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发现学习”理论指导幼儿建构活动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理论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发现知识,主动探索事物,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幼儿园建构活动可操作性强,在建构活动中运用“发现学习”指导幼儿是一种比较适宜的途径。我园在现代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幼儿的心理特点,尝试将“发现学习”理论运用到建构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建构知识,让幼儿在发现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有利于其终生发展的经验和能力。
  关键词
  发现学习;指导;建构活动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原理从教学方法上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学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亲自去发现、探索、掌握知识和规律;幼儿能在发现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动机并获得牢固的知识;重视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会什么”更加重要。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迅速期,随着发展,幼儿对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他们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与能力,能自己选择活动的内容并努力完成。活动中幼儿思维想象的有意性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是伴随着游戏活动进行的。
  建构活动是利用各种建构材料,经过创作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其可操作性强,对幼儿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建构的物体又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不仅能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感受美、表现美的需要,更能让幼儿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中,做做玩玩,体验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因此我园尝试在幼儿建构活动中运用“发现学习”的理论进行指导,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 重感知多理解,让直觉思维更加具体和深刻
  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感官越多,就越令人难忘,活动才越有效。因此教师注重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
  (一)“看”——引导幼儿观察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学习的第一步是要获取信息,而获取信息的内部条件是学习者能集中注意于学习内容。因此,让幼儿学会观察是十分重要的。在活动中,教师重视引导幼儿学会观察。例如:在《雄伟的城墙》建构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对观察对象顺序的掌握,让幼儿学会按一定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观察;而在建构《有趣的滑梯》活动中,教师关注的是幼儿观察方法的习得,先整体,后局部,并且要求幼儿把自己观察的结果用语言进行描述。正是有了对建构对象的细致观察,幼儿才能在建构活动中大胆的运用形体组合的方式建构出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再如散步活动时,教师引导幼儿对小区的环境和建筑物进行观察,幼儿通过整体观察后,对小区建筑物布局有了深刻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师幼共同设计了小区主体建构布局图。游戏时,幼儿根据图纸有目的地进行创造性建构;同时,教师还在建构区提供可供观察的照片、图片等,以帮助幼儿对一些建筑物的回忆,使他们能够掌握物体的特点,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反映出来。
  (二)“听”——引导幼儿倾听
  倾听是幼儿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学会学习的一种好习惯。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的幼儿,探究的欲望会更加强烈。倾听虽然是枯燥的,但教师加入游戏成分后,孩子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在建构活动中,教师采用以“玩”促“听”的方法,引导幼儿通过倾听,不断获取信息,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建构作品。幼儿的学习就在“玩”中自主地进行。例如在建构《各种各样的玩具》活动中,教师将教室布置成“玩具发布会”,当孩子走进教室,仿佛置身于玩具的海洋中。教师扮演购物向导,向幼儿介绍各种玩具的不同外形特征,幼儿在倾听中辨析,感受各种玩具的不同造型,进而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建构,在建构的过程中幼儿的表现力极强,心情也十分愉悦。
  (三)“说”——引导幼儿表达
  幼儿的经验分享是幼儿进行发现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幼儿在建构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丰富了他们谈话和讲述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不断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将生活、游戏、学习中所接受的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及主观感受、各种愿望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提高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主动参与建构的能力。例如在《热闹的马路》主题活动中,幼儿对马路上来来往往行驶的车辆特别感兴趣,纷纷将自己的车子玩具、模型等带到幼儿园来,教师引导幼儿用积木搭建了一个停车场,每天来停车场活动的幼儿络绎不绝。教师便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车子,并在介绍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幼儿的词汇,让幼儿掌握介绍的方法,帮助幼儿用适当的语言,完整连贯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还启发幼儿根据各种车子的特征自编儿歌,使幼儿对各种车有了丰富而深刻的认识,在建构活动中幼儿能较好地表现出各种车的不同造型。
  (四)“比”——引导幼儿比较
  比较是基于观察之上的一种思维活动,通过比较能促进幼儿认识的上升,让幼儿发现的过程更加具体,更加深刻。例如在《各种各样的篮子》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比较各种篮子的异同,幼儿通过比较发现,有的篮子底小口大,有的篮子底和口一样大,有的篮子比较深,有的篮子比较浅。通过比较,幼儿注意到了篮子是形态各异的,在建构中能将不同形状的篮子表现出来。
  教师在指导幼儿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各种感官的运用是相互渗透、融合的,只有当幼儿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时,他们的直觉思维才会更加具体和深刻。
  二、重提问多思考,让建构过程更加活跃和有趣
  (一)设置讨论的问题,让发现别样精彩
  问题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探索发现的欲望,因此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是具体而富有启发性的。以《小动物造房子》为主题的建构活动为例,教师采用的策略是通过提问,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和启发幼儿进行讨论,并选择和别人不同的材料进行建造,尝试运用多种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激发幼儿想象创造的潜能。如:“我们去红山动物园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动物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幼儿通过思考讨论出:“长颈鹿的房子很高!因为它脖子长,小猴子最顽皮,它的房子外面还有单杠呢,天鹅住在小岛上,周围全是水”……老师说:“那你们最喜欢哪种动物就来建造一座适合它住的房子,过一会我来参观你们搭建的房子,你搭建的房子要让我一眼就看出来是谁的家哟!”。在建构过程中,教师欣喜地看到每个幼儿建构的房子都不相同,各具特色。   (二)关注幼儿的思考,让建构充满智慧
  在建构活动过程中,教师善于发现幼儿遇到的困难,不断启发引导幼儿思考,使建构过程始终伴随幼儿的思考。例如:在建构《长江大桥》的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已经能够运用“桥式连接”的方法进行建构,但在积木的选择方面,幼儿还不知道应该选择比较粗壮的积木充当桥墩,选择的是细而长的圆柱体积木做桥墩,桥因此总是“站”不稳,幼儿反复搭建,累得满头大汗。发现这一情况后,教师参与活动,启发幼儿思考:仔细想想,桥为什么总是倒下?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桥变稳?教师问题一出,幼儿不再满头大汗地重新架桥了,而是仔细地观察起桥来,边观察,便思考:“是积木没站稳”“圆柱体的积木太轻了,有点细,撑不住上面的桥面”“桥墩应该要用粗一点的,还要一样高”……幼儿通过思考发现了问题所在,他们开始寻找粗的积木,没有合适的,教师又提出“搭建大桥一定要用积木吗?”教师问题一出,幼儿抢着回答:“不一定的”,于是幼儿开始在材料柜里找开了,有的幼儿拿牛奶罐子;有的幼儿拿纸盒子,经过尝试,幼儿一致同意用旺仔牛奶罐子来做桥墩。当“长江大桥”稳稳当当的建好后,孩子们高兴地又叫又跳。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问题,体验到了建构的乐趣。
  在建构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的、好奇的和有需求的事物,不仅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知其然”,更要积极引导幼儿追究“其所以然”,帮助幼儿主动建构知识,让建构过程更加活跃和有趣,让幼儿在建构过程中不断获得有利于其终身发展的经验与能力。
  三、重评价求发展,让探究发现不断延续和提升
  (一)让幼儿在评价中体验成功,感受发现带来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愿望,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例如:在围绕《有趣的健身器械》进行的主题建构活动中,教师十分注意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注意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你们真爱动脑筋,发现了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你发现了应该用粗的积木当底座,这样就能搭的很稳,真棒呀!”……教师充满赞许的目光,发自内心的赞叹,使幼儿体验到观察发现带来的快乐,师生共同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二)让幼儿在评价中拓展思维,继续探究发现的脚步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促进幼儿认识的上升和思想感情的升华,并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参照性建议,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之中。如:在《美丽的小鸟》建构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运用了“雪花片线性组合”的方式来表现鸟儿的外形特征,有少部分幼儿则大胆地运用了“雪花片形体组合”的方式来建构。教师便及时引导幼儿欣赏、评价这些作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总结经验,使幼儿建构经验不断丰富,建构水平不断提高。在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快乐时,教师问幼儿:“你是怎样插的?你发现用什么方法插比较象?”,“你觉得他插的好吗?有没有发现什么地方比较好?”,“你还会用哪些方法来插?”通过评价使幼儿分享彼此的经验,为后续活动打下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在评价的过程中针对幼儿的需要和问题作出适时、灵活的推动,促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幼儿的探索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老人帮忙带孩子,感激自不必说,三代人共享天伦的快乐也不少。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怎么才能说服老人舍弃那些不太可取的经验,用科学的方法育儿呢?  说服别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想要说服老人,就更是难上加难!不过,想想你在工作中是怎样说服了那个最固执的客户?也许便能从中琢磨出许多诀窍,帮你完成说服老人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诀窍1:找出焦点  也许隔代育儿中的矛盾很多,再加上两代人在价
期刊
摘要  美日私立幼儿园发展时间久,经验丰富。其发展私立幼儿园的策略对于今天规模不断扩大的中国私立幼儿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质量监管、提升教育品质是私立幼儿园健康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私立 幼儿园  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幼儿教育发展中已出现了一种普遍性的趋势,即更多的私人参与到幼儿园的创办和管理中,私立幼儿园在教育体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政
期刊
秋天天气开始转凉,加上气候干燥,咳嗽的孩子也多了起来。于是,咳嗽药便出现在了家长的“热门搜索”词条当中。  咳嗽药的类型  中枢镇咳药:是通过抑制延髓中的咳嗽中枢起到迅速止咳的作用。中枢镇咳药又可细分为麻醉性和非麻醉性两类。麻醉性镇咳药含有磷酸可待因和盐酸麻黄素成分,如小儿联邦止咳露、小儿联邦泰洛其、菲迪克等。该类药对于剧烈无痰干咳效果明显,也可用于其他止咳药物无效后的治疗,但该药长期使用有成瘾性
期刊
常识篇  夏走秋来,到了儿童进补的时刻。由于夏季胃口不好,活动多而损失营养,秋季就是宝宝“恢复元气”的好时机。如何把握好这个时机呢?  秋季儿童保健常识1:强化营养  秋季是儿童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的时候,是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
期刊
在一个岛上,有一位长年驻守的动物学家,他专门从事对猴子的研究工作。一天,一只小猴子出生了,动物学家给它取名叫“依侔”。  在一个清晨,出生后不久的依侔独自向海边走去,那一刻,岛上的猴子们全都安静了,整个小岛也宁静了,动物学家那一刻也停住了,大家好像都在等待着什么,所有猴子的眼睛和动物学家的眼睛都随着依侔在向海边移动。  为什么会这样?原来,在依侔出生前,岛上的猴子们生生世世没有一个曾到过海边,没有
期刊
唐代诗人卢仝的儿子自幼喜欢涂抹诗书,常把书弄得一团糟。为此卢仝赋诗戏曰:“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这本是卢仝对儿子乱涂乱画顽皮之行的一句描写,后人却从此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意为随意写作或绘画。  信手涂鸦是每个儿童的天性。美国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认为,涂鸦开始于18个月左右,到三四岁结束。这个阶段的儿童,会自发的乱涂乱画,他们拿他们能接触到的任何工具,如铅笔、蜡笔、粉笔、钢
期刊
摘 要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原因是幼儿教师在高工作量与低待遇、高要求与低适应、高期望与低认可的矛盾中陷入价值失落的困境。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评价体系,使幼儿教师发现自身价值,强化热爱工作的行为,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关键词  斯金纳;强化理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当今幼儿教师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成为困扰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
期刊
摘 要  游戏评价是一种幼儿园教育评价中了解幼儿教育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幼儿园工作的一种有效的教育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是对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活动本身的发展和变化以游戏的方式作价值判断的过程。游戏评价具有促进幼儿、教师及活动获得发展的功效。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游戏评价的发展性功效进行了一些讨论,希望游戏评价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教师及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  游戏评价;发展性;真实化;多
期刊
游戏是萌发幼儿才能的起点,才能又和教育紧密相连。幼儿年龄越小,游戏成分就越多,它是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小班幼儿处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思维直接依赖于玩具,他们边玩边想象、边思考、玩具收掉了,动作停止了,思维也就中断了。结构游戏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可创造性,它对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结合多年从事幼教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是一个较好的途径。  一、开
期刊
摘要  在现代家庭教育模式中,隔代教育正备受关注,因为隔代教育而产生的教育矛盾也显露了出来,成为年轻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苦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为家庭解决隔代教育的矛盾是幼儿园家长工作重要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  隔代教育;家园互动;和谐;教育观念  今年小班新生家长中有一
期刊