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以“棒棒”自诩,俯身立志让山城变坦途。
他四处“讨钱”,并转化为科研成果超前国内七八年。
他崇尚“团队力量”,凝聚起跨越国界的创新活力。
在他带领下,一家曾以洗车度日的企业,把控着“重庆造”轨道交通的源头。
俯身“棒棒”
孤灯。重庆轨道集团大厦四楼。
灯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晓阳的目光,顺着图纸上的轨道延伸。在文件和图纸的包裹中,57岁的他已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
今年,重庆轨道交通迎来“换乘时代”,轨道一、三号线通车进入倒计时。
沈晓阳是著名的“拼命三郎”,每个星期工作六天半。但他更喜欢另一雅号:“棒棒”。
“我等轨道交通建设者,当如‘棒棒’!”沈晓阳如此教导员工,“同心协力,俯身干事。群众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如今,集团已完成轨道建设180公里。轻轨二号线日载客量达12万人次,名列全球前茅。
董事长室隔壁,公司行政办公室早已空无一人。加班时,沈晓阳常常打发走员工。
在员工面前,这位身材高大的“一把手”说话轻声细语,脸上总是绽放和善笑容。故有斗胆后生,背地里尊称其“沈伯”。
“沈伯”的故事在集团广为流传。
大年初三,动物园轻轨站。
21岁的秦桂铭,驾驶列车驶进车站。
“新年快乐,辛苦了!”一个高大男人走上前,浑厚温柔的男音响起。
“沈……”秦桂铭愣了。
沈晓阳微笑,转身离开。
“从此,我总会努力做到最好。”秦桂铭说,“不然,怎么对得起那句‘辛苦了’?”
“讨钱”老总
1994年盛夏,渝中区李子坝。
路边一家洗车场里,沈晓阳正给一辆轿车擦玻璃,汗水早已浸透衬衫。
此时,沈晓阳的身份是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现轨道集团)总经理。
总经理上街洗车挣钱——这并非姿态,而是现实所迫。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轨道交通就成为都市的治堵良方。饱受交通困扰的重庆,同样将畅通的希望寄予其中。
但当时国内轨道交通准入门槛极高。除京沪深三城获准建设外,其他城市只能望“轨”兴叹。
项目批不下来,公司就没资金。为此,国内众多轨道公司竞相转行。
“人要走光了,还怎么搞科研?”沈晓阳急了。
他将公司试验车场改建成洗车场。此后三年,轨道总公司的100多名工人和工程师,都在这里洗车糊口。
但这远远不能填补轨道交通研究所需的巨大资金缺口。
“要么等别人革你的命,要么自己革自己的命。”沈晓阳选择了后者。
在等待审批的艰难岁月里,他抛出一招“合纵连横”妙计——借助行业外资金,推动科研成果的孵化。
“未来,轨道交通必将形成庞大产业……”沈晓阳频繁奔波于各大企业间,游说它们大胆押宝轨道交通。
在他手中厚厚一叠可行性分析报告里,轨道交通是一个充满巨大潜力的应许之地。
很快,数百万元“赞助”涌入。沈晓阳不仅带领公司度过饥荒,还让轨道装备国产化研究提前了七八年。
创新“陀螺”
1996年,日本大阪一轨道车厂。
沈晓阳和同事正在这里考察。日方规定,他们只能在厂房外参观轨道车辆,不准拍照。
站在厂房外,沈晓阳暗暗立誓:“总有一天,我们也能造!”
针对弯多、坡陡、路窄的特点,重庆最后选择了爬坡能力强的跨座式单轨交通方案。这是中国首次跨座式单轨交通尝试。
日本专家来重庆察看后,不停地摇头:“这里不适合建单轨!”
原来,浮图关这一段要建在公园内,需要修建一条架梁的专用公路,但这样不仅会破坏公园景观,轨道梁也架不上去。
“你放心,重庆人有重庆人的办法。就是不修路,抬也要把它抬上去。”市领导的话极大地鼓舞了沈晓阳的士气。
不久,世界上第一台单轨架桥机在重庆轨道交通集团诞生。
新难题又接踵而至——道岔、整车生產和轨道梁三大核心技术是成败的关键,如果全部从国外引进,费用太高无法承受。
沈晓阳迎难而上。
他给自己的团队下了死命令:逐一分解庞杂的国外技术,结合重庆工业实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个取而代之。
五年后,成都。
重庆造轨道梁模板,正在试验场接受荷载试验。
一万次、十万次……破坏性试验,挑战着“重庆造”的极限,也挑战着沈晓阳绷紧的神经。
最终,“重庆造”经受住了考验!
同事们欢呼雀跃,沈晓阳却一头扎进系统配件设计图:支座、供电系统、架桥机……
2005年,国内首条跨座式轨道交通——轻轨二号线在重庆投入运营。
沈晓阳的团队不仅实现了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而且让重庆每八公里轨道的建设时间,比日本缩短两年以上……
“无论外部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像陀螺一样围绕一个轴心,保持一个方向,高效旋转。”这是沈晓阳关于创新的“陀螺”理念。
借助这个理念,重庆轨道集团不仅成功编制了单轨设计、施工、车辆技术等国家标准,还形成了一条完备的轨道交通产业链。
“引智”贤者
2010年4月的一天,几名西装笔挺的重庆人来到越南河内市政管理部门。不久后,这里将动工修建一条单轨线路。
海外项目,重庆轨道集团已不是第一次涉足。韩国、印度等国市场,都有它的身影。
昔日靠洗车度日的落魄企业,如今已成长为世界前沿技术的输出者。
沈晓阳一直在思考:如何以最小成本接入国际轨道交通市场的开发平台?
“一人之智有限,而众智无边。”沈晓阳广发英雄帖,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渝助阵。
2010年11月14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日本海外铁道技术协力协会最高技术顾问菅原操,准备转机飞往重庆。
随行人员试图让这位80多岁的老人休息片刻。
“沈君正在等我。”老人摆摆手。
18年前,菅原操认识了赴日考察的沈晓阳,两人一见如故。此后多年,菅原操在东京和重庆之间往返上百次,不遗余力地支持重庆轨道交通事业,并分文不取。
类似的场景无数次出现。
一次会议结束后,环保专家喻登荣起身欲走。
“喻老!”沈晓阳身躯微躬,递上名片,“轻轨规模建设在即,可愿助一臂之力?”
“一位大型国企‘一把手’,竟如此礼贤下士。”一番长谈后,喻登荣投身轨道建设环保创新。
十多年来,沈晓阳请来了全国各地20多位老专家赴渝,他还设立“专家办公室”,作为引智专职机构……
2011年,“十二五”开端之年,沈晓阳和他的团队,迎来了一个崭新开始——
在繁忙的都市地面之下,在明亮的高大楼宇之间,将往来奔驰着轨道列车;每年,高达两亿人次的乘客,将通过轨道交通到达主城各个角落……
五年后,这或将成为现实。
他四处“讨钱”,并转化为科研成果超前国内七八年。
他崇尚“团队力量”,凝聚起跨越国界的创新活力。
在他带领下,一家曾以洗车度日的企业,把控着“重庆造”轨道交通的源头。
俯身“棒棒”
孤灯。重庆轨道集团大厦四楼。
灯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晓阳的目光,顺着图纸上的轨道延伸。在文件和图纸的包裹中,57岁的他已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
今年,重庆轨道交通迎来“换乘时代”,轨道一、三号线通车进入倒计时。
沈晓阳是著名的“拼命三郎”,每个星期工作六天半。但他更喜欢另一雅号:“棒棒”。
“我等轨道交通建设者,当如‘棒棒’!”沈晓阳如此教导员工,“同心协力,俯身干事。群众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如今,集团已完成轨道建设180公里。轻轨二号线日载客量达12万人次,名列全球前茅。
董事长室隔壁,公司行政办公室早已空无一人。加班时,沈晓阳常常打发走员工。
在员工面前,这位身材高大的“一把手”说话轻声细语,脸上总是绽放和善笑容。故有斗胆后生,背地里尊称其“沈伯”。
“沈伯”的故事在集团广为流传。
大年初三,动物园轻轨站。
21岁的秦桂铭,驾驶列车驶进车站。
“新年快乐,辛苦了!”一个高大男人走上前,浑厚温柔的男音响起。
“沈……”秦桂铭愣了。
沈晓阳微笑,转身离开。
“从此,我总会努力做到最好。”秦桂铭说,“不然,怎么对得起那句‘辛苦了’?”
“讨钱”老总
1994年盛夏,渝中区李子坝。
路边一家洗车场里,沈晓阳正给一辆轿车擦玻璃,汗水早已浸透衬衫。
此时,沈晓阳的身份是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现轨道集团)总经理。
总经理上街洗车挣钱——这并非姿态,而是现实所迫。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轨道交通就成为都市的治堵良方。饱受交通困扰的重庆,同样将畅通的希望寄予其中。
但当时国内轨道交通准入门槛极高。除京沪深三城获准建设外,其他城市只能望“轨”兴叹。
项目批不下来,公司就没资金。为此,国内众多轨道公司竞相转行。
“人要走光了,还怎么搞科研?”沈晓阳急了。
他将公司试验车场改建成洗车场。此后三年,轨道总公司的100多名工人和工程师,都在这里洗车糊口。
但这远远不能填补轨道交通研究所需的巨大资金缺口。
“要么等别人革你的命,要么自己革自己的命。”沈晓阳选择了后者。
在等待审批的艰难岁月里,他抛出一招“合纵连横”妙计——借助行业外资金,推动科研成果的孵化。
“未来,轨道交通必将形成庞大产业……”沈晓阳频繁奔波于各大企业间,游说它们大胆押宝轨道交通。
在他手中厚厚一叠可行性分析报告里,轨道交通是一个充满巨大潜力的应许之地。
很快,数百万元“赞助”涌入。沈晓阳不仅带领公司度过饥荒,还让轨道装备国产化研究提前了七八年。
创新“陀螺”
1996年,日本大阪一轨道车厂。
沈晓阳和同事正在这里考察。日方规定,他们只能在厂房外参观轨道车辆,不准拍照。
站在厂房外,沈晓阳暗暗立誓:“总有一天,我们也能造!”
针对弯多、坡陡、路窄的特点,重庆最后选择了爬坡能力强的跨座式单轨交通方案。这是中国首次跨座式单轨交通尝试。
日本专家来重庆察看后,不停地摇头:“这里不适合建单轨!”
原来,浮图关这一段要建在公园内,需要修建一条架梁的专用公路,但这样不仅会破坏公园景观,轨道梁也架不上去。
“你放心,重庆人有重庆人的办法。就是不修路,抬也要把它抬上去。”市领导的话极大地鼓舞了沈晓阳的士气。
不久,世界上第一台单轨架桥机在重庆轨道交通集团诞生。
新难题又接踵而至——道岔、整车生產和轨道梁三大核心技术是成败的关键,如果全部从国外引进,费用太高无法承受。
沈晓阳迎难而上。
他给自己的团队下了死命令:逐一分解庞杂的国外技术,结合重庆工业实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个取而代之。
五年后,成都。
重庆造轨道梁模板,正在试验场接受荷载试验。
一万次、十万次……破坏性试验,挑战着“重庆造”的极限,也挑战着沈晓阳绷紧的神经。
最终,“重庆造”经受住了考验!
同事们欢呼雀跃,沈晓阳却一头扎进系统配件设计图:支座、供电系统、架桥机……
2005年,国内首条跨座式轨道交通——轻轨二号线在重庆投入运营。
沈晓阳的团队不仅实现了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而且让重庆每八公里轨道的建设时间,比日本缩短两年以上……
“无论外部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像陀螺一样围绕一个轴心,保持一个方向,高效旋转。”这是沈晓阳关于创新的“陀螺”理念。
借助这个理念,重庆轨道集团不仅成功编制了单轨设计、施工、车辆技术等国家标准,还形成了一条完备的轨道交通产业链。
“引智”贤者
2010年4月的一天,几名西装笔挺的重庆人来到越南河内市政管理部门。不久后,这里将动工修建一条单轨线路。
海外项目,重庆轨道集团已不是第一次涉足。韩国、印度等国市场,都有它的身影。
昔日靠洗车度日的落魄企业,如今已成长为世界前沿技术的输出者。
沈晓阳一直在思考:如何以最小成本接入国际轨道交通市场的开发平台?
“一人之智有限,而众智无边。”沈晓阳广发英雄帖,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渝助阵。
2010年11月14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日本海外铁道技术协力协会最高技术顾问菅原操,准备转机飞往重庆。
随行人员试图让这位80多岁的老人休息片刻。
“沈君正在等我。”老人摆摆手。
18年前,菅原操认识了赴日考察的沈晓阳,两人一见如故。此后多年,菅原操在东京和重庆之间往返上百次,不遗余力地支持重庆轨道交通事业,并分文不取。
类似的场景无数次出现。
一次会议结束后,环保专家喻登荣起身欲走。
“喻老!”沈晓阳身躯微躬,递上名片,“轻轨规模建设在即,可愿助一臂之力?”
“一位大型国企‘一把手’,竟如此礼贤下士。”一番长谈后,喻登荣投身轨道建设环保创新。
十多年来,沈晓阳请来了全国各地20多位老专家赴渝,他还设立“专家办公室”,作为引智专职机构……
2011年,“十二五”开端之年,沈晓阳和他的团队,迎来了一个崭新开始——
在繁忙的都市地面之下,在明亮的高大楼宇之间,将往来奔驰着轨道列车;每年,高达两亿人次的乘客,将通过轨道交通到达主城各个角落……
五年后,这或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