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眼见到舍增泰,很难把他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厨子舍”联系在一起。他个子不高,略略有些将军肚,一件普通的夹克套在身上,手上捏着一个浅蓝色的横格本,当他走在大街上,和普通的北京老大爺没什么两样。他60岁出头,眼角布满的皱纹,每一条似乎都蓄满了过往生命历程中的忧患。但他的眼神却是年轻活泼的。
600年的家族传承,过往人生的酸甜苦辣咸,均在目光流转中一一浮现。
“厨子舍”是典型的家族式传承,技艺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主要是做百人以上的红白喜事宴会,分为压桌(面点)、扣菜、汤菜和炒菜四大类,菜点一百五十余种。“厨子舍”清真宴席的特点是上菜快,多种菜肴从落座到起座,最多25分钟左右,称为流水席。这种清真菜制作对于灶的要求很高,“厨子舍”砌的灶有独到之处,根据宴席需要砌出单眼灶、多眼灶,现在北京城除舍家之外已经没有人有此技艺了。
手艺传到舍增泰的父亲舍崇禄手里,“厨子舍”的名气传遍京城。“那会儿人家办事没听说过上饭馆包席的,饭馆只接散客,而且一般餐馆也不接红白喜事的宴席,因为很多菜他们做不了,也没有支应那样大席面的经验。”舍增泰说,“舍家和一批社会名流结下了几辈的深厚交情。京剧名家马连良、翡翠大王铁宝亭、评剧名家马泰都找舍家办过宴席。80年代东来顺老板丁德山的老太太办的几次周年全是我们哥几个操持的。”
父亲舍崇禄平时在食堂任职,周末偶尔帮人办事,这种情况到了1960年自然灾害时骤然减少,经历过总写检查成天开会的日子,父亲不愿意让下一代再受“厨行”之苦,可又舍不得断了祖传的技艺,便制定了“家规”:“只留手艺不入行,传承与否,全凭自愿。”据此,舍崇禄膝下的5个儿子、3个女儿当中,有4个儿子自愿“只留手艺不入行”。舍增泰是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最后入行的。
虽然是在家学艺,父亲的要求却更加严格。舍增泰学砌灶用了4年,从厨工到临灶炒菜用了10年。这也正应了他父亲的话:“不学个十年八年的,是个‘半拉手’,不能独当一面。”
阴差阳错,舍家四兄弟都不是职业厨师。老大当了中学教师,老二是焊工,而舍增泰在铁路部门做行政工作。
1976年,舍增泰第一次跟父亲外出办宴席,那时还只是打下手,没觉得困难,只是新鲜。后来跑得多了,每次都赶下了班去,7点钟就去做准备,干到夜里两点,遇到周末,第二天早上睡会儿觉,5点起来接着干到晚上11点。慢慢就感觉这活太辛苦了,隔三差五还总挨父亲训,舍增泰心里觉得委屈。做山药卷时,需要将山药蒸熟,把皮刮破了哪怕只有一个小黑点,父亲都说不行。有时偷懒少一道程序,以为父亲发现不了,谁知他一眼就看破。
改革开放后,兄弟几个的手艺在丢掉的边缘又捡了回来。兄弟4人利用业余时间,外出砌筑“行灶”,提供清真宴席服务。一席接一席,一年又一年,名声越来越大,也就都成了没有“厨师证”的“名厨”。
父亲去世后,舍增泰慢慢对这门手艺的认识加深了,他开始想怎么能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他从报纸上看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事,感到机会千载难逢,“哥哥们对这个比较平淡,认为就是生活中的事,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他申办了一年才办下来,成天写材料,老往文化馆跑,几万字的材料都是手写,全靠自己的记忆。答辩时,10个专家都通过。
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厨子舍办宴席的人又多起来了,现在每次做宴席,哥几个还很兴奋,至少对于他们来说是种乐趣,但也有些发憷,毕竟年纪越来越大,熬不动了。大哥的孩子今年三十多岁了,两年前向舍增泰表示了要学艺的决心,这在四兄弟的子女中是唯一的一个。舍增泰说:“我得慢慢带他,还得看他够不够资格。不能手艺没学到家就让他出去打着厨子舍的名义。”
北京的四合院也越来越少,没地方砌灶了,有时锅都搭到街上。哥几个只有将就在4平方米的厨房里施展。舍增泰也想自己开店,可是得纯手工制作、限量供应的传统,限制了定价和规模。“材料的价格升了,菜更难做了,但反而我们这门手艺贬值了。”从爷爷那辈的一桌菜只需要四五块钱,到现在办一桌没个七八百可下不来。舍增泰说,“现在找办事都不说价钱,但你也没法拒绝,都是人情,这个年代就得难得糊涂,懂得舍得。”
想要传承下去,还要舍得“公开”自己的绝活。厨子舍家世代不把菜谱写下来,150道菜的做法全部记在脑子里。舍增泰打算过几年找个天平,标准化操作一遍,也给后人留个继承下去的新法子。
(责编:孙展)
600年的家族传承,过往人生的酸甜苦辣咸,均在目光流转中一一浮现。
“厨子舍”是典型的家族式传承,技艺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主要是做百人以上的红白喜事宴会,分为压桌(面点)、扣菜、汤菜和炒菜四大类,菜点一百五十余种。“厨子舍”清真宴席的特点是上菜快,多种菜肴从落座到起座,最多25分钟左右,称为流水席。这种清真菜制作对于灶的要求很高,“厨子舍”砌的灶有独到之处,根据宴席需要砌出单眼灶、多眼灶,现在北京城除舍家之外已经没有人有此技艺了。
手艺传到舍增泰的父亲舍崇禄手里,“厨子舍”的名气传遍京城。“那会儿人家办事没听说过上饭馆包席的,饭馆只接散客,而且一般餐馆也不接红白喜事的宴席,因为很多菜他们做不了,也没有支应那样大席面的经验。”舍增泰说,“舍家和一批社会名流结下了几辈的深厚交情。京剧名家马连良、翡翠大王铁宝亭、评剧名家马泰都找舍家办过宴席。80年代东来顺老板丁德山的老太太办的几次周年全是我们哥几个操持的。”
父亲舍崇禄平时在食堂任职,周末偶尔帮人办事,这种情况到了1960年自然灾害时骤然减少,经历过总写检查成天开会的日子,父亲不愿意让下一代再受“厨行”之苦,可又舍不得断了祖传的技艺,便制定了“家规”:“只留手艺不入行,传承与否,全凭自愿。”据此,舍崇禄膝下的5个儿子、3个女儿当中,有4个儿子自愿“只留手艺不入行”。舍增泰是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最后入行的。
虽然是在家学艺,父亲的要求却更加严格。舍增泰学砌灶用了4年,从厨工到临灶炒菜用了10年。这也正应了他父亲的话:“不学个十年八年的,是个‘半拉手’,不能独当一面。”
阴差阳错,舍家四兄弟都不是职业厨师。老大当了中学教师,老二是焊工,而舍增泰在铁路部门做行政工作。
1976年,舍增泰第一次跟父亲外出办宴席,那时还只是打下手,没觉得困难,只是新鲜。后来跑得多了,每次都赶下了班去,7点钟就去做准备,干到夜里两点,遇到周末,第二天早上睡会儿觉,5点起来接着干到晚上11点。慢慢就感觉这活太辛苦了,隔三差五还总挨父亲训,舍增泰心里觉得委屈。做山药卷时,需要将山药蒸熟,把皮刮破了哪怕只有一个小黑点,父亲都说不行。有时偷懒少一道程序,以为父亲发现不了,谁知他一眼就看破。
改革开放后,兄弟几个的手艺在丢掉的边缘又捡了回来。兄弟4人利用业余时间,外出砌筑“行灶”,提供清真宴席服务。一席接一席,一年又一年,名声越来越大,也就都成了没有“厨师证”的“名厨”。
父亲去世后,舍增泰慢慢对这门手艺的认识加深了,他开始想怎么能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他从报纸上看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事,感到机会千载难逢,“哥哥们对这个比较平淡,认为就是生活中的事,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他申办了一年才办下来,成天写材料,老往文化馆跑,几万字的材料都是手写,全靠自己的记忆。答辩时,10个专家都通过。
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厨子舍办宴席的人又多起来了,现在每次做宴席,哥几个还很兴奋,至少对于他们来说是种乐趣,但也有些发憷,毕竟年纪越来越大,熬不动了。大哥的孩子今年三十多岁了,两年前向舍增泰表示了要学艺的决心,这在四兄弟的子女中是唯一的一个。舍增泰说:“我得慢慢带他,还得看他够不够资格。不能手艺没学到家就让他出去打着厨子舍的名义。”
北京的四合院也越来越少,没地方砌灶了,有时锅都搭到街上。哥几个只有将就在4平方米的厨房里施展。舍增泰也想自己开店,可是得纯手工制作、限量供应的传统,限制了定价和规模。“材料的价格升了,菜更难做了,但反而我们这门手艺贬值了。”从爷爷那辈的一桌菜只需要四五块钱,到现在办一桌没个七八百可下不来。舍增泰说,“现在找办事都不说价钱,但你也没法拒绝,都是人情,这个年代就得难得糊涂,懂得舍得。”
想要传承下去,还要舍得“公开”自己的绝活。厨子舍家世代不把菜谱写下来,150道菜的做法全部记在脑子里。舍增泰打算过几年找个天平,标准化操作一遍,也给后人留个继承下去的新法子。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