睡觉,说话的时有发生。令我很伤脑筋。我就一直在想,这是什么原因,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学会有这么大的不同,经过几天的观察和反思,我终于明白了。最近我无意识的对一个班表扬的多,对另一个班批评的多了,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难怪。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句话“
期刊
【摘要】外科学是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以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的知识为基础,特别是基本操作的训练,需要直观形象的演示。而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直观形象、动感强等优点,应用于外科教学中,可使学生增强理解,拓展想象力,为他们今后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掌握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外科学 教学    一、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思乡曲》,了解曲作者马思聪;作品的曲式与风格——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思乡曲》,使学生从情感上愿意聆听,培养学生的思乡情和爱国情。  3、德育目标: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使学生在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能正确地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及音乐情感上的变化。  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