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期3·15专题里,我们重点关注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存在的法规和管理漏洞,并为大家介绍了现有的主动/被动防御手段,事实上无人机得天独厚的视角优势是一把双刃剑,滥用意味着侵犯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危害国家安全,但善用往往会起到传统安防方案所不能企及的高度,这一点在森林防火、边检防疫、偏远地区巡查等领域都早有建树,而今天我们就换个角度,来跟大家聊聊无人机在城市安全领域的重要意义吧。
城市安全离不开全面覆盖的监控系统,但充当着交通管理部门“眼睛”的固定点视频监控无法有效针对各种地点的突发事件,也难以实现大范围、广角度的交通视频采集。而无人机凭借其他交通监测、感知系统无法比拟的移动性和便捷性,很好地弥补了这些缺陷,比如在浙江杭州,从2020年1月开始就针对高架和绕城高速增派了警用无人机系统,这种六旋翼无人机挂载了高音喇叭、强光LED,对驾驶中接打电话、违规变道等违规行为进行实时监管,并针对抢险、救护等突发事件进行快速交通疏导。
2020年全年,杭州交警无人机中队累计飞行4950小时,非现场执法数据12800余起,空地联动现场处罚2900余次,对高架和绕城高速事故、抛锚、施工和拥堵等空中预警3000余次,通过无人机机载喇叭喊话撤离事故现场和驱赶违停车辆2400余次。从这个角度来说,无人机的正面意义十分明显。
无独有偶,2021年3月3日深圳交警联合大疆召开发布会,将为200名铁骑队员配备120架“御”Mavic 2 专业版无人机并开展专业培训,预计4月1日左右这批铁骑将通过摩托车+无人机的组合出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打造全国首家百架“无人机+铁骑”交警执法新模式,每位骑警配备4块电池,每块电池可续航30分钟。而且这批无人机还采用了定制化设计,可实现违章抓拍、高空喊话、智能识别车牌等功能。
根据公开投标数据统计,早在2017年,我国警用无人机采购数量已在700架以上,涉及金额2.5亿元,若我国每个行政区都配备一个无人机飞行中队,每个队伍配备8架无人机,预计潜在需求量将达到2700架左右,届时警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元,发展前景将无比广阔。
当然,专业设备就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专业低空防御管理人员的培训也正在进行当中。工信部无线电局日前就《无人驾驶航空器无线电压制(阻断)设备使用指南》征求意见,该文件规定“无人驾驶航空器无线电压制(阻断)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过相关部门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能熟练掌握设备性能和操作流程,并杜绝操作失误。”最终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与公安大学联合验证,为培训学员颁发《低空安防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该合格证书分为中级、高级两种级别。所以我们其实可以看到相关管理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今年应该有望看到新法规的出台。
不过,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无人机先天存在的单次续航偏短、成本较高、涉及个人隐私等问题如何解决。除此之外无人机没有反对抗措施,很容易遭受人为破坏,不法分子甚至也可以利用反制设备来进行对抗,毕竟反制枪在电商上并不难买到……这些都是限制无人机在安全领域大展拳脚的因素。
据数据分析显示,预计在2021年,我国民用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71亿元,是整个无人机产业的绝对龙头,这意味着它是整个技术增长的根本,使得无人机的影响力不断提高,足以带动整个无人机市场增速加快,并且从设计、研发、制造等技术领域,延伸到无人机租赁和操作员培训等管理、服务、保障领域,进而触及社会生产、生活更广更深的层面,逐步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而且这条产业链我们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无疑也是极具前景。
但从目前的无人机管控情况来看,用于军事、警务、海关等领域的公务无人机管理基本有序,从研制生产到运行使用都比较规范,且用户数量有限,群体相对固定,安全风险可测可控。但民用无人机由于生产成本低廉、获取渠道丰富,存在着数量增长快、违规飞行多、管控处置难等问题。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行业规范缺失、部门职责不清、管控理念滞后、监管处置困难等问题。
落实到具体的法规,2018年6月1日实施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仅对民用经营性无人机做出了相关规定,但个人使用的无人机并不在管理范围内,更为全面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虽然在2018年1月曾公开征求意见,但至今尚未正式出台,个人拥有的消费级无人机依旧存在管理空白。虽然部分城市出台了地方性的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但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监管盲区,很多无人机爱好者因为不知道去哪里报备而被迫“黑飞”,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虽然通过设置“电子围栏”的方式屏蔽信号或许可以解决黑飞问题,但无人机是进步很快的新产业,空域禁飞的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并没有形成协调机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电子围栏”有一定难度。而且无人机用途五花八门,哪类无人机如何进行有效识别,业内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不过目前来看,大疆在远程识别ID上还是有思路的,通过ASTM国际化标准,可以1公里距离接收识别信号,而且这一系统并不需要蜂窝网络数据信号,而在2020年3月20日工信部就发布的《民用无人机生产制造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民用无人机应当具有唯一产品识别码,并将识别码写入不可擦除的存储芯片中,并在机体和外包装上标明,所以对无人机的精准管控正在一步步落地实现。
就像我们都知道汽车只能在规定道路上行驶一样,个人使用的无人机也同样应该具备“道路安全意识”,当前的无人机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充满变数的阶段,在城市安全方面它既能协助执法部门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但同时又会因為违规黑飞而导致公共交通急停避险,所以对无人机应用的管控也走到了迫在眉睫的阶段。当然,一部法律的出台需要经历理论研究、实践调研、标准制定、责任划分等环节,因此,法律滞后于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要想让民用无人机尽早摆脱“黑飞”身份,就要在立法、执法、监督三个环节上下功夫,在有序管理的前提下稳步发展无人机事业。
城市安全新帮手,无人机前途一片大好
城市安全离不开全面覆盖的监控系统,但充当着交通管理部门“眼睛”的固定点视频监控无法有效针对各种地点的突发事件,也难以实现大范围、广角度的交通视频采集。而无人机凭借其他交通监测、感知系统无法比拟的移动性和便捷性,很好地弥补了这些缺陷,比如在浙江杭州,从2020年1月开始就针对高架和绕城高速增派了警用无人机系统,这种六旋翼无人机挂载了高音喇叭、强光LED,对驾驶中接打电话、违规变道等违规行为进行实时监管,并针对抢险、救护等突发事件进行快速交通疏导。
2020年全年,杭州交警无人机中队累计飞行4950小时,非现场执法数据12800余起,空地联动现场处罚2900余次,对高架和绕城高速事故、抛锚、施工和拥堵等空中预警3000余次,通过无人机机载喇叭喊话撤离事故现场和驱赶违停车辆2400余次。从这个角度来说,无人机的正面意义十分明显。
无独有偶,2021年3月3日深圳交警联合大疆召开发布会,将为200名铁骑队员配备120架“御”Mavic 2 专业版无人机并开展专业培训,预计4月1日左右这批铁骑将通过摩托车+无人机的组合出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打造全国首家百架“无人机+铁骑”交警执法新模式,每位骑警配备4块电池,每块电池可续航30分钟。而且这批无人机还采用了定制化设计,可实现违章抓拍、高空喊话、智能识别车牌等功能。
根据公开投标数据统计,早在2017年,我国警用无人机采购数量已在700架以上,涉及金额2.5亿元,若我国每个行政区都配备一个无人机飞行中队,每个队伍配备8架无人机,预计潜在需求量将达到2700架左右,届时警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元,发展前景将无比广阔。
当然,专业设备就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专业低空防御管理人员的培训也正在进行当中。工信部无线电局日前就《无人驾驶航空器无线电压制(阻断)设备使用指南》征求意见,该文件规定“无人驾驶航空器无线电压制(阻断)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过相关部门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能熟练掌握设备性能和操作流程,并杜绝操作失误。”最终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与公安大学联合验证,为培训学员颁发《低空安防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该合格证书分为中级、高级两种级别。所以我们其实可以看到相关管理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今年应该有望看到新法规的出台。
不过,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无人机先天存在的单次续航偏短、成本较高、涉及个人隐私等问题如何解决。除此之外无人机没有反对抗措施,很容易遭受人为破坏,不法分子甚至也可以利用反制设备来进行对抗,毕竟反制枪在电商上并不难买到……这些都是限制无人机在安全领域大展拳脚的因素。
消费级市场是金字塔的根基,加强管理法规刻不容缓
据数据分析显示,预计在2021年,我国民用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71亿元,是整个无人机产业的绝对龙头,这意味着它是整个技术增长的根本,使得无人机的影响力不断提高,足以带动整个无人机市场增速加快,并且从设计、研发、制造等技术领域,延伸到无人机租赁和操作员培训等管理、服务、保障领域,进而触及社会生产、生活更广更深的层面,逐步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而且这条产业链我们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无疑也是极具前景。
但从目前的无人机管控情况来看,用于军事、警务、海关等领域的公务无人机管理基本有序,从研制生产到运行使用都比较规范,且用户数量有限,群体相对固定,安全风险可测可控。但民用无人机由于生产成本低廉、获取渠道丰富,存在着数量增长快、违规飞行多、管控处置难等问题。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行业规范缺失、部门职责不清、管控理念滞后、监管处置困难等问题。
落实到具体的法规,2018年6月1日实施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仅对民用经营性无人机做出了相关规定,但个人使用的无人机并不在管理范围内,更为全面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虽然在2018年1月曾公开征求意见,但至今尚未正式出台,个人拥有的消费级无人机依旧存在管理空白。虽然部分城市出台了地方性的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但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监管盲区,很多无人机爱好者因为不知道去哪里报备而被迫“黑飞”,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虽然通过设置“电子围栏”的方式屏蔽信号或许可以解决黑飞问题,但无人机是进步很快的新产业,空域禁飞的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并没有形成协调机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电子围栏”有一定难度。而且无人机用途五花八门,哪类无人机如何进行有效识别,业内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不过目前来看,大疆在远程识别ID上还是有思路的,通过ASTM国际化标准,可以1公里距离接收识别信号,而且这一系统并不需要蜂窝网络数据信号,而在2020年3月20日工信部就发布的《民用无人机生产制造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民用无人机应当具有唯一产品识别码,并将识别码写入不可擦除的存储芯片中,并在机体和外包装上标明,所以对无人机的精准管控正在一步步落地实现。
动荡之中见未来
就像我们都知道汽车只能在规定道路上行驶一样,个人使用的无人机也同样应该具备“道路安全意识”,当前的无人机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充满变数的阶段,在城市安全方面它既能协助执法部门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但同时又会因為违规黑飞而导致公共交通急停避险,所以对无人机应用的管控也走到了迫在眉睫的阶段。当然,一部法律的出台需要经历理论研究、实践调研、标准制定、责任划分等环节,因此,法律滞后于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要想让民用无人机尽早摆脱“黑飞”身份,就要在立法、执法、监督三个环节上下功夫,在有序管理的前提下稳步发展无人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