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工作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tiger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经验,指出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任务与方向,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和展示国家形象是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重要宗旨和任务。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工作要加强统筹谋划,主动担当作为,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关系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为传播国家形象作出积极努力。
  【关键词】5·31讲话 国际传播 公共关系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和全球视野,就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出重要部署,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对外宣传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总结、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传播和对外宣传工作取得的成就,深刻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和舆论环境,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重视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不断提高塑造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和水平。
  2.切实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推进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实现精准传播。
  3.牢牢把握国际传播的重要内容。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阐释。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更好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引导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4.充分用好国际传播各种资源渠道。要组织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发挥各地区、各相关部门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要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
  5.着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要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水平,讲究斗争策略和艺术。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又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政策保障和组织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是在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二、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工作
  当前,国际传播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一方面,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越发关注中国,渴望了解中国,期待听到中国声音。与此同时,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复杂,美西方一些势力竭力对中国进行全方位遏制打压,加之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国际传播格局带来了深刻变化。做好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需要系统思考和整体谋划。目前在开展國际传播工作中,要注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树立目标导向。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要牢固树立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努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
  2.准确把握基调。做好国际传播工作,要把握话语基调,讲求方式方法,着力在提高讲故事水平上下功夫。在对外表达上,既开放自信,大大方方地讲我们的发展成就,又客观平实,不回避问题和矛盾;既坚持原则,敢于亮明底线、宣示立场,又谦逊谦和、理性对话,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深入研究国外受众心理、话语习惯和关注点、兴趣点,有效加深互动。要跟踪研究国际舆论关注的新问题,注重做好议题设置,积极回应国际关切。
  3.用好载体平台。要积极开展中外媒体、智库双多边交流对话,通过举办论坛、参访考察、人员往来等形式,主动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理念、中国道路的理解和认同。要深入推动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着力打造一批文化交流品牌活动,润物无声地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传播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多彩文化。要善于借助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等传播手段,以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方式增强国际传播的互动性、有效性。
  三、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下阶段重点工作
  广泛开展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和展示国家形象是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重要宗旨和任务。近年来,中国公关协会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组织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活动,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关系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传播国家形象作出了积极努力。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加强统筹谋划,主动担当作为,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1.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全面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要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认真思考,明确工作方向,细化目标任务,创造性开展工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
  2.组织策划对外文化交流活动。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紧贴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防灾减灾”等重大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对外交流活动,办出了特色,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下半年,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以及协会年度发展大会等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组织策划一批高端大气、主题鲜明、时效性强的交流活动,精心设置议题,着力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宣介阐释,介绍好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共观”“中国观”。
  3.积极开展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和咨询。要充分发挥协会专业人才汇聚的优势,系统梳理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的重要讲话、论述精神,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开展中国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切实提升对外传播的针对性、精准性。要注重总结实践经验,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理论指导和咨询服务。
  4.加强和改进培训工作。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是有效开展对外交流的基础性工作。要充分发挥协会特色优势,联系、调动一批智库、高校的优质师资力量,加强对协会会员、相关党政部门和地方、部分企业的业务培训工作。要了解掌握培训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方案设计,确保培训实效。要探索依托部分条件较好的高校,建设一批培训品牌,推动培训工作常态化、可持续性,不断充实国际传播人才队伍。要以培训工作为抓手,加强和改进会员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协会凝聚力。
  郭卫民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
  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以来,课后服务活动师资的配置、如何开展以及开展什么形式的课后服务活动等问题都成为了学校和各地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数学游戏,作为一种益智游戏可纳入课后服务活动,助力课后服务活动的开展。
【内容提要】进入后扶贫时代,如何将“中国脱贫方案”上升为“国际脱贫议程”,这是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环节。在脱贫方案的国际传播中,议题内容的选择、议题属性的诠释都将影响国际舆论的接受度,要突出对中国多维贫困治理理念和特色减贫模式的传播。针对国际舆论有关扶贫目的、扶贫标准、扶贫政策和扶贫可持续性这四方面的质疑,要精准回应舆论焦点和风险点,打通国内外舆论场,加强与国际组织的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身体、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既具有理性的特征,又有敏感的气质,对他们的教育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否则有可能激化逆反心理,增加教育难度。通过解析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提出初中教师教书育人的几点启示。
【内容提要】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受众需求比媒体需求更直接地影响传播效果。在融合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受众对于跨文化的符号不再被动接收媒介赋予其的文化意义,而更多从自我出发完成对符号的使用。在中国对外传播中,中国符号从主要承担认知功能,到主要承担标签认同与价值观认同功能。梳理并重建原有符号体系,可在新环境下增强对外传播效果。  【关键词】对外传播 符号 消费文化  在新型融合媒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