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乘起东风好远航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Q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善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既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又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平台,避免了少数优生的意见替代大多数学生的想法,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会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本文以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为例,阐述以探索问题为主线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高中化学教学;铁及其化合物;探索问题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校课堂应该是学生之间“交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学习与生活共同体。”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成为课堂教与学的主人,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成为广大师生在课堂中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闪光点。
  根据新的化学课程目标要求,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课堂评价。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同伴互助学习与科学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点拨、评价、训练,共同总结归纳探索研究的结果,并进行实际应用巩固,应用化学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与促进学生的学习等。
  下面就以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为例——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理论,预测铁单质和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中,单质Fe只具有还原性,Fe2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Fe3 只具有氧化性。提出问题:怎样验证预测是否正确?
  2.2 分析问题,提出探究方案
  2.2.1 讨论研究方法
  引导学生将问题变成一种可解决的形式,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首先选出各种不同价态的铁及其化合物,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导引”,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得出:用实验证明铁及其化合物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理论依据。并适时总结:验证某物质的氧化性就应寻找具有还原性的另一种物质,通过实验证实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检验之前的预测;验证某物质的还原性就应寻找具有氧化性的另一种物质,通过实验证实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检验之前的预测。
  2.2.2 设计实验方案
  明确探究的内容和方法之后,根据工具栏中所提供的试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写出简要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试剂:铁粉、稀硫酸、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稀硝酸、KSCN溶液、锌片、铜片。
  引导学生在所提供的试剂中找出哪些是常见的氧化剂,哪些是常见的还原剂,再选取适当的试剂设计实验。提示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应预期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明显变化,才能说明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并得出结论。设计前先介绍Fe3 和SCN-反应,可使溶液显红色的性质,故能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Fe3 的存在。
  2.2.3 展示学生设计的方案
  (1)验证Fe具有还原性:铁与稀硫酸、稀硝酸、氯水反应。
  (2)验证Fe2 具有还原性:FeCl2溶液与氯水、稀硝酸的反应。
  (3)验证Fe2 具有氧化性:FeCl2溶液与锌的反应。
  (4)验证Fe3 具有氧化性:FeCl3溶液与锌、铜的反应。(氯化铁与铁的反应易被忽视)
  2.2.4 可行性探究方案
  小组代表公布实验方案后,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最后确定实验方案见表1。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科学探究的过程,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进行实效性指导。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在问题讨论中养成同伴互助的良好习惯 [2 ]。
  2.3 实施探究方案并得出实验结论   在这个阶段,学生根据设计分组完成实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并注意实验结论和预测结果有何不同,进行分析。让实验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如表2所示的实验记录表,写出化学方程式,同时归纳整理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Fe只具有还原性, FeCl3只具有氧化性,Fe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2.4 迁移应用
  得出结论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到的知识可以解决和认识许多实际问题。通过课本第53页的“迁移应用”部分,让学生解释在生产中利用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线路板;在制备或保存FeSO4溶液时加铁钉或铁粉来防止溶液里的Fe2 被氧化等实例原理,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教师也可以引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解释。同时,教师应适当的给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如:补铁营养品中含有铁元素的物质是什么?其中铁元素的价态是多少?怎样补铁才是科学的?通过扩展应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更牢固,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化学情感,充分认识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3 精讲点拨
  教师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把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易错点进行点拨和讲解,帮助学生解惑,引导学生共同总结规律并形成知识网络 [4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己归纳小结,可采用口头表达和图示的方式来展示交流与探究的成果。
  4 有效训练
  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后,应当趁热打铁并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及时反馈信息,不断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解决问题的目的。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选本节达标题并进行测试,可通过组员互改、组长批阅、教师抽查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解,确保测试训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师还应布置适量、适度的课后练习作业 [1 ]。
  5 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在“自学、探究、点拨、训练”等各个环节中的学习态度与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并量化打分(记分由学生进行)。以达到“鼓励先进、消除懒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另外,在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式时应处理好:教师“导”与学生“学”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关系;学生归纳与教师总结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自主设计实验,探索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能否在课堂上取得成功,还取决于教师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和对教学方法驾驭的熟练程度,更取决于教师的资质和精神修养。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说的就是团结合作的力量,做事是这样,学习更是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克服教师力量单薄、精力不够等现状,让生教生,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及相互管理的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相互交流、学习、沟通、协作、探究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让每个学生的特长、优势、潜能都得到较大限度的挖掘与开发。
  参考文献:
  [1]陈守涛.人文精神下的初中生物“三四五”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1(10).
  [2]尚志武.化学实验探究型学习模式的的探索[J].河南教育(下旬),2008(7).
  [3]王铁会.“问题探究式教学”初探[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2009(1).
  [4]曲丹.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哲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寻找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教学;哲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素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智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对社会高度负责的高素质人才 [1 ]。化学作
摘 要:“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老师们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省市级课题研究,通过“课例研究”方法,以“重力与重心”新授课为例探索“微课”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应用;通过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实践,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方法、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关键词:重力与重心;微课;物理;概念教学  在“基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微课研究”和“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高中物理微课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尝试用“课例
摘 要:教师培训对于一线教师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新的好的培训模式对于教师培训来说也很关键。以项目实践活动贯穿教师培训,这种新型实景培训模式正在被尝试应用于福建省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培训中去。它将教师培训过程等同学生学习过程,让教师更深入的感受一线教学。相对于以往传统培训来说,这种实景培训模式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及区域性。  关键词:教师培训;项目实践活动;实景培训;系统性;区域性  教师培训是教育部一直以
摘 要:实验探究是人们认识化学知识与规律的基本方法,也是化学学科知识构建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较好地经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取相应的科学知识与领悟相关的科学方法,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有关科学探究的情感体验,因此提高实验探究教学的效率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面。本文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与实验教学的特点及作用,并结合教学片段实例阐述了 “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引导得当、三维目标
摘 要:以2017年高考理综卷Ⅰ第25题为例,巧用运动分解的观点,把质点运动过程的分析加以简化,使物理学科思维内化成个人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培养。  关键词:高考试题解析;运动分解;物理核心素养  【原题】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速度大小为v0,在油滴处于位置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
摘 要:以Al(OH)3性质的实验教学为例,讨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教学法的应用。从激发探究欲望、预先探究、有效探究、深入探究、拓展探究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得出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情境的设置要巧妙;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  关键词:化学实验;探究教学;Al(OH)3的性质  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通常在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供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
摘 要: 通过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优化教学任务,设置学科问题链,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开发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思维载体。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自主建构知识网络,深入理解浮力的概念,全面地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最终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 深度学习;科学问题链;物理素养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等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
摘 要: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内在机理,蕴含着原始创新的规律,其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的教育特质应当充实到教学中;在具备了科学原理(知识体系)基础之上,引向技术创新的应用,是培养核心能力的重要实践。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中“发电机的发明”实践教学为例。  关键词:技术; 原始创新 ;核心素养  1 技术创新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1.1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严峻的挑战  1.1.1 教学的倾向性行为与“核心素
摘 要: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方针政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加入了增材制造课程,3D打印课程将会是中职学校增材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3D打印技术应用》校本课程根据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综合利用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特长,充分调动本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设计课程,。  关键词:3D打印技术;校本教材;课程创新;教学实践  1 3D打印校本教材创
摘 要:热应激会使母猪减少采食量,导致其泌乳量下降,最终对仔猪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合理使用饲料是增加母猪自由采食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的一个可行策略,并由此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减少热应激对哺乳母猪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热应激;母猪;采食量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1)04-0007-03  過去几十年,拉丁美洲和亚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猪饲养量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