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课文以它所特有的幻想色彩吸引儿童,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好伙伴。组织好童话教学是提高低段学生阅读水平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儿童有哪些审美特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审美特点进行童话课文教学?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 在以往的童话教学中,我们发现儿童有这么一些审美特点,即,直观性、趣味性、表面性和不稳定性、随意性、单纯性等。
1、直观性、趣味性《小蝌蚪找妈妈》是向儿童介绍青蛙成长过程中几个不同的形体变化的知识。只有完整引导儿童读这则童话。那亲切浅近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情节,才能吸引儿童。这表明,儿童的审美特点具有直观感受性和趣味性。
2、表面性《美丽的公鸡》这则童话中,公鸡先后与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它只注意到自己“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的外表美而感到骄傲,却将啄木鸟、蜜青蛙分别贬以“长嘴巴”、“鼓眼睛”、“大肚皮”的称号。在儿童尚未对课文作深层理解的时候。我以此试问儿童:“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谁美?”儿童几乎异口同声说:“大公鸡美丽。”这实际上反映了儿童的审美特点。只有表面的审美力。单纯地看问题,没能看到啄木鸟、蜜蜂、青蛙地内在美。而要使儿童认识这一点。就要引导他们比较分析“公鸡地审美特点。
(二) 从儿童地审美特点出发,选择教学方法,组织童话教学,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
1、表演讨论法这是根据学生的审美直观性、趣味性提出来的。所谓表演讨论法,就是引导儿童感知童话形象,然后进行“化物为我”的表演。在讨论表演中求得深刻的理解。如教《聪明的大公鸡》:
(1) 初步学会生字新词,先知道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导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鸡和狼,进行表演。
(2) 让学生对照课文,指出“表演者”表演的优缺点,讨论:为什么说这只大公鸡是聪明的?这样,在游戏的乐趣中理解了课文。发展了思维。
2、描述对照法这是根据审美的表面性采用的一种教法。这种方法很适台看图学文的童话课文的教学。例如,教学《小猫钓鱼》:
(1) 教师指导学生描述第一副图,思考这么几个问题:老猫和小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老猫钓着了大鱼,小猫为什么没钓着?描述后,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一、二节,再将学生的口头描述和课文描写对照比较,指出优劣。
(2) 学生自己描述第二副图,对照学习第三至第四节。教师在朗读上作重点指导。
(3) 学生比赛描述第四、第五两副图,对照课文评比。并思考:小猫起先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钓着鱼了?这样从易到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的深刻性。
3、比较法采用比较的方法教学,训练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审美的单纯性,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审美水平。如教《小白兔和小灰兔》:
(1) 从图人手,比较说话。师:你们仔细看看图,说说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干什么?再让学生看图说出:小白兔要菜子。小灰兔拿了白菜后,教师要注意引起学生学习下文的兴趣,可以提出激起学生争论的问题:小白兔和小灰兔谁聪明呢?
(2) 从文人手,比较阅读。阅读课文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小白兔的聪明之处:小白兔不白菜而要白菜子。这是小白兔眼光远大的表现,因为它懂得:“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
(3) 从结尾处启发学生想象小灰兔以后的情景。加深审美认识。
综上所述,童话教学要取得最佳效果。教学中要注意童话教学方法与儿童审美特点的关系,使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认识水平。
儿童有哪些审美特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审美特点进行童话课文教学?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 在以往的童话教学中,我们发现儿童有这么一些审美特点,即,直观性、趣味性、表面性和不稳定性、随意性、单纯性等。
1、直观性、趣味性《小蝌蚪找妈妈》是向儿童介绍青蛙成长过程中几个不同的形体变化的知识。只有完整引导儿童读这则童话。那亲切浅近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情节,才能吸引儿童。这表明,儿童的审美特点具有直观感受性和趣味性。
2、表面性《美丽的公鸡》这则童话中,公鸡先后与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它只注意到自己“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的外表美而感到骄傲,却将啄木鸟、蜜青蛙分别贬以“长嘴巴”、“鼓眼睛”、“大肚皮”的称号。在儿童尚未对课文作深层理解的时候。我以此试问儿童:“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谁美?”儿童几乎异口同声说:“大公鸡美丽。”这实际上反映了儿童的审美特点。只有表面的审美力。单纯地看问题,没能看到啄木鸟、蜜蜂、青蛙地内在美。而要使儿童认识这一点。就要引导他们比较分析“公鸡地审美特点。
(二) 从儿童地审美特点出发,选择教学方法,组织童话教学,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
1、表演讨论法这是根据学生的审美直观性、趣味性提出来的。所谓表演讨论法,就是引导儿童感知童话形象,然后进行“化物为我”的表演。在讨论表演中求得深刻的理解。如教《聪明的大公鸡》:
(1) 初步学会生字新词,先知道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导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鸡和狼,进行表演。
(2) 让学生对照课文,指出“表演者”表演的优缺点,讨论:为什么说这只大公鸡是聪明的?这样,在游戏的乐趣中理解了课文。发展了思维。
2、描述对照法这是根据审美的表面性采用的一种教法。这种方法很适台看图学文的童话课文的教学。例如,教学《小猫钓鱼》:
(1) 教师指导学生描述第一副图,思考这么几个问题:老猫和小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老猫钓着了大鱼,小猫为什么没钓着?描述后,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一、二节,再将学生的口头描述和课文描写对照比较,指出优劣。
(2) 学生自己描述第二副图,对照学习第三至第四节。教师在朗读上作重点指导。
(3) 学生比赛描述第四、第五两副图,对照课文评比。并思考:小猫起先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钓着鱼了?这样从易到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的深刻性。
3、比较法采用比较的方法教学,训练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审美的单纯性,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审美水平。如教《小白兔和小灰兔》:
(1) 从图人手,比较说话。师:你们仔细看看图,说说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干什么?再让学生看图说出:小白兔要菜子。小灰兔拿了白菜后,教师要注意引起学生学习下文的兴趣,可以提出激起学生争论的问题:小白兔和小灰兔谁聪明呢?
(2) 从文人手,比较阅读。阅读课文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小白兔的聪明之处:小白兔不白菜而要白菜子。这是小白兔眼光远大的表现,因为它懂得:“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
(3) 从结尾处启发学生想象小灰兔以后的情景。加深审美认识。
综上所述,童话教学要取得最佳效果。教学中要注意童话教学方法与儿童审美特点的关系,使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