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八年抗战”会变成十四年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14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年抗战”的说法已持续七十余年,现在突然被“十四年抗战”所取代,一夜之间成为中小学教材所尊奉的标准话语。据称促成此改变的契机,是抗联老战士、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敏辗转提交给全国两会的建议。由此可推测,李敏的初衷首先是将抗联历史计入中国波澜壮阔的抗战史。但由八年向十四年转变,可能超出李敏意料外的一个后果是,它在根本上重新定义了“抗战”。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入侵中国的两个关键性节点。所不同的是,“九一八”事变后,国家层面并未与日军做总体性直接对抗,零星的反抗只在民间存在;而卢沟桥事变之后,则是举国被拖上战车。“八年抗战”的说法,坚持的是政府本位的历史观,“十四年抗战”则是社会史的思路。彼时训政的国民党提出“八年抗战”的说法,并不令人意外;而就当时“在野”的共产党而言,“十四年抗战”的叙述更符合实情。
  即便如此,1931年至1937年的抗战,仍不能简单理解为“在野党”奋起而“执政党”隐匿的一次保家卫国行动。
  让我们回到1931年,“九一八”之后,东北军一枪未发,张学良率部下退回关内……
  中国创刊最早的报纸上海《申报》9月20日始大篇幅报道此事,标题为《日军大举侵略东省:蔑弃国际公法,破坏东亚和平,沈阳辽阳长春安东营口等处均被侵占》。开头的总括性综述称:
  “十八日下午十一时,驻南满线日军四十名,突将皇姑屯北宁铁路拆毁,开始军事行动。十九日晨二時,日军第二师团进占商埠地及沈阳城。恣意搜索,省府及兵工厂粮秣厂均被焚毁。同时日军炮击北大营,因边署严令各军镇静,故军民死伤甚众,警察伤亡尤多。北大营驻军沿沈海线东退,途中被日兵截击,伤亡甚众。北大营及东北大学全被日军占领,交通完全断绝。荣臻(边署参谋长——作者注)及荣家属均被日军逮捕,第一旅长王以哲殉难。营口十九日晨八时亦被日军占领,站长、警务长被俘。日海军在营登岸,距营八里埋设地雷,防止客车前进。长春十九晨十时陷落。日军到处寻衅,焚掠极惨。”
  在下面的报道中,不断提到“中国军民虽为枪炮轰毙甚多,但华兵并未回击,亦未与抗”“我军民始终不与抗拒”……
  从这个角度而言,东北军未放一枪的“九一八”是日本入侵之始,却并非中国抗日之始。
  一般认为,一直到1931年11月初,由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才打响了抗战第一枪——这第一枪并非东北抗联所引发。
  马占山是什么人?当时张学良在北平挽留万福麟赞襄军政,暂不返黑,所有一切军政统交马占山代理。马占山成了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他是东北军的人,不过既然东北军的老大张学良已经是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副司令,马占山当然无疑义是国军将领。
  所以这抗战第一枪,是国军打的。
  事实上在江桥战役之前,马占山部就和日军扶持的伪军张海鹏部发生激战。和日军的直接交火,则发生在11月4日的江桥镇。
  据路透社11月7日发自东京的报道:“江桥战事现已停止,至少暂时停止,因马占山部下之军队已完全溃退,向昂昂溪而去也。战事颇为激烈,日兵死伤一百五十人。据陆军省消息,日兵已奉命不得越过汤溪……此间接到之满洲报告,谓嫩江战地华兵死尸中发现俄军官尸身一具,众信此乃苏俄人民。日兵死三十六人,伤一百四十四人,内有军官七、航空军官二,尚有飞机三架为机关枪所毁。华兵死者逾二百人。据哈尔滨消息,华兵阵亡一团长,又其他军官二、下级士官四十六人。”
  虽然马占山部最终溃败,但以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看,这仗能打成这样,已是相当不赖。
  江桥战役后,紧接着发生的是上海“一·二八”事變。抵抗日军的是国军第十九路军。也是执政党的武装力量。
  东北抗联是什么时候登上历史舞台的呢?东北抗联是1936年由东北人民革命军等改组而成。而按照官方说法,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是1933年9月成立,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第二年11月,独立师扩建成人民革命军第一军。
  东北人民革命军与日军有游击战。《申报》在1934年8月9日还专有报道:
  “辽宁东边发现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人数三千余,师长为杨靖宇,器械为新,并有轻重机关枪十余挺,炮四门,专择日军照领不及处攻击。日方调查该军系受苏联训练,内有俄军官二、政治工作人员二,指导一切,为纯粹红军,故畏惧殊甚。”
  由上可知,在全面抗战之前,国军、抗联等各方武装力量均曾抵抗日军,因规模所限,只能称为局部抗战。
  卢沟桥事变之前,1937年5月,日本关东军发表“最近满洲国治安”日文小册,其中讲述了东北义勇军等散布状况。他们称“匪贼”(义勇军)大体以吉东、滨江及黑龙江、三江等省为多,其中势派最大者为滨绥公路线附近出没之谢文东(五千人)、常有狥(三千人)、关宪仁(三千人)等三支,通常进出于依兰、方正两县。在五常、苇河、珠河各县一带出没最大势派者,为秦凤林、五龙两支,每支人数四千余,苇河县内有其根据地。在虎林、饶河、勃力、密山等县出没之义军,以李学万所率领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势派为大,人数五千余。另有李延禄所率之义军,人数千余,与李学万军互相呼应,游击于沿江等处。在松花江左岸之汤原、木兰、绥稜、凤山等县出没者,以赵尚志军势派最大,人数五千余,附近各地小支义军及小股抗日民团,均为其指挥。
  这里面大家最熟悉的名字应是赵尚志,他和李学万(李学福)、李延禄也均为东北抗联将领。而报告中所说势派最大的谢文东,最初投奔东北军将领李杜,后来也成为东北抗联第八军军长。
  《申报》在引述关东军“最近满洲国治安”时说,查1936年一年内,日军与义军交战共1891次,义军阵殁者13384人,而日军阵亡者为1970人,其负伤者犹不计。两相对照,可知义军抗战之激烈与杀敌之勇敢。
  巧合的是,《申报》整理好关于关东军“最近满洲国治安”报告的报道那一天,恰好是1937年7月7日。这一天,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自此启动。
  (摘自腾讯《大家》)
其他文献
从石材幕墙的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施工管理、业主使用等方面,探讨了石材幕墙产生的安全隐患,提出一些防治方法,并指出各界应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从管线探测仪的原理及探测技术出发,介绍了应用RD-400和subsite70两种管线探测仪在寻找地下通讯和电力电缆断点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指出掌握地下电缆断点技术,以真正发挥浅探测
二战最臭但充满人性的武器——“谁放屁”  “谁放屁?”是美国的战略情报局开发的秘密武器,这个武器的原理是用极其浓烈的粪便臭味去熏晕敌军,一般将其装在喷瓶里。各位看官,看到这里,大家会不会觉得这武器很鸡肋,不过在下觉得总比毒气弹来得温情。  你还别说,这个“谁放屁”不是理论武器,还真的上过战场,它曾经被用来袭击法国沦陷区的德国军官,效果拔群,极易引发德军内讧。  不过,这个“恐怖”的武器却很快就被停
人长期在噪声超标的环境里,会产生烦躁不安、神经衰弱、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食欲不振、睡眠不宁等症状,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如果在装修上巧妙运用,也可以降低居室噪声。   1.木质家具的作用:家具在房间中是最自然的吸收、扩散体,特别是木质家具效果最好,其纤维多孔性的特征使它能吸收噪声。不同木质的吸音程度不同,较松软的木质吸音更好,如松木。另外,摆放时不要放对声波反射太强的大玻璃柜和易引起震动的金属
民间组织在政府和社会、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对话与合作的平台,为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再就业起到了政府和企业所不及的作用
在现代护理领域中,伤口护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专业技能。近几年来各家医院相继成立了伤口护理专科小组,对于专业的发展越来越细,本文将近几年伤口护理的发展概况介绍如下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曹雪芹以自己的家事、家世为蓝本,对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世风、世相、世情作浓缩的艺术描写和概括。作者曹雪芹家世显赫,位列公侯,其所对应的社会阶级基础——农民及其生活,包括农村、农业问题书中记述得都十分鲜活、生动,真实、详尽,虽不能当信史来读,但却可视为前清史料的有益补充。只不过曹雪芹掀开的是触目惊心的伤疤而已,没给“康乾盛世”留多少面子。  书中贾府一门的始祖是
韩国罔顾中国利益关切和再三警告,一意孤行,允许美国在其领土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不仅是公开与中国人民作对,而且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中韩在局部地区已形成实质性的军事对峙。外交部发言人再次强调,“中方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美韩承担。”中国可以采
中国人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慢慢临近,我们的邻国韩国,也在准备过端午祭,很多人认为韩国人的端午祭申遗成功,是抢了中国的端午节,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中国人对此愤愤不平,对此,我们有必要来认识一下韩国的端午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活动,它跟端午节区别在哪?以此来打消人们的一些误解。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慢慢临近,人们开始忙着准备过节,不只是我们中国人过端午,我国近邻韩国,也在相同的日子里来进行一种叫作“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