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讨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论述国外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加强思想锻炼、加强学风培养、完善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机制、加强二级管理部门的功能、多方面搭建就业平台几个方面来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对策。
【摘要】研究生教育水平;国外;管理经验;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如何融入到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去,已经成为摆在我国政府和各高校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于此同时,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又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国家几次对研究生进行扩招,以满足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在扩招的同时也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了突出的问题——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生教育质量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日益下降。具体说来,研究生质量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导师不导现象。具体表现为导师由于行政职务或者导师忙于自己的外部兼职,造成对所带研究生的指导不够,对学生采用“放羊式”培养,不能有效的对学生尽到自己的责任。第二,学生不学现象,具体表现为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不潜心学术研究,而是忙于赚钱,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没有深入发掘,只是为了一张学历证书而敷衍了事。当然,这也与导师不导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导师缺乏提高培养质量的动力。一方面,许多高校实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给予了导师充分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经费分配等方面,主要又以教学和科研成果考核为主,很少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考核,因而造成导师把较多的时间用于项目申请、论文发表上而把较少的时间用于指导研究生。这样,研究生培养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第四,其他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如不合理扩招、经费短缺、淘汰机制不健全、乱找关系等。
2.国外研究生管理的特色与经验
在面向全球化的教育过程中国外研究生管理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色,其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资助体系以及导师队伍建设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以诚信教育为本
诚信教育是每个教师上课的重点,但不是虚无缥缈的说教,其落脚点体现在对实验数据的详细分析、对出现问题的数据不轻易否定等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上。尤其是教师非常重视对他人成果应用时的说明,要求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论文中对参考文献进行详细的标注,充分体现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例如,系里开展复活节活动时,其中一个活动就是学生自行装饰实验室的大门,有些学生就将那些抄袭或作假的文章盖上“distrust(作假)”字样贴在门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以此提醒大家在做实验时要坚守诚信。
2.2鼓励创新与合作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随时举手提问;在分组实验中,除了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外,还必须共同讨论、合作交流,以便较好地完成本组的任务。在科研工作中也是如此,学生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协作精神随处可见。而且,学生的课程成绩不是由一次考试决定的,还与平时的提问、回答问题和实验的认真程度等直接挂钩。
2.3强调沟通和交流
参加研究工作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每周都要参加教师课题组的例会(Lab meeting),会上教师和学生要各自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和下周的工作计划,有时会议还可以由学生主持。每周的例会有1~2个主题报告(视学生的人数而定),教师和学生轮流作報告,主要介绍各自近期的阶段性实验研究进展或新的观点。这样的会议是闭门会,只是课题组内部成员参加,讨论十分充分,有时争论也很激烈。当研究工作有了阶段性成果的时候,课题组就会在系内或校内组织更大规模的报告会。这样,每个研究生1年都有2~3次作报告的机会,到论文答辩时,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实际上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
3.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思考
3.1加强思想锻炼
当前,许多研究生在校期间忙于学业,对自身的思想锻炼不够重视,思想上不够成熟,道德观模糊。有的学生把两年多的在校学习看作纯专业知识的汲取,夜以继日地沉浸在专业书籍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一些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增加了,但思想道德修养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没有相应的提高。有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水平较低,对社会阴暗面看得过重,随着专业知识的增加,越来越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愤世嫉俗,思想偏激,无法融入社会。有的学生过于自卑,自我压力过大,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生活信心不足,面对困难缺乏勇气,面对竞争缺乏斗志。还有的学生有些高傲,对自己评价过高,对他人评价过低,在与人共事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要多学习一些人文知识和哲学知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个人的阅历和知识为基础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知识面和认识水平,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因此,阅读一些体现人类先进思想的著作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在与人相处时要有一种大度、大气。大度、大气是一种人格魅力,在取舍之间有了大度、大气,就不会瞻前顾后,就能从容取舍,彰显智慧;在人际交往中有了大度、大气,就能交更多的朋友,给自己画一个最大的圈子:在生活中,有了大度、大气,就能不被蝇头小利遮蔽双眼,从而能以敏锐的眼光,看到最值得珍惜和重视的东西。
3.2加强学风培养
加强学风培养,要求做到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达到“至真、至诚、至善”的境界。
学风概念是宽泛的,对于一所大学来讲,是治学的风气。对于一名学生来讲,是读书、做学问的原则,是对待学术的态度。作为一名研究生,探讨学风这个问题,不仅要从大处着眼,关心社会上、学校中的学风,更要从小处着眼,从自身做起,加强自我培养和自我锻炼,塑造自己的良好学风。
我认为,加强学风的自我培养,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达到“至诚、至善”的境界,追求一种求知、求真、求次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成效。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门应该为研究生的就业搭建一个平台。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应成为新时代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新问题。
3.3完善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机制
生源水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起点关键。研究生录取主要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分数是选拔标准。相对来说是公平的,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副作用。以某院校计算机专业为例。目前在追求高就业率的驱使下(考上研究生等于就业),相当一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为考研而设置,每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卷面分高,进来以后发现其基础较差,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都比较弱,科研入门慢。导师怨言颇多。将生源质量机制实行多元化,借鉴国外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使导师可根据自己经费和课题的多少来决定所带研究生的数,学校相关部门和导师协商共同选择研究生生源,是改善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摘要】研究生教育水平;国外;管理经验;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如何融入到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去,已经成为摆在我国政府和各高校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于此同时,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又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国家几次对研究生进行扩招,以满足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在扩招的同时也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了突出的问题——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生教育质量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日益下降。具体说来,研究生质量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导师不导现象。具体表现为导师由于行政职务或者导师忙于自己的外部兼职,造成对所带研究生的指导不够,对学生采用“放羊式”培养,不能有效的对学生尽到自己的责任。第二,学生不学现象,具体表现为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不潜心学术研究,而是忙于赚钱,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没有深入发掘,只是为了一张学历证书而敷衍了事。当然,这也与导师不导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导师缺乏提高培养质量的动力。一方面,许多高校实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给予了导师充分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经费分配等方面,主要又以教学和科研成果考核为主,很少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考核,因而造成导师把较多的时间用于项目申请、论文发表上而把较少的时间用于指导研究生。这样,研究生培养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第四,其他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如不合理扩招、经费短缺、淘汰机制不健全、乱找关系等。
2.国外研究生管理的特色与经验
在面向全球化的教育过程中国外研究生管理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色,其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资助体系以及导师队伍建设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以诚信教育为本
诚信教育是每个教师上课的重点,但不是虚无缥缈的说教,其落脚点体现在对实验数据的详细分析、对出现问题的数据不轻易否定等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上。尤其是教师非常重视对他人成果应用时的说明,要求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论文中对参考文献进行详细的标注,充分体现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例如,系里开展复活节活动时,其中一个活动就是学生自行装饰实验室的大门,有些学生就将那些抄袭或作假的文章盖上“distrust(作假)”字样贴在门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以此提醒大家在做实验时要坚守诚信。
2.2鼓励创新与合作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随时举手提问;在分组实验中,除了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外,还必须共同讨论、合作交流,以便较好地完成本组的任务。在科研工作中也是如此,学生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协作精神随处可见。而且,学生的课程成绩不是由一次考试决定的,还与平时的提问、回答问题和实验的认真程度等直接挂钩。
2.3强调沟通和交流
参加研究工作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每周都要参加教师课题组的例会(Lab meeting),会上教师和学生要各自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和下周的工作计划,有时会议还可以由学生主持。每周的例会有1~2个主题报告(视学生的人数而定),教师和学生轮流作報告,主要介绍各自近期的阶段性实验研究进展或新的观点。这样的会议是闭门会,只是课题组内部成员参加,讨论十分充分,有时争论也很激烈。当研究工作有了阶段性成果的时候,课题组就会在系内或校内组织更大规模的报告会。这样,每个研究生1年都有2~3次作报告的机会,到论文答辩时,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实际上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
3.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思考
3.1加强思想锻炼
当前,许多研究生在校期间忙于学业,对自身的思想锻炼不够重视,思想上不够成熟,道德观模糊。有的学生把两年多的在校学习看作纯专业知识的汲取,夜以继日地沉浸在专业书籍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一些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增加了,但思想道德修养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没有相应的提高。有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水平较低,对社会阴暗面看得过重,随着专业知识的增加,越来越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愤世嫉俗,思想偏激,无法融入社会。有的学生过于自卑,自我压力过大,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生活信心不足,面对困难缺乏勇气,面对竞争缺乏斗志。还有的学生有些高傲,对自己评价过高,对他人评价过低,在与人共事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要多学习一些人文知识和哲学知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个人的阅历和知识为基础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知识面和认识水平,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因此,阅读一些体现人类先进思想的著作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在与人相处时要有一种大度、大气。大度、大气是一种人格魅力,在取舍之间有了大度、大气,就不会瞻前顾后,就能从容取舍,彰显智慧;在人际交往中有了大度、大气,就能交更多的朋友,给自己画一个最大的圈子:在生活中,有了大度、大气,就能不被蝇头小利遮蔽双眼,从而能以敏锐的眼光,看到最值得珍惜和重视的东西。
3.2加强学风培养
加强学风培养,要求做到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达到“至真、至诚、至善”的境界。
学风概念是宽泛的,对于一所大学来讲,是治学的风气。对于一名学生来讲,是读书、做学问的原则,是对待学术的态度。作为一名研究生,探讨学风这个问题,不仅要从大处着眼,关心社会上、学校中的学风,更要从小处着眼,从自身做起,加强自我培养和自我锻炼,塑造自己的良好学风。
我认为,加强学风的自我培养,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达到“至诚、至善”的境界,追求一种求知、求真、求次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成效。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门应该为研究生的就业搭建一个平台。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应成为新时代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新问题。
3.3完善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机制
生源水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起点关键。研究生录取主要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分数是选拔标准。相对来说是公平的,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副作用。以某院校计算机专业为例。目前在追求高就业率的驱使下(考上研究生等于就业),相当一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为考研而设置,每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卷面分高,进来以后发现其基础较差,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都比较弱,科研入门慢。导师怨言颇多。将生源质量机制实行多元化,借鉴国外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使导师可根据自己经费和课题的多少来决定所带研究生的数,学校相关部门和导师协商共同选择研究生生源,是改善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