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go,串门去(1岁)

来源 :母婴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bu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串门,可是宝宝长见识的好途径,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而且也是宝宝交际能力提升的好机会!串门虽然好处不少,也会有五花八门的烦心事儿,该如何应对呢?
  
  烦恼一:宝宝是个“见人哭”
  
  脚还没踏进别人家的门呢,“哇!”这边就开始唱哭戏了!宝宝死死拉住妈妈不放,弄得大家都手足无措,尴尬啊!与其在人家哭,还不如赶紧离开,刚进家门,小家伙像没事儿人似的,又开始活蹦乱跳了,这可怎么办,难道就一直关在家里不见生人,长大了再说?
  
  为你支招
  “怕生”是这个年龄段宝宝的正常现象,陌生人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恐怖的,会把他们带走,或者把妈妈从他身边带走。如果因为宝宝“怕生”,就不让他接触外人,反而对宝宝的心智发育更加不利,他们需要父母的指导,慢慢去熟悉“生人”,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才有助于社交能力的提升:
  


  1、熟悉环境陌生人。请客人到家里来,让宝宝先在熟悉的环境中接触陌生人。遵循“二要三不要”的原则:
  ▲父母要把宝宝抱在怀里,先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客人表达热情和友好的态度,让宝宝慢慢感染这种氛围,放松警惕。
  ▲客人要“策略”性地接近宝宝,比如给宝宝一个漂亮玩具;如果客人也带着宝宝,小家伙之间的交流会更好一些。
  ▲不要急于让宝宝接近客人。
  ▲不要让客人突然靠近、强行抱走宝宝。
  ▲不要在客人到来时马上离开宝宝,否则会加重宝宝的恐惧心理。
  2、陌生环境安全感。可以给宝宝生动地描绘一下串门的有趣之处,比如“阿姨家有好大的鱼缸!”“叔叔家的草坪上可以荡秋千!”让宝宝有一种期待。串门对象最好选择有宝宝的家庭,共同语言会让宝宝少一分恐惧;在陌生环境中,不要轻易离开宝宝,更不要强求、指责或逼迫宝宝,让他慢慢观察、接近新事物,告诉他,妈妈就在身边,不用害怕。
  
  烦恼二:宝宝是个“小馋猫”
  
  一去串门就“丢人”,人家给什么都吃,看到了就会要,甚至人家吃饭,都要跟着上桌。小孩子当然没有人会计较,可是当父母的,真是没面子啊!拉又拉不走,逼急了哭给你看!这不是典型的“小馋猫”吗?以后带出去多难为情啊,而且万一有谁不怀好意,拐走了怎么办?
  
  为你支招
  “自我为中心”往往是宝宝嘴吃八方的原因之一,认为好吃的都是我的!这种习惯要改正,但要注意方式,既不能过于严厉,还要切实可行:
  1、学会有节制。对宝宝的零食要有限制,比如一天只能吃一块糖,培养宝宝的节制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宝宝改正“贪吃”的毛病。
  2、善意小谎言。在串门的过程中,可以和主人沟通好,给宝宝拿一块糖果,然后对他说,“阿姨家就给你准备了一块糖,下次再来吃好吧?”这种无伤大雅的小谎也是纠正宝宝馋嘴的小方法。
  3、只吃妈妈给的。这类宝宝可能会缺乏防备心理,所以,对“小馋猫”宝宝来说,安全教育非常必要,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录像片教育宝宝,陌生人的东西是不能乱吃的,可以和宝宝定个规矩,只有从妈妈手上拿到的食物才能吃,虽然有点不科学,不过这个年龄的宝宝,安全最重要。烦恼三:宝宝是个“小霸王”
  不管去谁家,都像个小霸王一样,和小朋友抢玩具、抢吃的,稍不顺意就会大喊大叫,临走了,还会强硬地拿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吃苦的是父母,如果弄坏了,还要买新的赔给别人!
  
  为你支招
  唯我独尊,“独霸”喜欢的东西,开始成为宝宝的鲜明态度,“我的东西”、“我要”成为他的口头禅。你会发现很难从他手中骗取东西;来硬的,他会嚎啕大哭以示抗议,弄得你不知所措。该怎样让“霸道”宝宝学会分享呢?
  1、改变育儿态度。不要娇惯和溺爱宝宝,“严是爱,惯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不要一切以宝宝为中心。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宝宝对别人给予的东西学会感恩和感谢,学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跟家人共享。
  2、学会懂规矩。在串门之前,要和宝宝定个规矩,比如要和小朋友和平相处,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可以给他带一些礼物,引导他去和别人交换,如果宝宝的表现还不错,可以买个小礼物作为鼓励,再接再厉!
  
  烦恼四:宝宝是个“人来静”
  
  原本活泼的宝宝,串门之前还手舞足蹈要表演节目,可是一到别人家就安静的要命,怎么哄怎么逗,就是不领情,不吱声,先前的活跃劲儿一点都看不到了,真是扫兴啊!
  
  为你支招
  宝宝当众表演可以巩固认知,但是父母的心态一定要调整好,不要为了炫耀而摆布宝宝,当宝宝“不争气”的时候,就责备他。如何让宝宝从“人来静”变为小小交际家呢?“三视”要记牢:
  一视宝宝的意愿。在要求宝宝之前,最好事先征求一下意见。即使宝宝拒绝,父母也不至于尴尬。
  二视宝宝的气质。对活泼好动、乐于自我表现的宝宝,很珍惜当众“表演”的机会:对害羞胆怯、喜欢躲起来的宝宝,则应多加引导,动员鼓励他。不管表演是否精彩都要及时地予以赞扬,增强他的自信。
  三视宝宝的状态。当宝宝情绪不好或犯困的时候,当众表演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应该趁宝宝情绪高涨、精神旺盛的时候提出这一要求,往往能够获得他们的赞同。
其他文献
一咧嘴,洁白的小牙牙露了出来,真是可爱!宝宝牙齿健康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如何才能轻松远离蛀牙烦恼呢?护牙秘籍早早把握!    蛀牙原因早知道    出生时口腔无菌的宝宝,怎么会蛀牙呢?父母的责任最大:  ★喂养习惯:很多父母,特别那些本身有蛀牙的父母,总是习惯先用嘴去试一下奶温,再把奶瓶给宝宝;或者先把食物嚼碎,然后给宝宝吃,似乎是为了安全、好消化,其实已经把细菌传给了宝宝。  ★卫生习惯:一些家长
期刊
“不好,宝宝去碰电源了!”“糟糕,宝宝去拿剪子了!”小家伙越来越“厉害”了,一不留神,危险就在眼前,赶紧发动全家,进行安全大检查!    卧室的安全    睡觉可是宝宝的头等大事,首当其冲就是要检查卧室的安全,要让宝宝睡得舒服,睡得安全!  1、床。婴儿床的围栏宽度不超过8cm,以防宝宝卡住头;围栏高度应与宝宝跪立高度相符;床架要适当放低,在宝宝支撑起身体时,不会摔下床。  2、床下。床脚周围放置
期刊
解析小抠门    宝宝的世界是天真的,在他们的世界中,从来没有小气与大方的明确界限,他们只是依照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快乐。对于孩子们来说,抠门只是为了不让快乐失去。  孩子在婴儿时期就非常强烈地渴望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这样可以带给他们安全感和幸福感。而太小的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还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往往是在大人的指引下与人“分享”。但是随着宝宝的长大,他的“独占”意识越来越强烈,表达自己的方式也越来
期刊
众所周知,年纪大的人喜欢唠叨,殊不知,我们的宝宝也是个“小唠叨”。仔细想想,你家宝宝有没有一个人自言自语的时候?叽里咕噜的,却不知道在说什么?    爱上自言自语    其实,遇到宝宝自言自语,爸爸妈妈们不仅不需要担心,还要恭喜一下你的宝宝。因为这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又一个进步。  宝宝从1岁开始,已经会有目的性地运用语言。到了2岁左右,他们的语言能力就有了较好的发展,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和周围的
期刊
第一次给宝宝买鞋子,没啥经验,有什么意见可以借鉴呢?以下买鞋10法则仅供参考,相信待你熟能生巧之后,即使宝宝不在身边,也能游刃有余了!  法则1购买第一双鞋的时间。家有一宝,小妈们总有为他倾其所有的欲望,看到可爱的东东就想买,有的小妈甚至在宝宝还未出生的时候就为他买好第一双鞋了,其实,真的没有这种必要。在宝宝学步前只需为其准备脚套、防滑袜、或是线袜,待宝宝的脚丫蠢蠢欲动,想要学走路时(约在宝宝10
期刊
带着宝宝出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想要顺顺利利到达目的地,注意事项可要记清楚,坐飞机什么流程、乘火车注意什么、坐汽车要带什么……    轻轻松松坐飞机    优势:快捷、安全、整洁,是远途旅行的首选。  可能状况早知道  1、食物玩具要充分。出关或安检的时候需要漫长的等待,要给宝宝准备足够的食物和玩具,打发时间。  2、宝宝座位早预订。两岁以上的宝宝票价为成人的75%,要预订好安全座椅,保证宝宝旅
期刊
Q 我结婚1年多了还没有怀孕,医生给我用克罗米芬的药,我吃了两个月了,排卵也正常,为什么就是不能怀孕?B超检查说我子宫前倾,这个会不会减低我受孕的概率呢?  A 你婚后才1年多,从医学角度来讲,还称不上不孕症,如果夫妇双方年龄还轻,也就不必太着急。能否受孕是夫妇双方决定的事,对于女方来说1个月只有1次排卵,而只有在排卵期才能怀孕,也就是说,每个月仅有1次机会。所以,建议尽量不要随意用药,以防打乱自
期刊
刚升级做小妈,对宝宝时不时的啼哭你也许会束手无策,咋的又哭了呢?冷静!哭泣是新生儿的第一语言,小家伙每天平均要哭3小时左右,通过啼哭,宝宝可以向父母表达各种意愿和要求。菜鸟小妈们,一起来学习宝宝这门独特的语言吧。了解之后,你才能正确地安抚他!    ※ 我饿了!    新生儿可是一秒都不能饿着,这也是小妈对宝宝哭泣的第一反应:“是不是饿了!”  声效特点:音调较低,有节奏,哭一会停一会,不急不缓。
期刊
入园倒计时开始了,可是家里的小家伙吃饭问题还没着落呢!不但要大人追着喂饭,而且每餐还吃得特别少,这要入园了,不得挨饿?看来,想让宝宝“爱”上吃饭,一些实用的“招术”必不可少!    招术1:定时定位法——固定用餐时间、用餐位置    每次用餐的时间尽量固定,让宝宝产生条件反射——吃饭时间到!帮宝宝准备一套漂亮的餐具,最好由宝宝自己来挑选。看到饭菜盛在自己亲手挑选的餐具里,宝宝也许会爱鸟及屋,对食物
期刊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有一幕经典的父亲印象:(父亲为“我”去那边月台买橘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此文曾使多少人产生过情感共鸣。  如今,“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父亲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