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尝试以文字的方式记录这张专辑时,我一直在踌躇该不该摒弃掉长久以来附着在Linkin Park上面的记忆。后来我发觉我很难做到不去回忆往昔,因为自知道Linkin要出新唱片到现在为止——历时两个月,其间与几乎所有热爱Linkin Park的乐迷一样首先试听那首“What I've Done”再接连在网上下了几张“盗版”专辑——我一直穿插聆听着Linkin Park从前的两张专辑,也重看了两遍德州现场DVD。这就是老乐队出新唱片接连给老乐迷抛出的礼弹:惊喜或失望、激情或平淡,但永远无可避免的,真的就是记忆。
自我从南方那个工业小城市离开,再到我来到位于北方的神秘首都(即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期间经历了两个痛心难堪的夏天,而那时,美国西雅图的乐队Linkin Park在03年3月刚刚出了他们那张惊天动地——是的,我就是愿意这样称呼那张专辑一的《Meteora》,而抑郁的我当时没有Walkman(放卡带的那种),没有mp3(当时我们那还不怎么流行这个现如今大行其道的数码玩意儿),而唯一一只松下的CD Player(还不是超薄型的)被我的父亲摔成了碎片。可能当时我对音乐还不像现在这么狂热,所以我只是每周上网吧泡上几个小时找音乐听。鬼使神差似的,我那时就只会在搜索框里打“Linkin Park”或者“林肯公园”。现在回忆这些,我才清晰地看见,Linkin Park居然成为我那两个夏天的慰藉(当然还有别的歌者贡献更大些),我甚至时常跟随“Numb”、“Somewhere I Belong”、“Foreword”“In The End”等等歌曲的调子拼命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而Linkin Park主唱chesterBennington的声音,又常常让我欲罢不能深陷其中。那时,我不说Linkin Park是我最喜欢的乐队(原因在于Nirvana占据我的时间、安抚我的时刻更为长久与深刻些,像很多摇滚乐迷一样,Nirvana是我们共同的摇滚乐启蒙),我却说,Chester是我最喜欢的主唱,我无比迷恋那家伙的声音。
德州现场的DVD我还是喜欢看,我喜欢看那六个尽管长我很多,却依旧与我一样像个孩子似的男人在舞台上挥汗如雨,而台下的观众激情进发的模样把我感染得几乎让我以为我便身在其中。而Chester,无论是深情的演绎还是愤怒的嘶吼,都游刃有余都不遗余力,甚至我听不出任何一点嗓子沙哑了的征状。2007年2月,从网络上得知Linkin Park4月14日将现身上海举办演唱会,我于是雄心勃勃想要筹钱去上海听他们,或者说听Chester。后来经过证实,那只是一条假消息,这种莫名的雄心壮志也就不了了之了。
Linkin Park到底是什么风格什么类型的乐队?他们在美国是不是主流得不行?按我的理解,Linkin Park受Jay Z的影响,有着很浓的Rap Metal(说唱金属)味道,而在他们的首张专辑《Hybird Theory》中,却又丝毫没有遮蔽KoRn、Marilyn Manson在他们音乐里无处不在的影子,所以他们亦偏靠Heavy Metal(重金属),Alternative Metal(另类金属);到了《Meteora》时期,他们或多或少冲出了KoRn的围墙,与另外一支KoRn一手提拔的乐队Limp Bizkit,成为Nu-Metal(新金属)和Pop-Metal(流行金属)的领军乐队,当然他们融为一体的音乐演奏方式、不强调乐器及人声独奏独唱的模式,亦让有的乐评人将他们靠向了Grunge,只是他们Rap、Remix的加入打破了传统的Grunge路线——何况在很多人眼里,Nirvana的“涅槃”宣告着Grunge的衰落甚至灭亡——所以他们被钉上过Post-Grunge的标签。而对于后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尽管我举不出美国那一边的例证,但是我却看见我身边很多根本不听摇滚乐的人,Linkin Park的音乐都会时不时响在他们耳筒里边。而像我这样的人,选择Linkin Park是习惯的延续,而更确切的说法就是相信他们依旧会给我带来我所需要的激情与感动,他们主流又怎么样?他们依旧在做摇滚乐,他们依旧运用他们对摇滚乐的热爱为乐迷奉献好的音乐,而且他们主流得理所当然他们主流得不该被非主流所耻。想想看,他们的音乐一响起来,你怎么可能背信弃义地说这不是摇滚乐,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摇滚乐呢?我就喜欢说他们的摇滚乐很正很纯。
现在到了这张《Minutes to Midnight》,在没有拿到正式专辑前试听过的那首“What I’ve Done”让很多Linkin Park的乐迷惶恐在此张专辑中不会出现Rap主唱Mike Shinoda,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这些猜测也曾让我胆寒,因为尽管我喜欢的只是主唱Chester,但是另一主唱Mike的缺失将会使Linkin Park不再得以称为Linkin Park。还好,当整张专辑下来后,我们还是可以听到在多数歌曲里Chester和Mike的声音完美结合在一起。可接下去我又听到了诸如“Linkin Park怎没原先那么‘劲’了”、“我更喜欢从前的Linkin Park”等等论断和不满情绪,在此我并非为了给这张《Minutes to Midnight》说好话,毕竟这张专辑销量还是相当不错的,不用我来做多余的推销。我只是想说,当北京的这个夏天在五月轰轰烈烈地盛开时,我又有了他们的这张新专,我又有了几首好听的歌慰藉我的这个夏天,并且我相信他们的所有歌(包括以后的歌)会慰藉我无数多个夏天。
从第一张专辑到现在,Linkin Park都没有让我失望——尽管有人说这张新专让他们失望了——我能看见他们亦步亦趋地行进着,逐渐褪去的是刚开始时候的鲁莽和焦躁,模仿(不管是不是有意识为之)的意味异常浓厚,除了Chester的声音可以将他们与很多金属乐队区分开来外,在开始的他们可以说真的并没有过多的独特个性,《Meteora》的发行为他们奠定的是主流音乐领域的地位,因为你可以听到《Meteora》这张专辑真的是难得的技术含量高而又很好听。Linkin Park专辑最大的特色就是流畅性和一体性很强,这一特点照旧延续到了此次这张《Minutes to Midnight》上,尽管这张专辑包揽的内容很广很多,但真的丝毫没有减弱Linkin Park的流畅性,从一开场的“Wake”开始,就是一场简洁干练的细碎爆破,这也有点像《Meteore》专辑开场的那首“Foreword”,只不过“Wake”要来得更为简练,而此种简练里往往蕴藏着难能可贵的爆发。“Given Up”则是激情进发的代表,像头两张专辑里所呈现的那种亢奋、激进别无二致,Chester的嗓音在这首歌里也得到了充分地表达。位于第三首的“Leave Out All The Rest”则展示的是Chester的深情、柔情,优美的旋律让这首歌成为这张专辑里最为悦耳的 一曲,埋藏在歌曲里的一些无奈情绪感伤情绪也让它可与Linkin Park最为忧伤的一首单曲“My December”媲美。到了“Bleed It Out”的时候Mike的声音终于露了出来,高潮处再接入Chester的声音时,又让我有了想与他们一起舞动身体的冲动。
“What I've Done”在专辑未发之前先声夺人,自然早已成为我苦心等待这张专辑的原因之一,而这首歌的形式,也就是我最为喜欢的Linkin Park常走的路线,可以说位于第六首的这首歌是这张专辑的中心、这张专辑的点睛、这张专辑的精髓,当最后那些Na na na响起的时候我都会随着唱。尽管“Leave Out All The Rest”和“What I've Done”如此优秀地穿插在这张专辑里,但在此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的却是“Hands Held High”,或者这首歌都应该说是Linkin Park最为可贵的一首歌了,在这首主题为和平,反战、悲悯的歌曲中,教堂的钟声一直响彻其中,而当Mike的Rap结束后,一声又一声的“Amen”能够让我沉静了心境,并且有伸开双臂拥抱世界、或者双手合十祈祷的欲望,当最后Chester的声音进来时,我更是有了感恩和慈悲的心怀,像“Feeling the blind,I promise to let the sun in.”“With HandsHeld High into a sky so blue,the ocean opens up,to swallow you”这样的歌词也是你喜欢上这首歌的原因,仔细听那些Rap,它们其实是在向你迅速诉说一些动人或悲伤的故事。在歌名比较突兀的“Valentine's Day”当中,Chester沿用其温柔时可以杀死人的声音缓慢叙述着他在情人节时的孤独和无奈,“The Little Things Give You Away”用逐渐消隐的方式结束掉了整张专辑,也可以说,为这张专辑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也可以作为与开场曲“Wake”的呼应。
其实如果说《Meteora》在我心里能够打上五星的话,这张《Minutes to Midnight》也能打上四星半,毕竟,里面包含的十二首歌,可听性都很高,并且每一首给你的感觉都是不一样都是妙不可言的。
写这张专辑,或者说写Linkin Park,总是难免会加入自我情绪自我情感,并且还有一些自我的回忆,尽管我小心翼翼地只是一笔带过了。但是请原谅对这样一个有感情的乐队,我真的是无法不在其中带着很多主观的臆断。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为什么会选第一张图片为插图,是因为,在我南方的故乡里,这一张图片作为海报贴在了我的房间里,成为我整墙的海报里的其中一张。我想过为什么Chester的声音如此让我迷恋,以致演变成我喜欢有这样一种声音的男声,后来我得到的答案就是Chester那种沉静与爆发的声音,都来得极度自然和极度舒服,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有这样声音的人,似乎永远不会老。我期许着,当我不再年轻,或者当我听过很多很多的音乐很多很多的乐队后,再回过头来叫Linkin Park的时候,依然会和别人说,你知道吗,我最最喜欢Linkin Park主唱Chester的声音。并以此纪念他们所慰藉过我的那两个夏天,再积蓄力量度过往后更多个让我烦闷、焦灼的夏天。
自我从南方那个工业小城市离开,再到我来到位于北方的神秘首都(即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期间经历了两个痛心难堪的夏天,而那时,美国西雅图的乐队Linkin Park在03年3月刚刚出了他们那张惊天动地——是的,我就是愿意这样称呼那张专辑一的《Meteora》,而抑郁的我当时没有Walkman(放卡带的那种),没有mp3(当时我们那还不怎么流行这个现如今大行其道的数码玩意儿),而唯一一只松下的CD Player(还不是超薄型的)被我的父亲摔成了碎片。可能当时我对音乐还不像现在这么狂热,所以我只是每周上网吧泡上几个小时找音乐听。鬼使神差似的,我那时就只会在搜索框里打“Linkin Park”或者“林肯公园”。现在回忆这些,我才清晰地看见,Linkin Park居然成为我那两个夏天的慰藉(当然还有别的歌者贡献更大些),我甚至时常跟随“Numb”、“Somewhere I Belong”、“Foreword”“In The End”等等歌曲的调子拼命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而Linkin Park主唱chesterBennington的声音,又常常让我欲罢不能深陷其中。那时,我不说Linkin Park是我最喜欢的乐队(原因在于Nirvana占据我的时间、安抚我的时刻更为长久与深刻些,像很多摇滚乐迷一样,Nirvana是我们共同的摇滚乐启蒙),我却说,Chester是我最喜欢的主唱,我无比迷恋那家伙的声音。
德州现场的DVD我还是喜欢看,我喜欢看那六个尽管长我很多,却依旧与我一样像个孩子似的男人在舞台上挥汗如雨,而台下的观众激情进发的模样把我感染得几乎让我以为我便身在其中。而Chester,无论是深情的演绎还是愤怒的嘶吼,都游刃有余都不遗余力,甚至我听不出任何一点嗓子沙哑了的征状。2007年2月,从网络上得知Linkin Park4月14日将现身上海举办演唱会,我于是雄心勃勃想要筹钱去上海听他们,或者说听Chester。后来经过证实,那只是一条假消息,这种莫名的雄心壮志也就不了了之了。
Linkin Park到底是什么风格什么类型的乐队?他们在美国是不是主流得不行?按我的理解,Linkin Park受Jay Z的影响,有着很浓的Rap Metal(说唱金属)味道,而在他们的首张专辑《Hybird Theory》中,却又丝毫没有遮蔽KoRn、Marilyn Manson在他们音乐里无处不在的影子,所以他们亦偏靠Heavy Metal(重金属),Alternative Metal(另类金属);到了《Meteora》时期,他们或多或少冲出了KoRn的围墙,与另外一支KoRn一手提拔的乐队Limp Bizkit,成为Nu-Metal(新金属)和Pop-Metal(流行金属)的领军乐队,当然他们融为一体的音乐演奏方式、不强调乐器及人声独奏独唱的模式,亦让有的乐评人将他们靠向了Grunge,只是他们Rap、Remix的加入打破了传统的Grunge路线——何况在很多人眼里,Nirvana的“涅槃”宣告着Grunge的衰落甚至灭亡——所以他们被钉上过Post-Grunge的标签。而对于后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尽管我举不出美国那一边的例证,但是我却看见我身边很多根本不听摇滚乐的人,Linkin Park的音乐都会时不时响在他们耳筒里边。而像我这样的人,选择Linkin Park是习惯的延续,而更确切的说法就是相信他们依旧会给我带来我所需要的激情与感动,他们主流又怎么样?他们依旧在做摇滚乐,他们依旧运用他们对摇滚乐的热爱为乐迷奉献好的音乐,而且他们主流得理所当然他们主流得不该被非主流所耻。想想看,他们的音乐一响起来,你怎么可能背信弃义地说这不是摇滚乐,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摇滚乐呢?我就喜欢说他们的摇滚乐很正很纯。
现在到了这张《Minutes to Midnight》,在没有拿到正式专辑前试听过的那首“What I’ve Done”让很多Linkin Park的乐迷惶恐在此张专辑中不会出现Rap主唱Mike Shinoda,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这些猜测也曾让我胆寒,因为尽管我喜欢的只是主唱Chester,但是另一主唱Mike的缺失将会使Linkin Park不再得以称为Linkin Park。还好,当整张专辑下来后,我们还是可以听到在多数歌曲里Chester和Mike的声音完美结合在一起。可接下去我又听到了诸如“Linkin Park怎没原先那么‘劲’了”、“我更喜欢从前的Linkin Park”等等论断和不满情绪,在此我并非为了给这张《Minutes to Midnight》说好话,毕竟这张专辑销量还是相当不错的,不用我来做多余的推销。我只是想说,当北京的这个夏天在五月轰轰烈烈地盛开时,我又有了他们的这张新专,我又有了几首好听的歌慰藉我的这个夏天,并且我相信他们的所有歌(包括以后的歌)会慰藉我无数多个夏天。
从第一张专辑到现在,Linkin Park都没有让我失望——尽管有人说这张新专让他们失望了——我能看见他们亦步亦趋地行进着,逐渐褪去的是刚开始时候的鲁莽和焦躁,模仿(不管是不是有意识为之)的意味异常浓厚,除了Chester的声音可以将他们与很多金属乐队区分开来外,在开始的他们可以说真的并没有过多的独特个性,《Meteora》的发行为他们奠定的是主流音乐领域的地位,因为你可以听到《Meteora》这张专辑真的是难得的技术含量高而又很好听。Linkin Park专辑最大的特色就是流畅性和一体性很强,这一特点照旧延续到了此次这张《Minutes to Midnight》上,尽管这张专辑包揽的内容很广很多,但真的丝毫没有减弱Linkin Park的流畅性,从一开场的“Wake”开始,就是一场简洁干练的细碎爆破,这也有点像《Meteore》专辑开场的那首“Foreword”,只不过“Wake”要来得更为简练,而此种简练里往往蕴藏着难能可贵的爆发。“Given Up”则是激情进发的代表,像头两张专辑里所呈现的那种亢奋、激进别无二致,Chester的嗓音在这首歌里也得到了充分地表达。位于第三首的“Leave Out All The Rest”则展示的是Chester的深情、柔情,优美的旋律让这首歌成为这张专辑里最为悦耳的 一曲,埋藏在歌曲里的一些无奈情绪感伤情绪也让它可与Linkin Park最为忧伤的一首单曲“My December”媲美。到了“Bleed It Out”的时候Mike的声音终于露了出来,高潮处再接入Chester的声音时,又让我有了想与他们一起舞动身体的冲动。
“What I've Done”在专辑未发之前先声夺人,自然早已成为我苦心等待这张专辑的原因之一,而这首歌的形式,也就是我最为喜欢的Linkin Park常走的路线,可以说位于第六首的这首歌是这张专辑的中心、这张专辑的点睛、这张专辑的精髓,当最后那些Na na na响起的时候我都会随着唱。尽管“Leave Out All The Rest”和“What I've Done”如此优秀地穿插在这张专辑里,但在此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的却是“Hands Held High”,或者这首歌都应该说是Linkin Park最为可贵的一首歌了,在这首主题为和平,反战、悲悯的歌曲中,教堂的钟声一直响彻其中,而当Mike的Rap结束后,一声又一声的“Amen”能够让我沉静了心境,并且有伸开双臂拥抱世界、或者双手合十祈祷的欲望,当最后Chester的声音进来时,我更是有了感恩和慈悲的心怀,像“Feeling the blind,I promise to let the sun in.”“With HandsHeld High into a sky so blue,the ocean opens up,to swallow you”这样的歌词也是你喜欢上这首歌的原因,仔细听那些Rap,它们其实是在向你迅速诉说一些动人或悲伤的故事。在歌名比较突兀的“Valentine's Day”当中,Chester沿用其温柔时可以杀死人的声音缓慢叙述着他在情人节时的孤独和无奈,“The Little Things Give You Away”用逐渐消隐的方式结束掉了整张专辑,也可以说,为这张专辑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也可以作为与开场曲“Wake”的呼应。
其实如果说《Meteora》在我心里能够打上五星的话,这张《Minutes to Midnight》也能打上四星半,毕竟,里面包含的十二首歌,可听性都很高,并且每一首给你的感觉都是不一样都是妙不可言的。
写这张专辑,或者说写Linkin Park,总是难免会加入自我情绪自我情感,并且还有一些自我的回忆,尽管我小心翼翼地只是一笔带过了。但是请原谅对这样一个有感情的乐队,我真的是无法不在其中带着很多主观的臆断。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为什么会选第一张图片为插图,是因为,在我南方的故乡里,这一张图片作为海报贴在了我的房间里,成为我整墙的海报里的其中一张。我想过为什么Chester的声音如此让我迷恋,以致演变成我喜欢有这样一种声音的男声,后来我得到的答案就是Chester那种沉静与爆发的声音,都来得极度自然和极度舒服,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有这样声音的人,似乎永远不会老。我期许着,当我不再年轻,或者当我听过很多很多的音乐很多很多的乐队后,再回过头来叫Linkin Park的时候,依然会和别人说,你知道吗,我最最喜欢Linkin Park主唱Chester的声音。并以此纪念他们所慰藉过我的那两个夏天,再积蓄力量度过往后更多个让我烦闷、焦灼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