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今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的思考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12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变观念,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推动人才建设。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组织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组织人事部门要看高一点,看远一点,更新观念,转变只有高学历、高职称才是人才的错误观念,提高对农村人才的认识,打破传统的人才开发理念,紧紧抓住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重头戏,把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作为人才工作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激活现有人才,培养造就“永久性”乡土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不断扩大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农村人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能带动实用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
  拓宽视野,营造宽松的选人环境,壮大人才队伍。要创新人才观念,大力挖掘选拔农村人才,变“隐性”人才为“显性”人才,不断壮大农村人才队伍,服务农村经济。一是完善选拔标准。放宽准入条件,降低入选门槛,打破学历、身份、年龄限制,把技术和效益作为选拔农村人才的主要标准。二是拓宽选拔渠道。除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才,还应建立和完善选拔标准,从种植、养殖、加工、运输专业户等率先致富的人员中,从有一定文化、有头脑、悟性强、有培训前途的青年人中,从有专长、有技能的能工巧匠、“土专家”、“田秀才”中,从为农产品销售牵线搭桥的农村经纪人中,选拔优秀的农村乡土人才,按照乡土人才的不同类型,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乡土人才库,真正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组织人事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对象。三是实行“柔性”管理。在乡镇一级确定人才信息员,及时收集各类人才信息资料,将新发现的人才迅速纳入管理。同时,定期对农村人才分类需求进行统计,便于各类人才资源的统筹调配,保持农村人才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四是引进急需人才。对农村的发展现状、产业规模和农业人才总量、结构、分布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摸清人才需求,突出引才重点,提高引才质量,确保引才效果。继续实施“三支一扶”等计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管理服务工作,健全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吸引更多的毕业生投身基层,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多措并举,营造高效的育人环境,提高人才素质。人才培养是提高人才素质的根本途径。目前,要在进一步摸清底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实用人才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教育和培训模式,挖掘农村内部资源和力量,建立解决农村人才问题、提高农民致富能力的长效机制。要统筹制定和规划农村人才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级教育培训设施、人才等资源,做好农村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一要在培训阵地建设上求“高”,确保培训的长效性。协调各方面力量,利用党校、农广校、农机校和各类培训中心,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人才培训基地。同时建设一批集品种展示、技术培训、信息集散和产业化经营于一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学用科技示范园,建立村一级生产资料服务站、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农民学校等,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发挥作用提供阵地。二要在培训教育内容上求“新”,确保培训的针对性。要围绕市场信息,组织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强化竞争意识培训;围绕市场经济,进行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技术指导,强化从业技能培训;围绕市场需要,进行文化、理论、职业道德、经济、时事政治教育,强化综合素质培训,做到“缺什么补什么”,提高培训实效。三要在培训形式上求“活”,确保培训的多样性。坚持因人而异、因时而分、因需而定,不断探索和改进培训形式,力求以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农村人才进行素质培训。一方面,根据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针对不同行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进行订单培训;另一方面,将脱产学习、函授教育、专家讲座与科教文卫“三下乡”相结合,对现有人才进行拓展培训,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通过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更新落后观念,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骨干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创新经营主体。
  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提升人才地位。为充分调动农村人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展,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政府要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予农村人才充分的倾斜,对农村人才政治上关心、事业上支持、生活上关爱,使农村人才实心踏地为农村服务,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一是政策上优惠一点。要鼓励各类农村人才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发展经济实体,帮助他们筹集资金,解决困难,为他们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政策、信息、资金等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实用人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建议有关部门让农村人才优先承包农村资源,优先获得农业开发项目、农业贷款、技术资料、良种和先进农机器具设备等,并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试验、评定农民职称等方面给予倾斜,使实用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二是舆论上关注一点。积极开展农村人才“营销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优秀农村实用型人才”和“优秀农村管理人才”等创评活动,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人才的先进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优秀农村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激发他们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并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农村人才干事业、支持农村人才干成事业、帮助农村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三是使用上提升一点。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农村人才,应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加强锻炼,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既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带头致富的优势,又提高了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农村实用型人才作用的发挥搭建舞台,提供用武之地。
  完善机制,营造积极的建功环境,激发人才活力。只有强化科学的人才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长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才能有效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一要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对农村人才实行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体制,以2~3年为一个管理周期,组织农村实用人才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双向目标责任书,规定总体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乡镇党委、政府为他们完成工作目标提供保证措施。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或不能再发挥科技带头作用的,要取消其待遇和优惠政策,并且每年增选一部分新显露出来的乡土人才、科技示范户纳入乡镇管理,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二要完善职称评价机制。将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资格评审纳入统一规范的专业技术职称系列,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鉴定制度,加大对农民技术职称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和用工单位对农民职称的认识,增强农民技术职称的市场实用性,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使农村人才真正成为农村最吃香、最受欢迎、最受尊重的人。
  宁夏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固原市分校 王淑芳
其他文献
“齐长城景点又有客人上去了,值班人员,千万保护游客安全……”见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人大代表、梦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兴贵时,他的电话正处在“热线”状态。一个置身于大山深处的村书记,怎么就和旅游这个“时兴”的名字挂上钩了呢?  有着300余年历史的梦泉村,三面环山,山间分布着原始林带,杏、枣、桃、梨等十几种果木漫山遍布。流传着的“孙膑梦泉”、“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故事;保存着的齐长城遗址、千年石门、
2014年,河北省承德市跻身全国14个整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市之一,承德市及八所县农广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共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4420人,围绕承德市设施农业、畜牧业、林果业、中草药、休闲观光五大主导重点产业,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从业技能入手,着力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及现代农业发展后继乏人难题。  一、夯实培育基础  确定培育对象。各县农牧局、农广校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优势,积
近日,湖北省钟祥市长寿镇水稻种植大户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60名水稻种植大户培训学员顺利毕业。今年钟祥市与隆平高科隆平农民大学探索校企培养合作模式,成功举办三期培训班,初步完成理论培训课程、参观考察学习等拟定办班流程和步骤,共培训水稻种植大户180人。根据合作协议,下一步将开启后续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项目,进行训后跟踪和指导,为培训对象提供技术咨询和农资供应及粮食销售等服务。
上海德利果蔬专业合作社坐落于净水净土的崇明县竖新镇,目前占地300多亩,以种植稻米蔬菜为主,同时布局有果林以及自然教育亲子农场。进去打探,才得知,原来合作社的理事长薛峰是一个交通大学的理科男,是什么样原因让一个交大工科男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农业中来?  薛峰介绍说,记得2012年的时候,他策划主持了交大MBA创业俱乐部的主题论坛——“食品安全与创业机会”,当时食品安全已经是谈虎色变,危机中总归有创业机
2012年农业部启动了100个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着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积极推动各项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聚焦。在试点全面推进之时,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先行者,深刻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背景意义、发展思路,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方向和推进措施等,对推进这场“三农”问题的重大制度变革至关重要。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先行者肩负历史使命,这是一项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基础性工程、
近年来,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精心打造“湘农科教云平台”(手机APP)。经过三年的努力,平台的“线上学习、农业资讯、专家服务、管理后台、产销对接”等服务功能基本实现,目前全省123个县普及应用,上线人数近10万人,在线时长达374323小时,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辟了一条网络培育的新渠道。重点在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预先谋划,精心设计  根
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发展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国家强農惠农政策导向,是解决当前农民职业属性不强、从业意愿不高、政策措施不够完善、职业缺乏吸引力等现实问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关键是要不断优化完善促进职业农民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目前,很多
棉花基质育苗移栽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植棉技术,它具有核心技术成熟、育苗风险低、劳动强度小、植棉效率高、增产潜力大、操作易规范的特点,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接班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示范推广中存在着配套技术不够完善、产量不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育苗环节上,移栽适期紧,苗龄弹性小,不易培育健壮大龄苗;二是移栽成活率和缓苗期变数大,限制因子具有放大延伸效应;三是栽后及苗期管理措施较严格,
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农家乐、采摘园、乡村旅游越来越火,很多乡村的农户、果农对原有果园的管理倍加重视。果园的秋冬季管理是果树种植的关键技术,管理得好坏事关果树的树势和产量,为确保果园丰产稳产,特提出以下管理技术要点。  一、果园深翻  栽培果树要想达到丰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必须在土壤上狠下功夫,对园土进行深翻,并结合施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深翻可以将地表害虫或浅土的害虫翻到土壤深处将其闷死,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称PPP),这是农业领域首个PPP指导文件。文件在重点领域方面,要求重点支持社会资本开展高标准农田、种子工程、现代渔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追溯体系、动植物保护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模化大型沼气、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