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安防看中国,中国安防看杭州,杭州安防看海康”——这是视频监控领域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折射出中国在安防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根据a&s公布的2020年度“全球安防50强”前十强榜单,中国的安防企业独占4席,其中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海康威视;证券代码:002415.SZ)、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大华股份;证券代码:002236.SZ)分别位列第一、第二位,而海康威视更是连续五年蝉联榜首。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当之无愧的安防巨头,海康威视不管是营收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将同行企业远远甩在身后。数据显示,营收方面,海康威视2019年的营业收入收过576亿元,而大华股份的营业额为261亿元,两者相差315亿元;市值方面,截至今年1月6日,海康威视的总市值高达5178亿元,而大华股份的总市值为677亿元;市场份额方面,截至2019年,海康威视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4.1%,近乎占据全球视频监控市场的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海康威视究竟有何“魔力”,能够聚拢资本之力,长期牢牢占据安防龙头席位,值得挖掘与学习。
一日千里
2001年,迎着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以下简称:五十二所)的工程师陈宗年、胡扬忠毅然放弃了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并拉来华中科技大学校友龚虹嘉,在五十二所的支持下,三人成立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海康威视前身),带着五十二所的一个28人的小团队开启了海康威视的传奇之路。
这一年,中国申奥成功,还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国际上发生了9·11恐怖袭击,这一事件激起世界各国的安全意识,间接推动了安防行业的发展。
成立之初,海康威视创世团队凭借着在五十二所的研究基础,再加上后期公司重金投入,自主研发,推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压缩板卡和嵌入式网络硬盘录像机两大类产品,抓住了安防技术和产品由MPEG1到MPEG4升级换代的机会,迅速崛起。MPEG4可以实现更高的压缩效率和性能,可以节省硬盘存储空间和网络传输带宽,一言蔽之,产品性价比更高。
首战告捷的海康威视,很快遇上了盗版风波,迫使公司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随后推出的基于H.264技术标准的压缩板卡,在高端主流压缩板卡市场独占鳌头,市场份额高达80%。
在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海康威视2004年的销售额达到2.5亿元,视频压缩板卡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60%以上,迅速打响了企业的知名度,品牌效应初步形成。
从2005年开始,受益于安防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海康威视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机,于2010年5月份正式登陆A股市场,募集逾12亿元用于视频监控录像设备产业化、数字监控摄像机产业化、研发中心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与研发。彼时,海康威视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安防视频监控产品供应商,销售规模连续数年居于国内全行业第一位,综合竞争能力在行业内居领先地位。
从2010年至2019年,海康威视不管是营收规模还是归母净利润均实现质的飞跃,其中营业收入从起始的36.05亿元,增至2019年的576.58亿元,规模增长接近15倍,年均增速逾40%,年复合增长率逾36%,这一数据远远领先于国内安防行业总产值逾10%的年均增速。歸母净利润从2010年10.52亿元增至2019年的124.15亿元,增长近11倍,年均增速近34%,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2%。
2020年,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安防行业也没有例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国内安防行业的52家上市公司之中,有近半企业营收实现同比下滑。尽管如此,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正向增长,分别为420.21亿元、84.39亿元,增长幅度均超过5%;而大华股份的营业收入为161.66亿元,同比下滑1.6%。
海康威视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秘诀是什么?或许可以从历年财报之中得以管中窥豹。
踩对节点
自上市以来,海康威视始终围绕“视频”为核心,根据安防行业的发展、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快速兴起而对公司业务适时作出调整、补充。此外,基于对“视频”领域的专业知识积累,海康威视还将业务拓展至新的领域。
2009年,海康威视的产品基本覆盖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前后端,主要包括前端的视音频信息采集处理设备中的监控摄像机、监控球机、视频服务器(DVS)等;后端的数据存储及处理设备中的核心设备硬盘录像机(DVR)、视音频编解码卡,其中硬盘录像机、视音频编解码卡是核心产品。前后端监控产品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2.43%、63.66%,即后端监控产品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同年,海康威视开始逐步从产品提供商向“产品+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从单一的产品销售转型升级为产品、软件平台、解决方案等整体销售为一体化的综合方案供应商,强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融合。自视频管理系统投入研发之后,海康威视软件产品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同步带动公司整体产品销售。 2012年,海康威视启动了针对未来十年的企业战略规划,提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路径及發展目标,强调核心能力的建设以及战略的执行与管控。
2013年,海康威视首次实现营收突破百亿元,前端音视频产品贡献的比例接近一半,其中网络/数字摄像机优势明显,而后端音视频产品对主营业务的贡献从2010年的六成降低至三成,彻底解决了此前对DVR产品过度依赖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海康威视在强化解决方案、加速产品业务延伸的同时,还从战略高度上大力发展民用互联网业务,推出了全新的品牌“萤石(ezviz)”,这是面向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的民用业务,并于次年推出了云存储服务。该品牌承载了海康威视践行视频内容服务提供商定位的重要使命。
2015年,基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专业积累,海康威视将业务拓展至智能制造领域,推出机器视觉业务,在当期推出了工业相机、无人机等产品,次年初推出“阡陌”智能仓储系统。随后将业务拓展至汽车电子、数据存储产品等新业务。
2017年,针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海康威视出了AICloud的理念,提出“云边融合”计算架构,定义了AICloud边缘节点、边缘域、云中心的三个层级架构。其中,边缘节点侧重多维感知数据采集和前端智能处理,边缘域侧重感知数据汇聚、存储、处理和智能应用,云中心侧重业务数据融合及大数据多维分析应用。
AICloud遵循“边缘感知、按需汇聚、多层认知、分级应用”核心原则,设计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智能服务体系,以适应规模不断扩大的物联网的计算需求。AICloud让海康威视实现从视频监控厂家发展成为智能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蜕变,后续还提出了物信融合的数据架构。
2018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提高内部运营效率,海康威视启动业务架构的变革重组,将传统安防业务按行业分类进行了重组,成立了公共服务事业群PBG、企事业事业群EBG、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其中,PBG主要针对传统公安、交通、司法领域;EBG针对传统金融、能源、楼宇、文教卫等领域;SMBG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市场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康威视已经成为了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业务聚焦于综合安防、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产品实现了软硬融合,其中软件的技术架构的优势逐步体现。
从海康威视日趋增长的发展规模来看,海康威视的每一次业务的“微调”都踩中了“节点”,这也让其安防巨头的地位无可撼动,将同行企业远远甩在身后。
除此之外,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创新业务具体包括智能家居(萤石)、海康机器人、海康汽车技术、海康微影、海康存储、海康慧影、海康消防、海康安检等业务。
2015年至2019年,创新业务的收入从2.22亿元增长至44.37亿元,增长近19倍,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是逐年增高,从0.88%到7.70%。根据2020年中报,在海康威视传统安防产品同比微增长的情况下,创新业务继续实现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5.11亿元,同比增长40.40%,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0.34%。
2017年,海康威视智能家居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首次实现盈利;于两年后实现25.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近六成,增长势头迅猛。2019年,海康威视将机器人业务进行单独披露,实现营业收入8.14亿元;2020年上半年,海康机器人业务持续快速增长,智能家居业务微增长,其他创新业务持续增长,幅度高达183.07%。随着创新业务的成熟,对于海康威视未来的业务贡献是可观的,公司还筹划将智能家居业务进行分拆上市。
三大护城河
创新——是贯穿海康威视发展历程的关键词。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从创立之初,海康威视就一直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确保产品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坚持打击盗版行为。一个案例是,2002年9月,刚刚起步的公司,产品遭到盗版,海康威视没有选择视而不见,而是走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耗时7个月持续性打假,期间损失的销售收入高达1500万元,同时,公司还持续加大力度研发,促使产品更新换代。
上市以来,海康威视坚持以研发为导向,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持续性、大规模地投入研发费用。2010年至2019年,海康威视的研发费用从初始的2.44亿增至54.84亿元,增长近22倍,增长幅度大于营收增长速度,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逐年增高。而大华股份2019年的研发投入仅为27.94亿元。重金投入之下,海康威视的研发人员从1099人狂飙至19065人,增长幅度逾16倍,占总员工的比例一度接近50%,长期在45%以上。
此外,海康威视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数量也是逐年攀升,2016年至2019年,专利数从2530件上升至4119件,软件著作权从605份增至1042份。巨额的研发投入及研发成果是海康威视坚持“软硬融合”路线的重要支撑,也是产品能够持续更新换代的坚强后盾。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此,2010年至2019年,海康威视一直在完善自身营销网络,同时积极实施海外战略布局,为产品的国内外销售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国内市场,海康威视的分公司从28家增加至35家,并以此为基点向下延伸了200多个业务联络处,形成了安防行业覆盖最深最广的营销体系。期间,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海康威视推动分公司向省级业务中心转型,更加地贴近用户和市场。
在海外市场,海康威视一直坚持国际化战略,以国家为重心搭建营销和服务体系,持续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建立分销渠道,不断巩固和扩大业务辐射范围,目前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有44个,授权维修中心达100多家,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海康威视坚持走自有品牌为主的品牌路线,目前HIKVISION品牌已逐步进入全球安防一线品牌阵营。
需要指出的是,大华股份的营销布局和海康威视相仿,在国内建立了200多个办事处,在海外建立了53个境外分支机构,产品销售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略高于海康威视。从两家安防巨头分地区的营业收入来看,2019年,海康威视的境外收入占營业收入的比重为28.16%,而大华股份境外收入占比为37.00%,增速略高于境内增速。
人才培养是海康威视的重中之重,其秉持“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用人理念,构建长效的人才培养与激励体系,助力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2012年8月13日,海康威视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限制性股票计划(草案修订稿)〉及摘要的议案》,进行为期10年的股权激励计划,从当年至今,海康威视以两年为单位,以低价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吸引和保留核心员工。
数据显示,经过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总计授予对象超过10000人,占总员工的比例从7%增加至17%,可见公司留住人才的决心;授予对象包括高管、中层、基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其中业务骨干为主要激励对象。
除了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之外,2016年海康威视还推出《核心员工跟投创新业务管理办法》,让广大核心员工成为创新业务(公司)股东,与公司创新业务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合伙人,激发员工创新拼搏的精神。
隐忧与威胁
我国安防产业已经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了,期间经历了模拟监控、数字监控、网络高清监控、智能监控等四个阶段,得益于城镇化进程高速发展以及政府部门出于公共安全的需求,海康威视在中间两个阶段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据中安协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安防行业的收入规模达7562亿元,同比增长9.6%,预计到2020年,安防行业总收入将达到80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前景广阔。
安防行业的前景虽然广阔,但海康威视并非高枕无忧,也面临着内外风险。
企业内部,随着公司员工数量逐年攀升,内部管理的复杂程度呈几何般倍增,对管理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管理层管理水平未能跟上,则公司持续性发展将面临一定风险。此外,面临着互联网巨头的高薪挖角,如何防止公司科研人员的流失是公司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对此,胡扬忠在公开场合强调企业最大的挑战永远来自企业内部。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发展迅猛,若海康威视未能密切追踪前沿技术的更新和变化,则创新业务的发展面临较大的不确定,继而对公司整体经营情况产生消极影响。
企业外部,海康威视不仅仅面临着传统行业的竞争对手,同时面临着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巨头施加的压力。
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作为行业内的第一梯队,明显有着先发优势,不过,由于安防行业从2016年开始进入了智能监控阶段,而AI正是安防产业向智能监控发展的技术驱动力,这意味着AI企业将是重要的参与对象,AI企业势必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外来的竞争对手不可不防。
安防行业同样也是AI四小龙(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证明自身价值的重要场景,不过由于这些企业暂时只具备软件算法能力,只能够成为安防企业的供应商,暂时构不成巨大威胁。但华为安防将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巨头不可忽视的外来者。
2020年5月份,华为机器视觉业务体验中心及生态开放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华为机器视觉领域总裁段爱国表示:“在智能安防领域,华为三年内要做到第二,五年之内做到业内第一。”可见,华为来势汹汹,进军安防产业不是空话。
此前,胡扬忠对于AI、华为等企业的布局公开作出回应,他认为传统安防企业都有各自的优势,也在积极布局AI,同时,AI并不是行业最重要的技术,也不是万能的,若不能解决用户问题,一切仅仅是空谈。他还认为,华为、BAT等公司都在找机会、找市场,布局也有不短的时间,但是落地项目比较有限。
他指出:“企业要恪守商业底线,不能用野蛮的方式去掠夺市场,通过烧钱补贴进行恶性竞争。早期用户看似得到了一些好处,但最终却因为被绑架而要付出更多。”
除了面临国内企业的竞争,海康威视在国际上遭到美国制裁。对此,官方称自从被制裁之后,公司对研发和供应链做了动态调整,研发团队除了开展正常研发之外,还要研发替代品,让研发费用投入大幅提升,产品成本有所增加。今年1月初,海康威视被剔除出富时中国A50指数和富时中国50指数。这意味着,海康威视的全球化战略遭遇重重困难,再加上贸易保护趋势抬头,其国际市场的开拓步伐或将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