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r——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来源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ovicovicov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但也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要真正发挥“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解决问题,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好历史细节,厘清问题;实现师生良好互动,建立和谐课堂.真正促进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实现有效性教学.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融合出版环境下出版单位面临的各种版权风险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展开研讨,着重分析版权风险产生的原因,指出出版单位在版权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规避和防范版权风险的可行性措施,并对出版单位在融合出版工作中做好版权工作提出了参考建议.
中国现代性建构在“古今中西”问题域中显得异常复杂,亟需在厘清现代性自身属性及其合理形式的基础上,推进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路径的思考.现代性脱胎于西方文化传统,是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但经过理性化论证以及资本主义扩展而具有普遍性维度.对于现代性需要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出发予以理解,在普遍的人的解放尚未实现以前,现代性属于趋向具体普遍性的文明论问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作为现代性的合理形式出现,但资本主义形式必然产生“反现代性”的异化形式,使现代性运动表现为理性化话语与强制性
浙东唐诗之路,伴随两晋六朝佛寺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兴盛.中国佛教史与文化史一些重要事件直接发生在浙东佛寺,或与此地佛寺有关,由之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浙东建寺不久,文人就经常到佛寺活动.在唐代,不论宦游、漫游、流寓,还是本土长期寓居,浙东诗路上,文人与佛寺结缘更为普遍,并成为习尚,佛寺成了文人经常活动的场所.文人游寺、寓寺,感受寺院自然与文化氛围,一些群体性文学活动发生于此,一些诗僧亦于此过着独特的寺院生活.佛寺文化因而融入浙东诗路,影响诗路文学与诗路文化.
东汉二百年间的文学思想的发展,走过了由政教附庸到独立自足的艰难历程.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新旧文学思想交错推衍,纠结前行,到东汉后期,文学终于坚定地走向了它自身.东汉文学发展史中的几个趋新的文学现象——理论阐述的文学思想与同时期文学创作倾向不完全同步,谶纬思潮对文学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中越来越重视个人情志的抒发,以及逞才游艺的文学创作倾向,尤具重要的文学思想史意义.它们不仅是东汉文学思想史的重要理论内涵,也对整个中国文学思想史具有理论启示意义.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亲共民主人士和团体,以及爱国人士创办了大量进步期刊.在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下,各类进步期刊通过阐释中华民族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激活共同历史记忆、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方式,有效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全民族抗战事业的发展,为当前各类期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诸多启示.
假期不是摆脱学校组织化、规范化课堂教学的“纯粹休闲时间”,而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段.国外研究表明,在经历较长假期后学生学业成绩会出现整体下降的现象,假期效应对数学学科的影响更明显,对高学段学生成绩的影响更大;低/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间的学业差距主要发生在假期,而不是在校学习过程中.其影响机制主要在于放假后学校对弱势学生群体的补偿效应削弱、不同家庭的学生假期活动安排、家庭教养方式差异和学科教学、认知过程差异等因素.国外相关实证研究结论为我国推动学校暑期托管服务有效实施提供了有益启发.应进一步强化政府课后服务
在众多社交媒体当中,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智能媒体已成为我国网络舆论生态的主要平台,并且重构了内容推荐与关系推动在传播中的位置结构.作为一种技术高度嵌入、市场逻辑主导的媒介平台,“后台化生产”成为短视频平台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内容日常化、形式故事化、生态垂直化,相应导致网络生态治理面临部落化、隐蔽化和滞后化的困境和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短视频治理可能的目标路径:年轻世代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自觉自信为网络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用户对信息失控的不安感倒逼权威机构提高信息确定性,管理部门和相关平台通过支持头部博主引导认
标准参照评估是欧美高校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估方式.20世纪70-80年代它以行为主义科学为理论基石,体现了实证主义的知识观和认识论.20世纪90年代受到建构主义教育观和后结构主义评估观的理念影响,转而注重评估过程中师生的个人特质、师生关系建构以及对评估决策的阐释,这一影响持续至今.当前标准参照评估所面临的困境之一是个体性阐释和判断所造成的评估差异,要减少评估差异,需在评分者之间建立实践共同体,通过集体评分等形式建立对评估标准的“共同理解”.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规定,落实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实现了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公私法协同共治.依据《民法典》,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是针对公益损害的新型责任,本质属于公法义务的私法操作,包含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和生态环境赔偿损失责任两种方式.在责任构成要件上,需要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违反国家规定”进行合理解释,进而在因果关系证明中由双方公平分担举证责任、降低证明标准.在责任承担方式上,应贯彻生态环境修复优先的原则,规范“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判断标准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的主体、方式、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健康码”治理为分析样本,从结构、功能、价值三个层面揭示技术赋能嵌入重大风险治理的内在逻辑与挑战.结构层面,应急管理体系为技术赋能嵌入重大风险治理破除了制度性障碍,但同时也加深了权责失衡的风险.功能层面,技术赋能在资源整合、模式维持、目标实现、系统适应等方面迎合了重大风险治理的客观需要,但技术工具适用范围有限且不能解决技术相关问题.价值层面,技术赋能的理性追求与风险治理的善治导向具有一致性,然而效益至上的工具理性难以突破理性吊诡的困境.为此,应建立健全技术赋能制度体系,在制度理性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