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传诵千古,其情真挚感人。该诗可以看作诗人和琵琶声、琵琶女、客的多重共鸣,这三种『共鸣』 ,你听出来了吗?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传诵千古,其情真挚感人。该诗可以看作诗人和琵琶声、琵琶女、客的多重共鸣,这三种“共鸣”,你听出来了吗?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作《吊白居易》诗以示悼念: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首联尊白居易为“诗仙”,颈联“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成为后世评论白居易诗歌成就的名言。“长恨曲”“琵琶篇”分别指白居易的两首七言歌行《长恨歌》《琵琶行》,这两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高超的艺术成就而家喻户晓,被千古传诵。如果说《长恨歌》借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赞颂忠贞爱情,那么《琵琶行》则“写同病相怜之意,恻恻动人”(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曲折婉转,情文兼美,引发无数读者的共鸣。全诗以“共鸣”为线索,一唱三叹,层层递进,成就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首绝妙好诗。
作者和琵琶声的共鸣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琵琶行·序》)这段话交代了作者令琵琶女弹曲的缘起。
琵琶女的弹奏,缘于远远传来的琵琶声,诗人“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心灵为之触动,迫不及待“使快弹数曲”,而琵琶女随后的演奏更激起了作者强烈的共鸣。
琵琶女的演奏音调衔接自然、对比鲜明,产生了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其所传递的是琵琶女内心复杂的情感。精通音律的诗人,内心受到优美旋律的震撼,产生强烈的共鸣,遂将内心感受化为一连串生动的比喻表达出来。写深沉繁密曰“大弦嘈嘈如急雨”;写轻柔幽细曰“小弦切切如私语”;写清脆悦耳曰“大珠小珠落玉盘”;写婉转流滑曰“间关莺语花底滑”;写低沉悲抑曰“幽咽泉流冰下难”;写余韵无穷曰“凝绝不通声暂歇”;写高亢激越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写强烈干脆曰“四弦一声如裂帛”……这些比喻非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不能道出,十分形象地再现了乐曲中激扬幽抑、喜乐哀怨的情感变化。
音乐可以倾诉衷肠,亦可以感发人心。《礼记·乐记》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音乐演奏者“感于物”而成音乐,音乐欣赏者则感于“情”而生共鸣。
《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美妙动人的音乐可以使欣赏者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作者和琵琶女的共鸣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琵琶行·序》)这段话道出作者与琵琶女的共鸣及《琵琶行》一诗的由来。
作者和琵琶女的共鸣,早在作者“忽闻水上琵琶声”时就已产生,在“转轴拨弦三两声”后,诗人听出了“未成曲调先有情”,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当然,这些共鸣都是以琵琶声为媒介的。此为第一次共鸣。
在琵琶女一番弹奏结束之后,她自述身世的话语引起了作者更为强烈的共鸣。琵琶女悲惨的遭际令作者发出“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的感叹,不由得也自白心迹:“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人天涯沦落的孤独寂寞之情跃然纸上,与琵琶女的遭际何其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喟叹,将作者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此为第二次共鸣。
在自述心迹之后,诗人意犹未尽,话锋一转,进而说道:“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如此美妙的乐曲难得一闻,于是请求琵琶女再弹一曲,此时的琵琶女也深受感动,“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琵琶女的重奏在二人互表心迹之后,转为急促凄美,可以视为诗人和琵琶女的心灵共振。
關于作者和琵琶女的共鸣,历代诗论中言及者甚多。清人田雯《古欢堂杂著》:“余尝谓白香山《琵琶行》一篇,从杜子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得来。‘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杜以四语,白成数行,所谓演法也。”清人徐增《而庵说唐诗》云:“‘未成曲调先有情’,司马迁谪,复当别离,此乐天之情也;嫁与商人,不得遂意,此妇人之情也。大家暗暗相关。此诗是乐天听过琵琶曲从亮处做的。”诚然,杜子美与公孙大娘的“问答”,使其“感时抚事增惋伤”,成就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乐天之情”与“妇人之情”的“暗暗相关”,成就了《琵琶行》。
作者和客的共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段话道出主人和客都被优美的琵琶声吸引,于是“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如果说作者和琵琶声、琵琶女的共鸣是《琵琶行》写作的明线,那么作者与客的共鸣则是本诗的暗线。整首诗首尾呼应,卒章显志,说明琵琶女演奏似乎意在送别。
之后,主、客欣赏琵琶曲、倾听琵琶女倾诉,主人又自述身世,琵琶女“更坐弹一曲”,“满座重闻皆掩泣”,主客皆被感动,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此为第三次共鸣。 古人早已对琵琶女这一形象的虚实产生过怀疑,宋人洪迈《容斋五笔》云:“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致,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谓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予窃疑之。唐世法纲虽于此为宽,然乐天曾居禁密,且谪居未久,必不肯乘夜入独处妇人船中,相从饮酒;至于极弹丝之乐,中夕方去。岂不虞商人者它日议其后乎?乐天之意,直欲抒写天涯沦落之恨尔。”
洪迈认为琵琶女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不存在。琵琶女是否真正存在,洪迈也仅是猜测,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如果琵琶女真是虚构人物,那么本诗的主题名为赠“琵琶女”,实际上应该是为“客”所作,是诗人向“客”倾述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只不过是借琵琶女之事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清人徐增《而庵说唐诗》云:“‘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要知乐天不是单对妇人自叙,还有所送之客在此,正是眼光向客处。此二句妙甚。”联系前文“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两句,可知作者与客的依依惜别之意。
诗歌虽以大量篇幅交代了琵琶女优美的琴声和悲惨的身世遭际,然而,主客双方的情感共鸣贯穿始终,琵琶声和琵琶女的自述,更强化了主客双方的情感共鸣,于是“满座重闻皆掩泣”。这眼泪不仅是为琵琶女和琵琶声而流,更是为主客双方天涯沦落之恨、依依惜别之情而洒。
《唐宋诗醇》卷二十二云:“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音哀以思,其辞丽以则。《十九首》云:‘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琵琶行》“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作者的这份情感正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婉转含蓄,耐人寻味。明乎此,则知本诗的焦点自不在琵琶女了。
诗中的三个共鸣有着明晰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化主题。至于本诗的主题是送客还是赠琵琶女,是实写还是虚构,孰轻孰重,都无关紧要,关键是《琵琶行》情文兼美,“感商妇之飘流,叹谪居之沦落,凄婉激昂,声能引泣”(清·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本诗之所以能“千载有余情”,主要在于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香山《琵琶行》婉折周详,有意到筆随之妙,篇中旬亦警拔。”(清·黄子云《野鸿诗的》)“结以两相叹感收之,此行似江潮涌雪,余波荡漾,有悠然不尽之妙。凡作长题,步步映衬,处处点缀,组织处,悠扬处,层出不穷,笔意鲜艳无过白香山者。”(清·邹弢《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诗缘情”,《琵琶行》以作者与琵琶声、琵琶女及客的三个共鸣,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是其成为经典的关键。明代书画家、诗人陈洪绶评之曰:“十分情十分说出,能令有情者皆为之死。”“《诗》可以兴”,《琵琶行》深具感发作用,令读者千载之下为之动容,着实难能可贵!
张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传诵千古,其情真挚感人。该诗可以看作诗人和琵琶声、琵琶女、客的多重共鸣,这三种“共鸣”,你听出来了吗?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作《吊白居易》诗以示悼念: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首联尊白居易为“诗仙”,颈联“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成为后世评论白居易诗歌成就的名言。“长恨曲”“琵琶篇”分别指白居易的两首七言歌行《长恨歌》《琵琶行》,这两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高超的艺术成就而家喻户晓,被千古传诵。如果说《长恨歌》借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赞颂忠贞爱情,那么《琵琶行》则“写同病相怜之意,恻恻动人”(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曲折婉转,情文兼美,引发无数读者的共鸣。全诗以“共鸣”为线索,一唱三叹,层层递进,成就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首绝妙好诗。
作者和琵琶声的共鸣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琵琶行·序》)这段话交代了作者令琵琶女弹曲的缘起。
琵琶女的弹奏,缘于远远传来的琵琶声,诗人“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心灵为之触动,迫不及待“使快弹数曲”,而琵琶女随后的演奏更激起了作者强烈的共鸣。
琵琶女的演奏音调衔接自然、对比鲜明,产生了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其所传递的是琵琶女内心复杂的情感。精通音律的诗人,内心受到优美旋律的震撼,产生强烈的共鸣,遂将内心感受化为一连串生动的比喻表达出来。写深沉繁密曰“大弦嘈嘈如急雨”;写轻柔幽细曰“小弦切切如私语”;写清脆悦耳曰“大珠小珠落玉盘”;写婉转流滑曰“间关莺语花底滑”;写低沉悲抑曰“幽咽泉流冰下难”;写余韵无穷曰“凝绝不通声暂歇”;写高亢激越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写强烈干脆曰“四弦一声如裂帛”……这些比喻非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不能道出,十分形象地再现了乐曲中激扬幽抑、喜乐哀怨的情感变化。
音乐可以倾诉衷肠,亦可以感发人心。《礼记·乐记》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音乐演奏者“感于物”而成音乐,音乐欣赏者则感于“情”而生共鸣。
《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美妙动人的音乐可以使欣赏者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作者和琵琶女的共鸣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琵琶行·序》)这段话道出作者与琵琶女的共鸣及《琵琶行》一诗的由来。
作者和琵琶女的共鸣,早在作者“忽闻水上琵琶声”时就已产生,在“转轴拨弦三两声”后,诗人听出了“未成曲调先有情”,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当然,这些共鸣都是以琵琶声为媒介的。此为第一次共鸣。
在琵琶女一番弹奏结束之后,她自述身世的话语引起了作者更为强烈的共鸣。琵琶女悲惨的遭际令作者发出“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的感叹,不由得也自白心迹:“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人天涯沦落的孤独寂寞之情跃然纸上,与琵琶女的遭际何其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喟叹,将作者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此为第二次共鸣。
在自述心迹之后,诗人意犹未尽,话锋一转,进而说道:“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如此美妙的乐曲难得一闻,于是请求琵琶女再弹一曲,此时的琵琶女也深受感动,“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琵琶女的重奏在二人互表心迹之后,转为急促凄美,可以视为诗人和琵琶女的心灵共振。
關于作者和琵琶女的共鸣,历代诗论中言及者甚多。清人田雯《古欢堂杂著》:“余尝谓白香山《琵琶行》一篇,从杜子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得来。‘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杜以四语,白成数行,所谓演法也。”清人徐增《而庵说唐诗》云:“‘未成曲调先有情’,司马迁谪,复当别离,此乐天之情也;嫁与商人,不得遂意,此妇人之情也。大家暗暗相关。此诗是乐天听过琵琶曲从亮处做的。”诚然,杜子美与公孙大娘的“问答”,使其“感时抚事增惋伤”,成就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乐天之情”与“妇人之情”的“暗暗相关”,成就了《琵琶行》。
作者和客的共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段话道出主人和客都被优美的琵琶声吸引,于是“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如果说作者和琵琶声、琵琶女的共鸣是《琵琶行》写作的明线,那么作者与客的共鸣则是本诗的暗线。整首诗首尾呼应,卒章显志,说明琵琶女演奏似乎意在送别。
之后,主、客欣赏琵琶曲、倾听琵琶女倾诉,主人又自述身世,琵琶女“更坐弹一曲”,“满座重闻皆掩泣”,主客皆被感动,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此为第三次共鸣。 古人早已对琵琶女这一形象的虚实产生过怀疑,宋人洪迈《容斋五笔》云:“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致,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谓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予窃疑之。唐世法纲虽于此为宽,然乐天曾居禁密,且谪居未久,必不肯乘夜入独处妇人船中,相从饮酒;至于极弹丝之乐,中夕方去。岂不虞商人者它日议其后乎?乐天之意,直欲抒写天涯沦落之恨尔。”
洪迈认为琵琶女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不存在。琵琶女是否真正存在,洪迈也仅是猜测,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如果琵琶女真是虚构人物,那么本诗的主题名为赠“琵琶女”,实际上应该是为“客”所作,是诗人向“客”倾述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只不过是借琵琶女之事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清人徐增《而庵说唐诗》云:“‘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要知乐天不是单对妇人自叙,还有所送之客在此,正是眼光向客处。此二句妙甚。”联系前文“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两句,可知作者与客的依依惜别之意。
诗歌虽以大量篇幅交代了琵琶女优美的琴声和悲惨的身世遭际,然而,主客双方的情感共鸣贯穿始终,琵琶声和琵琶女的自述,更强化了主客双方的情感共鸣,于是“满座重闻皆掩泣”。这眼泪不仅是为琵琶女和琵琶声而流,更是为主客双方天涯沦落之恨、依依惜别之情而洒。
《唐宋诗醇》卷二十二云:“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音哀以思,其辞丽以则。《十九首》云:‘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琵琶行》“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作者的这份情感正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婉转含蓄,耐人寻味。明乎此,则知本诗的焦点自不在琵琶女了。
诗中的三个共鸣有着明晰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化主题。至于本诗的主题是送客还是赠琵琶女,是实写还是虚构,孰轻孰重,都无关紧要,关键是《琵琶行》情文兼美,“感商妇之飘流,叹谪居之沦落,凄婉激昂,声能引泣”(清·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本诗之所以能“千载有余情”,主要在于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香山《琵琶行》婉折周详,有意到筆随之妙,篇中旬亦警拔。”(清·黄子云《野鸿诗的》)“结以两相叹感收之,此行似江潮涌雪,余波荡漾,有悠然不尽之妙。凡作长题,步步映衬,处处点缀,组织处,悠扬处,层出不穷,笔意鲜艳无过白香山者。”(清·邹弢《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诗缘情”,《琵琶行》以作者与琵琶声、琵琶女及客的三个共鸣,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是其成为经典的关键。明代书画家、诗人陈洪绶评之曰:“十分情十分说出,能令有情者皆为之死。”“《诗》可以兴”,《琵琶行》深具感发作用,令读者千载之下为之动容,着实难能可贵!
张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