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中听共鸣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090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传诵千古,其情真挚感人。该诗可以看作诗人和琵琶声、琵琶女、客的多重共鸣,这三种『共鸣』 ,你听出来了吗?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传诵千古,其情真挚感人。该诗可以看作诗人和琵琶声、琵琶女、客的多重共鸣,这三种“共鸣”,你听出来了吗?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作《吊白居易》诗以示悼念: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首联尊白居易为“诗仙”,颈联“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成为后世评论白居易诗歌成就的名言。“长恨曲”“琵琶篇”分别指白居易的两首七言歌行《长恨歌》《琵琶行》,这两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高超的艺术成就而家喻户晓,被千古传诵。如果说《长恨歌》借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赞颂忠贞爱情,那么《琵琶行》则“写同病相怜之意,恻恻动人”(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曲折婉转,情文兼美,引发无数读者的共鸣。全诗以“共鸣”为线索,一唱三叹,层层递进,成就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首绝妙好诗。
  作者和琵琶声的共鸣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琵琶行·序》)这段话交代了作者令琵琶女弹曲的缘起。
  琵琶女的弹奏,缘于远远传来的琵琶声,诗人“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心灵为之触动,迫不及待“使快弹数曲”,而琵琶女随后的演奏更激起了作者强烈的共鸣。
  琵琶女的演奏音调衔接自然、对比鲜明,产生了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其所传递的是琵琶女内心复杂的情感。精通音律的诗人,内心受到优美旋律的震撼,产生强烈的共鸣,遂将内心感受化为一连串生动的比喻表达出来。写深沉繁密曰“大弦嘈嘈如急雨”;写轻柔幽细曰“小弦切切如私语”;写清脆悦耳曰“大珠小珠落玉盘”;写婉转流滑曰“间关莺语花底滑”;写低沉悲抑曰“幽咽泉流冰下难”;写余韵无穷曰“凝绝不通声暂歇”;写高亢激越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写强烈干脆曰“四弦一声如裂帛”……这些比喻非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不能道出,十分形象地再现了乐曲中激扬幽抑、喜乐哀怨的情感变化。
  音乐可以倾诉衷肠,亦可以感发人心。《礼记·乐记》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音乐演奏者“感于物”而成音乐,音乐欣赏者则感于“情”而生共鸣。
  《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美妙动人的音乐可以使欣赏者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作者和琵琶女的共鸣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琵琶行·序》)这段话道出作者与琵琶女的共鸣及《琵琶行》一诗的由来。
  作者和琵琶女的共鸣,早在作者“忽闻水上琵琶声”时就已产生,在“转轴拨弦三两声”后,诗人听出了“未成曲调先有情”,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当然,这些共鸣都是以琵琶声为媒介的。此为第一次共鸣。
  在琵琶女一番弹奏结束之后,她自述身世的话语引起了作者更为强烈的共鸣。琵琶女悲惨的遭际令作者发出“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的感叹,不由得也自白心迹:“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人天涯沦落的孤独寂寞之情跃然纸上,与琵琶女的遭际何其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喟叹,将作者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此为第二次共鸣。
  在自述心迹之后,诗人意犹未尽,话锋一转,进而说道:“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如此美妙的乐曲难得一闻,于是请求琵琶女再弹一曲,此时的琵琶女也深受感动,“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琵琶女的重奏在二人互表心迹之后,转为急促凄美,可以视为诗人和琵琶女的心灵共振。
  關于作者和琵琶女的共鸣,历代诗论中言及者甚多。清人田雯《古欢堂杂著》:“余尝谓白香山《琵琶行》一篇,从杜子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得来。‘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杜以四语,白成数行,所谓演法也。”清人徐增《而庵说唐诗》云:“‘未成曲调先有情’,司马迁谪,复当别离,此乐天之情也;嫁与商人,不得遂意,此妇人之情也。大家暗暗相关。此诗是乐天听过琵琶曲从亮处做的。”诚然,杜子美与公孙大娘的“问答”,使其“感时抚事增惋伤”,成就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乐天之情”与“妇人之情”的“暗暗相关”,成就了《琵琶行》。
  作者和客的共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段话道出主人和客都被优美的琵琶声吸引,于是“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如果说作者和琵琶声、琵琶女的共鸣是《琵琶行》写作的明线,那么作者与客的共鸣则是本诗的暗线。整首诗首尾呼应,卒章显志,说明琵琶女演奏似乎意在送别。
  之后,主、客欣赏琵琶曲、倾听琵琶女倾诉,主人又自述身世,琵琶女“更坐弹一曲”,“满座重闻皆掩泣”,主客皆被感动,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此为第三次共鸣。   古人早已对琵琶女这一形象的虚实产生过怀疑,宋人洪迈《容斋五笔》云:“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致,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谓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予窃疑之。唐世法纲虽于此为宽,然乐天曾居禁密,且谪居未久,必不肯乘夜入独处妇人船中,相从饮酒;至于极弹丝之乐,中夕方去。岂不虞商人者它日议其后乎?乐天之意,直欲抒写天涯沦落之恨尔。”
  洪迈认为琵琶女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不存在。琵琶女是否真正存在,洪迈也仅是猜测,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如果琵琶女真是虚构人物,那么本诗的主题名为赠“琵琶女”,实际上应该是为“客”所作,是诗人向“客”倾述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只不过是借琵琶女之事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清人徐增《而庵说唐诗》云:“‘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要知乐天不是单对妇人自叙,还有所送之客在此,正是眼光向客处。此二句妙甚。”联系前文“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两句,可知作者与客的依依惜别之意。
  诗歌虽以大量篇幅交代了琵琶女优美的琴声和悲惨的身世遭际,然而,主客双方的情感共鸣贯穿始终,琵琶声和琵琶女的自述,更强化了主客双方的情感共鸣,于是“满座重闻皆掩泣”。这眼泪不仅是为琵琶女和琵琶声而流,更是为主客双方天涯沦落之恨、依依惜别之情而洒。
  《唐宋诗醇》卷二十二云:“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音哀以思,其辞丽以则。《十九首》云:‘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琵琶行》“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作者的这份情感正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婉转含蓄,耐人寻味。明乎此,则知本诗的焦点自不在琵琶女了。
  诗中的三个共鸣有着明晰的逻辑关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化主题。至于本诗的主题是送客还是赠琵琶女,是实写还是虚构,孰轻孰重,都无关紧要,关键是《琵琶行》情文兼美,“感商妇之飘流,叹谪居之沦落,凄婉激昂,声能引泣”(清·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本诗之所以能“千载有余情”,主要在于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香山《琵琶行》婉折周详,有意到筆随之妙,篇中旬亦警拔。”(清·黄子云《野鸿诗的》)“结以两相叹感收之,此行似江潮涌雪,余波荡漾,有悠然不尽之妙。凡作长题,步步映衬,处处点缀,组织处,悠扬处,层出不穷,笔意鲜艳无过白香山者。”(清·邹弢《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诗缘情”,《琵琶行》以作者与琵琶声、琵琶女及客的三个共鸣,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是其成为经典的关键。明代书画家、诗人陈洪绶评之曰:“十分情十分说出,能令有情者皆为之死。”“《诗》可以兴”,《琵琶行》深具感发作用,令读者千载之下为之动容,着实难能可贵!
  张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中国古代,教育始终是统治阶层与士人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中国形成了成熟、规范的官学与私学教育体系。自唐以降,书院作为新兴的文化教育组织而出现,它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受到上至皇帝、官员,下及家族、士人、商贾等多种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在教学模式上,它继承和发扬了先秦私学争鸣、汉儒精舍研经、魏晋竹林玄谈、隋唐寺院禅修等形式,围绕儒家文化展开文化积累、创造、更新、传
期刊
平均海拔约一千二百米的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向第二阶梯的天然一跃。从古代『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太行八陉到手脚攀援的『蚂蚁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钢钎铁锤开凿的挂壁公路到如今的高速公路和动辄十几公里的隧道,今天的太行山路恰如我们这个时代,险路已经没落,坦途正在崛起。  我们驾车从河南中部跨黄河北上,眼前很快就出现一座笔直的大山,敞着平整而光滑的胸膛,坦荡荡地凝矗在前方。在开阔的华北平原上,这座
期刊
对于江西铜鼓县的客家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比一碗菊花萝卜豆子茶更能代表他们当地的饮食文化了。  江西铜鼓县是位于赣西北的一个只有14万多人口的小县,这里自古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当地流传的风俗自然也是客家民俗。   铜鼓县的客家民俗,包含了吃、穿、住、用、娱乐、节庆、耕读、祭祀、婚丧嫁娶和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而丰富,是地域民间传统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吃”这一项就有不少,如撑酒、包圆、菊花萝卜豆
期刊
“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那个动乱时代已经远去,文天祥也活成了誓言的模样和时代的精神脊梁。文天祥的乡土诗歌,展现出一个一生挚爱故土家园而不断奋力前行的伟大形象,那是凝聚中国人千百年来家国情怀的不灭魂灵。  南宋末年,积贫积弱的赵宋大厦将倾之际,丞相文天祥被时代的大潮裹挟,走向了挽救南宋于危亡的前台,最终以身赴死。是什么因素成就了节义昭昭、风骨凛然的文天祥?笔者以为,对故土江山的深沉爱恋是其中一大
期刊
书院萌芽于唐代,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改制于清末。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书院以其独具特色的讲学、祭祀、藏书、刻书活动,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自唐代开设丽正书院至北宋前期,书院一直深受官学影响,并没有形成特色。南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兴起,在理学家的集体努力下,书院逐渐建立了讲学、祭祀、藏书、刻书、研究和学田六大事业,涉及文化的积累、研究、创造、传播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社会产
期刊
对于大部分国土处温带且以农耕为业的古中国而言,时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晚周至战国时期,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兴起,时令思想发展成为比较精细的《月令》,它上包天文,下统地理,最终落实于人事,对以天子为主的君臣政治活动都做了逐月的安排。在统一的郡县制帝国形成的早期,它以兼具实用性与理想性的姿态促进了社会融合,并成为一笔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传诸后世。  战国时期《月令》文献集成  人生天地间有二者不可逃:一曰空
期刊
他的画精致典雅,笔法隽秀,意境幽远,在画院中有『绝品』之名;他以『有我』之笔,达『无我』之境,创造出虚实相通的丹青境界。作为『南宋四家』之一,刘松年不仅奠定了南宋绘画的新格局,也对元代绘画风格的走向有所启示,进而对明清画坛产生影响。  南宋时期,中国画风格相较于北宋有很大转变,绘画的写实性更为突出。随着宫廷画院的恢复与繁荣,在山水、界画、花鸟、人物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院体画家。刘松年便是这些画
期刊
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篆刻与印章之名、之用,今人多有熟悉。其是在牙、角、玉、石、木、金等材料上,用刀镌刻出文字或图形,然后以钤压痕,起到昭信的作用。  自商代而起,印章的历史延续三千年之久。其最初作为信用凭证而出现。秦汉以来,随着集权制度的发展,官印作为统治阶级的权力象征,被帝王诸侯、庙堂官府广泛使用,并对印章的名称、形式、文字和使用场合作出严格的规定。  唐宋以后,文人開始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之中,
期刊
明式家具不仅是一种风格,更代表一种典雅的生活方式。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许建平,用设计巧思赋予作品气质与内涵,为人们展现了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明式浪漫与历史想象。  许建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原苏州红木雕刻厂总设计师。1970年进入苏州红木雕刻厂工作,从事中国古典家具设计50年,在明式家具设计方面颇有建树。曾参与中南
期刊
学规是书院的精神纲领,也是书院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唐宋时期兴起的书院,作为古代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也有着自己所要遵循的规章制度,即学规,又称条约、揭示、学约、规约、训规、讲规、会约、院规等。最早有资料可证的书院学规出现在北宋初年。到了南宋,理学与书院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书院开始制定学规,以指导院生的学习和学术活动的开展。理学大师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既得到了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