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IST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肿瘤,是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而提出的一个病理学新概念[1],现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影像学资料,探讨其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搜集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4~76岁,平均56岁;其中胃9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3例,回肠2例。临床表现:腹痛11例,消化道出血8例,腹部包块5例,不完全性肠梗阻3例,病程3~16个月。
检查方法:15例均行常规胃肠钡餐造影,采用510-A型遥控胃肠机,其后行CT检查,采用CT/e型螺旋CT机,平均后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增强扫描。
结果
胃肠道钡餐造影表现:局部黏膜皱襞变平、消失14例(14/15),管腔偏侧性狭窄6例(6/15),溃疡及窦道样改变4例(4/15)。9例胃间质瘤中8例表现为黏膜面变平、隆起、破坏,无明显胃腔狭窄,1例浆膜面的肿瘤,局部胃壁无明显异常;6例小肠间质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黏膜局限性消失、破坏,累及一侧肠壁,并沿肠腔长轴发展,造成肠腔偏侧性狭窄,病变段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4例溃疡形成,均呈细小的点状钡斑,其中1例呈窦道样改变。
CT表现:15例GIST均显示为起源于胃肠壁的软组织肿块影,部分见不完整包膜,密度不均匀,肿块向腔内、外生长,大小不一,约1.8cm×2.4cm~10.3cm×10.8cm,8例肿块内部见不规则片状坏死,其中1例边缘可见条带状钙化,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坏死区未见强化,周围脏器未见明显转移。
临床病理:15例均手术切除,11例肿块内部可见坏死,9例可见不完整包膜,5例见多发性溃疡或穿凿性小溃疡,肿瘤黏膜下生长为主,向腔内或浆膜外扩展,其中9例为恶性,6例为良性。
讨论
GIST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最常见的肿瘤,过去由于病理诊断技术手段的限制,常与胃肠道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相混淆,Mazur[2]等于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并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为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
GIST以发生于胃最为多见(60%~70%),其次为小肠,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可向腔内、腔外或腔内外混合生长,大多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呈分叶状[3]。
影像学表现:①胃肠道钡餐造影:可重点显示黏膜的情况以及管腔的改变。胃间质肿瘤主要表现为局部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这可能与胃腔宽大、肿瘤体积较小有关;小肠间质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黏膜局限性消失、破坏,累及一侧肠壁,并沿肠腔长轴发展,造成肠腔偏侧性狭窄,病变段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肿块内变性坏死累及黏膜面时可形成溃疡。②CT表现:肿瘤多呈腔内外膨胀性生长,大多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呈分叶状,多数肿块境界较清楚、光整,即使较大的肿块,对其周围组织的浸润亦相对较轻,肿块边界与邻近结构界限模糊时提示浸润,GIST肿块的密度多不均匀,与内部的出血、囊变、坏死有关。GIST良性者,肿块直径多<5cm,边界锐利,不侵犯邻近器官和结构,肿块较少有坏死,恶性肿块直径多>5cm,中央极易出现坏死、囊变及出血,周边实体组织强化明显[4]。③两种检查方法比较:胃肠钡餐造影检查操作简便,可从整体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及范围,可随意进行多体位透视下动态观察突入胃腔内肿瘤的形态、黏膜皱襞改变、表面是否有溃疡等,但观察肿块与胃的关系常受到一定限制,而螺旋CT可清楚显示肿块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边缘轮廓,内部是否有囊变、坏死,肿块对周围器官组织是否挤压、侵犯,有无远处器官组织的转移。
15例GIST胃肠道钡餐造影主要表现为黏膜皱襞变平或破坏,肠腔偏侧性狭窄,肿块内出现钡斑或窦道样改变;CT表现为腔内外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其内密度不均匀,增强后肿块强化明显,或其内有不强化的坏死液化区。
综上所述,GIST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胃肠道钡餐造影和CT检查相互结合有助于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觀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断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章士正,方松华.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诊断.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1,7(2):126-129.
2 Mazur MT,Clark HB.Gastric Stromal tumors.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Am J surg pathol,1983,7:507.
3 马军,张志远,王宁菊,等.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8):833-836.
4 何文辉,周永明,等.胃间质瘤的CT诊断.上海医学影像,2009,18(1):38-40.
资料与方法
搜集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4~76岁,平均56岁;其中胃9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3例,回肠2例。临床表现:腹痛11例,消化道出血8例,腹部包块5例,不完全性肠梗阻3例,病程3~16个月。
检查方法:15例均行常规胃肠钡餐造影,采用510-A型遥控胃肠机,其后行CT检查,采用CT/e型螺旋CT机,平均后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增强扫描。
结果
胃肠道钡餐造影表现:局部黏膜皱襞变平、消失14例(14/15),管腔偏侧性狭窄6例(6/15),溃疡及窦道样改变4例(4/15)。9例胃间质瘤中8例表现为黏膜面变平、隆起、破坏,无明显胃腔狭窄,1例浆膜面的肿瘤,局部胃壁无明显异常;6例小肠间质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黏膜局限性消失、破坏,累及一侧肠壁,并沿肠腔长轴发展,造成肠腔偏侧性狭窄,病变段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4例溃疡形成,均呈细小的点状钡斑,其中1例呈窦道样改变。
CT表现:15例GIST均显示为起源于胃肠壁的软组织肿块影,部分见不完整包膜,密度不均匀,肿块向腔内、外生长,大小不一,约1.8cm×2.4cm~10.3cm×10.8cm,8例肿块内部见不规则片状坏死,其中1例边缘可见条带状钙化,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坏死区未见强化,周围脏器未见明显转移。
临床病理:15例均手术切除,11例肿块内部可见坏死,9例可见不完整包膜,5例见多发性溃疡或穿凿性小溃疡,肿瘤黏膜下生长为主,向腔内或浆膜外扩展,其中9例为恶性,6例为良性。
讨论
GIST为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最常见的肿瘤,过去由于病理诊断技术手段的限制,常与胃肠道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相混淆,Mazur[2]等于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并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为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
GIST以发生于胃最为多见(60%~70%),其次为小肠,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可向腔内、腔外或腔内外混合生长,大多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呈分叶状[3]。
影像学表现:①胃肠道钡餐造影:可重点显示黏膜的情况以及管腔的改变。胃间质肿瘤主要表现为局部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这可能与胃腔宽大、肿瘤体积较小有关;小肠间质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黏膜局限性消失、破坏,累及一侧肠壁,并沿肠腔长轴发展,造成肠腔偏侧性狭窄,病变段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肿块内变性坏死累及黏膜面时可形成溃疡。②CT表现:肿瘤多呈腔内外膨胀性生长,大多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呈分叶状,多数肿块境界较清楚、光整,即使较大的肿块,对其周围组织的浸润亦相对较轻,肿块边界与邻近结构界限模糊时提示浸润,GIST肿块的密度多不均匀,与内部的出血、囊变、坏死有关。GIST良性者,肿块直径多<5cm,边界锐利,不侵犯邻近器官和结构,肿块较少有坏死,恶性肿块直径多>5cm,中央极易出现坏死、囊变及出血,周边实体组织强化明显[4]。③两种检查方法比较:胃肠钡餐造影检查操作简便,可从整体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及范围,可随意进行多体位透视下动态观察突入胃腔内肿瘤的形态、黏膜皱襞改变、表面是否有溃疡等,但观察肿块与胃的关系常受到一定限制,而螺旋CT可清楚显示肿块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边缘轮廓,内部是否有囊变、坏死,肿块对周围器官组织是否挤压、侵犯,有无远处器官组织的转移。
15例GIST胃肠道钡餐造影主要表现为黏膜皱襞变平或破坏,肠腔偏侧性狭窄,肿块内出现钡斑或窦道样改变;CT表现为腔内外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其内密度不均匀,增强后肿块强化明显,或其内有不强化的坏死液化区。
综上所述,GIST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胃肠道钡餐造影和CT检查相互结合有助于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觀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断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章士正,方松华.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诊断.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1,7(2):126-129.
2 Mazur MT,Clark HB.Gastric Stromal tumors.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Am J surg pathol,1983,7:507.
3 马军,张志远,王宁菊,等.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8):833-836.
4 何文辉,周永明,等.胃间质瘤的CT诊断.上海医学影像,2009,18(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