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本 取之有道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自然当作一种资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但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自然资本总有一点虚无缥缈,因为他们未曾切身感知自然资本怎样影响个人利益或商业利益。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能理解自然资本的价值所在。不久前,笔者在珠海出差,路过一排外观气派却空置的房子。当地人说,这以前都是度假村,因为紧靠湖边,景致宜人,生意一度很红火,但后来湖泊被填了,度假村开始破败。这不就是一个关于自然资本的鲜活案例么?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度假村的老板们或许愿意用重金保护湖泊,以维持他们的生意,这笔钱体现的正是湖泊的一部分自然资本。
  自然资本离我们并不遥远,漠视它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切肤之痛。
  我们有必要看看欧美发达国家曾经如何看待自然资本,如今又是如何善待自然资本的。我最近看到一本书《大自然的财富:一场由自然资本引领的商业模式革命》,作者是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总裁马克·特瑟克。这位曾经的高盛高管、投资银行家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重新审视自然资本的价值,怎样在制定公共政策、商业决策时,寻求与大自然共生共荣的方法。
  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该书的核心内涵:自然有法、自然有价和自然有道。
  自然有法。大自然有其法则,这些法则包括: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开采要合理方可持续、不可任意改变资源的形态与分布。法则被破坏,人类就会遭殃。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例如在谈到美国的堤坝系统时,作者说:“我们沉迷于建造更大更复杂的人工设施以控制水流,这种沉迷让我们误以为工程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对抗一切,事实已经证明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不管是谁,都无法违背这些自然法则。
  自然有价。自然资源是有价的,最根本原因是大部分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竭。多数资源在开采时,因为供过于求,资源价格低廉甚至免费;但到开采后期,资源濒临枯竭,价格就会暴涨。水资源、渔业资源、土地资源莫不如此。自然价格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理论家认为,“给一切东西制订好价格,价格成本自然会促进资源节约”。对此,书中也不乏好的案例,比如一些国家征收碳税以减缓气候变化。
  自然有道。大自然中有许多天造地设,值得人类去学习和模仿。人类步入近代文明后,科技进步给了我们不少优越感,似乎人類征服自然已成必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国数十年前修建的大坝,眼下正面临各种挑战:或是强度下降岌岌可危,或是鱼类资源和生态危机随时告急。
  自然有价说明企业应当重新核算运营成本,生态服务价值、碳排放成本等,将计入企业的成本收益中。书中提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经在实施一项关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的研究。
  自然有道说明企业应当虚心做大自然的学生,有时候,大自然会给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解决方案。书中提到一例:有一家化工厂要提高污水处理量,传统方法是耗资4000万美元新建一个污水处理厂,但有工程师提出了大胆的方案——建一片湿地。最终,化工厂采纳了后者,仅花费140万美元在工厂旁建了一片湿地,不仅每天能处理500万加仑污水,还为多种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由此,我们看到聪明的企业管理者如何利用自然资本,变革自己的商业模式。
  变革的道路常常布满荆棘,变革商业模式更是如此。如何才能扫平障碍?书中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可以通过书中的事例总结一些经验。书中讲到一个渔民回到家乡,看到当地滥捕成风,渔业资源几近枯竭,心痛不已。于是,他带着一盏灯、一杆枪、一条船,强硬保卫休渔期的海域。三年后,那里的渔业资源再次丰富起来,人们都来遵守禁渔、休渔的规则。看来,首先需要的是变革的领头人有理想主义的精神、强有力的执行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其他文献
最近,有几家日本制造企业爆出质量丑闻,令世人震惊。先是今年9月的日产汽车,接着是前段时间的神户制钢公司,斯巴鲁汽车,后来是三菱综合材料,然后就是这几天的东丽株式会社。人们不禁想问:日本制造的产品质量会不会开始走下坡路?日本的质量管理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篇《经济学家》的文章给出了部分答案,同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本文指出,承认伪造质量数据的这几家日本公司并不是普通企业,而是非常有名且产品一流的
37岁的李菊洪,早忘了用双腿行走的感觉。  因为4岁时的那场车祸,让她失去了双腿。  在命运的重击下,李菊洪并没有倒下。  她还有梦。  7岁,她用手握着小板凳学走路;22岁,她毕业回到家乡合川市(现合川区)清平镇瓦店村,成为村里唯一的医生。  “只有自己痛过,才懂得病人的痛。”15年来,她握紧小板凳完成了一场梦想“长征”,最终来到每一位需要就诊的病人旁。  村民说,李菊洪就是他们身边的“张海迪”
上世纪90年代,我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10年,我进入重庆市汽车运输(集团)涪陵公交公司工作,现在是涪陵区208路公交车的一名驾驶员,并兼任线路班长。208路公交线从涪陵城区到白涛工业园区,全长37公里,是涪陵区最长的一条公交线路。在这条公交线上,我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天确保车容车况良好,认真细致地做好安全运输服务。驾驶公交车六年来,我实现了安全行车50万公里无
高考,是中国孩子的成人礼。  6月7日,本应跟千万同龄人一起参加这场成人礼的灾区学生,他们的大学梦将如何延续?  “爸爸,快给学校的王主任打电话,问一下我的报名情况。”住在重庆市肿瘤医院的王丽迫不及待。  “放心,特事特办,教育局已经同意了。”电话那头,王主任轻声宽慰。   王丽长长吐出一口气,重新拿起放在床头的《新概念英语》。   王丽是绵竹县东汽中学高三的学生。在“5·12”大地震中,她左腿粉
今天的大学生,正充当着网络聊天室、论坛、QQ、MSN、博客、播客(语音)、拍客(拍照)等的主力军。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给高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重庆工学院因势利导,将“固本强基”工程推向了互联网——     深夜,龙婷的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着,脸上不时露出会心的笑容。她可不是在随随便便聊QQ,而是带着学生在网上过组织生活。  龙婷是重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辅导员。她还是学生时
2015年,资深维修工张仕旭登上了全国劳模领奖台。  “与机器打交道得按套路出牌,一招一式需切中要害,图的就是个手起刀落,药到病除。”作为重庆聚兴交通机械公司的“维修大王”,一谈起机械维修,张仕旭总会滔滔不绝,“一颗钻研技术的心,一身经得起考验的本领,就是我十多年来最大的收获。”  扎根聚兴17年,张仕旭不断跟机器“过招”,在攻克技术难题的同时悟取门道,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全能追魂铲”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发展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深入分析我国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成本上升、需求下降,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两极分化进一步凸显;以及创业创新动力不足,制度机制约束亟需破解。  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问题突出。一是管理落后,经营风险大。我国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管理随意性大,家族式管理以及个人管理色彩较浓厚,导致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减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1980年算起,超过6亿人摆脱贫困。  扶贫开发也是直辖之初中央给重庆交办的“四件大事”之一,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6月3日— 6日,市委书记孙政才第三次进入武陵山区,专题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孙政才强调。  “啃”下这个“硬骨头”无疑很难,难在何处?  
编者按:  2016年11月10日,世界经济论坛中国理事会在广州发布《中国创新生态系统报告》。《报告》指出,中小企业是中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数据显示,中国65%的国内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获得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但在实际创新中,中小微企业还或多或少地面临着一些创新之“坎”。  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保护者和营造者,政府又该如何作为,才能幫助中小微企业迈过这些“坎”?
经过一年的学习,我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算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一项投资都可以用成本和收益来量化,如果成本大于收益,投资人肯定不会去投资,政府也不能做亏本的买卖——    我是1992年到高新区工作的,先在管委会办公室工作,后来被调到产业部门,从事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这项工作比较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颇有挑战性,如果是门外汉,很难跟投资者交流。我认为作为招商人员,虽然不是专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