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教育宝贵的精神资源,它所蕴涵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系列整合,从经典诵读涵养学生道德底蕴、传统艺术升华学生气质、蒙学经典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三个方面以校本课程的方式,挖掘传统经典中的德育价值,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授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德育资源;经典诵读;传统艺术;蒙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它所蕴涵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小学德育教育宝贵的精神资源,对学生精神品格的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德育更好融合,将其发扬光大,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两年来,我校致力于《在君子文化下德育活动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以经典诵读涵养学生道德底蕴
中国传统文学渗透着古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它承载历史、传承文明,蕴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我校在专家的指导下,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系列整合,以校本课程的方式,挖掘传统经典中的德育价值,把经典诵读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挖掘经典佳作中的德育价值
中华民族的爱国爱民、刻苦耐劳、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貌、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些文化传统在经典中随处可见,学生读千古美文,可以直探人性本源,吸取古人的智慧,站在圣人的肩膀上放开眼界,开阔胸襟,启迪自己的理性,做一个有涵养、有见识、敬父母、重师长、奉公怜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人。
经典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德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高山流水”的友谊;“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都为学生指引了方向。学生读经典,口诵心记,不知不觉中就会变成自己内在能力,德育的潜移默化功能自然而成。
(二)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兴趣
我校开设了经典诵读课,将经典吟诵引入课堂,让孩子们走进了中华经典诗文,走进了体现具有自我个性的阅读世界,沟通体验,用民族精神与美德感染自己。现在每天早上,当你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不再像从前那样说话聊天,不再是坐等老师来督促,因为他们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同学们都会主动诵读。而这种自觉的读书习惯,使他们乐于读书,习惯念书,这一习惯将让他们终生受益。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学生文化基础扎实,举止端庄优雅,言行文明礼貌,学风校风良好。
二、以传统艺术升华学生气质
艺术活动能净化人的心灵、对人的全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和补足作用,是灵魂的教育。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如果没有绘画、雕塑、音乐、诗歌及自然所引起的情感,人生就会失去一半乐趣。”我校用社团的形式将桂剧、五子棋、十字绣等传统艺术融入到学校课堂教学中,以艺育德,以德促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以艺育德,加速德育内化过程
2012年底,桂林市群众艺术馆与我们拉手,把我校定为他们的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培训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外来务工子女文化艺术培训基地,并向我校提供各艺术门类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专业艺术培训、辅导老师,为我校建立农村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提供了优质的技术资源。抓住这个契机,我校提前谋划、布置,在课程里增设了校本课程——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活动,周三、周五下午3、4节由桂林市群众艺术馆的专业教师来授课,开展桂剧、合唱、舞蹈三个社团活动;周三下午的3、4节,由本校老师开展播音、绘画、乒乓球、手工、五子棋等13个社团活动。由于组织严密、措施得力,开学第一周我校就就点面结合、正常有序开展了社团活动,并通过课表扎实、常态地推进社团活动,建立起农村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网络,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气氛中净化心灵,培养起蓬勃向上、勇于实现自我价值的自强精神。
(二)以德促学,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学校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以君子文化为大纲要的兰花节、翠竹节、菊花节、梅花节的系列活动、校园艺术节、庆“六一”文艺演出、庆“元旦”文艺演出以及鼓励学生参加校外演出和各级各类比赛等,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充分展示了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和较强的创造能力。学生在浸染高品位的精神氛围中,自信得到树立,情操得到陶冶,心田受到滋润,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以蒙学经典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学校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养成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把《弟子规》和制定出的《大河中心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作为校本教材引入课堂,使之成为学生行为检查的标准。
(一)学习行为手册,端正思想态度
学校要求班主任利用晨读时间给同学们讲解《弟子规》句子大意,从实际生活入手,联系书中内容,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才是受欢迎的人。每星期布置5条背诵内容,并采取各种手段激励学生自觉完成,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对《弟子规》的内容都能熟记于心。
(二)对照常规三字歌,纠正行为习惯
“学贵力行”,学一句就做一句,实践一句。师生们经常把《弟子规》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熟背《弟子规》的基础上,每个班形成了自己的践行特色,老师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确立班级《弟子规》的践行点,并写在黑板的右上方,由教师指导学生把每天的践行点当成一项作业来完成,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鼓励学生一月养成一个好习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会给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还能够把幸福带给他们的家庭。
通过活动的长期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学习习惯基本形成,好人好事层出不穷:89班班委会自发为本班的患病同学捐款,并给其写一封信鼓励他与病魔作斗争;全校师生每年都看望、慰问附近乡村的五保户,并为其捐款;学校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为漓江洗脸”、清扫村道等。
通过开展“君子文化“特色建设,我们这所乡村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优秀卫生学校、自治区留守(流动)儿童示范校、桂林市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评估先进学校、桂林市绿色学校、桂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桂林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教学质量名列叠彩区前列,老师有4人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14人次在自治区级比赛中获奖,5人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学生有11人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有31人次在自治区级比赛中获奖,有30人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构建学生的品德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培养学生的才能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铸造学生的行为美。
【参考文献】
[1] 陈守聪,王珍喜.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德育构建[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 宋元林.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
[3] 吴春花. 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24).
【关 键 词】 德育资源;经典诵读;传统艺术;蒙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它所蕴涵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小学德育教育宝贵的精神资源,对学生精神品格的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德育更好融合,将其发扬光大,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两年来,我校致力于《在君子文化下德育活动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以经典诵读涵养学生道德底蕴
中国传统文学渗透着古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它承载历史、传承文明,蕴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我校在专家的指导下,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系列整合,以校本课程的方式,挖掘传统经典中的德育价值,把经典诵读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挖掘经典佳作中的德育价值
中华民族的爱国爱民、刻苦耐劳、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貌、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些文化传统在经典中随处可见,学生读千古美文,可以直探人性本源,吸取古人的智慧,站在圣人的肩膀上放开眼界,开阔胸襟,启迪自己的理性,做一个有涵养、有见识、敬父母、重师长、奉公怜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人。
经典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德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高山流水”的友谊;“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都为学生指引了方向。学生读经典,口诵心记,不知不觉中就会变成自己内在能力,德育的潜移默化功能自然而成。
(二)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兴趣
我校开设了经典诵读课,将经典吟诵引入课堂,让孩子们走进了中华经典诗文,走进了体现具有自我个性的阅读世界,沟通体验,用民族精神与美德感染自己。现在每天早上,当你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不再像从前那样说话聊天,不再是坐等老师来督促,因为他们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同学们都会主动诵读。而这种自觉的读书习惯,使他们乐于读书,习惯念书,这一习惯将让他们终生受益。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学生文化基础扎实,举止端庄优雅,言行文明礼貌,学风校风良好。
二、以传统艺术升华学生气质
艺术活动能净化人的心灵、对人的全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和补足作用,是灵魂的教育。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如果没有绘画、雕塑、音乐、诗歌及自然所引起的情感,人生就会失去一半乐趣。”我校用社团的形式将桂剧、五子棋、十字绣等传统艺术融入到学校课堂教学中,以艺育德,以德促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以艺育德,加速德育内化过程
2012年底,桂林市群众艺术馆与我们拉手,把我校定为他们的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培训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外来务工子女文化艺术培训基地,并向我校提供各艺术门类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专业艺术培训、辅导老师,为我校建立农村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提供了优质的技术资源。抓住这个契机,我校提前谋划、布置,在课程里增设了校本课程——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活动,周三、周五下午3、4节由桂林市群众艺术馆的专业教师来授课,开展桂剧、合唱、舞蹈三个社团活动;周三下午的3、4节,由本校老师开展播音、绘画、乒乓球、手工、五子棋等13个社团活动。由于组织严密、措施得力,开学第一周我校就就点面结合、正常有序开展了社团活动,并通过课表扎实、常态地推进社团活动,建立起农村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网络,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气氛中净化心灵,培养起蓬勃向上、勇于实现自我价值的自强精神。
(二)以德促学,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学校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以君子文化为大纲要的兰花节、翠竹节、菊花节、梅花节的系列活动、校园艺术节、庆“六一”文艺演出、庆“元旦”文艺演出以及鼓励学生参加校外演出和各级各类比赛等,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充分展示了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和较强的创造能力。学生在浸染高品位的精神氛围中,自信得到树立,情操得到陶冶,心田受到滋润,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以蒙学经典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学校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养成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把《弟子规》和制定出的《大河中心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作为校本教材引入课堂,使之成为学生行为检查的标准。
(一)学习行为手册,端正思想态度
学校要求班主任利用晨读时间给同学们讲解《弟子规》句子大意,从实际生活入手,联系书中内容,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才是受欢迎的人。每星期布置5条背诵内容,并采取各种手段激励学生自觉完成,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对《弟子规》的内容都能熟记于心。
(二)对照常规三字歌,纠正行为习惯
“学贵力行”,学一句就做一句,实践一句。师生们经常把《弟子规》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熟背《弟子规》的基础上,每个班形成了自己的践行特色,老师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确立班级《弟子规》的践行点,并写在黑板的右上方,由教师指导学生把每天的践行点当成一项作业来完成,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鼓励学生一月养成一个好习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会给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还能够把幸福带给他们的家庭。
通过活动的长期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学习习惯基本形成,好人好事层出不穷:89班班委会自发为本班的患病同学捐款,并给其写一封信鼓励他与病魔作斗争;全校师生每年都看望、慰问附近乡村的五保户,并为其捐款;学校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为漓江洗脸”、清扫村道等。
通过开展“君子文化“特色建设,我们这所乡村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优秀卫生学校、自治区留守(流动)儿童示范校、桂林市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评估先进学校、桂林市绿色学校、桂林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桂林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教学质量名列叠彩区前列,老师有4人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14人次在自治区级比赛中获奖,5人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学生有11人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有31人次在自治区级比赛中获奖,有30人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构建学生的品德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培养学生的才能美,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铸造学生的行为美。
【参考文献】
[1] 陈守聪,王珍喜.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德育构建[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 宋元林.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
[3] 吴春花. 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