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狂欢——亨利·马蒂斯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法国艺术家,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色彩画家之一。在其晚年的剪纸作品中,对色彩的运用成就尤为明显。在失去绘画能力后,他探索并掌握了剪纸的艺术。你知道他是怎么“画”的吗?对的,他用剪刀代替了画笔,用色彩纸张作为“颜料”,刻画出一件件风格独特、造型奇异的艺术作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亨利·马蒂斯的艺术世界,并试着用大师的思维方式去创作吧!
  一、走进亨利·马蒂斯
  马蒂斯1869年出生在法国东北部工业腹地的一个纺织小镇,他的父辈是布商,祖父辈则是亚麻编织工。他在家里总是被各种材料和颜色板包围着,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生,马蒂斯对艺术没有特别的兴趣。十八岁时,他被父亲送到巴黎学习法律。他没有通过考试,回到家中担任文员。他觉得这个工作比学习法律更无聊。
  三年后,马蒂斯病得很重,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医院休养。他的母亲给他一个调色盒打发时间。他开始绘画,显露出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天赋。回到巴黎后学习绘画,他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学生。他不断尝试丰富、鲜艳的色彩和简洁、抽象的形状,成了一个有鲜明特点的重要画家。
  七十二岁时,马蒂斯再次生病,卧床不起。他萌发了用剪刀取代画笔的想法。他指导一名助理把颜色涂在大张纸上。马蒂斯直接用剪刀裁剪这些彩绘纸张,创造出大自然的形状。他把这个过程称为“用剪刀画画”。剪纸使他能够移动画作四周的形状,达到他在画作中精确的平衡和效果。
  马蒂斯于1954年11月3日在法国尼斯去世。
  二、亨利·马蒂斯的创作特点
  (一)马蒂斯的剪纸看上去是如此的简单,似乎我们每个人都会做,而那份率真和质朴是其作品的真正魅力所在。三条或者更少的纸片一交叉就是星星,仿佛是一个孩子所为;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格点缀在一片黄色、白色和绿色中就成了一群蜜蜂,好似虫儿们正在夏天的树叶间自由飞舞。但其实,很多具体细节上的考量,比如:数量、大小、色彩、位置、平衡和排列,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精心设计的。
  (二)马蒂斯所采用的材料带给他的是纯粹、亚光、无法调试的颜色——每一张纸,无论大小或色调,在这方面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优先性,也不受笔触的影响,每一个形状都是独立的,自成一体,在与其他形状发生关联的同时仍然保持着自身干脆爽利的形制。它们在白色背景的映衬下独唱着,也合唱着,它们从来也不是呆板地各自为政,而是整幅图片中充满动感的一部分。
  (三)马蒂斯在创作中使用的是最质朴的主题——苹果、鲜花、树叶,沒有丝毫假天真,亦无任何不真诚。它们浓缩了所有的快乐;无论作品的构成有多复杂,从未越过或者丢失其快乐简单的本质。
  (四)带状、条状、卷曲状、圆盘、翼状的纸片,两份放在一起转眼成了鱼鳍、棕榈叶、柠檬、球体和金鱼。这些剪出来的彩色造型,在他自由的空间里任意驰骋。
  三、亨利·马蒂斯的作品
  马蒂斯彩色剪纸艺术可以看作是他的抽象风格的代表。马蒂斯的抽象以表意、简化、夸张等特质体现出来,但大都保留着客观世界的印象,而他的剪纸则大多只有依稀可辨的自然的痕迹。
  从《雪花》到《舞蹈》的人,从《马戏团》到著名的《蜗牛》,马蒂斯在1936年到1954年的15年间,创作了几百幅巨型剪纸作品。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在艺术领域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作品,是马蒂斯在创作晚期,因病痛而开创出另一片天空。他穿破了客观条件的束缚,用孩童般的反叛与自由,创造了全新的艺术概念。
  四、孩子们剪出自由自在的世界
  纯粹的色彩拼贴,极其平面和简单的构图,马蒂斯让一切不再复杂,不拘一格:我就是想要这么做,我就是觉得这样非常漂亮。剪纸这种形式并没限制表现力,纯粹的形式反而得到了纯粹的自由。小朋友们惊奇地发现:哦,原来艺术这么简单。
  ★活动目标:
  了解亨利·马蒂斯和他的剪纸。以亨利·马蒂斯的风格切割纸。学会使用正反的形状。“用剪刀画”重叠,正面形状,反面形状,主题,阴影,色彩。
  ★材料准备:彩色卡纸、小剪子、胶水、双面胶、画笔等。
  ★步骤:
  1. 用剪刀剪下纸上的各种形状。你可以尝试模仿马蒂斯的风格,或者发挥创造力,找到自己的风格。2. 当你完成切割形状,仔细安排它们到你的大纸或板上。考虑颜色关系和构图。3. 当一切都摆好位置后,将每个形状用胶棒、胶水、双面胶带,粘贴到较大的纸张或纸板上。4. 最后,一幅作品就大功告成了。
  孩子们不追求形似,而注重传神写意,完全是一种大写意的表现。剪刀上下翻飞,纸张变化莫测。一人一纸一刀,孩子们创造了如同春天花园一样的奇幻世界。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爱是什么?爱是冬日里的火把。爱是什么?爱是无助时别人的伸手。  那天,我们班去大唐贡茶院进行游学。在空气清新的山林中,我们听导游说陆羽茶圣的故事,还观赏了茶艺表演,品尝了茶的醇香,玩得特别开心。同学们用零花钱买了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我也买了两个纪念品。回到学校,我发现身上带的10元钱被我全用光了,这里面当然包括回家的公交车费。我家离学校可远了,心想:“这下完了,没有钱,今天我得走回家了!”  我像
期刊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水,乃生命之源,人的一切生活都离不开水。可是,我们却无时无刻不在浪费水资源。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3至6立方米的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10至25立方米的水。一个城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没有拧紧,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可损失几百万立方米的水,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据,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许多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
期刊
在我园,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模拟执教其所观摩的优秀教学活动,我们将这类的教学活动称之为移植课(将执教者称为移植者),目的是借助移植课,让我园更多教师分享优质培训资源,取
手和脑是好朋友,只要它们合作,就能创造出很多精美的东西,每个人都喜欢它们的作品。  有一天,脑说:“我们再创造一个精美的东西吧。”手说:“好的。”手和脑就开始做了。脑不断告诉手应该怎么做,手也不断催促脑,快想一个更好的主意。不久,精美的东西就造出来了,很多人过来参观,每个人都说:“啊,多美的作品啊!这是谁做出来的呀?”脑听第一遍的时候,心里很高兴;听第二遍的时候,激动地把头仰得很高;听第三遍的時候
期刊
在一座山冈上,有一个小村庄,到处尘土飞扬。  “喀喀,喀喀喀……”一大早,熊大爷已早早地起了床,坐在扶手椅上咳嗽。面对漫天飞扬的尘土,熊大爷叹了口气,心想:唉,要不是几年前几个村民带回来好几台发着“隆隆”巨响、冒着黑烟的怪物,把这里的树木以及花花草草清理一空,现在也不会有漫天滚滚、遮天蔽日的黄沙。“唉……”熊大爷的眼前仿佛出现一棵棵苍翠欲滴、枝繁叶茂、拔地而起的大树。  “爷爷,您怎么了?”小熊嘟
期刊
说起我们班的“小书虫”,那非小林莫属。无论她走到哪里,你总能看到她手中拿着一本书,简直就是形影不离,可不就是个“小书虫”嘛!  每天早上,来到教室里,你总会看到小林早已静静地坐在位置上,手撑着额头,动也不动。哦,不,眼珠在快速扫描。是的,她已经开始看书了。下课十分钟,同学们纷纷离开座位,聊天的聊天,游戏的游戏……只有她“不动”,端坐在位置上认真地看书,一只手翻页,一只手画线做标记。久而久之,“小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