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在丽江老家。窗外落着小雪,一阵阵寒气从窗缝中钻进来,我赶紧往火盆里添了几根炭。没想到,就是这火盆,给我带来了一次特殊而煎熬的经历。
除夕遇险
因一氧化碳中毒,我短暂失去了意识,被车载着一路奔向昆明。大年初一早上,我住进了儿科ICU病房。醒来的时候,我一个人躺在病房。
左手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根针,鼻子里塞着氧气管。因新冠疫情正当前,任何人都不可以进入病房陪护,包括我的父母。虚弱的我,完全陷入了恐慌状态。
回想起前一天我还在老家和家人热热闹闹地过春节,现在就孤零零地躺在四面白墙的病房里。第一天夜里,我的泪水浸湿了枕头。
独自面对
天亮了,我擦干眼泪,试图掩饰自己的恐惧和难过。我的左手食指上套着一枚橡胶做的像戒指一样的设备,发出单调的红光;胸口上贴着三个贴片——正在给我进行心电监测。一阵心酸涌起:这样的监测,是不是意味着我的病情还是很严重呢?病房的电视里,新闻播报的确诊人数一个劲儿地往上蹿。心中除了像利爪一样撕扯着我的孤独感,更平添了一份对未知和死亡的恐惧。从丽江辗转回昆明的途中,我有没有接触到确诊者?我只能虚弱地躺着、想着、焦虑着。
病房门上的小窗,是唯一可以看见父母的地方。很小很小的长方形玻璃窗,小得不能看全母亲的面容。但就算是这样,她那满是红血丝的眼睛,那急切注视我的眼神,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二天夜里,我没有流泪。我想在第三天,让父母在那扇小玻璃窗中看见一个状态好起来的我。
破茧蜕变
第三天,我可以自己下床了。“你看,先把这里的钩子卡起来,然后就可以拔针了;拔完针再把这个螺丝拧紧……”虽然口罩遮住了她大半张面孔,但我想护士阿姨应该是十分温和的。她的尽职叮嘱,她的轻声细语,让我心安。“谢谢。”每一次我都对护士阿姨说。
下午,吊瓶打完了,我下床走动。掀开窗帘,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我身上,莫名有点感动。
母亲懂我,给我捎来了书包。历经鬼门关后,再抚摸着我熟悉的书本,心里感到幸福。母亲站在门口,熬红的双眼笑成了一条线,她朝着我竖起大拇指。
面对困境的勇气和乐观,面对孤独的自我调节,懂得对给予你爱的人的虔诚感恩……一个人的病房,这些经历和感受正在转化为真实而强大的内心力量,助我破茧,助我成长!
春日明媚,我痊愈出院了。一个人的病房中,我自铿锵!
【总 评】作者构思巧妙,紧贴“新冠疫情”这个时代热点,却从小处着笔,叙述“我”一个人在病房中的经历,展现“我”的成长。行文中,作者很重视心理描写,从最初的孤独,到适应环境后的感恩,再到最后的乐观,刻画细致,层次分明,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講评教师 陈 宇)
除夕遇险
因一氧化碳中毒,我短暂失去了意识,被车载着一路奔向昆明。大年初一早上,我住进了儿科ICU病房。醒来的时候,我一个人躺在病房。
左手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根针,鼻子里塞着氧气管。因新冠疫情正当前,任何人都不可以进入病房陪护,包括我的父母。虚弱的我,完全陷入了恐慌状态。
回想起前一天我还在老家和家人热热闹闹地过春节,现在就孤零零地躺在四面白墙的病房里。第一天夜里,我的泪水浸湿了枕头。
独自面对
天亮了,我擦干眼泪,试图掩饰自己的恐惧和难过。我的左手食指上套着一枚橡胶做的像戒指一样的设备,发出单调的红光;胸口上贴着三个贴片——正在给我进行心电监测。一阵心酸涌起:这样的监测,是不是意味着我的病情还是很严重呢?病房的电视里,新闻播报的确诊人数一个劲儿地往上蹿。心中除了像利爪一样撕扯着我的孤独感,更平添了一份对未知和死亡的恐惧。从丽江辗转回昆明的途中,我有没有接触到确诊者?我只能虚弱地躺着、想着、焦虑着。
病房门上的小窗,是唯一可以看见父母的地方。很小很小的长方形玻璃窗,小得不能看全母亲的面容。但就算是这样,她那满是红血丝的眼睛,那急切注视我的眼神,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二天夜里,我没有流泪。我想在第三天,让父母在那扇小玻璃窗中看见一个状态好起来的我。
破茧蜕变
第三天,我可以自己下床了。“你看,先把这里的钩子卡起来,然后就可以拔针了;拔完针再把这个螺丝拧紧……”虽然口罩遮住了她大半张面孔,但我想护士阿姨应该是十分温和的。她的尽职叮嘱,她的轻声细语,让我心安。“谢谢。”每一次我都对护士阿姨说。
下午,吊瓶打完了,我下床走动。掀开窗帘,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我身上,莫名有点感动。
母亲懂我,给我捎来了书包。历经鬼门关后,再抚摸着我熟悉的书本,心里感到幸福。母亲站在门口,熬红的双眼笑成了一条线,她朝着我竖起大拇指。
面对困境的勇气和乐观,面对孤独的自我调节,懂得对给予你爱的人的虔诚感恩……一个人的病房,这些经历和感受正在转化为真实而强大的内心力量,助我破茧,助我成长!
春日明媚,我痊愈出院了。一个人的病房中,我自铿锵!
【总 评】作者构思巧妙,紧贴“新冠疫情”这个时代热点,却从小处着笔,叙述“我”一个人在病房中的经历,展现“我”的成长。行文中,作者很重视心理描写,从最初的孤独,到适应环境后的感恩,再到最后的乐观,刻画细致,层次分明,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講评教师 陈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