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和谐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人们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仍存在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即没有心理疾病。这是早期心理卫生运动的基本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心理功能得以维持和发挥。因此,那些存在心智障碍或“心理问题”的人是其主要关注的对象。现在看来,这种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显然是表层和片面的,也没有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第二种观点以马斯洛(Maslow)的“自我实现者”模式为代表,认为心理健康要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体健全人格的潜能,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但这种观点也认为,健全人格是个体自身内在固有潜能充分发挥的结果,从而忽视了个体经验的习得和后天训练在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包含积极和消极方面的结合体。这种观点最初来自源于布兰德波恩(Bradburn)的情绪、情感研究[2]。认为,心理健康不仅包括正面积极的,也包括负面消极的,而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则取决于二者的平衡和调节。可见,这是从心理健康评价的角度而言的。
由此可见,以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主要是从研究者的角度,侧重于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者的外在特征及行为的描述,而忽略了心理健康对于主体人的意义,而这才是理解心理健康本质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首先,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属于个体精神生活的范畴。因此,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与个人对自己心理生活状况的感受和评价密切相关。一个尊严而体面的富翁,可能饱受心灵孤独的煎熬;一个苦读耕耘的学者也许正享受着内心富足带来的幸福体验。正如狄纳尔(E.Diene)曾指出的,幸福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3],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个学会了自尊自信,对他人谦虚宽容,对外物理性平和、宠辱不惊,对生活充满热忱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而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心理健康反映的是个人心理生活的积极、协调和适应的方面。长期以来,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习惯于从心理健康的对立面去描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将心理疾病作为心理健康的范畴来理解。事实上,消极情绪、心理疾病、问题行为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正如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指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4]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个体对自我积极、全面的态度、体验和评价,是个体表现出来的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热忱的、进取的心理状态。[5]
最后,心理健康体现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心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心理生活的不同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整体心理功能的发挥。因此,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个体心理生活的个别方面,而且体现为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来说,它表现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二、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从发展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发展受阻或产生障碍则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不一致或失衡状态。[6]因此,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良好适应关系。“适应”的本质在于个体与环境达成的平衡协调,即和谐状态。
心理和谐,是就个体的心理生活状态而言的。简言之,指的是构成个体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平衡、协调和良好适应状态。从心理活动的指向上分析,可以划分为内部和谐与外部适应两个方面。
内部和谐主要指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和适应状态,如生理状况与心理功能、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人格系统等。身心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石。身体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心理功能的水平。另外,一个健康的人必须是一个认知、情感和行为协调一致的人。人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心理结构。其中,自我是人格系统的核心成分,它对心理和谐具有统摄和调控作用。自我和谐一般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等方面。大量研究表明,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尤其对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具有保护作用。
外部适应指的是个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事、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等等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即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也是个体良好外部适应的集中体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认知相容性、情感亲密性、行为接纳性以及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等。
总之,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和谐中最重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三、促进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1.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澄清
回顾20年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7]这些问题,与其说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偏差,还不如说是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扭曲表现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等同于普通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课程化的不良倾向。其后果,不仅将生动鲜活的心灵探索活动演变成死气沉沉的空洞说教和机械诵记,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意识的养成以及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意识和能力只有经过个体经验和内化过程才能形成心理素质的“合金”。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心灵的教育,社会实践和内化过程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二,在于过分强调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并将是否建立心理档案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的必要指标。目前,开展大中小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其中高危个案进行跟踪随访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行做法。而这恰恰反映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本末倒置的现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关注少数危险学生的咨询和复原,却忽略了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发展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心理不健康(者)的教育。我们认为,了解学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但这必须立足于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时代特点,立足于心理健康危险性的预警和评估,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这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性的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三,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界限,简单地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建立心理门诊室或咨询指导室。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或治疗是有其前提的,专业化或许并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主,即在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价值扭曲现象,其实是价值异化和泛化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功能。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如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解决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不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走上健康的轨道。
2.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和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青少年和谐心理为价值取向。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完整人”的意识。从发展的动态系统理论来理解,个体是作为具有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系统整体而存在的。“完整人”是在于特定的时空维度上,个体的身心、知情意、人格行为之间,个体与他人、团体和社会之间互相作用,相对平衡,构成一个稳态的整体。“完整人”还表现在在一个发展的时间维度上,一个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心理系统彼此交迭,影响着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树立“完整人”的意识,就是要从发展的稳定态和变动态的角度,把个体放在动态系统的时空坐标中来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重新强调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无心,教育无人”的倾向而言的。以人为本,要尊重每一个独特个体的存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尊重他人存在的独特性如同尊重自己的独特性一样,都是同等重要的。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尊重和真诚同感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人为本,还要充分理解每个人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在对待自己或他人的时候,既要认识到自己的特定情绪体验是合理的,也要从这样的立场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这样,接纳自己、移情他人,才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与事。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乎心灵成长的工作,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归宿。个体心理成长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能存在统一的运行模式或方法。着眼于青少年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考虑地区与学校差异,不搞一刀切,而且还要注意处理好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心理教育与主动参与、同伴干预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在内容上注意内部自我和谐与外部适应协调发展,在形式上注意游戏、活动、体验和调适等方式相结合。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Bradburn, N.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Chicago: Aldine, 1969.
[3]E.Diener.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2).
[4]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
[5]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2(5).
[6]Bronfenbrenna,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7]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2,(7):70-7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一、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人们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仍存在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即没有心理疾病。这是早期心理卫生运动的基本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心理功能得以维持和发挥。因此,那些存在心智障碍或“心理问题”的人是其主要关注的对象。现在看来,这种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显然是表层和片面的,也没有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第二种观点以马斯洛(Maslow)的“自我实现者”模式为代表,认为心理健康要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体健全人格的潜能,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但这种观点也认为,健全人格是个体自身内在固有潜能充分发挥的结果,从而忽视了个体经验的习得和后天训练在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包含积极和消极方面的结合体。这种观点最初来自源于布兰德波恩(Bradburn)的情绪、情感研究[2]。认为,心理健康不仅包括正面积极的,也包括负面消极的,而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则取决于二者的平衡和调节。可见,这是从心理健康评价的角度而言的。
由此可见,以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主要是从研究者的角度,侧重于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者的外在特征及行为的描述,而忽略了心理健康对于主体人的意义,而这才是理解心理健康本质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首先,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属于个体精神生活的范畴。因此,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与个人对自己心理生活状况的感受和评价密切相关。一个尊严而体面的富翁,可能饱受心灵孤独的煎熬;一个苦读耕耘的学者也许正享受着内心富足带来的幸福体验。正如狄纳尔(E.Diene)曾指出的,幸福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3],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个学会了自尊自信,对他人谦虚宽容,对外物理性平和、宠辱不惊,对生活充满热忱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而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心理健康反映的是个人心理生活的积极、协调和适应的方面。长期以来,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习惯于从心理健康的对立面去描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将心理疾病作为心理健康的范畴来理解。事实上,消极情绪、心理疾病、问题行为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正如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指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4]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个体对自我积极、全面的态度、体验和评价,是个体表现出来的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热忱的、进取的心理状态。[5]
最后,心理健康体现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心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心理生活的不同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整体心理功能的发挥。因此,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个体心理生活的个别方面,而且体现为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来说,它表现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二、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从发展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发展受阻或产生障碍则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不一致或失衡状态。[6]因此,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良好适应关系。“适应”的本质在于个体与环境达成的平衡协调,即和谐状态。
心理和谐,是就个体的心理生活状态而言的。简言之,指的是构成个体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平衡、协调和良好适应状态。从心理活动的指向上分析,可以划分为内部和谐与外部适应两个方面。
内部和谐主要指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和适应状态,如生理状况与心理功能、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人格系统等。身心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石。身体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心理功能的水平。另外,一个健康的人必须是一个认知、情感和行为协调一致的人。人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心理结构。其中,自我是人格系统的核心成分,它对心理和谐具有统摄和调控作用。自我和谐一般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等方面。大量研究表明,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尤其对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具有保护作用。
外部适应指的是个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事、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等等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即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也是个体良好外部适应的集中体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认知相容性、情感亲密性、行为接纳性以及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等。
总之,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和谐中最重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三、促进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1.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澄清
回顾20年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7]这些问题,与其说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偏差,还不如说是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扭曲表现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等同于普通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课程化的不良倾向。其后果,不仅将生动鲜活的心灵探索活动演变成死气沉沉的空洞说教和机械诵记,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意识的养成以及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意识和能力只有经过个体经验和内化过程才能形成心理素质的“合金”。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心灵的教育,社会实践和内化过程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二,在于过分强调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并将是否建立心理档案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的必要指标。目前,开展大中小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其中高危个案进行跟踪随访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行做法。而这恰恰反映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本末倒置的现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关注少数危险学生的咨询和复原,却忽略了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发展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心理不健康(者)的教育。我们认为,了解学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但这必须立足于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时代特点,立足于心理健康危险性的预警和评估,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这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性的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三,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界限,简单地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建立心理门诊室或咨询指导室。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或治疗是有其前提的,专业化或许并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主,即在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价值扭曲现象,其实是价值异化和泛化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功能。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如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解决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不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走上健康的轨道。
2.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和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青少年和谐心理为价值取向。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完整人”的意识。从发展的动态系统理论来理解,个体是作为具有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系统整体而存在的。“完整人”是在于特定的时空维度上,个体的身心、知情意、人格行为之间,个体与他人、团体和社会之间互相作用,相对平衡,构成一个稳态的整体。“完整人”还表现在在一个发展的时间维度上,一个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心理系统彼此交迭,影响着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树立“完整人”的意识,就是要从发展的稳定态和变动态的角度,把个体放在动态系统的时空坐标中来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重新强调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无心,教育无人”的倾向而言的。以人为本,要尊重每一个独特个体的存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尊重他人存在的独特性如同尊重自己的独特性一样,都是同等重要的。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尊重和真诚同感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人为本,还要充分理解每个人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在对待自己或他人的时候,既要认识到自己的特定情绪体验是合理的,也要从这样的立场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这样,接纳自己、移情他人,才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与事。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乎心灵成长的工作,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归宿。个体心理成长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能存在统一的运行模式或方法。着眼于青少年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考虑地区与学校差异,不搞一刀切,而且还要注意处理好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心理教育与主动参与、同伴干预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在内容上注意内部自我和谐与外部适应协调发展,在形式上注意游戏、活动、体验和调适等方式相结合。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Bradburn, N.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Chicago: Aldine, 1969.
[3]E.Diener.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2).
[4]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
[5]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2(5).
[6]Bronfenbrenna,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7]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2,(7):70-7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