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服务意识与培训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前提和保障性的意义。服务意识的养成在企业培训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训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一定要提升,最终保证企业培训目标得到全面实现。
关键词:培训管理;服务意识
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就是看在这个企业里的人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通过对员工培训和提高,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人才是企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把“人”变成“人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长远问题。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培训是一种服务方式,因此培训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一定要提升,培训管理中服务意识的养成对培训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对此,谈一点个人的想法,与大家商榷。
一、提升服务意识、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不少企业对员工培训足够重视,但却颇具盲目性,缺乏连贯性、系统性、计划性,这样就存在各种问题。因而,要使培训工作高效率,就需要培训管理者提升服务意识,制定一个有效的培训计划,它包括如下一些具体内容:
1、具体实用的培训主题,如质量管理培训、项目管理培训、营销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每个培训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适应范围,因此就决定了培训的方式、方法和人员组成。
2、广泛的员工参与。认清员工的需求与性向,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适当的主题、深度及培训形式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对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一样进行全面培训。企业管理人员与实际操作员工最接近,其管理素质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如何区分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并实施不同的培训内容,是目前大多数致力于培养一支出色管理队伍的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忽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常常影响到企业培训和开发的效果。
3、反馈与交流。这一点对于企业培训很重要。培训应该成为企业内部积蓄与分享力量的源泉,要及时反馈与总结,为以后的有针对地开展培训活动提供参考。针对每次培训的员工,要形成一个基本的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内容本身的可实践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要有全面的评价,使培训具有更好的效果。
二、提升服务意识、让培训真正起作用。让公司的全体员工确实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非常关键。有些员工认为培训的重要意义在于获得证书,而忽略了培训的实质,这些员工一旦获得所需要的证书,自我提高、应用从培训中所获技能的积极性就消失了。改善员工的硬技能固然重要,同时,改善他们的软技能,如纪律、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更为重要。提高这些软技能对一个企业的成功来说更为关键,因为它是硬技能培训有效性的保障,也更具挑战性。因为软技能要求员工改变他们的态度。为此,我们培训管理者必须提升服务意识,要精心设计一系列软技能培训方案,以保证能有效改变员工的态度。这一过程西方称之为“变革管理”。但现实中,人们存在这样一种心理,他们往往不按照正确的或必须的去做。因此,为了有效管理这种变化,企业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绩效评估方法和激励计划,其中要能反映出先进技能的重要性。培训课程结束后应要求受训者制定行动计划,明确行动目标,确保回到工作岗位上能够不断地应用新学习的技能。许多企业的培训没有产生效果,往往是缺乏可应用的工作环境,使学习的内容无法进行转移。缺乏上级和同事的支持,受训者改变工作行为的意图是不会成功的。有效的途径是由高层在企业内长期倡导学习,将培训的责任归于一线的管理者,而不仅仅是培训部门。企业短期内可建立制度,将培训纳入考核中去,使所有的管理者有培训下属的责任,并在自己部门中建立一对一的辅导关系,保证受训者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环境中,使培训真正起作用。
三、提升服务意识、寻求企业与员工的互利发展方向。现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强调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只有在明确组织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前景的前提下,也只有在价值目标协调一致的情况下,员工才能有计划地配合企业发展进行自我职业设计,培训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发展的利器。但从我国现实情况看,企业发展的目标往往由管理者制定,虽然会以一定的形式公布,但普通员工受权利和参与渠道的限制,难以及时、全面地认识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时会因为企业目标与心理预期形成的强烈反差,产生抵触情绪,或对企业既定目标觉得无能为力而产生受挫感。因此,员工在认识企业发展目标层次上,常常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存在困难。企业需要反思,在培训内容和方向上企业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是否构建了员工参与的命运共同体,是否具有了员工参与的工作使命感。因此企业需寻求企业与员工的互利发展方向,只有在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默契的配合的前提下,对员工实施针对性的培训,才会更容易被接受,以此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企业培训的管理者一定要提升服务意识、寻求企业与员工的互利发展方向。
四、提升服务意识、做好培训管理者的自我定位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管理者一般是现场负责人。因此我们的培训管理者,第一,你不是安排培训的操作工,按计划机械地走完培训流程;而是培训组织者,要把培训过程的培训师、学员的精神和教学状态调整到最佳,谋取满意的培训效果。所以你必须参与,感同身受,才能知己知彼,运用自如。第二,组织培训,学员在学习,你也在学习,而且在调研、在观察学员学习情绪和对培训老师满意程度,还要征询意见和建议。服务意识决定你的服务状态,关系到培训班的质量和效果。第三, 不要以为经历过很多培训,就一定是轻车熟路,手到擒来。事实上,企业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员工培训也应与时俱进。同样,培训服务也会面临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也是对培训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因此,服务意识要求培训管理者正确定位自我:
1、培训项目管理的担当者
培训业务基本都是以项目形式展开的,具备项目的典型特征。培训管理者“职小责大”,也同样具备项目经理的角色特点。作为一位培训管理者,我们不得不在工作中面对接连不断出现的各种项目的持续挑战。要使培训工作顺利推进,要使培训管理效率倍增,要使培训项目成为常态,因此一位合格的培训管理者一定也是一位优秀的项目管理者。 2、具有一定的培训规划能力
课程规划能力要求培训管理者能够将凌乱的需求整理清晰,将分散的需求集中化,将非系统化的需求逻辑化,将逻辑化的需求课程产品化。培训管理者绝不能只是懂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而是要从整体规划来考虑。把一年的计划从未来三年的时间长度来考虑,这样每一年的零星培训就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个大计划中的一部分。这样,所有的零星培训才能串在一起产生合力的效果。此外,培训不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就要求培训管理者应具备系统思考的能力,在关注局部需求的同时,从全局去考虑,如何通过培训,来帮助员工获得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应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提升的要求,既应符合员工的需求,也要符合业务部门的需求,更要符合组织战略的需求。既要考虑培训的短期效果,也要考虑培训带来的长期收益。这要求培训管理者应将零散的课程、不同的培训形式、内外的资源、不同的学员对象等都统一到全局下进行综合的考虑,形成合力。
3、要有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培训创新的范围广泛,可以是培训内容上的创新、培训形式上的创新、教学方式上的创新,也可以是资源整合上的创新、培训技术的创新,等等。培训管理者是组织学习的推动者,如果自己都不学习,如何影响别人学习?此外,通过快速和持续学习,培训管理者不但能够及时掌握和更新信息,使组织学习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且也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拓展自我职业发展路径,提升作为一个培训管理者的影响力。
五、提升服务意识、员工要树立终生的学习的观念。任何形式的培训只能向员工输入有限的信息,产生有限的思想变革和行为方式的改进,这样短期培训效果在知识更新周期不断加快的现代越发显得不太理想。而培训员工自我提高意识,比直接向其输入具体的信息功用更强大,效果更持久。IBM公司明确规定:所有的销售人员除了要接受公司为期12个月的初步培训外,其余25%的时间必须在公司的教育中心接受终生学习大纲,让员工在大纲的引导下进行广泛的学习。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从外部强行植入的信息带来的实际效用的启发作用,远不如员工自觉提高的功效。从系统的观念看,员工自我提高的意识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形成群体性自我素质和能力的竞争风气,这一点对于企业非常重要。在以信息、知识取胜的知识经济时代,鼓励员工努力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是组织在激烈竞争中争取主动权的核心优势。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不进则退的趋势日益明显,唯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在培训中诱导性地激发,合理修正员工的学习意识是我国企业培训应有的内容。由此可见,员工培训对于企业未来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是毋庸质疑的。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管理者的意图得到贯彻;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公司的制度得到具体落实;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以,员工的培训不仅仅是必需的,而且还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培训管理者提升服务意识,努力做好企业培训,效果将是显著的。
关键词:培训管理;服务意识
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就是看在这个企业里的人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通过对员工培训和提高,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人才是企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把“人”变成“人才”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长远问题。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培训是一种服务方式,因此培训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一定要提升,培训管理中服务意识的养成对培训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对此,谈一点个人的想法,与大家商榷。
一、提升服务意识、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不少企业对员工培训足够重视,但却颇具盲目性,缺乏连贯性、系统性、计划性,这样就存在各种问题。因而,要使培训工作高效率,就需要培训管理者提升服务意识,制定一个有效的培训计划,它包括如下一些具体内容:
1、具体实用的培训主题,如质量管理培训、项目管理培训、营销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每个培训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适应范围,因此就决定了培训的方式、方法和人员组成。
2、广泛的员工参与。认清员工的需求与性向,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适当的主题、深度及培训形式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对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一样进行全面培训。企业管理人员与实际操作员工最接近,其管理素质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如何区分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并实施不同的培训内容,是目前大多数致力于培养一支出色管理队伍的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忽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常常影响到企业培训和开发的效果。
3、反馈与交流。这一点对于企业培训很重要。培训应该成为企业内部积蓄与分享力量的源泉,要及时反馈与总结,为以后的有针对地开展培训活动提供参考。针对每次培训的员工,要形成一个基本的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内容本身的可实践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要有全面的评价,使培训具有更好的效果。
二、提升服务意识、让培训真正起作用。让公司的全体员工确实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非常关键。有些员工认为培训的重要意义在于获得证书,而忽略了培训的实质,这些员工一旦获得所需要的证书,自我提高、应用从培训中所获技能的积极性就消失了。改善员工的硬技能固然重要,同时,改善他们的软技能,如纪律、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更为重要。提高这些软技能对一个企业的成功来说更为关键,因为它是硬技能培训有效性的保障,也更具挑战性。因为软技能要求员工改变他们的态度。为此,我们培训管理者必须提升服务意识,要精心设计一系列软技能培训方案,以保证能有效改变员工的态度。这一过程西方称之为“变革管理”。但现实中,人们存在这样一种心理,他们往往不按照正确的或必须的去做。因此,为了有效管理这种变化,企业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绩效评估方法和激励计划,其中要能反映出先进技能的重要性。培训课程结束后应要求受训者制定行动计划,明确行动目标,确保回到工作岗位上能够不断地应用新学习的技能。许多企业的培训没有产生效果,往往是缺乏可应用的工作环境,使学习的内容无法进行转移。缺乏上级和同事的支持,受训者改变工作行为的意图是不会成功的。有效的途径是由高层在企业内长期倡导学习,将培训的责任归于一线的管理者,而不仅仅是培训部门。企业短期内可建立制度,将培训纳入考核中去,使所有的管理者有培训下属的责任,并在自己部门中建立一对一的辅导关系,保证受训者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环境中,使培训真正起作用。
三、提升服务意识、寻求企业与员工的互利发展方向。现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强调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只有在明确组织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前景的前提下,也只有在价值目标协调一致的情况下,员工才能有计划地配合企业发展进行自我职业设计,培训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发展的利器。但从我国现实情况看,企业发展的目标往往由管理者制定,虽然会以一定的形式公布,但普通员工受权利和参与渠道的限制,难以及时、全面地认识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时会因为企业目标与心理预期形成的强烈反差,产生抵触情绪,或对企业既定目标觉得无能为力而产生受挫感。因此,员工在认识企业发展目标层次上,常常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存在困难。企业需要反思,在培训内容和方向上企业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是否构建了员工参与的命运共同体,是否具有了员工参与的工作使命感。因此企业需寻求企业与员工的互利发展方向,只有在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职业发展默契的配合的前提下,对员工实施针对性的培训,才会更容易被接受,以此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企业培训的管理者一定要提升服务意识、寻求企业与员工的互利发展方向。
四、提升服务意识、做好培训管理者的自我定位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管理者一般是现场负责人。因此我们的培训管理者,第一,你不是安排培训的操作工,按计划机械地走完培训流程;而是培训组织者,要把培训过程的培训师、学员的精神和教学状态调整到最佳,谋取满意的培训效果。所以你必须参与,感同身受,才能知己知彼,运用自如。第二,组织培训,学员在学习,你也在学习,而且在调研、在观察学员学习情绪和对培训老师满意程度,还要征询意见和建议。服务意识决定你的服务状态,关系到培训班的质量和效果。第三, 不要以为经历过很多培训,就一定是轻车熟路,手到擒来。事实上,企业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员工培训也应与时俱进。同样,培训服务也会面临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也是对培训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因此,服务意识要求培训管理者正确定位自我:
1、培训项目管理的担当者
培训业务基本都是以项目形式展开的,具备项目的典型特征。培训管理者“职小责大”,也同样具备项目经理的角色特点。作为一位培训管理者,我们不得不在工作中面对接连不断出现的各种项目的持续挑战。要使培训工作顺利推进,要使培训管理效率倍增,要使培训项目成为常态,因此一位合格的培训管理者一定也是一位优秀的项目管理者。 2、具有一定的培训规划能力
课程规划能力要求培训管理者能够将凌乱的需求整理清晰,将分散的需求集中化,将非系统化的需求逻辑化,将逻辑化的需求课程产品化。培训管理者绝不能只是懂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而是要从整体规划来考虑。把一年的计划从未来三年的时间长度来考虑,这样每一年的零星培训就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个大计划中的一部分。这样,所有的零星培训才能串在一起产生合力的效果。此外,培训不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就要求培训管理者应具备系统思考的能力,在关注局部需求的同时,从全局去考虑,如何通过培训,来帮助员工获得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应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提升的要求,既应符合员工的需求,也要符合业务部门的需求,更要符合组织战略的需求。既要考虑培训的短期效果,也要考虑培训带来的长期收益。这要求培训管理者应将零散的课程、不同的培训形式、内外的资源、不同的学员对象等都统一到全局下进行综合的考虑,形成合力。
3、要有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培训创新的范围广泛,可以是培训内容上的创新、培训形式上的创新、教学方式上的创新,也可以是资源整合上的创新、培训技术的创新,等等。培训管理者是组织学习的推动者,如果自己都不学习,如何影响别人学习?此外,通过快速和持续学习,培训管理者不但能够及时掌握和更新信息,使组织学习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且也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拓展自我职业发展路径,提升作为一个培训管理者的影响力。
五、提升服务意识、员工要树立终生的学习的观念。任何形式的培训只能向员工输入有限的信息,产生有限的思想变革和行为方式的改进,这样短期培训效果在知识更新周期不断加快的现代越发显得不太理想。而培训员工自我提高意识,比直接向其输入具体的信息功用更强大,效果更持久。IBM公司明确规定:所有的销售人员除了要接受公司为期12个月的初步培训外,其余25%的时间必须在公司的教育中心接受终生学习大纲,让员工在大纲的引导下进行广泛的学习。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从外部强行植入的信息带来的实际效用的启发作用,远不如员工自觉提高的功效。从系统的观念看,员工自我提高的意识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形成群体性自我素质和能力的竞争风气,这一点对于企业非常重要。在以信息、知识取胜的知识经济时代,鼓励员工努力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是组织在激烈竞争中争取主动权的核心优势。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不进则退的趋势日益明显,唯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在培训中诱导性地激发,合理修正员工的学习意识是我国企业培训应有的内容。由此可见,员工培训对于企业未来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是毋庸质疑的。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管理者的意图得到贯彻;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公司的制度得到具体落实;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以,员工的培训不仅仅是必需的,而且还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培训管理者提升服务意识,努力做好企业培训,效果将是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